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248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壳体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计算机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服务器的上盖的每个边上都设有扣合件,借以直接卡合在机壳上。或 者,机壳的内壁设有供上盖滑动的导引槽,将上盖沿导引槽卡合在机壳内。上述两种计算机 服务器的上盖卡合在机壳的方式,都较容易因上盖的曲折变形,而使扣合件或导引槽的对 位上发生困难,因而无法组装。上盖大多由金属片制成,难免会有曲折变形,因此有需要改 良目前的机壳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改良壳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壳体结构,其包含一机壳与一壳盖。机壳具有一 对侧壳墙与顶壳墙,顶壳墙具有一开口 ,该对侧壳墙的内壁各具有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 件,顶壳墙与侧壳墙连接区域在开口两侧具有一间隙。壳盖用以封闭开口 ,壳盖具有一顶平 板与一侧平板,顶平板具有两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第一边与侧平板连接,且具有两相对 卡合端用以分别卡入二间隙作为枢轴,使顶平板能相对于顶壳墙转动而封闭开口 ,其中顶 平板的第二边具有第三扣合件,侧平板具有第四扣合件。当顶平板封闭开口时,第三扣合件 与第一扣合件接合,第四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接合。 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发明的壳体结构,通过壳盖与机壳之间较少的扣合件,并利用 壳盖枢接于机壳的开口两侧的间隙,使得有较曲折变形的壳盖也能够容易地与机壳组装。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 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壳盖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壳盖的另一视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机壳的立体图; 图4、5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壳盖与机壳卡合的两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壳盖 202a:内壁 101 :顶平板 203 :侧壳墙 101a:卡合端 203a:扣合件 102:侧平板 204a:定位柱 102a:弹性件 204b :定位柱 104:扣合件 206 :顶壳墙
106:锁扣件
106a :扣合件
206a :延伸区域
207 :间隙
208 :锁扣件 210 :扣合件 212 :弹性件 106b ;控制钮
106c :弹簧
200 :机壳 202 :侧壳墙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l,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壳盖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壳 盖的另一视图。壳盖100包含一顶平板101与一侧平板102。壳盖100从图2的视图来看 具有"L"形的截面。顶平板101具有两相对边,一边与侧平板102连接,另一边具有扣合件 106a(例如一伸縮扣件)。侧平板102的端部具有扣合件104(例如一扣勾)。侧平板102 亦具有弹性件102a(例如弧形金属弹片)。顶平板101与侧平板102的连接边的两相对卡 合端101a为半圆弧形端。 请参照图3,其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机壳的立体图。机壳200至少具 有一对侧壳墙202(图中仅绘示其中一侧壳墙)与一对顶壳墙206(图中仅绘示其中一顶壳 墙)。侧壳墙202的内壁202a上具有定位柱(204a ;204b)供顶壳墙扣合之用。侧壳墙202 的内壁202a还具有扣合件210 (例如一平板)。顶壳墙206利用其锁扣件208固定在定位 柱204a上。另一顶壳墙(未绘示于图面)与顶壳墙206镜面对称并以其锁扣件(与锁扣 件208结构相同)定位柱204b上。因此,顶壳墙上就留下一开口 209介于两定位柱(204a ; 204b)之间。顶壳墙206在开口 209的周围具有凹陷的延伸区域206a,延伸区域206a在靠 近定位柱204a的地方形成锁扣件208。弹性件212 (例如弧形金属弹片)设置在延伸区域 206a上。顶壳墙206的延伸区域206a在靠近侧壳墙202的地方内縮而未与顶壳墙206与 侧壳墙202连接区域般的接近侧壳墙,而使得延伸区域206a在靠近侧壳墙202的地方形成 一个间隙207。同样地,另一个未绘示的顶壳墙也同样在靠近侧壳墙202的地方形成另一 个间隙,也就是说开口 209在同一个侧壳墙202的两侧(图面只绘示一侧)各具有一间隙 (图面只绘示间隙207)。间隙207形成于顶壳墙206、侧壳墙202的内壁202a以及定位柱 204a之间。 请同时参照图1、2、3,壳盖100是用以封闭机壳200的顶壳墙的开口 209,以下将 解释壳盖100如何装设在机壳200上。当壳盖100欲组装在顶壳墙上以封闭其开口 209时, 首先顶平板101与侧平板连接的一侧,在侧平板的两端所形成的卡合端101a(例如一半圆 弧形端)会分别卡入二间隙(图面只绘示一间隙207)。如此,间隙207周围的构件,诸如 顶壳墙206、侧壳墙202的内壁202a以及定位柱204a将成为枢轴衬套,而顶平板的两卡合 端101a则作为枢轴,使顶平板101能相对于顶壳墙206转动而封闭开口 209。顶平板101 的两卡合端101a为圆弧形有助于其作为枢轴的功能。当顶平板101封闭开口 209时,顶平 板101的边缘是贴合在顶壳墙206的延伸区域206a上。因此,弹性件212会被夹在顶壳墙 206的延伸区域206a与顶平板101之间,因形变而产生弹性力。 请参照图4、5,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壳盖与机壳卡合的两剖面图,用以解 释壳盖100如何装设在机壳200上。在图4中,壳盖100以其卡合端101a为转轴(当卡合端101a卡入间隙207时),相对于机壳转动,顶平板由顶平板101'的位置转动至顶平板101 的位置,侧平板由侧平板102'的位置转动至侧平板102的位置,使得扣合件104(例如一扣 勾)与扣合件210(例如一平板)接合。此时,弹性件102a(例如弧形金属弹片)被夹在侧 平板102与侧壳墙202之间,因形变而产生弹性力。在图5中,当顶平板101封闭开口 209 时,顶平板101的另一边的扣合件106a(例如伸縮扣件)会与扣合件203a(例如一平板) 接合。锁扣件106包含扣合件106a、控制钮106b以及弹簧106c。控制钮106b连接至扣合 件106a用以控制扣合件106a是否与扣合件203a(例如一平板)接合。弹簧106c则提供 扣合件106a与扣合件203a接合所需的推力。图4的侧壳墙202与图5的侧壳墙203是机 壳200的一对平行的侧壳墙。 上述的扣合件(104、210、106a、203a)或锁扣件208并不限于附图中所绘示的态样 或形状,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其需求将扣合件替换成任何其它的干涉件或卡合件。
本发明的壳体结构,借壳盖100与机壳200之间较少的扣合件(只要两组扣合 件),并利用弹性件(102a、212)使壳盖100与机壳200接合时更牢固。在壳盖100有较小 变形量下,壳盖100依然可以借其两卡合端101a分别卡入二间隙207作为枢轴,将壳盖100 组装在机壳200上。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的壳体结构,通过壳盖与机壳之间较 少的扣合件,并利用壳盖枢接在机壳的开口两侧的间隙,使得有较曲折变形的壳盖也能够 容易地与机壳组装。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 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壳,具有一对侧壳墙与一对顶壳墙,该对顶壳墙之间形成一开口,该对侧壳墙的内壁各具有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该顶壳墙与该侧壳墙连接区域在该开口两侧具有一间隙;以及一壳盖,用以封闭该开口,该壳盖具有一顶平板与一侧平板,该顶平板具有两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该第一边与该侧平板连接,且具有两相对卡合端用以分别卡入二该间隙作为枢轴,使该顶平板能相对于该顶壳墙转动而封闭该开口,其中该顶平板的第二边具有第三扣合件,该侧平板具有第四扣合件,当该顶平板封闭该开口时,该第三扣合件与该第一扣合件接合,该第四扣合件与该第二扣合件接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平板与该侧平板连接以形成一 L 形截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件为一平板,该第二扣合 件为一平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扣合件为一伸縮扣件,该第四 扣合件为一扣勾。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侧壳墙具有多根定位柱,借以供 该顶壳墙固定,该间隙是形成在该顶壳墙、该侧壳墙的内壁以及该定位柱所组成的枢轴衬 套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平板具有弹性件,当该顶平板封 闭该开口时,该弹性件被夹在该侧平板与该侧壳墙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壳墙在该开口的周围具有凹陷 的延伸区域以供该壳盖的边缘贴合之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区域具有弹性件,当该顶平板 封闭该开口时,该弹性件被夹在该延伸区域与该顶平板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侧壳墙相互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相对卡合端为半圆弧形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包含一机壳与一壳盖。机壳具有一对侧壳墙与顶壳墙,顶壳墙具有一开口,该对侧壳墙的内壁各具有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顶壳墙与侧壳墙连接区域在开口两侧具有一间隙。壳盖用以封闭开口,壳盖具有一顶平板与一侧平板,顶平板具有两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第一边与侧平板连接,且具有两相对卡合端用以分别卡入二间隙作为枢轴,使顶平板能相对于顶壳墙转动而封闭开口,其中顶平板的第二边具有第三扣合件,侧平板具有第四扣合件。当顶平板封闭开口时,第三扣合件与第一扣合件接合,第四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接合。
文档编号H05K5/00GK101727146SQ20081017522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叶云杰, 官长明, 黄惟孝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