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252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能够抑制缆索的摆动从 而防止缆索被井道内的部件勾挂,上述缆索是指例如与轿厢一起移动的 主绳索或限速器绳索、或者将控制板和轿厢之间连接起来的移动接线等 存在于井道内的缆索。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电梯中,为了支承轨道,在井道内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 配置有多个支架。因此,当例如发生地震等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井道内 的绳索或移动接线摆动、从而被支架勾挂的情况。
因此,为了防止因地震等的摆动而造成绳索等被支架勾挂,提出了 在各支架间拉设丝线的电梯。由此,即使绳索等摆动,也能够抑制绳索 等进入各支架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l:日本实公昭59—43339号公报
但是,在支架的数量很多的情况下,在各支架间拉设丝线的作业需 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此外,为了防止绳索等的勾挂,还考虑了拉设将井道的内壁面和支 架之l司连接起来的丝线的方案,但是拉设丝线的作业很麻烦,而且在支 架由于地震的发生而相对于井道移位时,丝线有可能松脱或者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为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 一种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该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能够容易地设置 在井道内,而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缆索勾挂在井道内部件上。
本发明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包括限制部件,其配置在井道内,用于限制存在于井道内的缆索的摆动;滑动体,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 置在限制部件上,通过相对于限制部件滑动,上述滑动体能够相对于井 道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以及施力体,其对滑动体朝与井道的内壁面接
触的方向施力。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中,通过滑动体相对于限制部件 的滑动,滑动体能够相对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滑动体被施力弹 簧向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因此,即使在井道的内壁面由于 例如地震的发生等而相对于限制部件移位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滑动 体相对于限制部件的滑动,来保持滑动体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缆索勾挂在井道内的部件上。此外,关于防缆 索勾挂装置在井道内的设置,由于只要在将滑动体压靠于井道的内壁面 的同时固定限制部件即可,因此能够将防缆索勾挂装置容易地设置在井 道内。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3中的井道的内壁面相对于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移位 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要部分 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其它示例 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5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韵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其它示例 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 标号说明
1:井道;15:控制缆索;18:限速器绳索(限速器缆索);19、 20: 防缆索勾挂装置;21:限制部件;22:滑动体;23:施力弹簧(施力体); 28:插入孔;31、 41:滑动体主体;32:辊子;33:辊子保持体;42: 球体;43:球体保持体;51: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俯视图。在图中,在井道
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对重导轨3。各轿厢导轨2和各对重导轨 3分别由多个支承支架4支承,该多个支承支架4利用螺栓固定于井道1 的内壁面上。
在各轿厢导轨2之间配置有能够升降的轿厢5。在各对重导轨3之 间配置有能够升降的对重6。在轿厢5的下部设置有一对轿厢吊轮7。在 对重6的上部设置有对重吊轮8。
在井道1内的底部,设置有使轿厢5和对重6升降的曳引机(驱动 装置)9。曳引机9具有包含马达的曳引机主体IO、和借助于曳引机主 体10的驱动力而旋转的驱动绳轮11。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轿厢侧反 绳轮12和对重侧反绳轮13。
轿厢5和对重6由多根主绳索14悬吊在井道1内。在井道1内的上 部设置有:与各主绳索14的一端部14a连接的第一绳索固定装置、和与 各主绳索14的另一端部14b连接的第二绳索固定装置(均未图示)。各 主绳索14从--端部14a到另一端部14b依次巻绕在一对轿厢吊轮7、轿 厢侧反绳轮12、驱动绳轮Il、对重侧反绳轮13以及对重吊轮8上。即, 轿厢5和对重6由主绳索14悬吊在井道1内,该主绳索14连续地巻绕 在--对轿厢吊轮7、轿厢侧反绳轮12、驱动绳轮11、对重侧反绳轮13以
6及对重吊轮8上。
通过驱动绳轮11借助曳引机9的驱动力而旋转,轿厢5和对重6在 井道i'内升降。当轿厢5和对重6在井道1内升降时,轿厢5被各轿厢 导轨2引导,对重6被各对重导轨3引导。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控制电梯的运转的控制板(未图示)。在轿 厢5和控制板之间,连接有包含动力线和信号线的带状的控制缆索(移 动缆索)15。控制缆索15在轿厢5和控制板之间传送用于控制电梯运转 的信息。
在井道1内的中间部配置有保持板16,该保持板16水平地配置。 保持板16安装在--个轿厢导轨2上。在轿厢5上设置有水平配置的巻绕 杆17。控制缆索15保持于保持板16,并且巻绕在巻绕杆17上。此外, 在保持板16和巻绕杆17之间,控制缆索15垂落于井道1内。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具有限速器绳轮的限速器(未图示)。在井 道1内的下部设置有张紧轮(未图示)。在限速器绳轮和张紧轮之间巻绕 有限速器绳索(限速器缆索)].8。限速器绳索18与安装于轿厢5的紧急 停止装置(未图示)相连接。因此,限速器绳索18与轿厢5—起移动。 限速器绳轮随着限速器绳索18的移动而旋转。
当限速器绳轮的旋转速度达到预定的速度时,限速器约束限速器绳 索18。通过限速器对限速器绳索18的约束,限速器绳索18的移动停止。 通过轿厢5相对于被限速器约束的限速器绳索18的移动,紧急停止装置 进行把持各轿厢导轨2的动作。轿厢5的移动通过紧急停止装置的把持 动作而停止。
控制缆索15和限速器绳索18有时会由于例如地震的发生等而在水 平方向大幅度摆动。因此,在井道1内设置有多个(该示例中为2个) 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用于抑制控制缆索15 和限速器绳索18的摆动,从而防止控制缆索15和限速器绳索18被井道 1内的部件(例如电梯设备或结构物)勾挂。
在该示例中,通过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19来抑制限速器绳索18的 摆动,通过另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20来抑制控制缆索15的摆动。艮I'J,在该示例中,在控制缆索15和限速器绳索18之中的成为抑制摆动的对
象的缆索通过各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区分幵来。
各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安装于共同的轿厢导轨2 (—个轿厢导轨 2)。此外,另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20配置在保持板16的下方。
图2是表示图1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的立体图。此外,图3 是表示图2中的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19的俯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 3中的--个防缆索勾挂装置19的主视图。在图中,各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具有带板状的限制部件21,其水平地配置在井道l内;滑动体22, 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限制部件21上,通过相对于限制部件21滑 动,该滑动体22能够相对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和施力弹簧(施 力体)23,其对滑动体22朝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限制部件21通过保持单元24保持于轿厢导轨2。保持单元24设置 在限制部件21的一端部。此外,如图3所示,保持单元24具有轨道 压板25,其将轿厢导轨2夹在轨道压板25与限制部件21的一端部之间; 以及螺栓26和螺母27,它们将限制部件21的一端部和轨道压板25之间 紧固起来。通过螺栓26及螺母27的紧固,保持单元24将限制部件21 保持在轿厢导轨2上。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部配置成从井道1的垂直内 壁面上离开。
作为抑制摆动的对象的缆索在限制部件21和轿厢5之间通过。即, 在该示例中,如图1所示,限速器绳索18在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19的 限制部件21与轿厢5之间通过,控制缆索15在另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 20的限制部件21与轿厢5之间通过。各限制部件21分别限制作为抑制 摆动的对象的缆索的摆动。
滑动体22能够相对于限制部件21在水平方向滑动。此外,滑动体 22是由例如橡胶等构成的柔性部件(滑动体主体)。因此,滑动体22比 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柔性。
在滑动体22上设置有接触面22a,通过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 21的滑动,该接触面22a相对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此外,在 滑动体22上设置有插入孔28,该插入孔28在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
821滑动的方向上延伸。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在插
入孔28中。由此,滑动体22能够相对于限制部件2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
在滑动体22在限制部件21上滑动的方向上,滑动体22的长度比井 道l的内壁面与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部之间的间隔要长。因此,防止了 滑动体22从限制部件21脱离。
施力弹簧23配置在插入孔28内。此外,施力弹簧23在限制部件 21的另一端部和插入孔28的内表面之间被压縮。通过施力弹簧23的弹 性复原力,滑动体22被沿着限制部件21向使接触面22a远离限制部件 21另一端部的方向施力。由此,在滑动体22保持于限制部件22的状态 下,滑动体22的接触面22a压靠在井道1的内壁面上。
此外,在轿厢导轨2上保持有载置于支承支架4的安装支架29 (图 2)。安装支架29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保持与限制部件21 —样,通过保 持单元24来进行。安装支架29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承支架4上。
接下来,说明井道1的内壁面由于例如地震的发生等而相对于各防 缆索勾挂装置19、 20移位时的动作。图5是表示图3中的井道1的内壁 面相对于一个防缆索勾挂装置19移位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 5中(a)是表示井道1的内壁面在维持了与限制部件21之间的间隔的状 态下向水平方向的一侧移位时的状态的图,图5中(b)是表示井道1的 内壁面在维持了与限制部件21之间的间隔的状态下向水平方向的另 一侧 移位时的状态的图,图5中(c)是表示井道1的内壁面向远离限制部件 21的方向水平移位时的状态的图,图5中(d)是表示井道1的内壁面向 靠近限制部件21的方向水平移位时的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当井道1的内壁面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时,渭'动体 22在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下对应井道1的内壁面的移位而变形。 此时,施力弹簧23也对应滑动体22的变形而变形。由此,在井道1的 内壁面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了的时候,滑动体22不会破损。
在这样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中,通过滑动体22相对于 限制部件21的滑动,滑动体22能够相对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 滑动体22被施力弹簧23向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因此,即使在井道1的内壁面由于例如地震的发生等而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
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21的滑动,来保持 滑动体22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在井道l的内 壁面和防缆索勾挂装置]9、 20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通过防缆索勾 挂装置19、20更可靠地抑制控制缆索15和限速器绳索18等缆索的摆动, 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缆索勾挂在井道1内的部件上。
此外,关于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在井道1内的设置,由于只要在 将滑动体22压靠于井道1的内壁面的同时固定限制部件21即可,因此 能够将防缆索勾挂装置19、 20容易地设置在井道1内。
此外,由于滑动体22是比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柔性的柔性部件, 因此,即使在井道l的内壁面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了的情况下,也能 够在滑动体22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滑动体22对应于井 道1的内壁面的移位而变形。由此,能够在不使滑动体22破损的情况下, 防止在井道1的内壁面与滑动体22之间产生间隙。
此外,由于在滑动体22上设置有插入孔28,并且限制部件21以能 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在插入孔28中,因此能够简化使滑动体22在保持于 限制部件21的状态下滑动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俯视图。 此外,图7是表示图6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滑动体 22具有相对于限制部件21滑动的滑动体主体31、能够在与井道1的 内壁面接触的同时滚动的辊子32、以及将辊子32保持在滑动体主体31 上的辊子保持体33。
在滑动体主体3上设置有插入孔28,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部以能 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在插入孔28中。插入孔28在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 件21滑动的方向上延伸。施力弹簧23压縮地配置在限制部件21的另-一 端部和插入孔28的内表面之间。借助施力弹簧23的弹性复原力,滑动 体22被朝向使辊子32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滑动体主体31是由例如橡胶等构成的柔性部件。因此,滑动体主体
1031比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柔性。此外,辊子32也由例如橡胶等构成。
辊子保持体33具有支承轴34,其固定在滑动体主体31的端部; 和轴承35,其设置成能够以支承轴34的轴线为中心自由旋转,并且以能 够使该辊子32自由旋转的方式保持辊子32。支承轴34沿着滑动体主体 31在限制部件21上滑动的方向配置。辊子32能够以与支承轴34的轴线 垂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即,辊子保持体33以支承轴34的轴线为中心 改变辊子32的滚动方向。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l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中,辊子32能够在与井道1的内壁 面接触的同时滚动,辊子32经辊子保持体33保持在滑动体主体31上, 辊子保持体33能够以轴线为中心改变辊子32的滚动方向,其中该成为 中心的轴线沿着滑动体主体31在限制部件21上滑动的方向,因此,即 使在弁道1的内壁面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辊 子32的滚动,来使滑动体22在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同时相对于井 道l的内壁面顺畅地移位。因此,能够在不使滑动体22破损的情况下, 防止在井道1的内壁面与滑动体22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滑动体主体31是比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 的柔性的柔性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柔性与限制部件 21相同的部件,还可以是柔性比限制部件21更低的部件。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俯视图。 此外,图9是表示图8中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视图。在图中,滑动体 22具有滑动体主体41,其相对于限制部件21滑动;球体42,其能够 在与井道l的内壁面接触的同时滚动;和球体保持体43,将其球体42保 持在滑动体主体41上。
在滑动体主体41上设置有插入孔28,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部以能 够滑动的方式插在插入孔28中。插入孔28在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 21滑动的方向上延伸。施力弹簧23压缩地配置在限制部件21的另一端 部和插入孔28的内表面之间。借助施力弹簧23的弹性复原力,滑动体 22被朝向使球体42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滑动体主体41是由例如橡胶等构成的柔性部件。因此,滑动体41
比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柔性。此外,球体42由金属制成。
在滑动体主体41的端部设置有凹部44。球体保持体43设置在凹部 44内。此外,在球体保持体43上设置有沿着球体42表面的光滑的内表 面。球体保持体43通过将球体42的一部分包住,来将球体42保持为能 够自由旋转。通过在弹性地扩张球体保持体43的开口部的同时将球体42 按入到球体保持体43内,来将球体42嵌入到球体保持部43中。其它结 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中,球体42能够在与井道l的内壁 面接触的同时滚动,球体42经球体保持体43保持在滑动体主体41上, 因此,即使在井道l的内壁面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了的情况下,也能 够通过球体42的滚动,使滑动体22在与井道1的内壁面接触的同时相 对于井道1的内壁面顺畅地移位。因此,能够在不使滑动体22破损的情 况下,防止在井道l的内壁面与滑动体22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滑动体主体41是比限制部件21具有更高的 的柔性的柔性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柔性与限制部件 21相同的部件,还可以是柔性比限制部件21更低的部件。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的主要部分 的主视图。在图中,在滑动体2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51,该固定螺栓51 用于克服施力弹簧23的作用力、在滑动体22从井道1的内壁面离开了 的状态下将滑动体22固定在限制部件21上。固定螺栓51与设置在滑动 体22上的螺纹孔52螺合。螺纹孔52从插入孔28内贯通到滑动体22夕卜。 因此,固定螺栓51能够向插入孔28内凸出。固定螺栓51向插入孔28 内的凸出量通过旋转固定螺栓51来调整。通过将固定螺栓51的凸出到 插入孔28内的部分压靠在限制部件21上,滑动体22就被保持在限制部 件21上。另外,在该示例中,固定螺栓51是六角螺栓。
当将滑动体22在从井道1的内壁面离开的状态下固定在限制部件 21上时.首先,在松开了固定螺栓51的状态下,克服施力弹簧23的作用力,.使滑动体22向从井道1的内壁面离开的方向移位。然后,旋转固
定螺栓51,使固定螺栓51压靠在插入孔28内的限制部件21上。由此, 将滑动体22在从井道1的内壁面离开了的状态下保持在限制部件21上。 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中,在滑动体2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 51,该固定螺栓51用于克服施力弹簧23的作用力、在滑动体22从井道 1的内壁面离开的状态下将滑动体22固定在限制部件21上,因此能够在 防缆索勾挂装置的输送时和安装时防止滑动体22从限制部件21脱离。 此外,由于能够将滑动体22临时固定在限制部件21上,因此能够在滑 动体22从井道1的内壁面离开的状态下进行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安装作 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安装作业。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固定螺栓51是六角螺栓,但是并不限于此, 固定螺栓51也可以是例如蝶形螺栓。通过使固定螺栓51为蝶形螺栓, 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进行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21的保持及 其解除。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在实施方式l中的滑动体22上设置有固定螺 栓51,但是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滑动体主体31上设 置固定螺栓51。这样,也能够将滑动体22固定在限制部件21上,能够 在防缆索勾挂装置的输送时和安装时防止滑动体22从限制部件21脱离, 能够容易地进行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安装作业。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在实施方式1中的滑动体22上设置有固定螺 栓51,但是也可以如图12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的滑动体主体41上设 置固定螺栓51。这样,也能够将滑动体22固定在限制部件21上,能够 在防缆索勾挂装置的输送时和安装时防止滑动体22从限制部件21脱离, 能够容易地进行防缆索勾挂装置的安装作业。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孔28设置在滑动体22上,限制 部件2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在插入孔28中,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 如也可以在限制部件21上设置轨道,使滑动体22沿着轨道滑动。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包括限制部件,其配置在井道内,用于限制存在于上述井道内的缆索的摆动;滑动体,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限制部件上,通过相对于上述限制部件滑动,上述滑动体能够相对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以及施力体,其对上述滑动体朝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体具有滑动体主体,该滑动体主体具有柔性, 上述滑动体主体能够相对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
3.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体具有滑动体主体,其相对于上述限制部件滑动;辊子,其能够在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同时滚动;和辊子保持体,其将上 述辊子保持在上述滑动体主体上,并且以沿着上述滑动体主体在上述限 制部件上滑动的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改变上述辊子的滚动方向。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体具有滑动体主体,其相对于上述限制部件滑动;球体,其能够在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同时滚动;和球体保持体,其将上 述球体保持在上述滑动体主体上。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体主体上设置有插入孔,该插入孔朝向上述滑动体相对 于上述限制部件滑动的方向延伸,在上述插入孔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有上述限制部件。
6.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 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体上设置有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用于克服上述施力体 的作用力、在上述滑动体从上述井道的内壁面离开的状态下将上述滑动 体固定在上述限制部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其能够容易地设置在井道内,而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缆索勾挂在井道内的部件上。在井道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限速器绳索被井道内部件勾挂的防缆索勾挂装置(19)。防缆索勾挂装置(19)具有带板状的限制部件(21),其限制限速器绳索的摆动;滑动体(22),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限制部件(21)上,通过相对于限制部件(21)滑动,滑动体(22)能够相对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和离开;和施力弹簧(23),其对滑动体(22)朝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向施力。在井道的内壁面由于例如地震的发生等而相对于限制部件(21)移位了的情况下,在滑动体(22)与井道的内壁面接触的状态下,滑动体(22)相对于限制部件(21)滑动。
文档编号B66B7/06GK101450764SQ20081017712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6日
发明者松冈友彦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