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120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机壳,尤指一种应用于电气零件的金属制成的机壳。
背景技术
机壳(case)是一种容纳电气零组件的装置,普遍应用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及不断电电源供应器(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等电气产品。
以不断电电源供应器为例,其外观大多数是箱形,主要由底座及上盖所构成,而内部则放入电池、电池充电器(battery charger)监控软件、控制器、反向器(inverter)、转换器(converter)和继电器等电子组件。组成机壳的底座及上盖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或塑料,若为塑料材质,则底座可一体成型,再利用卡合方式与上盖结合;若为金属材质,则底座是由一金属板冲压为一底面及四侧面的盒状,再以锁螺丝的方式使底座与上盖结合。塑料材质组成的机壳由于具有质量轻、绝缘佳及一体成型的特性,目前使用相当普遍,但是塑料机壳亦具有不坚固、散热不佳及累积静电的缺点。金属材质组成的机壳虽然较重且须借由螺丝卡合,但是由于具有壳体坚固、散热佳、不易累积静电等优点,故亦相当受到欢迎,本实用新型即针对金属制机壳进行改进。
图1为现有的不断电电源供应器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底座1为一由金属板冲压为一底面11及四个侧面12、13、14、15所构成的盒状,上盖2则为一平板,其上钻有四个螺孔21、22、23及24。为了使底座1与上盖2结合,第一侧面12及第三侧面14的上方向盒内卷曲形成衔接部16、17,并在衔接部上钻出至少四个螺孔181、182、183及184,然后放入例如电池、控制器、反向器、转换器等电子组件(未显示)于所述底面11上,再覆上上盖2,随后在螺孔181、182、183及184上锁上螺丝191、192、193及194,便完成机壳的组装。上述机壳在组装过程中,由于覆盖上盖2于衔接部16、17时并未予以适当定位,故锁固螺丝时上盖2往往有滑动现象,造成组装困难;另外,此种结合方式并不稳固,螺丝很容易受外力或碰撞而从衔接部16、17弹开,造成上盖2与底座脱离而且,若机壳内的电子组件故障需拆开上盖检修时,由于受限于仅有底座上方的施工空间,故通常必须将电子组件移开机壳后,在机壳外检修,如此又增加检修后装回电子组件的成本与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盖与底座可稳固结合且组装相当容易的机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它包括一由一底面、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一第三侧面组成的底座及一由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组成的上盖,其特点是所述底面用于承载电子组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座及所述第三侧面相连接,其边缘具有一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上设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与所述第三侧面及所述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具有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衔接部上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三侧面的上方具有一第三衔接部,且所述第三衔接部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处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第一平板的大小与所述底面相同,且其边缘对应于所述第三衔接部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卡槽设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相连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衔接部上的第一螺孔设有一第三螺孔,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第二螺孔设有一第四螺孔;所述至少一个卡槽与所述至少一个卡勾相互卡合以结合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三螺孔及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四螺孔通过螺丝锁固。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所述机壳为不断电电源供应器的机壳。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池、控制器、反向器、转换器。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所述底座及所述上盖由金属材料制成。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勾是呈”L”型。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所述第一衔接部上进一步形成有一第一孔口。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在所述第二衔接部上形成有一第二孔口。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在所述第二平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所述第一孔口设有一第一突点,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所述第二孔口设有一第二突点。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在所述第二平板及第三侧面上设有透空口,以承接外部连接器。
如所述的机壳,其中在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设有数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机壳可免除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而具有定位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节省成本及符合安全的优点。
为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不断电电源供应器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组合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及组合图,其中所述机壳主要由一底座3及一上盖4所构成,所述底座3及所述上盖4均由金属材质制成。底座3包括一底面30、一第一侧面31、一第二侧面32及一第三侧面33,上盖4包括一第一平板41及一第二平板42。
底面30是用以承载电子组件(未显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机壳作为不断电电源供应器(UPS)的机壳时,则所述的电子组件为电池、控制器、反向器(inverter)、转换器(converter)和继电器等。
所述第一侧面31是与所述底座30及所述第三侧面33相连接,且所述第一侧面31边缘具有一与底面垂直的第一衔接部311,所述第一衔接部311上设有一第一螺孔312;所述第二侧面32的位置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31且与所述第三侧面33及所述底面30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32的边缘具有一与底面垂直的第二衔接部321,所述第二衔接部321上设有一第二螺孔322;所述第三侧面33是与所述第一侧面31、所述第二侧面32及所述底面30相连,且其上方具有一第三衔接部331,所述第三衔接部331与所述第三侧面33连接处具有至少一个卡槽332。
组成上盖4的第一平板41的大小是对应于所述底面30,且其边缘对应于所述第三衔接部331与所述第三侧面33连接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卡槽332设有至少一个卡勾411;所述第二平板42则与所述第一平板41相连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衔接部上的第一螺孔312设有一第三螺孔421,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第二螺孔322设有一第四螺孔422。
本实用新型金属制机壳的组装相当方便,其步骤如下(1)首先将电池、控制器、反向器、转换器等电子组件放置于底面30上,(2)接着利用卡勾411与卡槽332相互卡合,其中所述卡勾411是呈”L”型,当其嵌入卡槽332后,进一步向所述卡槽332一侧(在图2(a)中为往左侧)移动,便可有效结合所述底座3及所述上盖4,(3)使上盖4覆盖底座3,(4)随后利用一第一螺丝(未显示)锁固第一螺孔312及第三螺孔421且利用一第二螺丝(未显示)锁固第二螺孔322及所述第四螺孔422,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机壳的组装。
图3(a)、(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机壳的组装示意图及组合图。图3(a)、(b)的机壳与图2(a)、(b)相同,但在所述第一衔接部311上进一步形成一第一孔口313,且所述在第二衔接部321上形成一第二孔口323。在所述第二平板4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孔口313冲压出一第一突点423,对应于所述第二孔口323冲压出一第二突点424。孔口与突点的设计有助于上述组装步骤(3)上盖4覆盖底座3后,使第一突点423与第一孔口313卡合,使第二突点424与第二孔口323卡合,这样上盖4覆盖底座3后便不易脱离,接着再以螺丝锁固螺孔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机壳的组装。
当然,所述机壳壳体上可进一步设透空部以承接外部连接器,亦可设数个散热孔,以促进散热。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分别在所述机壳的第二平板42及第三侧面33上设透空口335、425,并且在第一侧面31及第二侧面32上设散热孔315、325。
当然,为了有效固定所承载的电子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底面30可预先冲压出突片305,以置放及固定诸如电池及电路板(置有控制器、反向器、转换器等电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机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所述(一)现有的机壳的组装,由于覆盖上盖2于衔接部16、17时并未予以适当定位,故锁固螺丝时上盖2往往有滑动现象,造成组装困难;至于本实用新型的机壳采用卡槽与卡勾、孔口与突点先行结合方式,一旦上盖4与底座3结合后,即已完成机壳初步组装。
(二)现有的机壳由于结合方式并不稳固,螺丝很容易受外力或碰撞而从衔接部16、17弹开,造成上盖1与底座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机壳采用卡槽与卡勾、孔口与突点先行结合方式,再锁螺丝的组装方式,结构相当稳固。
(三)现有的机壳需要至少四个螺丝方得以完成机壳的组装;本实用新型仅需二个螺丝即可有效地结合机壳的底座及上盖,结合方式简便,却不失其强度。
(四)现有的机壳内的电子组件故障需拆开上盖检修时,由于受限于仅有底座上方的施工空间,故通常必须将电子组件移开机壳后,在外部检修,如此又增加检修后装回电子组件的成本与时间。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3仅由一底面及三侧面构成,故需拆开上盖4检修内部电子组件时,有底面30上方及正面空间可施工,故可不用拆离电子组件直接检修,故可减少组装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机壳,它包括一由一底面、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一第三侧面组成的底座及一由一第一平板及一第二平板组成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用于承载电子组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座及所述第三侧面相连接,其边缘具有一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一衔接部上设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且与所述第三侧面及所述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具有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衔接部上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三侧面的上方具有一第三衔接部,且所述第三衔接部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处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第一平板的大小与所述底面相同,且其边缘对应于所述第三衔接部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处的所述至少一个卡槽设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相连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衔接部上的第一螺孔设有一第三螺孔,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第二螺孔设有一第四螺孔;所述至少一个卡槽与所述至少一个卡勾相互卡合以结合所述上盖及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三螺孔及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四螺孔通过螺丝锁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不断电电源供应器的机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池、控制器、反向器、转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及所述上盖由金属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勾是呈”L”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部上进一步形成一第一孔口,所述第二衔接部上进一步形成一第二孔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平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所述第一孔口设有一第一突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平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所述第二孔口设有一第二突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平板及第三侧面上进一步设有透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设数个散热孔。
专利摘要一种机壳,它包括一由一底面及三侧面组成的底座及一由二平板组成的上盖;第一侧面边缘具有一第一衔接部,第一衔接部上设有一第一螺孔;第二侧面的边缘具有一第二衔接部,第二衔接部上设有一第二螺孔;第三侧面的上方具有一第三衔接部,第三衔接部与第三侧面连接处具有至少一个卡槽;第一平板的大小与底面相同,其边缘对应于第三衔接部与第三侧面连接处的至少一个卡槽设有至少一个卡勾;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相连接,对应于第一衔接部上的第一螺孔设有一第三螺孔,对应于第二衔接部的第二螺孔设有一第四螺孔,至少一个卡槽与至少一个卡勾相互卡合以结合上盖及底座,利用螺丝锁固第一螺孔与第三螺孔及第二螺孔及第四螺孔,即完成机壳的组装。
文档编号H05K5/00GK2508523SQ0126365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1日
发明者康铭峰, 焦建华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