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559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合一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热管与鳍片设置在导热块上的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电脑散热器,主要在发热元件的底座上配置许多散热鳍片,利用该底座叠于发热元件的顶端,将发热元件的热量经由底座传导至散热鳍片上,再通过鳍片与周围冷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因此散热器需使用热传导系数佳的材料制成,如金属或热传导性塑胶;其中,金属多以导热系数高且较便宜的铜、铝、或包含铝或铜其中一种以上的合金为主。
典型的电子或电气产品的降温方法有两种,其一为直接在电子发热元件上安装冷却体,其二为以风扇降低装载有电子元件壳体的温度。安装在电子元件上的冷却体通常为具有良好导热系数的材料,如铜或铝制成的平板座体、平板状的热管、或圆管状的热管等。热管乃是一种抽成真空的中空容器,其内部妥善密封有工作流体。由于容器抽成真空,所以工作流体容易蒸发。
然而热管散热器必须以导热膏作为连接热管、导热块、与鳍片的导热介质。该导热介质的用途是增加CPU、晶片组与散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子发热元件的热能可以均匀地传导到散热器,而不会产生传导不良或是积热的情况。然而,该导热膏为高污染源,除了地球无法分解外,制造时也会产生许多污染。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地球资源的结果,已经使得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有远见的学者因此亟呼环保议题,并提出永续经营的理念。为了与环保相应,制造程序应避免使用高污染的焊料,以节省能源,并降低污染,彰显产业能源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散热器,用以和电子元件接触,其包括导热块,底面与电子元件接触,且所述导热块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顶面凹设多个开槽;所述通孔的一侧与分隔槽连通,所述分隔槽位于所述导热块的顶面;热管,由连接段两端连接冷凝端与吸热端形成,且所述冷凝端设置在所述导热块上方,所述吸热端与所述通孔相互嵌合;多个鳍片,竖立于所述导热块上,所述鳍片上设有多个与冷凝端对应的穿孔,并从所述冷凝端嵌入所述穿孔;所述鳍片与所述开槽嵌合。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由于无需导热介质,通过套接方式即可将热管与导热块结合,从而完全消除了材料界面的热阻,因此有效提高热管快速的热传导速率及散热效能;而且,节约了材料的支出成本,且在散热器报废处理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导热块的顶面两侧设有阶梯。
优选地,所述阶梯与所述分隔槽垂直。
优选地,所述导热块的顶面凹设多个侧沟。
优选地,所述侧沟位于所述分隔槽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侧沟与所述分隔槽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侧沟与开槽实质垂直。
优选地,所述冷凝端、吸热端为实质平行的杆体。
优选地,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分隔槽彼此平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热块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导热块 11通孔12分隔槽 15阶梯16侧沟17开槽20鳍片21穿孔30热管31冷凝端32吸热端 33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管散热器,其中该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所示,请参阅该图。该散热器由多个鳍片20间隔竖立于导热块10上形成,其中,该导热块10与鳍片20由铝、铜或其他高导热系数的材质所制成。同时该鳍片20上设有多个与热管30对应的穿孔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并共同参照图1,该热管30为U形的中空管,其内部有妥善密封的工作流体,其U形段的一端脚为冷凝端31,另一端脚为吸热端32。换句话说,该热管30为由杆状连接段33在两端往同向延伸出该冷凝端31、吸热端32形成,且端脚31、32为实质平行的杆体。同时,该冷凝端31远离该导热块10,并设置在导热块10上方,用以穿设该鳍片20的穿孔21,以串接该鳍片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块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一并参考此二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块10实质呈矩形体,其底面与电子元件(未示于图上)接触,其顶面则凹设多个实质呈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分隔槽12,且该分隔槽12贯穿该导热块10的侧面。分隔槽12的底部形成有通孔11,其截面实质与该热管30的吸热端32相等,且该通孔11的口径大于该分隔槽12的宽度。
换句话说,该导热块10穿设有多个通孔11,通孔11与该吸热端32的形状实质相等,且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同时,通孔11与该导热块10的底面平行。更进一步观察,各通孔11的一侧与分隔槽12连通,分隔槽12设于该导热块10的顶面,且各分隔槽12间彼此平行。
图5为图2的侧视图。如图所示,该导热块10内部埋设有多个热管30,热管30是通过该吸热端32与该通孔11嵌合,并定位于该导热块10内部。该导热块10为向外弯折的矩形体,分隔槽12允许该导热块10向外弯曲,使该热管30容易置入该通孔11内。
为使该导热块10可与热管30间完全接合,再通过冲压方式,将该导热块10的两侧冲压出阶梯15,可将弯曲的导热块10重新回复成平板状,并使该通孔11与该热管30紧密接合。此后,由于通孔11彼此平行,所以热管30也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此外,在该导热块10的顶面两侧形成有阶梯15,且该阶梯15与分隔槽12垂直。
此外,该导热块10的顶面还凹设有多个实质呈垂直的侧沟16与开槽17。该侧沟16位于分隔槽12的两侧,且与分隔槽12间隔设置。该开槽17也两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用以与该鳍片20卡合。
更进一步说,由于该鳍片20为具有适当厚度的片体,其一端恰与该导热块10的开槽17对应设置,所以可嵌入该开槽17中,使各鳍片20呈垂直稳固的嵌合竖立于该导热块10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由于无需导热介质,通过套接方式即可将热管与导热块结合,从而完全消除了材料界面的热阻,因此有效提高热管快速的热传导速率及散热效能;而且,节约了材料的支出成本,且在散热器报废处理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进行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合一散热器,用以和电子元件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块,底面与电子元件接触,且所述导热块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11),顶面凹设多个开槽(17);所述通孔(11)的一侧与分隔槽(12)连通,所述分隔槽(12)位于所述导热块的顶面;热管(30),由连接段(33)两端连接冷凝端(31)与吸热端(32)形成,且所述冷凝端(31)设置在所述导热块上方,所述吸热端(32)与所述通孔(11)相互嵌合;多个鳍片(20),竖立于所述导热块上,所述鳍片(20)上设有多个与冷凝端(31)对应的穿孔(21),并从所述冷凝端(31)嵌入所述穿孔(21);所述鳍片(20)与所述开槽(17)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顶面两侧设有阶梯(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15)与所述分隔槽(12)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的顶面凹设多个侧沟(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沟(16)位于所述分隔槽(12)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沟(16)与所述分隔槽(12)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沟(16)与开槽(17)实质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31)、吸热端(32)为实质平行的杆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隔槽(12)彼此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无需导热介质结合热管、鳍片组与导热块的结构,其由一串有鳍片的U型热管埋设在导热块内部构成;其中,该鳍片间隔并竖立于该导热块顶面,该热管的冷凝端远离该导热块设置,并穿设该鳍片的穿孔以串接该鳍片;另一方面,该热管的吸热端穿设该导热块的通孔,该通孔的一侧连通分隔槽;此外,该导热块的顶面凹设多个相互垂直的侧沟与开槽;该侧沟间隔设置于分隔槽的两侧;该开槽两两平行且间隔设置,该鳍片的一端垂直嵌入其中。
文档编号G12B15/06GK2891610SQ20062001919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4日
发明者陈国星, 林暄智 申请人:陈国星, 林暄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