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502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特别是指一种通过背光模块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光源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中,通过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设计,使得电子装置的外壳能同时带动可挠性显示面板在收合位置及展开位置之间转动。然而,如何构思一种结构设计,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在展开位置时,背光模块能均匀地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光源,遂成为本发明要进一步改进的主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通过背光模块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均匀的光源,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能显示出的亮度均匀性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的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二第一背光模块及一外壳;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背面;该二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接触端,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可相互抵接;该外壳包括二分别与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的接合壳体,该二接合壳体可带动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二第一背光模块左右相间隔,当在该展开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二第一背光模块平面地覆盖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且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相互抵接。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先前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各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各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本体,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弹性接触件,第一弹性接触件形成第一接触端,第一弹性接触件具有导光性。外壳还包括一连接壳体,二接合壳体可转动地枢接于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连接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显示器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辅助背光模块,辅助背光模块与二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位置相对应。各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外壳还包括一连接壳体,二接合壳体可转动地枢接于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位于弯折段左右端且分别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的接合段。二接合壳体中的一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分别位于弯折段左右端的接合段,二接合段中的一个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中的一个上,二接合段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二第一背光模块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二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接合壳体包含一枢接于连接壳体的枢接柱,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接合壳体还包含一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安装槽内并对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收合位置时,卡掣件卡掣于第一定位孔,当在展开位置时,卡掣件卡掣于第二定位孔。依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二第一背光模块、一第二背光模块及一外壳;该可挠性显不面板包括一背面;该二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接触端;该第二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该第二背光模块包括二位于相反侧的第二接触端,各该第二接触端可与该第一接触端相互抵接;该外壳包括一与该第二背光模块相接合的连接壳体,以及二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的接合壳体,该二接合壳体分别与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该二接合壳体可带动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 可挠性显示面板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位于该第二背光模块左右两侧,当在该展开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第二背光模块平面地覆盖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且各该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与各该第二接触端相互抵接。第一接触端及各第二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各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本体,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弹性接触件,第一弹性接触件形成第一接触端,第二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二本体,以及二设置于第二本体左右端的第二弹性接触件,各第二弹性接触件形成各第二接触端,第一弹性接触件及各第二弹性接触件具有导光性。二接合壳体中的一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分别位于弯折段左右端的接合段,二接合段中的一个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中的一个上,二接合段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二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接合壳体包含一枢接于连接壳体的枢接柱,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接合壳体还包含一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安装槽内并对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收合位置时,卡掣件卡掣于第一定位孔,当在展开位置时,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位于弯折段左右端且分别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的接合段,连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第二背光模块容置的容置空间。外壳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对第二背光模块朝上顶推的顶推件,顶推件上凸设有二左右相间隔的销杆,各接合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各销杆穿设的弧形导槽,各销杆可沿弧形导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显示器还包含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铰链件,铰链件包括一固定铰链部,以及一与固定铰链部相连接用以对第二背光模块朝上偏压的活动铰链部。外壳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对第二背光模块朝上顶推的顶推件,顶推件包括一用以顶推第二背光模块的座体,以及一连接于座体上呈纵向延伸的齿条,座体形成有一呈纵向延伸的长形导槽,长形导槽用以供连接壳体的一导轨穿设,二接合壳体中的一个设有一传动齿轮,齿条与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多个枢接于连接壳体上的连动齿轮。各接合壳体包含一枢接于连接壳体的枢接柱,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于枢接柱与第二背光模块之间的拉动件,连接壳体包含二左右相间隔的导引凸柱,拉动件卷绕在各导引凸柱上,外壳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两端连接于第二背光模块与连接壳体的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对第二背光模块朝下偏压。依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一可挠性显示面板、二第一背光模块、一第二背光模块及一外壳;该可挠性显不面板包括一背面;该二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该第二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该外壳包括一与该第二背光模块相接合的连接壳体,以及二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的接合壳体,该二接合壳体分别与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该二接合壳体可带动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收合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二第一背光模块位于该第二背光模块左右两侧,当在该展开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第二背光模块非共平面,且该第二背光模块高度低于各该第一背光模块高度。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显示器的优点及功效在于,藉由二第一背光模块或者是二第一背光模块搭配第二背光模块的设计方式,能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均匀的光源,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能显示出的亮度均匀性佳。再者,通过结构简单的结构设计,能有效降低显示器制造的成本。


图I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收合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展开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20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6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0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1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2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3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4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七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5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6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7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38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以及图39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九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发明)318 拉动件100、101显示器32连接壳体102、103显示器320 容置空间104、105显示器321 枢接孔106、107显示器322 第一定位孔108显示器323 第二定位孔I可挠性显示面板324 导轨11背面325 连动齿轮12弯折段326 导引凸柱13接合段33、33'顶推件2第一背光模块 331 销杆21第一接触端 332 座体22第一本体333 齿条23第一弹性接触件334 长形导槽3外壳34 拉伸弹簧31接合壳体4辅助背光模块311 枢接柱5第二背光模块312 安装槽51 第二接触端
313卡掣件52第二本体314偏压弹簧53第二弹性接触件315长形滑槽6铰链件316弧形导槽61固定铰链部317传动齿轮62活动铰链部I、II箭头III、IV箭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九个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如图I及图2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该显示器100可应用于如移动电话、电子书或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显示器100包含一可挠性显示面板I、二第一背光模块2,以及一外壳3。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可挠性显示面板I包括一背面11,二第一背光模块2设置于可挠性显不面板I的背面11,各第一背光模块2包括一第一接触端21, 二第一背光模块2可通过第一接触端21相互抵接。外壳3包括二接合壳体31,二接合壳体31分别与二第一背光模块2相接合并且与可挠性显示面板I相接合,二接合壳体31可带动二第一背光模块2与可挠性显示面板I在一收合位置(如图3所示),以及一展开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转动。当在收合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呈弯折状且二第一背光模块2左右相间隔;当在展开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呈平面状,二第一背光模块2平面地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且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相互抵接,藉此,在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能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均匀的光源,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I能显示出的亮度均匀性佳。以下将针对显示器100的结构与使用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外壳3包括一连接壳体32,二接合壳体31可转动地枢接于连接壳体32上且左右相间隔,其中,各接合壳体31通过一枢接柱311枢接于连接壳体32的二位于前后端的枢接孔321上,藉此,各接合壳体31可通过枢接柱311相对于连接壳体32转动。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发光组件(图未示)可为冷阴极管、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各第一背光模块2接合固定于各接合壳体31上,各第一背光模块2用以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所需的光源。需说明的是,各第一背光模块2与各接合壳体31之间的接合固定方式可为黏接固定、卡合或螺锁等方式。可挠性显示面板I包括一位于中间处且可弯折的弯折段12,以及二位于弯折段12左右端的接合段13,在本实施例中,各接合段13是接合固定于各第一背光模块2上,需说明的是,各接合段13与各第一背光模块2之间的接合固定方式可为黏接固定、卡合或螺锁等方式。藉由二第一背光模块2左右分离的设计,以及可挠性显示面板I是通过二接合段13分别接合固定在二第一背光模块2上的方式,使得外壳3的接合壳体31带动第一背光模块2及可挠性显示面板I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对第一背光模块2弯折,只有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弯折段12会产生弯折,藉此,使得使用者能方便地对显示器100转动,使其可迅速地收合及展开。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当外壳3的接合壳体31在收合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弯折段12呈弯折状,且二第一背光模块2及二接合段13是呈左右相间隔的状态,此时,能方便使用者对显示器100进行收纳,并且通过接合壳体31位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及第一背光模块2外部,能达到保护可挠性显示面板I及第一背光模块2的功效。进一步地,连接壳体32还形成有二左右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322,以及二第二定位孔323,各第二定位孔323邻近于各第一定位孔322处,其中,各第一、第二定位孔322、323是与连接壳体32的其中一枢接孔321相连通。各接合壳体31的枢接柱311端面形成有一安装槽312,各接合壳体31还包含一设置于安装槽312内的卡掣件313,以及一设置于安装槽312内并对卡掣件313偏压的偏压弹簧314。当外壳3的接合壳体31在收合位置时,枢接柱311的安装槽312位置与第一定位孔322位置相对应,通过偏压弹簧314对球形的卡掣件313偏压,使得卡掣件313凸伸出安装槽312并卡掣于第一定位孔322内,藉此,显示器100的接合壳体31、第一背光模块2及可挠性显示面板I能定位在收合位置。如图6、图7及图8所示,欲将外壳3的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到展开位置时,分别沿箭头I、II方向转动接合壳体31,接合壳体31转动过程中其卡掣件313会内缩至安装槽312内并压缩偏压弹簧314。待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枢接柱311的安装槽312与第二定位孔323位置相对应,通过偏压弹簧314的偏压,使得卡掣件313凸伸出安装槽312并卡掣于第二定位孔323内,藉此,显示器100的接合壳体31、第一背光模块2及可挠性显示面板I能定位在展开位置。当在展开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呈平面状,二第一背光模块2平面地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且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会相互抵接在一起,藉此,二第一背光模块2能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所需的均匀光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是呈直立状,因此,为了避免在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之间有光线散逸的问题,显不器100还包含一设置于连接壳体32的一容置空间320内的辅助背光模块4,辅助背光模块4的发光组件(图未示)可为冷阴极管、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当第一背光模块2在展开位置时,辅助背光模块4与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位置相对应,藉此,辅助背光模块4能达到光增亮补偿的效果,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及辅助背光模块4能共同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所需的均勻光源。如图9所不,各第一背光模块2包括一第一本体22,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本体22 —端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具有导光性并形成直立状的第一接触端21,通过第一弹性接触件23的设计,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由收合位置展开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二第一弹性接触件23可紧密地相互贴合在一起,使得二第一弹性接触件23的第一接触端21之间不会有空隙的产生。再者,还能防止二第一背光模块2在展开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受损的情形。特别说明的是,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也可设计呈倾斜状(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在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能紧密地、抵接在一起,以降低光线散逸的情形。或者,如图11所示,各第一背光模块2包括一第一本体22,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本体22 —端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具有导光性并形成倾斜状的第一接触端21,通过第一弹性接触件23的设计,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由收合位置展开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二第一弹性接触件23可紧密地相互贴合在一起,使得二第一弹性接触件23的第一接触端21之间不会有空隙的产生。再者,还能防止二第一背光模块2在展开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受损的情形。如图12、图13及图14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该显示器101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接合方式略有不同。当外壳3的接合壳体31在收合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其中一个接合段13比另一个接合段13的长度短,通过下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能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在本实施例中,二接合壳体31中的 一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315,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二接合段13中的一个(长度较长的接合段13)是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一个上,二接合段13中的另一个(长度较短的接合段13)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315,其中,该长度较短的接合段13可通过滑轨或滑轮方式滑接于长形滑槽315。藉此,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一与接合壳体31滑接的接合段13可相对于接合壳体31滑动,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I在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能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
面Ilo如图15、图16、图17及图18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三实施例,该显示器102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背光模块2的接合方式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一个长度较短并与其中一接合段13相接合固定,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另一个长度较长并与另一个接合段13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315内,其中,该长度较长的第一背光模块2可通过滑轨或滑轮方式滑接于长形滑槽315。当接合壳体31在收合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弯折段12伸入容置空间320内,且滑接于长形滑槽315的第一背光模块2凸伸出接合壳体31顶端。当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一与接合壳体31滑接的接合段13可相对于接合壳体31滑动,而长度较长的第一背光模块2会凸伸出接合壳体31外侧,使用者可沿箭头III方向推动长度较长的第一背光模块2使其往内滑动,待二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相互抵接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即可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如图19、图20及图21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四实施例,该显示器103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器103的结构设计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3还包含一设置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的第二背光模块5,第二背光模块5的结构与第一背光模块2的结构相同,第二背光模块5是固定地设置于连接壳体32的容置空间320内,第二背光模块5包括二位于相反侧的第二接触端51,各第二接触端51可与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相互抵接。二接合壳体31中的一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315,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二接合段13中的一个是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一个上,二接合段13中的另一个是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315。当接合壳体31在收合位置时,滑接于长形滑槽315的接合段13凸伸出接合壳体31顶端,而可挠性显示面板I呈弯折状且二第一背光模块2位于第二背光模块5左右两侧。当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一与接合壳体31滑接的接合段13可相对于接合壳体31滑动,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I在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及第二背光模块5平面地覆盖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背面11,且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与第二背光模块5的各第二接触端51相互抵接。如图22所示,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形成直立状的第一接触端21,第二背光模块5包括一第二本体52,以及二设置于第二本体52左右端的第二弹性接触件53,各第二弹性接触件53形成直立状的第二接触端51,第一弹性接 触件23及各第二弹性接触件53皆具有导光性,藉此,第一弹性接触件23与第二弹性接触件53可紧密地相互贴合在一起,使得第一接触端21与第二接触端51之间不会有空隙的产生,还能防止第一背光模块2与第二背光模块5在展开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受损的情形。特别说明的是,在设计时,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接触端21,以及第二背光模块5的各第二接触端51也可设计呈倾斜状(如图23所示),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及第二背光模块5在展开位置时,第一接触端21能紧密地抵接在第二接触端51,以降低光线散逸的情形。或者,如图24所示,各第一背光模块2的第一弹性接触件23形成倾斜状的第一接触端21,第二背光模块5包括一第二本体52,以及二设置于第二本体52左右端的第二弹性接触件53,各第二弹性接触件53形成倾斜状的第二接触端51,第一弹性接触件23及各第二弹性接触件53皆具有导光性,藉此,第一弹性接触件23与第二弹性接触件53可紧密地相互贴合在一起,使得第一接触端21与第二接触端51之间不会有空隙的产生,还能防止第一背光模块2与第二背光模块5在展开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受损的情形。如图25、图26、图27及图28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五实施例,该显示器104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挠性显示面板I及第二背光模块5的接合方式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二接合段13分别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2上,第二背光模块5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置空间320内。为了使显示器104在展开位置时,第二背光模块5能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夕卜壳3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320内用以对第二背光模块5朝上顶推的顶推件33。顶推件33上凸设有二左右相间隔的销杆331,各接合壳体31形成有一用以供各销杆331穿设的弧形导槽316,各销杆331可沿弧形导槽316的延伸方向滑动。二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弧形导槽316的角度位移造成销杆331沿弧形导槽316的延伸方向滑动,使得顶推件33能沿箭头IV方向将第二背光模块5逐渐往上顶推,藉此,当二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顶推件33能同时将第二背光模块5顶推至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的位置。需特别说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4可通过如第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卡掣件313 (如图5)与第一定位孔322 (如图5)或第二定位孔323 (如图5)卡掣的方式,使接合壳体31定位在收合位置或展开位置。如图29及图30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六实施例,该显示器105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以将第二背光模块5定位在展开位置的方式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05还包含二设置于连接壳体32的铰链件6,各铰链件6包括一固定铰链部61,以及一与固定铰链部61相连接用以对第二背光模块5朝上偏压的活动铰链部62,其中,各固定铰链部61是设置在各枢接轴311上。当在收合位置时,各铰链件6的活动铰链部62是抵接在第二背光模块5的第二接触端51上,二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活动铰链部62内部的弹力结构(图未示)设计,使得各活动铰链部62能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弹,藉此,当二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活动铰链部62能同时将第二背光模块5上弹至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的位置,并且能将第二背光模块5定位在展开位置。如图31及图32所示,在设计时,二铰链件6的固定铰链部61也可设置在连接壳体32的前后两端处,当在收合位置时,二铰链件6的活动铰链部62是抵 接在第二背光模块5的前后两端。二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各活动铰链部62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弹,能将第二背光模块5上弹至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的位置,并且能将第二背光模块5定位在展开位置。如图33及图34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七实施例,该显示器106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推第二背光模块5上移的结构设计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顶推件33'包括一用以顶推第二背光模块5的座体332,以及一连接于座体332上呈纵向延伸的齿条333,座体332形成有一呈纵向延伸的长形导槽334,长形导槽334用以供连接壳体32的一导轨324穿设,使得顶推件33,能沿着长形导槽334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二接合壳体31中的一个设有一传动齿轮317,齿条333与传动齿轮317之间连接有多个枢接于连接壳体32上的连动齿轮325。二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传动齿轮317会转动并同时带动连动齿轮325旋转,由于顶推件33'的运动方向受到长形导槽334与导轨324相配合的限制,因此,连动齿轮325能带动齿条333逐渐往上移动,使得顶推件33'能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顶推。藉此,当二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顶推件33'能同时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顶推至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的位置。需别说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6可通过如第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卡掣件313 (如图5)与第一定位孔322 (如图5)或第二定位孔323 (如图5)卡掣的方式,使接合壳体31定位在收合位置或展开位置;或者,也可通过如第六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铰链件6的活动铰链部62 (如图30)对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偏压的方式,使第二背光模块5定位在展开位置。如图35及图36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八实施例,该显示器107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带动第二背光模块5上移的结构设计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各接合壳体31还包含一拉动件318,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枢接柱311与第二背光模块5。连接壳体32还包含二左右相间隔的导引凸柱326,各接合壳体31的拉动件318卷绕在各导引凸柱326上。外壳3还包含一设置于容置空间320内且两端连接于第二背光模块5与连接壳体32的拉伸弹簧34,拉伸弹簧34对第二背光模块5朝下偏压。二接合壳体31由收合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枢接柱311的旋转而拉动拉动件318上移,当拉动件318上拉的力量大于拉伸弹簧34对第二背光模块5朝下偏压的力量时,两拉动件318能逐渐地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拉。当二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拉动件318能同时将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拉至与第一背光模块2同平面的位置。另一方面,二接合壳体31由展开位置转动至收合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拉伸弹簧34的拉力作用即可将第二背光模块5下拉使其复位至如图35所示的位置。如图37及图3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导引凸柱326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导引凸柱326左右相间隔用以供各拉动件318卷绕,其动作方式与前述相同,故不再详加赘述。需别说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7可通过如第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卡掣件313 (如图5)与第一定位孔322 (如图5)或第二定位孔323 (如图5)卡掣的方式,使接合壳体31定位在收合位置或展开位置;或者,也可通过如第六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铰链件6的活动铰链部62(如图30)对第二背光模块5往上偏压的方式,使第二背光模块5定位在展开位置。
如图39所示,是本发明显示器的第九实施例,该显示器108的整体结构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背光模块5与连接壳体32的接合方式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背光模块5是固定地设置于连接壳体32的容置空间320内,当二接合壳体31转动到展开位置时,二第一背光模块2与第二背光模块5非共平面,且第二背光模块5高度低于各第一背光模块2高度。通过第二背光模块5照射光的强度大于各第一背光模块2照射光的强度,藉此,第二背光模块5能达到光增亮补偿的效果,使得第一背光模块2与第二背光模块5同样能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均匀的光线。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挠性显示面板I的二接合段13可设计成分别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2 ;或者是设计成如图14的第二实施例,二接合壳体31中的一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315,二接合段13中的一个接合固定于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一个上,二接合段13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315 ;或者是设计成如图17的第三实施例,二第一背光模块2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长形滑槽315。再者,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08可通过如第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卡掣件313 (如图5)与第一定位孔322 (如图5)或第二定位孔323 (如图5)卡掣的方式,使接合壳体31定位在收合位置或展开位置。归纳上述,藉由二第一背光模块2或者是二第一背光模块2搭配第二背光模块5的设计方式,能提供可挠性显示面板I均匀的光源,使得可挠性显示面板I能显示出的亮度均匀性佳。再者,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有效降低显示器制造的成本,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所诉求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不器,该显不器包括 一可挠性显示面板,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背面; ニ第一背光模块,该ニ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接触端,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可相互抵接;以及 一外売,该外壳包括二分别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的接合壳体,该ニ接合壳体可带动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ー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ニ第一背光模块左右相间隔,当在该展开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ニ第一背光模块平面地覆盖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且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相互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各该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不器,其中,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本体,以及ー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弾性接触件,该第一弾性接触件形成该第一接触端,该第一弹性接触件具有导光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外壳还包括一连接壳体,该ニ接合壳体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显示器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辅助背光模块,该辅助背光模块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各该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不器,其中,该外壳还包括一连接壳体,该ニ接合壳体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且分别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接合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不器,其中,该ニ接合壳体中的ー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分别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的接合段,该ニ接合段中的ー个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中的ー个上,该ニ接合段中的另ー个可滑动地滑接于该长形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中的另ー个可滑动地滑接于该长形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11.一种显不器,该显不器包括 一可挠性显示面板,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背面; ニ第一背光模块,该ニ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接触端;一第二背光模块,该第二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该第二背光模块包括二位于相反侧的第二接触端,各该第二接触端可与该第一接触端相互抵接;以及 一外売,该外壳包括一与该第二背光模块相接合的连接壳体,以及ニ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的接合壳体,该ニ接合壳体分别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该ニ接合壳体可带动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ー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位于该第二背光模块左右两侧,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与该第二背光模块平面地覆盖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且各该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与各该第二接触端相互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接触端及各该第二接触端呈直立状或呈倾斜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不器,其中,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本体,以及ー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一端的第一弾性接触件,该第一弾性接触件形成该第一接触端,该第二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二本体,以及ニ设置于该第二本体左右端的第二弾性接触件,各该第二弾性接触件形成各该第二接触端,该第一弾性接触件及各该第二弾性接触件具有导光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ニ接合壳体中的ー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分别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的接合段,该ニ接合段中的ー个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中的ー个上,该ニ接合段中的另ー个可滑动地滑接于该长形滑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且分别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接合段,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该第二背光模块容置的容置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外壳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上顶推的顶推件,该顶推件上凸设有ニ左右相间隔的销杆,各该接合壳体形成有一用以供各该销杆穿设的弧形导槽,各该销杆可沿该弧形导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铰链件,该铰链件包括一固定铰链部,以及一与该固定铰链部相连接用以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上偏压的活动铰链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外壳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上顶推的顶推件,该顶推件包括一用以顶推该第二背光模块的座体,以及一连接于该座体上呈纵向延伸的齿条,该座体形成有一呈纵向延伸的长形导槽,该长形导槽用以供该连接壳体的ー导轨穿设,该ニ接合壳体中的一个设有ー传动齿轮,该齿条与该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多个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的连动齿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铰链件,该铰链件包括一固定铰链部,以及一与该固定铰链部相连接用以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上偏压的活动铰链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以及ー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枢接柱与该第二背光模块之间的拉动件,该连接壳体包括ニ左右相间隔的导引凸柱,该拉动件卷绕在各该导引凸柱上,该外壳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两端连接于该第二背光模块与该连接壳体的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下偏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铰链件,该铰链件包括一固定铰链部,以及一与该固定铰链部相连接用以对该第二背光模块朝上偏压的活动铰链部。
26.—种显不器,该显不器包括 一可挠性显示面板,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背面; ニ第一背光模块,该ニ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一第二背光模块,该第二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 一外売,该外壳包括一与该第二背光模块相接合的连接壳体,以及ニ可转动地枢接于该连接壳体上且左右相间隔的接合壳体,该ニ接合壳体分别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该ニ接合壳体可带动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ー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位于该第二背光模块左右两侧,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与该第二背光模块非共平面,且该第二背光模块高度低于各该第一背光模块高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且分别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的接合段。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不器,其中,该ニ接合壳体中的ー个形成有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滑槽,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可弯折的弯折段,以及二分别位于该弯折段左右端的接合段,该ニ接合段中的ー个接合固定于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中的ー个上,该ニ接合段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滑接于该长形滑槽。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ニ第一背光模块中的另ー个可滑动地滑接于该长形滑槽。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连接壳体形成有二相间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二分别邻近该ニ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各该接合壳体包括一枢接于该连接壳体的枢接柱,该枢接柱形成有一安装槽,各该接合壳体还包括ー设置于该安装槽内的卡掣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安装槽内并对该卡掣件偏压的偏压弹簧,当在该收合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一定位孔,当在该展开位置吋,该卡掣件卡掣于该第二定位孔。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可挠性显示面板、二第一背光模块及外壳;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包括一背面;该二第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各该第一背光模块包括第一接触端,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可相互抵接;该外壳包括二分别与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相接合并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相接合的接合壳体,该二接合壳体可带动该二第一背光模块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在收合位置及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当在该收合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弯折状且该二第一背光模块左右相间隔,当在该展开位置时,该可挠性显示面板呈平面状,该二第一背光模块平面地覆盖于该可挠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且该二第一背光模块的第一接触端相互抵接。本发明使亮度均匀性佳。
文档编号H05K5/02GK102693683SQ20111006736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张智浩, 彭玉容, 杨宗桦, 王怡凯, 胡堂祥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