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94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ー种散热模组,特別是ー种利用离子风静音除尘的散热模組。背景技木电子产品通常在使用吋,由于电能转换的关系,进而产生热能。然而,大部分的电子产品无法承受高温,因此必须加装散热器在电子产品上。传统的散热器包括一具有许多散热鳍片的金属热导体、一个风扇被设置于散热鳍片上。来自热源的热将被传送至散热鳍片,并透过风扇被排出电子产品外部。然,上述装置所产生的噪音及震动、堆积于散热鳍片及风扇间的灰尘、或是风扇具有使用寿命等问题,都是传统散热器的缺点。现有技术中,也有不设置风扇的散热器,运用自然对流的原理,将热自电子产品散除。虽然,透过自然对流的散热器不具有噪音或是震动方面的问题,但散热效率却太低,且其自身的温度也会过高,不适合运用于电子产品内部。如上所述,现有的散热器在运作时会产生噪音、灰尘累积、或是效率过低的问题。 因此,一款无风扇设计,且具备高散热效能的散热器即被高度需求。

发明内容由于现有的技术中无法提供ー种无噪音却具备较高散热效能的散热器,因此本发明提出ー种利用离子风概念,以进行散热的散热模組。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复数个鳍片、一第一电极、 ー负离子发生器。复数个鳍片彼此相邻设置于底座,第一电极设置于底座,负离子发生器相邻于鳍片设置。其中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被第一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带动,进而产生ー离子风。本发明的另ー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复数个鳍片、一第一电极、以及 ー负离子发生器。复数个鳍片彼此相邻设置,且每ー鳍片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与第一电极连结。负离子发生器则相邻于鳍片设置。其中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被第一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带动,进而产生ー离子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模組,其设计理念一改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方式,将静音、散热和除尘的需求结合,不但有效解决传统散热器灰尘阻塞的问题,同时藉由离子风的应用,可使本发明所提的散热模组,可导引空气自散热模组外进入,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图1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4显示负离子产生的方式的示意图5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流场示意图;图6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另ー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图7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的另ー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所产生的噪音及震动、以及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利用离子风同时达到静音、散热和除尘的需求。请參照图1至图3,其中图2显示散热模组1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为清楚显示各元件的特征,在图2中仅绘示电场产生装置、及鳍片,在此先予指明。散热模组1包括一底座10、复数个鳍片20、一电场产生装置30、以及ー负离子发生器40。底座10为ー热传导体, 长形平板造型,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底座10的第一端11及第ニ端12分別位于底座10的相对ニ侧。各鳍片20分别为ー热传导体,具有长形薄板造型。鳍片20具有一长侧边25、及ニ个短侧边沈、27,其中长侧边25上具有一突出部观,突出部观以嵌入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0上。在此实施例中,每ー鳍片20皆平行于X轴,且彼此间具有一间隔D而形成平行通道。鳍片20的设置方式应不被局限,举例来说,鳍片20彼此间的间隔D可朝底座10的第一端11的方向逐渐縮小或加大,但每ー鳍片20间不互相连结。电场产生装置30包括一第一电极31、一第二电极32、ー电源35。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可位于鳍片形成的平行通道两端。第一电极31以锁固的方式连接于底座10的第一端11,且具有一第一通风孔311,相对于鳍片20的短侧边沈;第二电极32以锁固的方式连接于底座10的第二端12,且具有一第二通风孔321,相对于鳍片20的短侧边27。电源 35电性连结于第一电极31、及第ニ电极32。其中,第一电极31连结至电源35的正电极,第 ニ电极32连结至电源35的负电扱。请參照图4,图4显示负离子产生的方式的示意图,其中仅显示一个碳毛刷41,在此先予指明。负离子发生器40可包括复数个碳毛刷41,以形成复数个负离子50。在此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40沿着Y轴方向设置于底座10靠近第二端12的位置,且相邻于鳍片20的长侧边25 (图1、图3)。负离子的产生原理说明如下负离子是通过负离子发生器 40利用脉冲、振荡电气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碳毛刷41尖端直流高压产生电晕, 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 进而形成负离子50。请參照图5,由负离子发生器40所产生的负离子50,在第一电极31及第ニ电极32 的带动下,进入电场并逆电子线运动,形成一离子风W。离子风W自负离子发生器40沿着X 轴,向第一电极31流动,并透过第一电极31的第一通风孔311,流出散热模组1タト。离子风 W除了増加了间隔D中的空气对流,使散热模组1中的热被排出;在离子风W流动过程中, 负离子50撞击并带动堆积于散热模组1内的灰尘,进而达到除尘的效果。此外,由于负离子50的运动,一低压区55形成于散热模组1内,透过第二电极32的第二通风孔321,低压区阳可引导散热模组1外的空气流入其中,以加强空气对流。请參照图6,图6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1’的另ー实施例的立体图,在此实施例中,与先前实施例相同的元件施予相同的编号,且其特征将不再被描述。与先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干,第一电极31具有一第一定位部312,第二电极32具有一第二定位部322。第一定位部312与鳍片20的短侧边沈相连接;第二定位部322与鳍片20的短侧边27相连接。 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并未与底座10连接。请參见图7,图7显示本发明的散热模组1”的另ー实施例的立体图。第一电极31 透过第一定位部312设置于鳍片20上,第二电极32透过第二定位部322设置于鳍片20上。 在此实施例中,鳍片20的短侧边沈穿设第一电极31的第一通风孔311,而鳍片20的短侧边27则穿设第二电极32的第二通风孔321。负离子发生器40设置于第一电极31及第ニ 电极32之间。上述散热模组1’、及散热模组1”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皆未与底座10连接, 而是将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32连结于鳍片20上,其连结位置及连结方式可具有多项变化,因此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形成离子风,本发明所提的散热模組,其中第一电极的电位必须高于第二电极的电位。因此,第二电极可为ー 0电位的导电体,或是省略第二电极,皆可使本发明的散热模组有效运作。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发明的静音除尘式散热模組,藉由负离子于鳍片间的流动,以改善现有散热器会产生噪音及灰尘易堆积等缺点。本发明的实施例各组件间相互的关系及作用原理已于上述内容作详尽说明及解释。惟应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相对位置、数量、形状等限制,并不局限于本案图示及说明书的内容所示,在检视本案的发明时,应考量本发明的整体内容而视。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干,包括一底座;复数个鳍片,彼此相邻设置于该底座;一第一电极,设置于该底座;以及ー负离子发生器,相邻于该等鳍片设置,其中该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被该第 ー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带动,进而产生ー离子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电极,设置于该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该底座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离子风自该第二电极流向该第一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第一电极更具有一通风孔。
7.一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干,包括复数个鳍片,彼此相邻设置;一第一电极,连接于该等鳍片;以及ー负离子发生器,相邻于该等鳍片设置,其中该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被该第 ー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带动,进而产生ー离子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更包括一第二电极,连接于该等鳍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且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等鳍片相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离子风自该第二电极流向该第一电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組,其特征在干,其中该第一电极更具有一通风孔。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复数个鳍片、一第一电极、一负离子发生器。复数个鳍片彼此相邻设置于底座,第一电极设置于底座,负离子发生器相邻于鳍片设置,其中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被第一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带动,进而产生一离子风。
文档编号H05K7/20GK102595852SQ20111002064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毛黛娟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