防水通音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85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防水通音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通音构件,具备防水通音膜、及配置在防水通音膜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接片及第二粘接片。在沿着与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粘接片具有闭合的框的形状,第二粘接片从第一粘接片分离,且设置在由第一粘接片形成的框的内侧。该防水通音构件具备适合于防止与防水通音膜的松弛相伴的音质的下降的结构。
【专利说明】防水通音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向具备麦克风、扬声器等与音响相关的构件的电子设备赋予防水功能的防水通音构件,尤其是涉及具备防水通音膜的防水通音构件。

【背景技术】
[0002]手机、无线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记事本、数码相机、便携用游戏设备这样的能够搬运的电子设备常常在屋外使用,因此希望具有防水功能。在这些电子设备中,与音响相关的构件,具体而言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等的作为发音部或受音部发挥功能的转换器需要向外界传导声音或者从外界取入声音。因此,为了赋予防水功能并确保通音性而进行了各种研究。
[0003]为了赋予防水性和通音性这双方的功能(防水通音功能),已知将防水通音膜以覆盖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作为防水通音膜,使用无纺布、高分子多孔膜及薄膜。具备防水通音膜和用于将防水通音膜固定的固定构件的防水通音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抑制颤振音(e ?' 'J音)而具备将刚性互不相同的2层片层叠而成的防水通音膜的防水通音构件。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14889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8381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65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作为用于将防水通音膜固定的固定构件,已知有在成为防水对象的开口部的周缘部与防水通音膜的外周部之间配置的粘接片及粘接剂。然而,在使用粘接片或粘接剂作为固定构件时,通常,防水通音膜安装在壳体的内侧表面上。因此,有时因自重而松弛的防水通音膜与转换器或其周围的构件发生接触,由此声音会畸变。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处于小型化的倾向,因此防水通音膜的松弛使音质下降的可能性增大。尤其是在防水通音膜的直径大的情况下,防水通音膜容易与周围的构件发生接触。
[0011]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适合于防止与防水通音膜的松弛相伴的音质的下降的结构的防水通音构件。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通音构件,具备:
[0014]防水通音膜,允许声音透过,且将水的通过截断,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即第二表面;及
[0015]第一粘接片及第二粘接片,配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0016]在沿着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
[0017]所述第一粘接片具有闭合的框的形状,
[0018]所述第二粘接片从所述第一粘接片分离,且设置在由所述第一粘接片形成的所述框的内侧。
[0019]【发明效果】
[0020]在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中,通过防水通音膜和第一粘接片,为了防水而将来自开口部的水的通过截断。在防水通音膜上,在第一粘接片的同一表面上也配置有第二粘接片。第二粘接片能够防止防水通音膜的松弛并确保良好的通音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2]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3]图3是图1或图2的防水通音构件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的一例。
[0024]图4是防水通音构件的剖视图的又一例。
[0025]图5是表示具备防水通音构件的音响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6]图6是图5的音响构件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
[0027]图7是表示具备图4的防水通音构件的音响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以下的说明及附图明确可知,在本说明书中,“主面”是膜或片的沿着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表面。
[0029]图1是沿着与防水通音膜1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水通音构件100看到的图。图3是防水通音构件100的X-X线剖视图。防水通音构件100具备:允许声音透过并将液体的通过截断的防水通音膜10 ;配置在从防水通音膜10的2个主面中选择的I个主面即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在防水通气膜10的另一方的主面即第二表面上未配置粘接片。例如,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是在两面具有粘接性的粘接片即双面粘接带。防水通音膜10是其主面的外周为圆形的膜构件。第一粘接片11是通过将圆板状的片的内侧切缺为圆板状的窗部而形成的闭合的框体。更具体而言,第一粘接片11是以外周沿着防水通音膜10的外周成为一致的方式配置的环形状的构件。第二粘接片12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以从第一粘接片11分离的状态,配置在由第一粘接片11形成的框的内侧,即由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15包围的区域内。而且,在从与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粘接片12具有比由内周15包围的圆形的区域小的圆的形状。这样,防水通音膜10的第一表面从其外周侧起被分割成由第一粘接片11覆盖的环形状的区域、在第一粘接片11与第二粘接片12之间使防水通音膜10露出的环形状的区域、由第二粘接片12覆盖的圆形的区域。防水通音膜10的主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粘接片11的主面的面积与第二粘接片12的主面的面积之和。
[0030]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水通音构件200的俯视图。防水通音构件200除了沿着与防水通音膜2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从上方观察时的防水通音膜20、第一粘接片21及第二粘接片22的形状之外,与图1所示的防水通音构件100相同,其X-X线剖视图由图3表示。防水通音膜20是其主面的外周为长方形的膜构件。第一粘接片21具有通过将长方形的片的内侧切缺为长方形的窗部而形成的闭合的框的形状。更具体而言,第一粘接片21是具有以外周沿着防水通音膜20的外周成为一致的方式配置的长方形的框的形状的构件。第二粘接片22在从与防水通音膜2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以从第一粘接片21分离的状态,配置在由第一粘接片21形成的框的内侧,即由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25包围的区域内。而且,在从与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粘接片22具有比由第一粘接片21的内周25包围的长方形的区域小的长方形的形状。如此,防水通音膜20的第一表面从其外周侧起被分割成由第一粘接片21覆盖的具有长方形的框的形状的区域、在第一粘接片21与第二粘接片22之间使防水通音膜20露出的具有长方形的框的形状的区域、由第二粘接片22覆盖的长方形的区域。防水通音膜20的主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粘接片21的主面的面积与第二粘接片22的主面的面积之和。
[0031]第二粘接片12 (22)的面积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 (2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优选为被由第一粘接片11 (21)形成的框的内周15 (25)包围的区域的面积的1/2倍以下。在第二粘接片12 (22)的面积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防止防水通音膜10 (20)的松弛并确保防水通音构件100 (200)的良好的通音性变得更容易。第二粘接片12 (22)的面积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 (2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例如为被由第一粘接片11 (21)形成的框的内周15 (25)包围的区域的面积的1/10倍以上。
[0032]图5是表示具备防水通音构件100的音响构件300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音响构件300的X-X线剖视图。在音响构件300中,通过收纳壳体31和将其开口闭塞的有孔板32来形成壳体。在收纳壳体31内配置有省略图示的转换器(例如,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在有孔板32上形成有用于在外部与壳体的内部之间使声音通过的开口部33。图5中的虚线34表示第一粘接片11及防水通音膜10的外周的位置,虚线35表示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的位置,虚线36表示第二粘接片12的外周的位置。防水通音构件100以防水通音膜10覆盖开口部33的方式通过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而固定在有孔板32的内侧表面。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开口部33位于比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的位置35靠内侧且比第二粘接片12的外周的位置36靠外侧的位置(环形状的区域内)。
[0033]第一粘接片11使防水通音膜10与壳体一体化,且与防水通音膜10 —起防止水向壳体内部侵入,由此具有对音响构件300赋予防水功能的作用。第二粘接片12在由第一粘接片11包围的区域内使防水通音膜10与壳体一体化,由此具有防止防水通音膜10的松弛的作用。通过防止防水通音膜10的松弛,能够防止防水通音膜10与周围的构件接触而声音畸变的情况。由于第二粘接片12从第一粘接片11分离配置,因此防水通音膜10露出的区域未分割而成为一体。当膜被分割时,从面积相对小的区域通过的声音的能量不能充分有助于通过膜的声音的总能量的增加。因此,防水通音膜露出的区域成为一体的方式在减少声音的能量的损失上有利。
[0034]防水通音膜10、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的形状只要根据有孔板32上的开口部33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结构而适当确定即可。例如,第一粘接片11的形状以为了赋予防水性而使开口部33能够进入比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35靠内侧的方式确定。而且例如,第一粘接片11的形状以第一粘接片11的外周34与防水通音膜10的外周一致的方式确定。
[0035]第二粘接片12从第一粘接片11分离,设置在比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35靠内侧的位置。例如,第二粘接片12的形状以避免第二粘接片12向设有开口部33的的区域内脱离的方式确定。从使防水通音膜10均匀振动而减少声音的能量的损失的观点出发,如图1及图2所示的防水通音构件100 (200)那样,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 (20)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粘接片12 (22)的重心优选与由第一粘接片11 (21)的内周15 (35)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一致,更优选还与防水通音膜10 (20)的重心一致。
[0036]在图1及图2所示的防水通音构件100 (200)中,如图3所示,粘接片11 (21),12
(22)仅配置在防水通音膜10 (20)的2个主面中的一方的主面(第一表面)上。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防水通音构件102那样,在防水通音膜10的第一表面上配置第一粘接片Ila及第二粘接片12a,在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的主面(第二表面)上配置具有闭合的框的形状的第三粘接片lib。在第二表面上未配置第三粘接片Ilb以外的粘接片。第三粘接片Ilb优选具有与第一粘接片Ila相同的形状。
[0037]在使用具有图4所示的截面结构的防水通音构件102时,例如,能够得到具有图7所示的截面结构的音响构件301。音响构件301在通过收纳壳体31和有孔板32形成的壳体的内部具备转换器38。防水通音构件102通过配置在防水通音膜10的一方的主面上的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而固定于有孔板32,并通过配置在防水通音膜10的另一方的主面上的粘接片(第三粘接片)11而固定于转换器38。
[0038]声音透过防水通音膜10的露出的区域,即,第一粘接片11的内周与第二粘接片12的外周之间的框形状的区域,由此被传导。防水通音膜10的露出面积越大,透过防水通音膜10所引起的声音的能量的损失可减少。因此,在防水通音膜10具备第三粘接片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优选在从与防水通音膜1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粘接片Ila及第三粘接片Ilb不仅形状相同,而且从与防水通音膜10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置也相同,即框的外周及内周沿着防水通气膜10的厚度方向分别一致。
[0039]防水通音膜10的厚度根据防水性、强度、通音性、音响构件300的结构等而能够适当调节,例如为5 μ m?100 μ m。
[0040]防水通音膜10优选主面为平面,且以没有褶皱或松弛的状态经由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而安装于壳体。为了使该安装容易,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优选具有同一厚度。从音响构件300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的厚度薄为好。然而,若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的厚度过薄,则根据音响构件300的结构的不同,有时因音波而振动的防水通音膜10会与有孔板32等的构件发生接触,或者外部的异物通过开口部33而容易给防水通音膜10造成损伤。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的厚度为例如30 μ m?200 μ m。
[0041]由第一粘接片11形成的框的宽度,即,第一粘接片11的外周34与内周35之间的距离虽然也取决于安装防水通音构件100的音响构件300的结构,但是从确保防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例如0.5mm?5mm。
[0042]作为防水通音膜10,可以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PTFE)等的高分子构成的高分子薄膜或其多孔膜、进行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纳米纤维膜等。防水通音膜10为单层的片,但也可以是片的层叠体。防水通音膜10从防水性及通音性优异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PTFE多孔膜。
[0043]作为第一粘接片11及第二粘接片12等粘接片,优选双面粘接带,尤其是具备基材和配置在基材的两面上的丙烯酸系或硅酮系的粘接剂层的片。
[0044]本发明当适用于具备直径大的防水通音膜的防水通音构件时,效果特别大。这是因为,直径大的防水通音膜因自重而容易松弛,由于与周围的构件的接触而容易产生声音的畸变。因此,在防水通音膜的最大直径为3mm以上,尤其是5mm以上,例如7mm~20mm时优选适用本发明。在此,最大直径是指通过防水通音膜的主面的重心的该主面的最大长度。
[0045]【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46]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可以安装于各种音响装置中的音响构件而使用。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具备适合于防止防水通音膜的松弛的结构,并能够确保通音性。而且,也适合于减少防水通音构件的安装所需的壳体内的空间的情况。本发明的防水通音构件尤其能够适合适用于手机的麦克风部分等这样的小型的电子设备中的音响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通音构件,具备: 防水通音膜,允许声音透过,且将水的通过截断,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即第二表面;及 第一粘接片及第二粘接片,配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在沿着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 所述第一粘接片具有闭合的框的形状, 所述第二粘接片从所述第一粘接片分离,且设置在由所述第一粘接片形成的所述框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音构件,其中, 在沿着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 所述第二粘接片的面积为被由所述第一粘接片形成的所述框的内周包围的区域的面积的1/2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音构件,其中, 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不配置粘接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音构件,其中, 所述防水通音构件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三粘接片, 在所述第二表面上除了所述第三粘接片之外不配置粘接片, 所述第三粘接片具有与所述第一粘接片相同的闭合的框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通音构件,其中, 所述防水通音膜包含聚四氟乙烯多孔膜。
【文档编号】H04R1/00GK104053078SQ20141008570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阿部悠一, 轻部勇希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