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承载机构和传动机构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具有在电梯竖井内运行的电梯轿厢和在电梯竖井内运行的对重,其中电梯轿厢和对重被至少一个承载机构连接,且被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可上行和下行移动,其中传动机构在一被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上被导向。
背景技术:
在专利说明书GB 1027714中披露了一种电梯,其中电梯轿厢被经由换向轮导向的承载机构与对重连接。电梯轿厢和对重被与承载机构分开的传动机构上行和下行移动,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作用在对重的上端,另一端作用在对重的下端,并通过上换向轮和下换向轮导向。传动机构也可以不作用在对重上,而是作用在电梯轿厢上。传动机构被驱动单元驱动。
所述公知的装置的缺点在于,设有对对重和电梯轿厢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的附加的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其中本发明旨在提出补救措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所述公知装置的缺点和提出一种电梯装置,其中承载机构和传动机构是分开的,且只设有一个传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具有在电梯竖井内运行的电梯轿厢和在电梯竖井内运行的对重,其中电梯轿厢和对重被至少一个承载机构连接,且被至少一个传动机构上行和下行移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在一被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上被导向,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由传动部分和张紧部分构成,其中所述传动部分和张紧部分是不同类型的。
根据本发明的有益的进一步设计,所述传动部分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的上端,并在主动轮上被导向,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件连接,和所述张紧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件连接,并在换向轮上被导向,其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的有益的进一步设计,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件具有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分的楔形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张紧部分的楔形件。
根据本发明的有益的进一步设计,设有经所述壳体上的开口被嵌入的双夹件,所述双夹件用于对所述楔形件进行固定保持。
一种传动机构连接件用于上述的电梯。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伴随对诸如皮带、合成纤维缆索(例如聚酰胺缆索)、双缆索(例如两根具有一共同护套的合成纤维缆索)或具有护套的钢丝缆索等新型的传动机构的应用可以采用直径较小的主动轮或换向轮,这是因为可以实现较小的弯曲半径的缘故。当然新型的传动机构要比通常的钢丝缆索昂贵。但尽管如此,采用本发明的装置特别是在大的输送高度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一种成本适宜的电梯。此点通过将传动机构分成两部分,即传动部分和张紧部分实现的,其中两部分利用锁件连接在一起。对于传动部分可以采用上述新型的传动机构,而对于张紧部分可以采用通常的钢丝缆索。因此可以将新型传动机构的优点以及通常的钢丝缆索的优点都集中体现在一部电梯上。另一优点在于,由于对新型的传动机构的应用,因而可以将整个驱动单元的尺寸设计得较小。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电梯轿厢和对重被至少一个承载机构连接,并被至少一个传动机构上行和下行移动,其中传动机构被由驱动单元驱动的主动轮导向,和传动机构由传动部分和张紧部分构成,其中所述两部分是不同类型的。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图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承载机构和作用在对重上的传动机构的电梯,图2示出具有承载机构和作用在电梯轿厢上的传动机构的电梯,图3示出具有承载机构和作用在对重上的传动机构的无机房电梯,图4示出具有以2∶1比例伸展的承载机构和以1∶1比例伸展的传动机构的电梯,图5和图6示出传动机构连接件,和图7示出作为传动机构的双缆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具有以1∶1比例伸展的承载机构和以1∶1比例伸展的传动机构的电梯。在电梯竖井1内运行的电梯轿厢2被至少一个承载机构3与对重4连接。电梯轿厢2和对重4被图中未示出的导轨导向。第一换向轮5和第二换向轮6用于实现在电梯轿厢2和对重4之间的必要的缆索束距离SA。作为承载机构3可以采用通常的用于电梯的钢丝缆索、皮带(例如扁平皮带或楔形肋皮带)、合成纤维缆索(例如聚酰胺缆索)、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双缆索或具有护套的钢丝缆索。图中仅示出一个承载机构3。但也可以设有多个平行导向的承载机构3。
电梯轿厢2或对重4被至少一个与承载机构3分开的传动机构7上行和下行移动。传动机构7的一端作用在对重4的上端,在主动轮8和第三换向轮9上被导向,其另一端作用在对重4的下端。主动轮被驱动单元10驱动。第三换向轮9设置在竖井坑11内。
传动机构7由传动部分12和张紧部分13构成,其中传动部分12和张紧部分13具有不同的结构,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件14连接在一起。传动部分12的一端作用在对重4的上端,在主动轮8上被导向,其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件14连接。张紧部分13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件14连接,在第三换向轮9上被导向,其另一端作用在对重4的下端。
作为传动部分12可以采用皮带(例如扁平皮带或楔形肋皮带)、合成纤维缆索(例如聚酰胺缆索)、双缆索(例如两根具有共同护套的合成纤维缆索)或具有护套的钢丝缆索。图中仅示出一个传动机构7。但也可以设有多个平行导向的传动机构7。作为张紧部分13可以采用通常的用于电梯的钢丝缆索。传动部分12的成本几乎是张紧部分13的成本的十倍,此点将参与对整部电梯的制造成本的影响。
在图1所示的以1∶1比例伸展的承载机构和以1∶1比例伸展的传动机构中,主动轮8对传动机构7移动的米数与电梯轿厢2或对重4上行或下行移动的米数相同。
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7也可以不作用在对重4上,而是作用在电梯轿厢2上。其结构和工作方式与图1所示的装置相同。
图3示出具有承载机构3和作用在对重4上的传动机构7的无机房电梯。其结构和工作方式与图1所示的装置相同。驱动单元8和换向轮5,6也可以不设置在竖井顶部15上,而是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导轨上。
图4示出具有以2∶1比例伸展的承载机构和以1∶1比例伸展的传动机构的电梯。承载机构3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图中未示出的缆索固定点上。承载机构3被在电梯轿厢2上的换向轮和在对重4上的换向轮导向。在所示的以2∶1比例伸展的承载机构中,承载机构3上的力被减小一半。传动机构7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图1所示的装置相同。
图5和图6示出传动机构连接件14的细节。传动部分12包绕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20内的第一楔形件21,其中传动部分的端部22被第一夹固件23固定在传动部分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部分12由一根皮带构成。张紧部分13对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20内第二楔形件24进行包绕,其中张紧部分的端部25被第二夹固件26固定在张紧部分13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张紧部分13由两根缆索构成。在壳体20上设有开口27,一双夹件2经所述开口27被嵌入。双夹件28利用至少一个螺钉29可拆卸地与壳体20连接。双夹件28具有带有弹性的压板30,所述压板30用于防止楔形件21,24从壳体20中脱落。
根据另一种变型的实施方案,驱动单元设置在竖井坑内或竖井坑的旁侧。替代第三换向轮设置主动轮,和替代主动轮设置第三换向轮。用传动部分替代张紧部分,和反之亦可。
特别是在具有大的输送高度的电梯设备中,在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设有平衡缆索。
图7示出作为传动部分12的双缆索40。双缆索40由第一缆索41和第二缆索42构成,其中缆索41,42被一共同的护套43环围,其中护套43在缆索41,42之间具有缩颈部分44或桥接部分44。每根缆索41,42都由多根索股45构成,所述索股45由多根图中未示出的合成纤维构成。所述索股45相互扭绞在一起,其中第一缆索41的扭绞方向与第二缆索42的扭绞方向相反,此点将抵消掉作用在桥接部分44上的去捻力。
主动轮8的表面或用于固定双缆索40的传动机构连接件14的第一楔形件21和壳体20具有与图中用阴影线标示的护套截面相应的结构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具有在电梯竖井(1)内运行的电梯轿厢(2)和在电梯竖井(1)内运行的对重(4),其中电梯轿厢(2)和对重(4)被至少一个承载机构(3)连接,且被至少一个传动机构(7)上行和下行移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7)在一被驱动单元(10)驱动的主动轮(8)上被导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由传动部分(12)和张紧部分(13)构成,其中所述传动部分(12)和张紧部分(13)是不同类型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分(12)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4)的上端,并在主动轮(8)上被导向,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件(14)连接,和所述张紧部分(1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件(14)连接,并在换向轮(9)上被导向,其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4)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件(14)具有壳体(20),在所述壳体(20)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分(12)的楔形件(21)和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张紧部分(13)的楔形件(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设有经所述壳体(20)上的开口(27)被嵌入的双夹件(28),所述双夹件(28)用于对所述楔形件(21,24)进行固定保持。
5.一种传动机构连接件(14),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电梯。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其中可在电梯竖井(1)内运行的电梯轿厢(2)通过至少一个承载机构(3)与对重(4)连接。电梯轿厢(2)或对重(4)通过至少一个与所述承载机构(3)分开的传动机构(7)上行和下行。所述传动机构(7)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4)的上端,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对重(4)的下端,并通过主动轮(8)和换向轮(9)导向。驱动单元(10)对所述主动轮进行驱动。所述传动机构(7)由传动部分(12)和张紧部分(13)构成,其中所述部分(12,1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装置(14)连接。
文档编号B66B11/04GK101066734SQ20071009607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日
发明者海因里希·屈特尔, 丹尼洛·佩里克 申请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