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315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扬声器模组,前者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上设有第一上斜坡面和第二上斜坡面,下壳上设有分别与第一上斜坡面和第二上斜坡面相配合的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第一下斜坡面与第二下斜坡面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壳体的各斜坡面可有效增大上壳和下壳的粘合面的面积,并将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弱,防止上壳和下壳因压力而变形,由于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可分别提供给与两者相配合的上壳的第一上斜坡面和第二上斜坡面一定的力,有效减小了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相对于下壳的位移,从而保证了上壳和下壳按照设计好的粘合面固定在一起,并有利于控制上壳和下壳交界处的间隙。
【专利说明】
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及应用了该扬声器模组壳体的扬声器模组。【背景技术】
[0002]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作为重要声学器件的扬声器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对电动式扬声器而言,其模组的壳体对扬声器的声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0003]现有的扬声器模组壳体通常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配合在一起形成了用于收容扬声器单体的腔体。相对传统的胶粘等装配方式,超声密封(又称为超声波焊接)不但快捷干净,而且兼具连接装配的功能和防潮防水的密封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扬声器模组壳体的上壳和下壳装配工序中。
[0004]采用超声密封工艺装配扬声器模组壳体的上壳和下壳时,先将下壳固定在超声底座上,并将上壳对应放置在下壳上,再将超声头压至上壳表面以将超声波传递至上壳和下壳的粘合面(又称为超声面),即可快速地完成上壳和下壳的超声密封。由于超声密封过程中需要将超声头压在上壳上,当超声头施加给上壳的压力过大时,上壳和下壳容易变形导致扬声器模组壳体变形;当超声头施加给上壳的压力过小时,上壳容易在超声密封的过程中相对于下壳有较大地位移,导致上壳和下壳的粘合面改变从而影响到超声密封的效果, 并且导致上壳和下壳交界处的间隙变大,这样,最终影响到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该扬声器模组壳体有利于保持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上设有第一上斜坡面和第二上斜坡面,所述下壳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斜坡面和所述第二上斜坡面相配合的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所述第一下斜坡面与所述第二下斜坡面对应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下壳包括下壳本体和下壳横梁,所述下壳本体设有空腔,所述下壳横梁架设在所述空腔上;其中,所述第一下斜坡面位于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二下斜坡面位于所述下壳横梁上。
[0008]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上。
[0009]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15°_160°,所述第二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为 100°-140°。
[0010]优选地,所述上壳上还设有第三上斜坡面,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上斜坡面相配合的第三下斜坡面,且所述第三下斜坡面与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对应设置。
[0011]更优选地,所述第三下斜坡面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三下斜坡面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上。
[0012]更优选地,所述第三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为 110° _140°。
[0013]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0.8mm,所述第二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 0.3mm,所述第三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0.6mm。
[00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以更好地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和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位于所述下壳横梁的一侧,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与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下壳横梁的同一侧;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磁路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和所述第二下斜坡面均位于所述前声腔中。
[0016]优选地,所述下壳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位于所述下壳本体远离所述上壳的一侧并与所述下壳本体的侧壁构成所述空腔,所述后盖、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磁路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后声腔。
[0017]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扬声器模组壳体的上壳和下壳超声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壳体的第一上斜坡面、第二上斜坡面、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可有效增大上壳和下壳的粘合面的面积,并将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弱,防止上壳和下壳因压力而变形,同时,由于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可分别提供给与两者相配合的上壳的第一上斜坡面和第二上斜坡面一定的力,有效减小了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相对于下壳的位移,从而保证了上壳和下壳按照设计好的粘合面固定在一起,并有利于控制上壳和下壳交界处的间隙。
[00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和后声腔的体积可方便地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002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
[0021]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壳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〇〇23]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〇〇24]图3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〇〇25]图4为图2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图2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〇〇27]图6为图2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〇〇28]图7为图1的爆炸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壳体的下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壳体实施例与超声底座和超声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图9的F-F向剖面图;
[00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实施例的爆炸图。[〇〇33]图中标示如下:[〇〇34]扬声器模组壳体-1,上壳-11,第一上斜坡面-111,第二上斜坡面-112,第三上斜坡面-113,下壳-12,下壳本体-121,第一下斜坡面-1211,空腔-1212,第三下斜坡面-1213,出声孔-1214,下壳横梁-122,第二下斜坡面-1221,后盖-123,扬声器单体-2,振膜组件-21,磁路组件-22,超声底座-3,超声头-4。【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6]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7]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8]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40]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扬声器模组壳体的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1,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上壳上设有第一上斜坡面111和第二上斜坡面112,所述下壳12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斜坡面111和所述第二上斜坡面112相配合的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所述第一下斜坡面 1211与所述第二下斜坡面1221对应设置,上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对应设置是指第一下斜坡面1211的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的坡面相对应,以使第一下斜坡面 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可分别提供给第一上斜坡面111和第二上斜坡面112沿着不同方向的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扬声器模组壳体1的上壳11和下壳12配合在一起形成了用于收容扬声器单体的腔体,本实用新型的各斜坡面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在上壳11和下壳12的侧壁上等,当然,各斜坡面与周边特征的连接处也可作倒圆角处理, 起到缓冲的作用。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壳体1的第一上斜坡面111、第二上斜坡面112、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可有效增大上壳11和下壳12的粘合面的面积,并将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弱,防止上壳11和下壳12因压力而变形,同时,由于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可分别提供给与两者相配合的上壳11的第一上斜坡面111 和第二上斜坡面112—定的力,有效减小了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相对于下壳12的位移, 从而保证了上壳11和下壳12按照设计好的粘合面固定在一起,并有利于控制上壳11和下壳 12交界处的间隙,上述上壳11和下壳12的粘合面为图2至图5中网格线所标示的部分,上述上壳11和下壳12交界处的间隙如图6中的d所标示。
[0042]为了更好地控制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的位移,所述下壳12包括下壳本体121 和下壳横梁122,所述下壳本体121设有空腔1212,所述下壳横梁122架设在所述空腔1211 上;其中,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位于所述下壳本体121上,所述第二下斜坡面1221位于所述下壳横梁122上。下壳横梁122可更有效地控制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之间的距离,达到控制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的位移的目的。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121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图2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的两侧壁上,即上述两侧壁为下壳本体121沿着上壳11 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且两个第一下斜坡面1211分别位于上述两侧壁上,这种设置可更好地将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弱,防止上壳11和下壳12因压力而变形。
[0044]由于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第二下斜坡面1221的角度设置会影响到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的分散减弱,因此,将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与所述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形成的夹角a设置为115°_160°,所述第二下斜坡面1221与所述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0设置为100°_140°,上述夹角a和邱勺角度的限定可最大限度地将自超声头传递至上壳11的压力分散减弱,而且在该角度限定下上壳11和下壳12交界处的间隙d可控制为小于0.05_。
[0045]为了进一步地将自超声头传递至上壳11的压力分散减弱,以及进一步地减小上壳 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相对于下壳12的位移,所述上壳11上还设有第三上斜坡面113,所述下壳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上斜坡面113相配合的第三下斜坡面1213,且所述第三下斜坡面 1213与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对应设置,这样,第二下斜坡面1221和第三下斜坡面1213均与第一下斜坡面1211相对应。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下斜坡面1213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三下斜坡面1213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121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上,即上述两侧壁下壳为本体121沿着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且两个第三下斜坡面1213分别位于上述两侧壁上,这种设置可更好地将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进行分散减弱,防止上壳11和下壳12因压力而变形。[〇〇47]由于第三下斜坡面1213的角度设置会影响到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的分散减弱,因此,所述第三下斜坡面1213与所述上壳11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Y设置为110°-140°,上述夹角y的角度的限定可最大限度地将自超声头传递至上壳11 的压力分散减弱。
[0048]此外,各斜坡面的高度也会影响到自超声头传递过来的压力的分散减弱,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的高度大于0.8mm,所述第二下斜坡面1221的高度大于0.3mm,所述第三下斜坡面1213的高度大于0.6m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上述各斜坡面的高度是指沿着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值。
[0049]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固定在超声底座3和超声头4之间,超声头4沿着图10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施加给上壳11压力的方向,通过将超声能量传递至上壳11和下壳12的粘合面处,实现上壳11和下壳12的超声密封。
[005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其能方便地根据需求调整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和后声腔的体积,以更好地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具体地,该扬声器模组如图11所示,包括扬声器单体2和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壳体1,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位于所述空腔1212中并位于所述下壳横梁122的一侧,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1214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位于所述下壳横梁122的同一侧,上述扬声器单体2包括振膜组件21和磁路组件22,其中,振膜组件21的典型结构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组件22的典型结构包括磁铁、华司和导磁辄。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振膜组件21、所述下壳本体121、所述下壳横梁122和所述上壳11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磁路组件22、所述下壳本体121、所述下壳横梁122和所述上壳11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所述第一下斜坡面1211和所述第二下斜坡面1221均位于所述前声腔中。此外,第三下斜坡面1213优选地位于上述后声腔中。[〇〇511进一步地,所述下壳12还包括后盖123,所述后盖123位于所述下壳本体121远离所述上壳11的一侧并与所述下壳本体121的侧壁构成所述空腔1212,所述后盖123、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磁路组件22、所述下壳本体121、所述下壳横梁122和所述上壳11共同构成所述后声腔,从而有利于更方便地根据需求调整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和后声腔的体积。[〇〇52]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上设有第一上斜坡面 和第二上斜坡面,所述下壳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斜坡面和所述第二上斜坡面相配合的 第一下斜坡面和第二下斜坡面,所述第一下斜坡面与所述第二下斜坡面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下壳本体和下壳 横梁,所述下壳本体设有空腔,所述下壳横梁架设在所述空腔上;其中,所述第一下斜坡面 位于所述下壳本体上,所述第二下斜坡面位于所述下壳横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包括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 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 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15°-160°,所述第二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在 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00°-1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上还设有第三上斜坡 面,所述下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上斜坡面相配合的第三下斜坡面,且所述第三下斜坡面与 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斜坡面包括两个, 且两个所述第三下斜坡面分别位于所述下壳本体相对的、沿着所述上壳在超声密封过程中 移动的方向的两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斜坡面与所述上壳 在超声密封过程中移动的反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10°-140°。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 0.8mm,所述第二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0.3mm,所述第三下斜坡面的高度大于0.6mm。9.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单体和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扬 声器模组壳体,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空腔中并位于所述下壳横梁的一侧,所述扬 声器模组的出声孔与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下壳横梁的同一侧;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 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所述扬 声器单体的磁路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模组 的后声腔;所述第一下斜坡面和所述第二下斜坡面均位于所述前声腔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位 于所述下壳本体远离所述上壳的一侧并与所述下壳本体的侧壁构成所述空腔,所述后盖、 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磁路组件、所述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横梁和所述上壳共同构成所述后声 腔。
【文档编号】H04R9/06GK205610922SQ201620199328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发明人】张庆, 张庆一, 陈钢, 李振军, 范双双
【申请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