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交换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数据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数据请求流程;获取数据响应者的ID;向数据响应者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数据响应者的ID,全部数据响应者的响应结果标识,下一次数据请求所需要的时间;接收数据响应者的响应数据包;标记数据响应者的接收标记。一种数据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数据响应流程,数据响应者结束休眠状态;接收数据请求者的查询请求;解析数据查询请求;判断所述数据请求者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并获取休眠时间;进入休眠状态。
【专利说明】
一种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用的数据交换流程是:
[0003]1.请求者发送命令或请求;
[0004]2.接收者回送响应数据;
[0005]3.请求者反馈是否成功收到响应数据。
[0006]该流程需要三个基本步骤,而且在一对多的通信环境下是采用串行排队的方式逐一与各个接收点进行数据交换,这样不仅流程繁琐,而且当与一点进行数据交换因故遇阻时,会停留在该点反复地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数据交换过程的效率低下,整个系统的效率无法保障,节能低功耗也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间隙式数据请求和数据响应的交换方法。本方法的关键在于数据请求者在每次的查询请求中附带所有数据响应者的数据交换成败信息,而不是串行地单独通知各数据响应者。一方面,将查询请求与响应反馈合二为一,提高了通信效率,满足了高效性需求;另一方面,数据请求者在查询请求中准确通知下一轮数据交换发生的时间,使得已成功完成本次数据交换的数据响应者可以精确地自行计算出在下一轮数据交换开始之前自己的休眠长度,这样就满足了节能省电的需求。本方法可用于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环境中。
[0008]根据第一方面,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数据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开始数据请求流程;
[0010]获取数据响应者的ID;
[0011 ]向数据响应者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数据响应者的ID,全部数据响应者的响应结果标识,下一次数据请求所需要的时间;
[0012]接收数据响应者的响应数据包;
[0013I标记数据响应者的接收标记。
[0014]所述数据响应者的ID是数据响应者的地址信息。
[0015]所述数据响应者在接收查询请求前处于休眠状态。
[0016]根据第二方面,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数据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7]开始数据响应流程,数据响应者结束休眠状态;
[0018]接收数据请求者的查询请求;
[0019]解析数据查询请求;
[0020]判断所述数据请求者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并获取休眠时间;
[0021]进入休眠状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求-响应方法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数据请求的流程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数据响应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申请中用到的术语定义,解释如下:
[0027]数据交换:一方发送命令或请求,另一方予以应答或响应的通信过程。
[0028]间歇式数据交换:定期或不定期地重复发生的数据交换。
[0029]休眠:进入低功耗运行状态。
[0030]苏醒:进入正常功耗运行状态。
[0031]高效:用最少的步骤和数据量圆满完成通信过程。
[0032]节能:在通信时处于苏醒状态,在通信完成后处于休眠状态。
[0033]图1示意性的说明了本实施例的“请求-响应”的方法过程。数据请求者10向数据响应者11发出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包括:数据响应者的ID;全部数据响应者的响应结果标识;下一次数据请求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响应者11接收到该查询请求后,从休眠状态被换起,解析该查询请求的内容,判断自己的发出的响应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若被数据请求者10接收,则继续休眠:若未被数据请求者10接收,则继续等待,直到自己被查询。
[0034]图2示出了数据请求的流程图。
[0035]步骤21:数据请求流程开始后,数据请求者首先判断是否到了新一轮的查询时间,如果没有到达查询时间,则数据请求方则进入等待状态,并进入等待状态,随后继续判断是否到达查询时间并重复该动作;如果到达查询时间,则进入步骤22。
[0036]步骤22:首先判断是否所有的数据响应者的响应反馈都被成功接收,如果全部被成功接收,则数据查询流程结束;如果没有全部被成功接收,则数据查询者会对数据响应者进行以下的操作:1.数据查询者会查询下一个数据响应者,即被查询者的ID信息,所述被查询者的ID信息是数据响应者的地址信息;2.在获取该被查询者的地址信息后,数据查询者向该被查询者发出查询请求;3.被查询者接收到查询请求后,会向数据查询者反馈响应数据包。
[0037]步骤23:数据查询者在接收到反馈的响应数据包后,判断数据响应者是否成功接收了数据查询者的查询请求,如果数据响应者成功接收了数据查询者的查询请求,则数据查询者将该数据响应者标记为成功;反之,如果数据响应者未成功接收了数据查询者的查询请求,则数据查询者将该数据响应者标记为未成功。
[0038]步骤24:数据查询者判断本次查询流程是否超时,如果查询流程超时,则结束查询;如果查询流程未超时,则跳转至步骤22。
[0039]图3示出了数据响应的流程图。
[0040]步骤31:数据响应流程开始后,数据响应方首先从休眠状态被唤起,接着接收数据查询者发来的查询请求。[0041 ]步骤32:数据响应者判断是否收到了查询请求,如果没有收到查询请求,则继续判断是否是接收超时,若是接收超时,则进入休眠状态,休眠长度为系统预先设定的缺省值,若是没有接收超时,则跳转回步骤31继续接收查询请求;如果收到查询请求,则数据响应者首先解析查询请求的查询数据包,接着判断自己是否是查询对象,若是查询对象,则发送响应数据反馈,跳转到步骤31继续接收查询请求,若不是查询对象,则进入步骤33。
[0042]步骤33:数据响应者判断自己发送的相应数据时候被成功接收,如果未被成功接收,则跳转至步骤31继续接收查询请求;如果被成功接收,则进入步骤34。
[0043]步骤34:数据响应者根据查询请求中的信息获取下一轮查询请求的开始时间,从而求得数据响应者自身可以休眠的时间长度。随后数据响应者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整个查询响应流程结束。
[004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045]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主权项】
1.一种数据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始数据请求流程; 获取数据响应者的ID; 向数据响应者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数据响应者的ID,全部数据响应者的响应结果标识,下一次数据请求所需要的时间; 接收数据响应者的响应数据包; 标记数据响应者的接收标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响应者的ID是数据响应者的地址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响应者在接收查询请求前处于休眠状态。4.一种数据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始数据响应流程,数据响应者结束休眠状态; 接收数据请求者的查询请求; 解析数据查询请求; 判断所述数据请求者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并获取休眠时间; 进入休眠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响应者自行计算出休眠时间的长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响应者的休眠时间长度是两轮查询请求之间的间隔长度。
【文档编号】H04L12/12GK105897384SQ201610203068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陈军, 张国峰
【申请人】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