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碳纤维电热线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线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电热线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下的加热线大都使用镍镉合金、钼丝、钨丝或者PTC材料做电热体。由于这些电热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如通用镍铬合金材料、钼丝、钨丝等材料制成的电热体,在电加热过程中有可见光存在,因此热效率较低; PTC材料使用中电加热功率易衰减和击穿,使用寿命短,热效率较低。上述电热材料虽然有较宽的应用领域,但是却很难制成耐长久且热效率高的电热元件。专利文献C拟689637Y公开了一种双导线碳纤维电热线缆,包括覆有绝缘层的电源导线、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外绝缘层和金属编织网层,其结构特点在于并行的两根覆有绝缘层的电源导线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外绝缘层和金属编织网层;两根电源导线分别在不同端设置有连接电源导线和碳纤维导电层的接头。该种碳纤维电热线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碳纤维导电层的基本形状是环状,其加工制造基本是挤出成型,其缺点是在周向上厚度难以均勻一致,另外其加工成型制造工艺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发热较为均勻的碳纤维电热线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电热线缆,包括两根电源线、包裹在电源线外的耐热内绝缘层、碳纤维电热层、和包裹在碳纤维电热层外的耐热外绝缘层;所述碳纤维电热层是由多条绕设在内绝缘层上的碳纤维电热丝所形成;所述各条碳纤维电热丝的首尾两端与两根电源线电连接,位于首尾两端的中间部分丝体等间距的绕设在内绝缘层上。所述各碳纤维电热丝依次绕设在内绝缘层上。所述各碳纤维电热丝等间距的绕成螺纹线状。所述外绝缘层外还套设有氟塑料保护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用绕设在内绝缘层上的碳纤维电热丝代替了传统的环状的碳纤维电热层,使其结构较为简化,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且具有发热较为均勻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电源线1,耐热内绝缘层2,碳纤维电热层3,耐热外绝缘层4,碳纤维电热丝5,氟塑料保护层6。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碳纤维电热线缆,见图1,包括两根电源线1、包裹在电源线1外的耐热内绝缘层2、碳纤维电热层3、包裹在碳纤维电热层外的耐热外绝缘层4、和包裹在;外绝缘层4外的氟塑料保护层6。所述耐热内绝缘层2选用耐温180°C以上的塑料制成,外绝缘层4采用耐温200°C以上的FEP材料制成。所述碳纤维电热层3是由多条绕设在内绝缘层2上的碳纤维电热丝5所形成;所述各条碳纤维电热丝5的首尾两端与两根电源线1电连接,位于首尾两端的中间部分丝体等间距的绕设在内绝缘层2上。所述各碳纤维电热丝5依次绕设在内绝缘层2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内绝缘层2是椭圆状,所以各碳纤维电热丝5等间距的绕成椭圆形,在具体实践中,内绝缘层2可制成圆形,所以各碳纤维电热丝5可以等间距的绕成螺纹线状。本实施例在通电以后可达到150°C。本实施例用绕设在内绝缘层上的碳纤维电热丝代替了传统的环状的碳纤维电热层,使其结构较为简化,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且具有发热较为均勻的优点。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碳纤维电热线缆,包括两根电源线(1)、包裹在电源线(1)外的耐热内绝缘层 O)、碳纤维电热层(3)、和包裹在碳纤维电热层外的耐热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电热层( 是由多条绕设在内绝缘层( 上的碳纤维电热丝( 所形成;所述各条碳纤维电热丝(5)的首尾两端与两根电源线(1)电连接,位于首尾两端的中间部分丝体等间距的绕设在内绝缘层(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碳纤维电热丝(5)依次绕设在内绝缘层(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碳纤维电热丝(5)等间距的绕成螺纹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电热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外还套设有氟塑料保护层(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电热线缆,包括两根电源线、包裹在电源线外的耐热内绝缘层、碳纤维电热层、和包裹在碳纤维电热层外的耐热外绝缘层;所述碳纤维电热层是由多条绕设在内绝缘层上的碳纤维电热丝所形成;所述各条碳纤维电热丝的首尾两端与两根电源线电连接,位于首尾两端的中间部分丝体等间距的绕设在内绝缘层上。本实用新型用绕设在内绝缘层上的碳纤维电热丝代替了传统的环状的碳纤维电热层,使其结构较为简化,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且具有发热较为均匀的优点。
文档编号H05B3/10GK202183886SQ20112026501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南君洲 申请人:浙江铁富隆线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