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221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终端的零部件范围,具体地说,是在按动合页顶部时,上述合页顶部能够相对引导针脚进行移动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移动通信终端是一种便于携带,能够执行通信、视频、游戏、照相机、MP3等多种功能的装置。
根据结构的不同,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分为直板(Bar)类型,翻盖(Floder)类型,滑盖(Slide)类型等等。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步骤的截面示意图。现有技术下的移动通信终端,其合页装配结构包括本体2;能够折叠/打开的翻盖4连接于本体2;在翻盖4开闭时,能够使翻盖4以一定的临界角度自动开闭的合页30。
合页30的结构包括合页体32;位于合页体32内部的轴中心的引导针脚34,插入引导针脚34外侧的合页凸轮36;在合页体32的内部,压缩于上述引导针脚34的外侧,给予合页凸轮36弹力支持的合页弹簧38。
上述合页体32的结构包括一面开口的、筒形的本体部31;设置在本体部31的开口一面,能够被按动的顶部33。在上述合页体32的顶部33设置有能够接受轴中心上述引导针脚34插入的引导针脚插口33a。
把上述结构的合页30插入本体2与翻盖4的合页部2a、4a,其过程如下其中,上述本体2的合页部2a位于上述翻盖4的合页部4a内侧。而且,在本体2的合页部2a,设置有能够接受合页30插入的合页插口2b,在翻盖4的合页部4a设置有合页凹槽4b,能够使上述合页30不被外部看到。
首先,翻盖4在打开的状态下,把本体2的合页部2a与翻盖4的合页部4b相对放好,从合页体32的本体部31插入合页30。
然后,使用一字形螺丝刀等工具,把上述合页30插入本体2的合页部2a与翻盖4的合页部4a即可。
其中,因为要从上述合页体32的顶部33一侧插入上述合页30,上述合页体32的顶部33被上述合页体32压住,上述合页30就插入到上述本体2与翻盖4的合页部2a,4a。而且,与上述合页体32的顶部33一样,因为上述引导针脚34也被压住,所以上述引导针脚34就从上述合页体32向上述合页体32顶部33的反方向突出。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其问题在于,当装配上述合页30时,因为上述引导针脚34从上述合页体32突出,碰到了上述翻盖4的合页凹槽4b(参照图2),所以,上述翻盖4就会产生刮痕,影响到终端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因引导针脚突出而在翻盖处产生刮痕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包括顶部能够被按压的合页体;位于上述合页体的内部,插入合页体顶部的引导针脚;对合页体的顶部产生有选择的推动,以使合页体的顶部能够相对于引导针脚进行移动,从而使合页体插入于本体与翻盖之间的推动杆。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优点在于,当推动合页插入到本体与翻盖的合页部时,通过使用推动杆,仅仅对上述合页体的顶部进行有选择的推动,就能够使合页体的顶部相对于引导针脚进行移动,从而防止了翻盖刮痕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优点还在于,上述推动杆和合页通过结合装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性。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步骤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的初始装配步骤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的最终装配步骤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束后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图6中D-D线的截面图。
<附图中主要标示部分符号说明>
50合页体 51顶部 54引导针脚 56合页凸轮 58合页弹簧60本体 62翻盖 70推动杆72把手 74端(tip)80推动杆结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因引导针脚突出而在翻盖处产生刮痕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的初始装配步骤截面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的最终装配步骤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束后的截面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其构成包括顶部51能够被按压的合页体50;位于上述合页体50的内部,插入于上述顶部51的引导针脚54;仅仅对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产生有选择的推动,以使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能够相对于上述引导针脚54进行移动,从而使上述合页体50插入于上述本体60与翻盖62的合页部60a,62a之间的推动杆70。
上述合页体50包括一面开口的、呈筒形的本体部52;连接于上述本体部52的开口一面,能够被按压的上述顶部51。
在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中,包括了位于上述引导针脚54的外侧,在上述翻盖62进行开闭时,能够使上述翻盖62以临界角度为标准进行自动开闭的合页凸轮56和合页弹簧58。
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在其不开口的另一面,设置有第1引导针脚插口52a,能够使上述引导针脚54的顶部51从上述合页体50向外突出。上述第1引导针脚插口52a,位于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轴中心,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和引导针脚54的顶部51之间设置有E环59。
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设置有第2引导针脚插口51a,能够使上述引导针脚54沿着轴方向滑动插入其中。上述第2引导针脚插口51a位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的本体部52轴中心。
上述推动杆70的结构包括使用者可以方便抓握的把手72;设置在上述把手72的边缘,能够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相连接的尖端(tip)74。
上述尖端74具有能够密合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的平滑表面;当其密合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时,在与上述引导针脚54相串联的部位,设置有能够插入上述引导针脚54的插口74a。
即,上述尖端74能够形成比上述第2引导针脚插口51a大的内径,比与上述尖端74密合的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一面小的环形结构。
另外,上述推动杆70只有在装配时,为了能够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牢固结合,才通过推动杆结合装置80,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相结合。
上述推动杆结合装置80,能够在上述推动杆70以及合页体50顶部51的其中一个上形成突起82,在另一个上形成能够插入上述突起82的凹槽84结构。
以下,以上述推动杆结合装置80在上述推动杆70上形成上述突起82,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形成上述凹槽84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突起82虽然能够使上述推动杆70沿着边缘方向均匀推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但在上述推动杆70推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时,还应当设置环形结构,以使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突出的上述引导针脚54能够插入其中。当然,上述凹槽84以及上述突起82已经形成了可插入的环形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中,把合页插入上述本体60与翻盖62的合页部60a,62a的装配步骤如下所示。
上述翻盖62在打开的状态下,把上述本体60的合页部60a与翻盖62的合页部62a相对放好,从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插入上述合页。
同时,设置在上述推动杆70中的突起82,插入于设置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的凹槽84中,使上述推动杆70与上述合页相结合。
在此状态下,可以通过上述推动杆70把上述合页,向上述本体60的合页部60a与翻盖62的合页部62a推动。
其中,当上述推动杆70推动合页时,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就将相对于上述引导针脚54进行移动,被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按压;在上述引导针脚54突出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的状态下,上述合页就插入到了上述本体60的合页部60a与翻盖62的合页部62a。
通过上述步骤,上述合页完全插入到上述本体60的合页部60a与翻盖62的合页部62a之后,如果把上述推动杆70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推开,就能够完成上述合页的装配了。
其中,当上述推动杆70被从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推开时,由于上述合页弹簧58的弹力作用,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就会以一定的间隔距离,从上述合页体50的本体部52突出,而上述引导针脚54不会上述合页体50的顶部51突出。
以下,将对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它与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所相同的结构部分,可以参照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合页装配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图6中D-D线的截面图。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中,为了把合页110插入本体100与翻盖102的合页部100a,102a进行装配,推动杆120的特征在于,与上述合页110相结合的尖端122呈叉子形状。同时,在上述合页110中,形成有能够使上述推动杆120的尖端122插入其中的推动杆凹槽112。
如上说明所示,本发明中的推动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范围之内,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在连接有本体和翻盖的移动通信终端合页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装配结构包括顶部能够被按压的合页体;位于所述合页体的内部,插入于所述顶部的引导针脚;仅仅对所述合页体的顶部产生有选择的推动,以使所述合页体的顶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针脚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合页体插入于所述本体与翻盖之间的推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推动杆的结构特征包括把手;设置在把手的边缘,密合于所述合页体的顶部,具备能够插入所述引导针脚的插口的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推动杆的结构特征包括在装配时,通过推动杆结合装置,与所述合页体的顶部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装配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推动杆结合装置是在所述推动杆与合页体顶部的其中一个设置突起,在另一个上设置能够插入所述突起的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推动杆中设置突起,在所述合页体顶部设置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在按压所述合页体顶部的时候,所述突起与凹槽能够形成所述引导针脚插入其中的环形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移动通信终端的零部件范围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合页装配结构。该合页装配结构包括顶部能够被按压的合页体;位于上述合页体的内部,插入合页体顶部的引导针脚;对合页体的顶部产生有选择的推动,以使合页体的顶部能够相对于引导针脚进行移动,从而使合页体插入于本体与翻盖之间的推动杆。因此在把合页推入终端本体及翻盖的合页部时,利用推动杆,仅对上述合页顶部产生有选择的推动,使合页的顶部能够相对引导针脚进行移动,从而避免翻盖产生刮痕。
文档编号H05K7/14GK1878185SQ20061008160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1日
发明者金成贤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