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通风散热电源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电源柜。
背景技术:
在通信、供电、自动控制等领域,都需要使用电源柜来安装电子电器设备及元器件。许多常用电子电器设备及元器件在高环境温度下很难长期维持正常运行,在高温下运行,设备本身需要产生更多热量,导致机柜内温升很高,从而加速设备老化及失效。因此,为满足设备内部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需要将机柜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备及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另外,当碰到阴雨天气时,容易产生潮气对柜体内的显示屏等有侵害。目前电源柜内的散热是靠在柜体内安装空调、对柜体内的空气进行强制降温来实现的,虽然可以实现散热,但是空调运行时间较长,耗电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柜体内设备及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的通风散热电源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散热电源柜,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组成的柜体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左侧板上设有进风口与第一风扇,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出风口与第二风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风散热电源柜进一步包括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风散热电源柜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风散热电源柜进一步包括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防雨罩。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风散热电源柜进一步包括所述柜门上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后设置有显示驱动模块和显示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分别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提高了电源柜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使外界的冷空气流入柜体内将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带走,耗电量小,节省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左侧板,3、右侧板,4、背板,5、柜门,6、进风口,7、第一风扇,8、出
风口,9、第二风扇,10、滤网,11、防雨罩,12、可视窗,13、显示驱动模块,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通风散热电源柜,包括由左侧板2、右侧板3、背板4组成的柜体 1以及设于柜体1前侧的柜门5,所述左侧板2上设有进风口 6与第一风扇7,所述右侧板3 上设有出风口 8与第二风扇9,所述进风口 6与所述出风口 8对称设置。为了防止外界空气将尘埃等杂质带入柜体1内,所述进风口 6处设置有滤网10。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7、第二风扇9为轴流风扇,风流量大且噪音小。为了防止雨水进入而导致柜体1内的设备及电子元器件损坏,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上设置有防雨罩11。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柜门5上设置有可视窗12,所述可视窗12后设置有显示驱动模块13和显示屏14,可使工作人员通过可视窗12直接观察显示数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外界的冷空气经滤网10过滤掉尘埃后通过进风口 6,由第一风扇7将风引入柜体1内,与柜体1进行热交换,同时通过第二风扇9、出风口 8将热量带出,达到对流通风散热的效果。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通风散热电源柜,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组成的柜体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上设有进风口与第一风扇,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出风口与第二风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电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电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电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防雨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电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上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后设置有显示驱动模块和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电源柜,包括由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组成的柜体以及设于柜体前侧的柜门,所述左侧板上设有进风口与第一风扇,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出风口与第二风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分别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提高了电源柜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使外界的冷空气流入柜体内将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带走,耗电量小,节省了成本。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308821SQ2011204450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宝华, 周穆, 李春成, 詹震, 陆俊琪 申请人:江苏正佰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