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1461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车内电池电连接到各种车内负载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图I示出专利文献I描述的例如通过将绝缘壳110与电气部件装接块120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传统电气接线盒。绝缘壳110包括壳体130,用于容纳电气部件装接块120。壳体130的顶和底是敞开的,并且电气部件装接块120可以从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中任意一个方向插入。第一锁定凸起140和第二锁定凸起150形成于壳体130的内壁上,并且被配置为与电气部件装接 块120接合。电气部件装接块120包括其内设置了导体汇流排(省略图示)的块主体180。电气部件装接块120通过导体汇流排将电源电连接到车内负载。第一锁定臂160和第二锁定臂170形成于块主体180的外表面上。第一锁定臂160对应于绝缘壳110上的第一锁定凸起140,而第二锁定臂170对应于绝缘壳110上的第二锁定凸起150。第一锁定臂160构造成当电气部件装接块120从上方插入绝缘壳110时,与第一锁定凸起140接合,而第二锁定臂170被构造成当电气部件装接块120从下面插入绝缘壳110时,与第二锁定凸起150接合。也就是说,第一锁定凸起140、第二锁定凸起150、第一锁定臂160以及第二锁定臂170选择性地构成用于组装电气接线盒100的锁定机构。引文清单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公开申请No.2008-1781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在传统的结构中,绝缘壳110和电气部件装接块120需要配备有包括构造成分别相互接合的锁定凸起140、150和锁定臂160、170的锁定机构。在如上所述的绝缘壳110与电气部件装接块120上形成锁定机构的情况下,用于形成绝缘壳110与电气部件装接块120的型模结构是复杂的。而且,为了提供包括锁定凸起140、150和锁定臂160、170的锁定机构的总体需要,增大了绝缘壳110与电气部件装接块120的外形和重量。考虑到这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使得无需配备锁定机构,就能够将绝缘壳与电气部件装接块组装在一起,并因此抑制了型模的复杂性以及外形和重量的增加。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是一种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包括电气接线盒,该电气接线盒具有绝缘壳和待装配入该绝缘壳中的电气部件装接块;以及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构造成待固定于装配在所述绝缘壳中的电气部件装接块,并且待连接于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中的导体汇流排。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设置在绝缘壳中,并且构造成容纳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接触壁,该接触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构造成与被容纳的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进行接触;端子接受部分,该端子接受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上,并且是上面放置了所述连接端子的部分;以及紧固模块,该紧固模块构造成将放置在所述端子接受部上的所述连接端子拧紧固定到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的所述导体汇流排。所述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与所述接触壁进行接触时,通过利用所述紧固模块将所述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导体汇流排,使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装配入所述绝缘壳中。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气接线盒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侧开口,所述接触壁形成在该一侧开口的一部分上方;以及对侧开口,穿过该对侧开口将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紧固模块包括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构造成从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竖直安装,并且构造成当将所述电气部件装接 块容纳在所述壳体中时从所述一侧开口突出;以及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构造成要螺合到所述连接螺栓上,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接触板部分,该接触板部分要接合到所述导体汇流排;以及螺栓插入孔,该螺栓插入孔设置在所述接触板部分中,并且是使所述连接螺栓插入的孔。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电气接线盒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包括块主体;以及导体汇流排,该导体汇流排包括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的负载侧端子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的电源侧端子部分;构造成与所述接触壁进行接触的接触凸起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的四个角附近的所述块主体上的四个位置中;并且所述接触壁设置成从所述一侧开口的开口边缘部分向开口内侧突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采用容纳在绝缘壳中、与绝缘壳的接触壁产生接触的电气部件装接块,以及采用安置在绝缘壳的端子接受部分上的连接端子,通过将电气部件装接块中的导体汇流排拧紧固定到连接端子,将电气部件装接块装配到绝缘壳中。由于通过使电气部件装接块与绝缘壳体的接触壁接触来限制向上拆离电气部件装接块;同时通过将连接端子安置在绝缘壳的端子接受部分上来限制向下拆离电气部件装接块,所以这种结构使得不再需要给绝缘壳和电气部件装接块配备用于建立这些构件的接合状态的锁定机构。由此,防止了用于形成绝缘壳和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型模的复杂性。而且,由于不需要锁定机构,所以可以抑制绝缘壳和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外形和重量的增大。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效果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将从电气部件装接块竖直安装的连接螺栓插入连接端子并将连接螺母拧到连接螺栓上,可以将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导体汇流排电连接到连接端子,并且电气部件装接块同时被装配到绝缘壳中。所以,可以容易地实现电气接线盒的组装和电连接除了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效果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四个接触凸起部分分别形成于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的四个角附近的块主体上的四个位置中;并且这些接触凸起部分构造成必然地与绝缘壳的接触壁产生接触,因此,即使当电气部件装接块被翻转时,接触凸起部分也能够确定地面对并接触接触壁。由此,能够在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安置方向上增加用于组装的范围。


[图I]图I是示出传统电气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中使用的绝缘壳的透视图。[图3]图3是绝缘壳的前视图。[图4]图4是绝缘壳的平面图。[图5]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截取的绝缘壳的截面图。[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中使用的电气部件装接块的透视图。[图7]图7是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前视图。[图8]图8是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平面图。[图9]图9是电气部件装接块的右视图。[图10]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透视图。[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前视图。[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平面图。[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的右视图。参考标号清单I组装结构3电气接线盒5绝缘壳7电气部件装接块8连接端子9紧固模块15 壳体17 —侧开口18对侧开口19、20 接触壁23端子接受部分31块主体34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5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37导体汇流排39电源侧端子部分41连接螺栓44接触板部分46螺栓插入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所示的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中使用的绝缘壳5的透视图。图3是绝缘壳5的前视图。图4是绝缘壳5的平面图。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截取的绝缘壳的截面图。图6是组装结构I中使用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透视图。图7是电气部件装接块7前视图。图8是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平面图。图9是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右视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接线盒3的组装结构I的透视图。图11是组装结构的前视图。图12是组装结构I的平面图。图13是组装结构的右视图。如图10至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I包括电气接线盒3、连接端子8以及紧固模块9。电气接线盒3包括图2至5所示的绝缘壳5 ;以及图6至图9所示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电气部件装接块7装配在绝缘壳5中,并且电气部件装接块7容纳在该电气部件装接块7内部。整个绝缘壳5由绝缘树脂制成。如图2至5所示,绝缘壳5包括背面壁部分11,成形为平板状;侧面壁部分12、13,从背面壁部分11的右侧和左侧整体向前弯曲;以及前面壁部分14,与侧面壁部分12、13的前面侧接合。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壳体15通过被 这些壁部分11、12、13、14包围而形成。绝缘壳5构造成装接于车主体。因此,用于将绝缘盒5装接于车主体的多个装接钩16从背面壁部分11的后侧凸起。通过使电气部件装接块7容纳于绝缘壳5的壳体15内,绝缘壳5可以保护电气部件装接块7免受外部的影响。壳体15设置了 位于上侧的一侧开口 17 ;和位于下侧的对侧开口 18。因此,壳体15向上和向下敞开。电气部件装接块7从位于下侧的对侧开口 18插入壳体15。成对的右和左舌形接触壁19、20形成于位于上侧的一侧开口 17上。这对接触壁19,20以右侧面壁和左侧面壁12、13的上端朝着壳体15弯曲并且在该壳体15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说,接触壁19、20形成为从一侧开口 17的开口边缘部分向开口内侧突伸,从而接触壁19、20构成壳体15的内壁。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21、22分别整体形成于接触壁19、20的尖端部分上。弯曲部分21、22与背面壁部分11成为整体,从而对接触壁19、20赋予用于使接触壁19、20不可能变形的刚性。容纳于壳体15内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与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该接触限制了电气部件装接块7向上脱离。此外,端子接受部分23形成于绝缘壳5上。端子接受部分23基本上形成于前面壁部分14的上部的中心部分处,并且设置有从前面壁部分14的上部整体向前(从壳体15后退的方向)弯曲的接受面24。下面将描述的连接端子8位于接受面24上。位于前面壁部分14上的接受面24的右侧和左侧上的部分被形成为端子插入槽部分25。连接端子8通过该端子插入槽部分25插入壳体15,并且连接端子8这样插入之后位于接受面24上。如图6至9所示,电气部件装接块7包括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块主体31,并且导体汇流排37设置在块主体31内。块主体31由位于上部的电源侧块单元32 ;以及位于下部的负载侧块单元33形成。如图6至8所示,电源侧块单元32设置了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成形为如平板状,并且设置在电源侧块单元32的上表面上。如图6和7所示,以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间隔壁38形成于负载侧块单元33上,并且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35分别设置在被间隔壁38分隔的空间内。在每个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35内形成熔丝元件,并且熔丝元件具有在流过过电流时通过熔断来保护电气部件的熔断功能。
导体汇流排37包括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和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35。电源侧端子部分39连接到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而负载侧端子单元(未示出)连接到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35。连接螺栓41形成于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上。连接螺栓41从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向上安装,并且构造成当电气部件装接块7容纳于绝缘壳5的壳体15内时,从壳体15的一侧开口 17凸出。然后,未示出的紧固螺母拧到从一侧开口 17凸出的连接螺栓41上。上面描述的连接螺栓41和紧固螺母一体地构成用于将下面描述的连接端子8螺纹紧固到电气部件装接块7内的导体汇流排的紧固模块9。此外,接触凸起部分51形成于块主体31上。接触凸起部分51形成于块主体31的上部上,即,分别对应于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的上部的四角的位置。具体地说,四个接触凸起部分51分别靠近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34的四角形成于块主体31上的四个位置。接触凸起部分51构造成当电气部件装接块7插入绝缘壳5的壳体15内时,必然与绝缘壳5的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利用这种接触,使电气部件装接块7停止插入到壳体15内,并 且同时防止电气部件装接块7从壳体15上方卸下。如图10至13所示,连接端子8包括接触板部分44,以及通过压接而连接到该接触板部分44的电源侧线束(电线)45。接触板部分44位于绝缘壳5的端子接受部分23 (接受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板部分44通过从端子接受部分23上的端子插入槽部分25插入壳体15而位于接受面24上。连接螺栓41所插入的螺栓插入孔46形成于该接触板部分44上。通过将连接螺栓41插入螺栓插入孔46,使连接端子8与电气部件装接块7组装在一起。在该组装状态下,通过将接触板部分44放置在接受面24上,放置向下卸下电气部件装接块7。下面,将描述该实施例的电气接线盒3的组装过程。电气部件装接块7设置成连接螺栓41位于上侧的姿态。保持这种姿态的状态,电气部件装接块7从绝缘壳5的下侧上的对侧开口 18插入该壳体15。通过这样插入,形成于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块主体31的上部的两个接触凸起部分51与壳体15的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因此,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插入停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背面壁部分11为一体的弯曲部分21、22与接触壁19、20接合,接触壁19、20具有强度。因为该原因,接触壁19、20能够牢固容纳接触凸起部分51的接触,而在进行接触时不发生变形,并且从而,能够停止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插入。将电气部件装接块7装入壳体15后,连接端子8的接触板部分44从绝缘壳5的端子插入槽部分25被插入壳体15中,并且,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连接螺栓41被插入到连接端子8上的螺栓插入孔46 (参见图10)中。通过将接触板部分44插入端子插入槽部分25,接触板部分44的两侧被端子插入槽部分25支撑。因此,连接端子8不会倾斜,并因此消除了连接端子8的意外位移。通过将接触板部分44插入端子插入槽部分25,接触板部分44与绝缘壳5的接受面24接触。保持此状态,将紧固螺母拧到连接螺栓41上,从而连接端子8被拧紧固定到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导体汇流排37。通过这种拧紧,电气部件装接块7被保持在绝缘壳5的壳体15内部。在以上描述的本实施例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中,采用与绝缘壳5 (壳体15)的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接触凸起部分51,并且采用安置在绝缘壳5的端子接受部分23上的连接端子8 (接受面24),通过将电气部件装接块7中的导体汇流排37拧紧固定到连接端子8,将电气部件装接块7装配到绝缘壳5中。此结构限制了 通过将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接触凸起部分51与壳体15的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向上拆离电气部件装接块7 ;以及,通过将连接端子8安置在绝缘壳5的端子接受部分23上,向下拆离电气部件装接块7。这使得不再需要给绝缘壳5和电气部件装接块7配备用于建立这些构件的接合状态的锁定机构。如上所述,由于不需要锁定机构,因此避免了用于形成绝缘壳5和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型模的复杂性。而且,由于不需要锁定机构,所以可以抑制绝缘壳5和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外形和重量的增大。此外,因为通过将从电气部件装接块7竖直安装的连接螺栓41插入连接端子8并将连接螺母拧到连接螺栓41上,使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导体汇流排37电连接到连接端子8,并且电气部件装接块7同时被装配到绝缘壳5中,所以此实施例使得可以容易地实现电气接线盒的组装和电连接。而且,在此实施例中,接触凸起部分51形成于在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四个角附近的块主体31上的四个位置处,并且这些接触凸起部分51能够与绝缘壳5的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因此,即使当电气部件装接块7被翻转时,接触凸起部分51能够确定地面对并接触接触壁19、20。由此,能够在电气部件装接块7的安置方向上增加用于组装的范围。 应当明白,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各种其他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5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替换地,壳体15可以形成为水平方向上延伸。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该组装结构包括电气接线盒,该电气接线盒具有绝缘壳和待装配入该绝缘壳中的电气部件装接块;以及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构造成待固定于装配在所述绝缘壳中的电气部件装接块,并且待连接于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中的导体汇流排,所述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包括 壳体,该壳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中,并且构造成容纳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 接触壁,该接触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且构造成与被容纳的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进行接触; 端子接受部分,该端子接受部分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上,并且是上面放置了所述连接端子的部分;以及 紧固模块,该紧固模块构造成将放置在所述端子接受部上的所述连接端子拧紧固定到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的所述导体汇流排,其中,在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与所述接触壁进行接触时,通过利用所述紧固模块将所述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导体汇流排,使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装配入所述绝缘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一侧开口,所述接触壁形成在该一侧开口的一部分上方;以及对侧开口,穿过该对侧开口将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紧固模块包括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构造成从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竖直安装,并且构造成当将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容纳在所述壳体中时从所述一侧开口突出;以及紧固螺母,该紧固螺母构造成要螺合到所述连接螺栓上,并且 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接触板部分,该接触板部分将被接合到所述导体汇流排;以及螺栓插入孔,该螺栓插入孔设置在所述接触板部分中,并且是使所述连接螺栓插入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其中 所述电气部件装接块包括块主体;以及导体汇流排,该导体汇流排包括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端子连接模块的负载侧端子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的电源侧端子部分, 构造成与所述接触壁进行接触的接触凸起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电源侧端子连接模块的四个角附近的所述块主体上的四个位置中,并且 所述接触壁设置成从所述一侧开口的开口边缘部分向开口内侧突伸。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电气接线盒的组装结构,使得无需设置锁定机构,就能够将电气部件装接块装配到绝缘壳中。包括,壳体(15),设置在绝缘壳(5)中并且构造成容纳电气部件装接块(7);接触壁(19,20),设置在壳体(15)的内壁中,并且构造成与所容纳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产生接触;端子接受部分(23),设置于绝缘壳(5),在其上安置连接端子(8);以及紧固模块(9),构造成将安置在端子接受部分(23)上的连接端子(8)拧紧固定到容纳在壳体(15)中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上的导体汇流排(37)上。采用与接触壁(19、20)产生接触的电气部件装接块(7),通过使用紧固模块(9)将连接端子(8)紧固到导体汇流排(37)上,电气部件装接块(7)被装配到绝缘壳(5)中。
文档编号H05K7/02GK102870281SQ20118002185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岩田匡司, 野原真实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