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际专利分类H05B电致冷光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激发光无机EL冷光片,或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电激发光(Electro Luminescent)简称EL,EL冷光片是通过加在两端电极的交流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即电场发光现象, 其结合多种物质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源,具有功耗低、光线柔和、无紫外线、颜色多样、寿命长、不产生热量等特点,所以一般俗称冷光源,冷光源不同于传统的点或线发光机理,而是一种均勻整体的面发光机体,也是一种对视觉不会造成刺眼,没有伤害性的且富有弹性又可以被裁切成任意复杂外形光源。冷光源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光线柔和和发光强度极高的特点,因此在户内外广告的应用将会得到极佳的效果。冷光源的素面板弹性很大,可以根据顾客要求裁切成各种形状。所制成的冷光片轻薄柔软,不占空间,安装简易,大大提高了工程安装的效率。冷光源的工作电压由6V到220V,工作频率由50HZ到4000HZ,典型的工作电压和频率是20V-M0V/400HZ-4000HZ,不同范围的电压或频率将会改变冷光的亮度或颜色。冷光源并不像传统光源会寿终正寝的情况出现,其使用寿命一般为12000-28000小时(亮度80cd/m2),但经过一个长时间的使用后,冷光源的发光将会逐渐递减,在此情况下还可以使用2000-3000小时。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原因是材料、电压、频率、温度和湿度。EL发光片技术与普通发光产品由热能转化为光能的技术不同,而是利用元素在由交流电压产生的交变电场中,被导电层电子碰撞激活其固有特征,引导电子能极的跳跃、变化、复合而发射出高效率的冷光的一种物理现象,即电激发光现象(Electroluminescence, 简称EL)。LED、0LED、半导体激光器、EL冷光片均是广义上的EL。这种光没有温度,故又称为冷光源。其中,EL冷光片是利用上述原理制成的较为先进的具备各种突出优点的被广泛应用的电激发光薄片。相关技术在专利是文献中公开较少,例如
专利申请号03M7069冷光片,它由三层材料组成;最外层是P C材料层,其次是U V A材料层,再次是E L材料层;三层材料由外向内叠放在一起,将逐层敷设好的材料送入热模机中,在真空度为IOmP a,加热至2 4 0 - 2 6 0 °C,经1 0 0 — 1 4 0分钟后即得成品;E L材料层内侧还可以增加一层衬板材料层;衬板材料层可以使用环氧树脂或玻璃;
专利申请号200520110525无限延伸冷光片,其包括导电板是一种I T O透明导电玻璃;绝缘层是一绝缘用的胶材,涂布于导电板上,其面积稍小于导电板;发光层是一种通电后能发光的粉层,涂布于绝缘层上,其四周面积稍小于绝缘层,其中发光层中央由一绝缘板隔开,而隔开后的发光层则可通上正、负电;二导电铜片具备黏贴胶材,贴附于发光层上,该二导电铜片通有正、负电,能加强发光层整体的导电性,而因发光层的面积涂布均勻且宽而长,充分利用了导电板及绝缘层的使用面积于最大有效使用范围,使得无限延伸接设后的冷光片无缝隙,且能明亮发光,不会烧毁,达到目标指引、照明及赏心悦目的使用目的。专利申请号02118491冷光片的制造流程,其主要藉由一工作母机于冷光片的背电极层上进行加工,产生预设的文字或图形后,再利用一绝缘层设立于背电极层的表面,且于文字或图形的表面缕设有复数导电孔,而上述的复数导电孔间则藉由一导电层予以相互连接,且于导电层的一侧延伸出有复数输入接脚,并利用绝缘材料包覆于冷光片的上、下表面后,以形成一绝缘状态,即可藉由上述制造流程来制作出适用于小量生产、制造,且成本低廉的冷光片。专利申请号200410022267覆膜式合成彩屏冷光机动车仪表标度盘制造方法按设计样式制作仪表标度盘状E L薄膜发光屏(冷光片)作背光源,将需要表现的刻度、字符、 图案、色彩层次、明暗对比、印制在一透光薄膜上后模切成型,再与上述冷光片对应粘贴合成。现有技术中,冷光片生产主要为丝网印刷方式,丝网面积的大小制约了冷光膜的面积以及长度,效率较低。在生产大面积冷光膜时,因丝网张力问题,易造成涂层厚度很大的不均,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成品合格率较低,从而限制了生产的扩大,还造成了很大浪费, 增加了成本。同时,经实验研究分析,现有技术中有待改进之处包括现有的冷光片生产为丝网印刷方式,由于丝网张力的原因,在印刷大面积冷光膜均勻性不好,涂层厚度相差较大,影响冷光片稳定性;现有的冷光片有两层PET保护层,安全性不佳;现有的冷光片极为印刷式,制约了冷光片面积,且不易焊接;现有的冷光片中,Ag作为导电层,成本较高,制约了冷光片大面积应用;现有的冷光片,在ITO导电膜上涂荧光体,再涂诱电体,再涂导电层, 一个环节出现不合格品,导致整个产品的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不高;现有的冷光片生产,在 ITO导电膜上涂荧光体,再涂诱电体,诱电体表面容易出现气泡等不良情况,更有可能划伤发光层,使发光层表面有线条,在诱电体上涂银浆时会出现龟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包含这种膜的结构, 以及制造生产和形成这种结构所采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 (C')间夹嵌金属带电极,其中,荧光体层外侧附着于ITO导电膜,诱电体层外侧附着于诱电体载体膜,再在ITO导电膜和诱电体载体膜外侧分别附加护卡膜;其中,ITO导电膜为镀ITO的PET,PET在外侧,诱电体载体膜为涂布诱电体层的PET,PET在外侧,在诱电体层与PET间为导电层;金属带电极采用铜带等导电材料并与ITO导电膜中的ITO或诱电体层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焊接操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极采用铜带与ITO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焊接操作。可以开发出宽度达2米,长度可达一千米以上的产品,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生产超大面积的电致发光膜产品的不足,尤其是可以制成超大面积的产品;该产品还具有传统灯光源无法比拟的节能、便于运输装卸、寿命高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夹嵌2条导电金属带的一种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层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夹嵌1条导电金属带结构示意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夹嵌2条导电金属的一种结构示意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夹嵌2条导电金属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护卡膜A、A',诱电体层B,ITO导电膜C,诱电体载体膜C'、金属带电极D,荧光体层E,导电层F,PET膜G。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
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间嵌金属带电极D,其中,荧光体层E附着于 ITO导电膜C,诱电体层B附着于诱电体载体膜C',再在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外侧分别附加护卡膜A和A';其中,ITO导电膜C为镀ITO的PET膜G,PET膜G在外侧,诱电体载体膜C'为涂布诱电体层B的导电层(F)和PET膜G,PET膜G在外侧,在诱电体层B与PET膜G间为导电层F ;金属带电极D采用铜带等导电材料并与ITO导电膜 C中的ITO或诱电体层B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焊接操作。金属带电极D为铜或铝,或其他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金属带电极D—面有导电胶以增加与ITO粘性,金属带电极D材质可以是一些其它导电性优良的材料。PET膜G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本发明按护卡膜A,涂荧光体层E的ITO导电膜C,夹嵌金属带电极D,内层涂诱电体层 B的诱电体载体膜C'、护卡膜A'顺序复合制成。护卡膜A和A'长度相同,导电层F、PET膜G长度相同,护卡膜A和A'长度大于 ITO导电膜C,ITO导电膜C的长度大于荧光体层E。其中,根据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以及客户要求,金属带电极D的夹嵌布位置分布形式包括1条金属带电极D置于荧光体层(E) —侧端;2条金属带电极(D)分别置于荧光体层(E)的相对两侧端,或者1条金属带电极(D)置于荧光体层(E) —侧端,另1条置于诱电体⑶一侧端。本实施例中,分层结构依次为护卡膜A、PET膜G、ITO膜、发光层或荧光体层E、金属带电极D、诱电体层B、导电层F或背电极、PET膜G、护卡膜A',其中,PET膜G和ITO膜构成ITO导电膜C,由导电层F或背电极和PET膜G构成诱电体载体膜C'。本实施例具体制造方法包括按照电致节能冷光膜复合方法用复合设备按护卡膜 A、涂有荧光体层E的ITO导电膜C、2支金属带电极D即(DpD2、);涂诱电体层B的诱电体载体膜C'、护卡膜A'顺序复合。带有诱电体层B与载体层G膜之间是由厚度5-50微米Al、Cu材料构成的导电层F。ITO即氧化铟锡,特别是,ITO导电膜涂覆荧光体。护卡膜A 或 A'为 Laminating Film,厚度 50-300 微米。PET膜G即聚酯薄膜,厚度50-300微米。荧光体层E作为发光层,厚度20-100微米。诱电体层B厚度10-50微米。金属带电极⑶厚度为5-500微米。ITO导电膜的膜层的厚度不同,膜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性能相同的PET的基底材料的情况下,ITO膜层越厚,PET-ITO膜的表面电阻越小,光透过率也相应的越小;高阻抗ITO导电薄膜PET-ITO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的触摸屏生产。面电阻300 500 Ω / □,面电阻均勻性MD彡士3%,TD彡士6%,薄膜厚度 0. 188士 10%,线性度(MD):彡1. 5%,全光线透过率^ 86%,表面硬度(铅笔硬度):彡3H,热稳定性(R-RO)/R 士20%,热收缩率=MD ( 1. 0%,TD ( 0. 8%,加热卷曲^ 10mm,低阻抗 ITO 导电膜(ΡΕΤ-ΙΤ0),低阻抗ITO导电膜可用于对导电性能要求比较高的领域,如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材料、薄膜开关等领域。薄膜厚度0. 175士 10 mm,雾度<觊,宽度406/360士2 mm,粘附100/100,卷曲彡10 mm,透过率彡80%,表面电阻90士 15 Ω / □,面电阻均勻性<7%,热收缩MD彡1.3,TD彡1.0,热稳定性高温 80oC, 120hr 彡 1· 3,低温_40oC,120hr 彡 1· 3,热循环_30oC —80oC 彡 1.3,热 / 湿度 60oC, 90% RH, 120hr 彡 1. 3。ITO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蒸发、溅射、反应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热解喷涂等,但使用最多的是反应磁控溅射法。后者是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溅射透明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的高技术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层及电极得到改善,采用价格便宜、导电性优良的铝、铜等代替银作为导电层及背电极,利于焊接及延展性,在ITO导电膜涂覆荧光体,在诱电体载体膜涂诱电体,再复合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护卡膜以及PET膜的增加,增加了保护层数,使产品更稳定安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采用铜带与ITO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焊接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致节能冷光膜是一种先进的冷光源,其具有体积薄、耗能低、 寿命长、发光柔和均勻等优点,使其更适合于大面积、平面、曲面的均勻照明,以及普通照明所不能胜任的场合,它不产生紫外线,在有烟雾的场合能见度高,防水、抗压、抗震以及可以任意弯曲等特性。在达到使用寿后,其亮度进入半衰期,逐渐衰减,不会产生一瞬间终结现象。本发明可以开发出宽度达2米,长度可达一千米以上的产品,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生产超大面积的电致发光膜产品的不足,尤其是可以制成超大面积的电致节能冷光膜产品;该产品还具有传统灯光源无法比拟的节能、便于运输装卸、寿命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
1.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是ΙΤ0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 夹嵌金属带电极(D),其中,荧光体层(E)附着于ITO导电膜(C),诱电体层(B)附着于诱电体载体膜(C'),再在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外侧分别附加护卡膜㈧ 和(A');其中,ITO导电膜(C)为镀ITO的PET膜(G),PET膜(G)在外侧,诱电体载体膜(C')为涂布诱电体层(B)的导电层(F)和PET膜(G),PET膜(G)在外侧,在诱电体层 (B)与PET膜(G)间为导电层(F);金属带电极(D)采用铜带等导电材料并与ITO导电膜(C) 中的ITO或诱电体层(B)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接端子及焊接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护卡膜(Α), 涂荧光体层(E)的ITO导电膜(C),夹嵌金属带电极(D),内层涂诱电体层(B)的诱电体载体膜(C')、护卡膜(A')顺序复合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带电极(D) 为铜或铝等导电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层结构依次为护卡膜(A)、PET膜(G)、ITO膜、发光层或荧光体层(E)、金属带电极(D)、诱电体层(B)、 导电层(F)或背电极、PET膜(G)、护卡膜(A'),其中,PET膜(G)和ITO膜构成ITO导电膜(C),由导电层(F)或背电极和PET膜(G)构成诱电体载体膜(C')。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电致节能冷光膜复合方法用复合设备按护卡膜(A)、涂有荧光体层(E)的ITO导电膜(C)、2支金属带电极(D)即(DpD2);涂诱电体层(B)的诱电体载体膜(C')、护卡膜(A')顺序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层(F)是由厚度5-50微米Al、Cu等导电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ITO导电膜(C) 中的ITO即氧化铟锡;护卡膜(A)或(A')即Laminating Film,厚度50-300微米;PET 膜(G)为聚酯薄膜,厚度50-300微米;荧光体层(E)作为发光层,厚度20-100微米;诱电体层(B)厚度10-50微米;导电层(F)厚度5-50微米;金属带电极(D)厚度为5-50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护卡膜(A)和(A')长度相同,导电层(F)、PET膜(G)长度相同,护卡膜㈧和(A')长度大于ITO导电膜(C),ITO 导电膜(C)的长度大于荧光体层(E),2支金属带电极(D)中的两支D1、D4分别位于荧光体层(E)的两端且与ITO导电膜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根据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以及客户要求,金属带电极(D)的夹嵌布位置分布形式包括1条金属带电极(D)置于荧光体层(E) —侧端;2条金属带电极(D)分别置于荧光体层(E)的相对两侧端,或者1条金属带电极(D)置于荧光体层(E) —侧端,另1条置于诱电体(B) —侧端。
全文摘要
大面积电致节能冷光膜制造方法,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间夹嵌金属带电极(D),其中,荧光体层(E)附着于ITO导电膜(C),诱电体层(B)附着于诱电体载体膜(C′),再在ITO导电膜(C)和诱电体载体膜(C′)外侧分别附加护卡膜(A)和(A′);金属带电极(D)采用铜带等导电材料并与ITO导电膜(C)中的ITO或诱电体层(B)相连接,从而使电致冷光膜的无限延伸成为可能,且在铜带之上便于焊接操作。可以开发出宽度达2米,长度可达一千米以上的产品,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生产超大面积的电致发光膜产品的不足,该产品还具有传统灯光源无法比拟的节能、便于运输装卸、寿命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5B33/10GK102316619SQ2011102256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马昌静 申请人:芜湖日昇昌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