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建筑起重设备,尤其涉及建筑用楼板、 砌砖及水泥浆料等建筑物料的起吊铺设机械。
背景技术: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需要吊运大量的楼板、砌砖及水泥砌筑 浆料等物料,并且要在楼面上进行铺设布料,目前这些物料的吊 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简单的起吊设备,甚至是直接借助人工, 起吊铺设效率十分低下,且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而目前应用较为 广泛的臂式起重机械主要有塔式起重机,由于塔式起重机存在使 用成本高,安装转移困难等不足而难以适用于农村、乡镇以及住
宅等小型民用楼房的建筑施工,为此中国专利(97207350.7 )说 明书公开了一种伸缩塔式吊装装置,该装置的起吊横梁一端连接 支承于塔身上,而另一端则与立于房屋墙体上的固定支架相连, 使用时该装置构成类似桥式起重机,从而减化了结构,提高了稳 定性,但这种结构的吊运装置"在横梁跨距较大时,由于跨距与 搞弯能力成反比,其横梁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要实现大跨 距吊运铺设只得加大横梁截面尺寸、增加横梁用料,从而造成整 机笨重、成本加大,安全性能下降,安装转移以及搡作使用又变 得困难起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 能力强,能实现大跨距吊运铺设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
包括塔身、横梁以及固定支架;横梁一端支承于塔身上,另一端 支承于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塔身及固定支架之间的横梁还支承着 活动支架。
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 点由于在塔身与固定支架之间的横梁支承有活动支架,使得横 梁能分段进行起吊并移动物料,_ 一方面横梁的分段使用,大大缩 短了横梁的实际跨距,不仅能使横梁截面尺寸和用料减少,自重 减轻,而且起吊机的安装操作也变得更为方便,使用安全性能大 为提高;另一方面,在横梁上的分段相互衔接式的起吊移送重物, 使得起吊机械的使用跨距得到拓展,从而使整机跨距得到大幅提 高,而又不增加整机自重。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作进一步描
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包括塔身2、横梁5、固定 支架7、塔身2安装支承于底架1上,固定支架7支承于墙体8(建 筑物)上,在塔身2与固定支架7—之间的横梁5支承着活动支架6, 同样,活动支架6也支承于墙体8上,横梁5上装有起吊移送小 车4,起吊移送小车4用于起吊物料3。
使用时,将横梁5 —端安装支承于塔身2上,而另一端则安装在固定支架7上,在塔身2与固定支架7之间横梁5的适当位 置还支撑着活动支架6,通过横梁5上的起吊移送小车4将建筑物 料3起吊并移送至建筑物顶部相应位置,此时塔身2与活动支架6 起到对横梁5的支承作用,固定支架7则不载重。根据物料3的 运送需要,可以将活动支架6向塔身2搬动并支承于横梁相应位 置,再起吊并移送物料3,此时活动支架6和固定支架7对横梁5 起支承作用,而塔身2不载重,整个起吊移送物料采用分段起吊 运送方式,横梁的实际载重跨距变小,而整机跨距又可变得较大。 为了能方便调节高度,使受力更加均衡合理,活动支架6采用可 以调节高度的常用可调结构;同时为了适应不同高度起吊和转移 运输方便的需要,塔身釆用伸缩塔身。根据建筑物料在建筑物顶 部移送距离的远近需要,可以加大横梁的长度,此时可设计二、 三个甚至更多个活动支架,从而实现大跨距起吊移送物料。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包括塔身(2)、横梁(5)以及固定支架(7);横梁(5)一端支承于塔身(2)上,另一端支承于固定支架(7)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身(2)及固定支架(7)之间的横梁(5)还支承着活动支架(6)。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横梁(5)至少支承有一个活动支架(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支架(6)为可调节高度的可调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身(2)为伸缩结构的塔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物料吊铺机,它包括塔身、横梁以及固定支架;横梁一端与塔身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在所述塔身及固定支架之间的横梁还支承有活动支架。由于在塔身与固定支架的横梁支承有活动支架,使得横梁能分段进行起吊并移动物料,从而大大缩短了横梁的实际跨距,不仅能使横梁截面尺寸和用料减少,自身减轻,而且起吊机的安装操作也变得更为方便,使用安全性能大为提高;同时也使得起吊机械的使用跨距得到拓展,使整机跨距得到大幅度提高,而又不增加整机自重。
文档编号B66C23/78GK201236115SQ20082004101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崔益强, 洪 彭 申请人:洪 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