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两段式卡合机构以达成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通讯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电子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比方说便利而轻巧的移动电话装置广泛的运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沟通上,人们能借着方便的移动电话装置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而移动电话的进步更是一日千里,近年来各式强大功能的移动电话陆续开发而出,而使用率的普及更造成产能急遽膨胀,因此在移动电话日趋普及、技术成熟、外形多变化以及型体缩小化的趋势下,如何能让使用者更方便操作使用移动电话,便成为设计的重要课题。
请参阋图1,图1为现有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0组件的分解图。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为一移动电话或一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组成零件包括一上壳体12、一下壳体14,以及一按键模块16。上壳体12与下壳体14的结合可共同包覆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部零件,按键模块16可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10信号输入的人机接口。此外,上壳体12上设有一破孔18,一般来说,按键模块16的组装多半为在组装在线从上壳体12的背部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卡入破孔18内,之后再将上壳体12与下壳体14结合而完成可携式电子装置10整体的组装,因此一旦于上壳体12与下壳体14组立完成之后,便无法由外部做拆卸或更换按键模块16的动作。
然而于现今可携式电子装置越来越强调外观的多变性,故已有许多可换外壳或可换饰板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问世,唯独按键却因组装问题而迟迟无法让使用者于不拆卸外壳的情况下进行拆装与更换,或是为了拆装功能而影响到按键的正常功能。因此如何能在不影响按键正常外观与功能,以及不拆装外壳而影响内部电子零件的情况下,进行按键的拆卸与更换,便为现今按键机构设计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两段式卡合机构以达成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功能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按键模块,安装于该壳体上,其包括有一第一按键,一第一卡榫,安装于相对应该第一按键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按键,以及一第二卡榫,安装于相对应该第二按键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二斜面,其中该第二斜面高于该第一斜面。该电子装置另包括一扣件机构,安装于该壳体内侧,其包括有一弹性结构体,以及一扣件,连接于该弹性结构体,其上设有一第三斜面,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卡榫的位置,用来于该第一按键被按压时与该第一卡榫的该第一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一行程,以及一第四斜面,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二卡榫且高于该第三斜面之位置,用来于该第一按键以及该第二按键同时被按压时与该第二卡榫的该第二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二行程。
图1为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组件的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组件的分解图;图3为按键模块的上视图;图4为按键模块的俯视图;图5为按键模块的侧视图;图6为扣件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按键模块组装入上壳体的破孔的示意图;图8为按键模块的第一卡榫组装入扣件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仅按压第一按键以驱动第一卡榫的示意图;图10为仅按压第二按键以驱动第二卡榫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欲拆卸按键模块时的流程图;图12为仅按压第一按键时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分别与扣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3为同时按压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时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分别与扣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4为松开第一按键但按压第二按键时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分别与扣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5为松开第一按键与第二按键后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分别脱离扣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50组件的分解图。可携式电子装置50可为一移动电话或一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可携式电子装置50的组成零件包括一上壳体52、一下壳体54、一按键模块56,以及一扣件机构58。上壳体52与下壳体54的结合可共同包覆可携式电子装置50的内部零件,按键模块56可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50信号输入的人机接口。此外,上壳体52上设有一破孔60,按键模块56可从上壳体52之外侧卡入破孔60内,扣件机构58安装于上壳体52的内侧,用来锁扣按键模块56。
请参阅图3、图4与图5,图3为按键模块56的上视图,图4为按键模块56的俯视图,图5为按键模块56的侧视图。按键模块56包括一第一按键62,一第一卡榫64,安装于相对应第一按键62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一斜面66,一第二按键68,一第二卡榫70,安装于相对应第二按键68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二斜面72,其中第二斜面72高于第一斜面66,以及一第三卡榫74,用来与第一卡榫64以及第二卡榫70共同使按键模块56卡合于上壳体52上。而其中第一卡榫64、第二卡榫70,以及第三卡榫74为楔型结构。
请参阅图6,图6为扣件机构58的示意图。扣件机构58包括有两弹性结构体76,其可为两弹簧,以及一扣件78,连接于弹性结构体76。扣件78包括有一柱状结构体80,一第一楔型结构体82,安装于柱状结构体80的下方,以及一第二楔型结构体84,安装于柱状结构体80与第一楔型结构体82之间。第一楔型结构体82上形成有一第三斜面86,第二楔型结构体84上形成有一第四斜面88,其中第四斜面88位于高于第三斜面86的位置,且柱状结构体80、第一楔型结构体82,以及第二楔型结构体84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扣件机构另包括一扣件底座90,用来包覆弹性结构体76与扣件78。
请参阅图7,图7为按键模块56组装入上壳体52的破孔60的示意图。可携式电子装置50的整体组装可先将上壳体52与下壳体54结合以共同包覆内部零件后,再行组装按键模块56。在组装按键模块56时,首先先将按键模块56底部的第三卡榫74以一角度(如图7中所示的第一方向)从上壳体52的上方斜插进入相对应的沟槽(未显示于图7中),再将按键模块56顶部的左右两第一卡榫64、第二卡榫70由上壳体52的上方垂直(如图7中所示的第二方向)压入扣件机构58中。请参阅图8,图8为按键模块56的第一卡榫64组装入扣件机构58的示意图。当按键模块56的第一卡榫64要卡入扣件机构58时,第一卡榫64的楔形第一斜面66会和扣件78的柱状结构体80接触,而按键模块56压入的下压力会对柱状结构体80施以一如图8所示的第三方向的水平分力,而将扣件78往第三方向推入扣件机构58的内侧并使扣件78压缩弹性结构体76,而当第一卡榫64完全进入扣件78的柱状结构体80与第一楔型结构体82之间后,便不会再施予第三方向的水平分力,此时弹性结构体76的弹性回复力会将扣件78往第三方向的反方向推回原位以将第一卡榫64锁固。至于按键模块56的第二卡榫70的组装固定原理也与第一卡榫64相同,故于此不再详述。在完成第三卡榫74以及第一卡榫64、第二卡榫70的锁固动作后,则完成了按键模块56的组装。
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为仅按压第一按键62以驱动第一卡榫64的示意图,图10为仅按压第二按键68以驱动第二卡榫70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平常在按压按键模块56的第一按键62时,由于第一按键62被下压会相对地驱动第一卡榫64被下压,此时第一卡榫64的第一斜面66便会与扣件78的第一楔型结构体82上的第三斜面86产生相对滑动,以使扣件78往压缩弹性结构体76的方向(第三方向)移动一第一行程L1,而由于第一行程L1小于第一卡榫64完全卡入扣件78时第一卡榫64的顶面与柱状结构体80于第三方向的接触长度L,故第一卡榫64仍能被限制于扣件78中,也就是说按键模块56并不会脱离于上壳体52(未显示于图9中)。此外,如图10所示,平常在按压按键模块56的第二按键68时会相对地驱动第二卡榫70被下压,但由于第二卡榫70的机构设计位置较第一卡榫64来的高,故第二卡榫70被下压时仍会被限制于扣件78当中,也就是说按键模块56并不会脱离于上壳体52(未显示于图9中)。综上所述,按键模块56的第一按键62或第二按键68被分开单独按压时,按键模块56并不会脱离于上壳体52,故并不会影响按键的正常功能,因此便可设计赋予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被分别按压时启动相对应的功能,而不至于仅将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视为单纯的拆装按键,而浪费了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的设置。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50欲拆卸按键模块56时的流程图,拆卸按键模块56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00请参阋图9,首先先按压按键模块56的第一按键62,以使扣件78往压缩弹性结构体76的方向(第三方向)移动该第一行程L1,请参阅图1图,图12为仅按压第一按键62时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分别与扣件78的相对位置示意图,此时由于扣件78被往第三方向推动第一行程L1,故扣件78右半部的第二楔型结构体84上第四斜面88便会与第二卡榫70的第二斜面72相互接触。
步骤102按住第一按键62不放并同时按压第二按键68,请参阅图13,图13为同时按压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时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分别与扣件78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当第二按键68再被下压会相对地驱动第二卡榫70被下压,此时第二卡榫70的第二斜面72便会与扣件78的第二楔型结构体84上第四斜面88产生相对滑动,以使扣件78往压缩弹性结构体76的方向(第三方向)移动一第一行程L2,其中可设计第一行程L1与第二行程L2之和是等于接触长度L,故此时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便会完全退出扣件78之外。
步骤104松开第一按键62,请参阅图14,图14为松开第一按键62但按压第二按键68时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分别与扣件78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当第一按键62被松开时,第一卡榫64会相对地向上回复至原位,然而此时由于第一卡榫64仍顶住柱状结构体80,故扣件78无法被回弹至原位。
步骤106松开第二按键68,请参阅图15,图15为松开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后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分别脱离扣件78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当第二按键68再被松开时,第二卡榫70会相对地向上回复至原位,且扣件78会被弹性结构体76的弹性回复力拉回原位。
步骤108最后再将按键模块56完全退出上壳体52的破孔60,以完成拆卸按键模块56的动作。
由上可知,唯有当第一按键62被下压的前提下,第二按键68再被下压时,扣件78方能再被往第三方向移动第一行程L2,而使得第一卡榫64与第二卡榫70完全退出扣件78之外,如此一来便可避免使用者若仅按压第一按键62或仅按压第二按键68便可使按键模块56退出扣件78,以致使第一按键62与第二按键68无法单独做为功能键的缺点。
相比较于现有电子装置拆卸按键模块的机制与方法,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利用了两段式卡合机构以达成无需拆卸外壳便可进行拆装与更换按键模块的功能,且不会为了拆装按键模块而影响到按键的正常功能,意即无需另外增设拆装按键,而可使用原本就具有相对应功能的按键来作为拆装机构的一部分,如此一来便可于不浪费机构成本与配置空间的情况下增加该类电子装置的外观变化性,而提供更多样化的输入接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拆卸按键模块的电子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按键模块,安装于该壳体上,其包括有一第一按键;一第一卡榫,安装于相对应该第一按键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按键;以及一第二卡榫,安装于相对应该第二按键的位置,其上设有一第二斜面,其中该第二斜面高于该第一斜面;以及一扣件机构,安装于该壳体内侧,其包括有一弹性结构体;以及一扣件,连接于该弹性结构体,其上设有一第三斜面,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卡榫的位置,用来于该第一按键被按压时与该第一卡榫的该第一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一行程;以及一第四斜面,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二卡榫且高于该第三斜面的位置,用来于该第一按键以及该第二按键同时被按压时与该第二卡榫的该第二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二行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模块另包括一第三卡榫,用来与该第一卡榫以及该第二卡榫共同使该按键模块卡合于该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卡榫与该第二卡榫为楔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扣件机构另包括一扣件底座,用来包覆该弹性结构体与该扣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弹性结构体为一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扣件另包括有一柱状结构体;一第一楔型结构体,安装于该柱状结构体的下方,该第三斜面形成于该第一楔型结构体上;以及一第二楔型结构体,安装于该柱状结构体与该第一楔型结构体之间,该第四斜面形成于该第二楔型结构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柱状结构体、该第一楔型结构体,以及该第二楔型结构体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相互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行程与该第二行程之和为该第一卡榫卡入该扣件时该第一卡榫与该柱状结构体于该弹性结构体压缩方向的接触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一移动电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一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按键模块,安装于该壳体上,其包括有一第一按键,一第一卡榫,其上设有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按键,以及一第二卡榫,其上设有一第二斜面。该电子装置另包括一扣件机构,其包括有一弹性结构体,以及一扣件,其上设有一第三斜面,用来于该第一按键被按压时与该第一卡榫的该第一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一行程,以及一第四斜面,用来于该第一按键以及该第二按键同时被按压时与该第二卡榫的该第二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以使该扣件往压缩该弹性结构体的方向移动一第二行程。
文档编号H05K7/00GK1870872SQ20051007596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7日
发明者王霖崑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