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振膜扬声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圈振膜扬声器,包括动圈振膜、一块永磁铁、上压盖和下托盖,动圈振膜和永磁铁置于上压盖与下托盖所围合成的腔体内;永磁铁平行放置于动圈振膜与下托盖之间,且动圈振膜分别与永磁铁和上压盖之间设置有间隙;动圈振膜包括振膜片、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上端面上,第二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下端面上;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圈振膜和永磁铁相互组合形成音质好、频响范围宽、灵敏度高、工艺简单的动圈振膜扬声器。
【专利说明】
动圈振膜扬声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圈振膜扬声器。【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声器已经成了娱乐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物品,使用的人多了,自然对其功能就有更高的追求。现有的扬声器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存在音质差、频向范围窄、灵敏度底、易失真、解析度底、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现有的扬声器虽然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但是满足不了人们对扬声器品质的追求和大规模生产时简化工艺以降低成本的需要。具体的,现有的扬声器主要分为动铁式扬声器和动圈式扬声器,动铁式扬声器在高频段能够正常工作,在低频段效果不好,存在音质差、易失真等问题;动圈式扬声器在低频段会存在音质差、易失真等问题,在高频段工作效果良好,这两种扬声器都有明显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频向范围宽、灵敏度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动圈振膜扬声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圈振膜扬声器,包括动圈振膜、一块永磁铁、上压盖和下托盖,所述动圈振膜和永磁铁置于上压盖与下托盖所围合成的腔体内;所述永磁铁平行放置于动圈振膜与下托盖之间,且所述动圈振膜分别与永磁铁和上压盖之间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所述动圈振膜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
[0005]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上。
[0006]其中,所述上压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音腔相通。
[0007]其中,所述下托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音腔相通。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 通过振膜片与两个感应线圈组成动圈振膜,在线圈的通电时,电信号经过感应线圈,产生交感磁场,动圈振膜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相互作用,振膜震动发声,此结构有利于拓展频响范围、提高扬声器灵敏度、避免失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等;同时,在动圈振膜与永磁铁设置有首腔,可以提尚扬声器的首质。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圈振膜扬声器,包括动圈振膜、两块永磁铁、上压盖和下托盖,所述动圈振膜和两块永磁铁置于上压盖与下托盖所围合成的腔体内, 所述两块永磁铁分别平行设置在动圈振膜的上端和下端,且每块永磁铁与动圈振膜之间均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所述动圈振膜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
[0010]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上。
[0011]其中,所述上压盖和上端永磁铁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音腔相通。
[0012]其中,所述下托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音腔相通。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在动圈振膜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块永磁铁,且在两块永磁铁和动圈振膜之间都音腔,更好地增强了扬声器效果。通过振膜片与两个感应线圈组成动圈振膜,在线圈的通电时,电信号经过感应线圈,产生交感磁场。动圈振膜产生的磁场与设置在动圈振膜上端和下端的永磁铁相互作用,振膜震动发声,此结构有利于更进一步拓展频响范围、提高扬声器灵敏度、避免失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成本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一的第一感应线圈结构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一的第二感应线圈结构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二的第一感应线圈结构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圈振膜扬声器实施例二的第二感应线圈结构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1]11、动圈振膜12、永磁铁
[0022]13、上压盖14、下托盖
[0023]111、振膜片112、第一感应线圈
[0024]113、第二感应线圈131、第一通孔
[0025]141、第二通孔
[0026]21、动圈振膜22、永磁铁
[0027]23、上压盖24、下托盖
[0028]211、振膜片212、第一感应线圈
[0029]213、第二感应线圈231、第一通孔
[0030]24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包括动圈振膜11、一块永磁铁 12、上压盖13和下托盖14,动圈振膜11和永磁铁12置于上压盖13与下托盖14所围合成的腔体内;永磁铁12平行放置于动圈振膜11与下托盖14之间,且动圈振膜11分别与永磁铁12和上压盖13之间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动圈振膜11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111、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第一感应线圈112分布在振膜片111的上端面上,第二感应线圈113分布在振膜片111的下端面上;第一感应线圈 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在动圈振膜扬声器工作时,第一感应线圈112的中心点01和第二感应线圈113的中心点02固定连接连通,且第一感应线圈112的电信号接入点A1和第二感应线圈113的电信号接入点B1均通电,这时电信号通过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使两个线圈产生感应磁场,两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动圈振膜11 一侧的永磁铁12本身的磁场相互作用,最终使动圈振膜11产生震动发声。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通过振膜片111与两个感应线圈组成动圈振膜11,在线圈的通电时,电信号经过感应线圈,产生交感磁场,动圈振膜11 产生的磁场与其一侧的永磁铁12相互作用,振膜片震动发声,此结构有利于拓展频响范围、 提高扬声器灵敏度、避免失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等;同时,在动圈振膜11与永磁铁12之间设置有音腔,可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〇〇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上。这个结构说明了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是直接制作在振膜片上且与其成为一体的。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1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能够保证感应线圈通电状况良好,不出现瞬断或接触不良等情况;在本实用新型当中,第一感应线圈112和第二感应线圈113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固定在振膜片111上端面和下端面。
[0036]在本实施例中,上压盖13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131,第一通孔131与音腔相通。第一通孔131的设置是为了让扬声器发出来的声音更好地传导出来;其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型,这样能让声音更均匀地传导出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设置一个第一通孔 131,可以设置多个通孔用于传声;通孔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圆柱形。
[0037]在本实施例中,下托盖14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141,第二通孔141音腔相通。下托盖14上设置的第二通孔141只是对扬声器的发声效果起辅助作用,其优选的形状也是圆柱型,但并不局限于圆柱形。
[0038]上述实施例是单块磁铁与动圈振膜片叠加压制成的复合动圈振膜片。
[0039]实施例二:
[0040]请参阅图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包括动圈振膜21、两块永磁铁 22、上压23和下托盖24,动圈振膜21和两块永磁铁22置于上压盖23与下托盖24所围合成的腔体内,两块永磁铁22分别平行设置在动圈振膜21的上端和下端,且每块永磁铁与动圈振膜2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均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动圈振膜21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211、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第一感应线圈212分布在振膜片211的上端面上,第二感应线圈213分布在振膜片211的下端面上;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在动圈振膜扬声器工作时,第一感应线圈212的中心点03和第二感应线圈213的中心点04固定连接连通,且第一感应线圈212的电信号接入点A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的电信号接入点B2均通电,这时电信号通过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使两个线圈产生感应磁场,两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动圈振膜21上端和下端的永磁铁22本身的磁场相互作用,最终使动圈振膜21产生震动发声。
[0041]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在动圈振膜21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有永磁铁22,且在两块永磁铁22和动圈振膜21之间都设置有音腔,增强了实施例一中的扬声器效果。通过振膜片211与两个感应线圈组成动圈振膜21,在线圈的通电时,电信号经过感应线圈,产生交感磁场。动圈振膜21产生的磁场与设置在动圈振膜21上端和下端的永磁铁22相互作用,振膜片21震动发声,此结构有利于更进一步拓展频响范围、提高扬声器灵敏度、避免失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等。
[0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211上。这个结构说明了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是直接制作在振膜片上且与其成为一体的。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2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能够保证感应线圈通电状况良好,不出现瞬断或接触不良等情况;在本实用新型当中,第一感应线圈212和第二感应线圈213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固定在振膜片211上端面和下端面。
[0043]在本实施例中,上压盖23和上端永磁铁22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231,第一通孔231与音腔相通。上压盖23上设置有通孔,上端的永磁铁2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形状大小相配适组成第一通孔231,用于扬声器的声音传导;第一通孔231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型,这样能让声音更均匀地传导出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设置一个第一通孔231,可以设置多个通孔用于传声;通孔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圆柱形。
[0044]在本实施例中,下托盖24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241,第二通孔241与音腔相通。下托盖24上设置的第二通孔241只是对扬声器的发声效果起辅助作用,其优选的形状也是圆柱型,但并不局限于圆柱形。
[0045]上述实施例是两块磁铁与动圈振膜片叠加压制成的复合动圈振膜片。
[0046]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是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种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圈振膜、一块永磁铁、上压盖和下托盖,所述动圈振膜和永磁铁置于上压盖与下托盖所围合成的腔体内;所述永磁铁平行放置于动圈振膜与下托盖之间,且所述动圈振膜分别与永磁铁和上压盖之间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所述动圈振膜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音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音腔相通。5.—种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圈振膜、两块永磁铁、上压盖和下托盖,所述动圈振膜和两块永磁铁置于上压盖与下托盖所围合成的腔体内,所述两块永磁铁分别平行设置在动圈振膜的上端和下端,且每块永磁铁与动圈振膜之间均设置有作为音腔的间隙;所述动圈振膜包括在变化的磁场中会震动发声的振膜片、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分布在振膜片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环绕方向相同且两者的中心点连接为一体后形成一公共连通点;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两末端均为电信号接入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均以电镀或印刷的方式固定在振膜片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和上端永磁铁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音腔相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振膜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盖上设置有作为声音通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音腔相通。
【文档编号】H04R9/06GK205610933SQ20162039757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江雷雨
【申请人】江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