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具体涉及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 气垫进/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垫是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中用来对冲压件进行压边的执行部件,它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质量,目前,济南第二机床厂生产的压力机是通过两
个7.服3的气包直接向气垫供气。在压力机工作时,先向两个气'包充气,然后 向气垫供气。由于气垫升起过快,瞬时冲击过大容易造成模具损坏(在实际工 作中已发生多起模具损坏事件),另外,在每次执行气垫落下时,除排出气垫里 面的气以外,还必须排掉两个气包里的气,这样就增加了气耗;在每次换模时, 都必须对气垫执行升起、落下的动作,等待气包里的气排出,这样就延长了换 模时间,降低了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它 能控制气垫充气的速度,保护冲压模具,压缩空气用能增加,更换模具时间过 长,以及压力机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垫与气 包之间的排气口部件,其特征在于 一支管座连接在排气口部件的下部; 一电 磁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胶管与气包连接,其出气口经钢管与支管座连接,并与
气包与气垫之间的排气口部件相通;在气包与气垫之间的排气口增加一个电磁
阀,通过对"气垫进气"按钮的"通""断"操作来控制电磁阀的 "开""关",实现控制气垫的进气与排气。 一控制气源气管的进气端直接由
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出气端与电磁阀连接; 一控制电源线缆接与控制面板上 的"气垫进气"按钮连接。
所述的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包的进气 口与气包进气源连接,气包进气源与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气包通过排气口部 件经气垫托板与气垫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保证了气垫能正常工作前提下, 同时也解决了其模具损坏、压缩空气用能增加和换模时间过长等问题,并且容 易维修,甚至不需维修,节约了成本,便于推广普及。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包 括气垫13与气包11之间的排气口部件IO,支管座9连接在排气口部件的下部; 电磁阀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胶管3与气包11连接,其出气口经三通接头5、直 接头6、钢管7和弯接头8与支管座9连接,并与气包与气垫之间的排气口部件 IO相通;控制气源气管2的进气端直接由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出气端与电磁 阀4连接;控制电源线缆1接与控制面板上的"气垫进气"按钮连接。控制电 源线缆经压力机底座接线盒,再经压力机右后立柱线排,然后,接回右前立柱 的控制面板上的"气垫进气"掩纽(选择控制面板上备用掩組),气包11气口 与气包进气源12连接,气包进气源与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气包通过排气口部 件经气垫托板14与气垫13连接.
当需要气垫升起时,电磁阀先通电,向气垫充气;因为是小管道(直径2*) 进气,故气垫緩慢升起,不会产生瞬时沖击力过大而导模具损坏的现象;等气 垫升起后,再使气包直接向气垫进气,满足正常工作。当执行气垫向下动作时, 即排出气垫的气,直接打开"气垫快排阀"(控制面板上原有)即可,不用排 掉气包里的气。
权利要求1、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垫(13)与气包(11)之间的排气口部件(10),其特征在于一支管座(9)连接在排气口部件(10)的下部;一电磁阀(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胶管(3)与气包(11)连接,其出气口经钢管(7)与支管座(9)连接,并与气包与气垫之间的排气口部件(10)相通;一控制气源气管(2)的进气端直接由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出气端与电磁阀(4)连接;一控制电源线缆(1)接与控制面板上的“气垫进气”按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气包(11)的进气口与气包进气源(12)连接,气包进气源与压力机 总进气源连接;气包(11)通过排气口部件U0)经气垫托板(14)气垫(13)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气垫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垫与气包之间的排气口部件,其特征在于一支管座连接在排气口部件的下部;一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胶管与气包连接,其出气口经钢管与支管座连接,并与气包与气垫之间的排气口部件相通;一控制气源气管的进气端直接由压力机总进气源连接、出气端与电磁阀连接;一控制电源线缆接与控制面板上的“气垫进气”按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保证了气垫能正常工作前提下,同时也解决了其模具损坏、压缩空气用能增加和换模时间过长等问题,并且容易维修,甚至不需维修,节约了成本,便于推广普及。
文档编号B30B15/08GK201176005SQ2008200975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于亲元, 吴红星, 邓照明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