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48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臂架运输用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二背景技术
由于履带起重机运输费用十分昂贵,因此能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臂架内部空间减少运输体积,从而减少运输时所需平板车的数量,对于运输成本控制十分重要。由于起重机的主、副臂规格的不同,可以考虑将副臂插入主臂内进行运输,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运输体积,但如果副臂直接放在主臂腹杆上运输会出现如下不足1、运输中的难以避免的颠簸碰撞会直接导致主臂腹杆变形,如果注意不到,变形后的主臂在工作中很容易发生事故;2、将副臂插入主臂的过程中,由于杆与杆之间是滑动摩擦,副臂要想完全放入主臂里,不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容易破坏主、副臂表面的防腐层。因此,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使主、副臂嵌装运输成为可能。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其能有效地克服主、副嵌装运输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嵌装运输成为可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有的技术方案为该托轮包括固定在主臂下部腹杆上部的前、后支承板,其特点是前、后支承板之间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支承板上的滚轮轴,该滚轮轴上设有带有托槽的滚轮。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主臂下部腹杆上为成两排平行布置,且两排之间平行距离与副臂弦杆之间距离一致,这样就可将副臂的弦杆支撑在滚轮的托槽上嵌装在主臂内,绑紧后实现主、副臂的嵌装运输。由于主、副臂被滚轮隔开,运输中的颠簸不会使它们之间发生碰撞,保证了臂腹杆不会发生变形,避免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副臂在嵌装过程中为滚动装入,不会与主臂发生滑动摩擦,不但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还不会对主、副臂表面的防腐层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主、副臂的嵌装运输成为可能,填补了此类装置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焊接在主臂8下部腹杆9上部的前、后支承板2、6。前、后支承板2、6之间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支承板2、6上的滚轮轴3。该滚轮轴3上设有可绕滚轮轴3转动的、带有托槽的滚轮I。上述滚轮轴3是通过前、后支承板2、6上的插孔插接在前、后支承板2、6上的,其一端下部设有卡槽,该卡槽在滚轮轴3插入前、后支承板2、6上的插孔后被卡板5卡住,卡板5再通过螺栓4固定在支承板上,通过该种结构实现对滚轮轴3的固定。采用该种固定方式较焊接固定方式,极大方便对滚轮1、滚轮轴3进行拆装维护。[0014]如图2所示,2节固定副臂6m标准节7通过本实用新型嵌装在I节主臂12m标准节8内。副臂6m标准节7的弦杆10支撑在主臂12m标准节8腹杆9上的滚轮I托槽上。
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包括固定在主臂(8)下部腹杆(9)上部的前、后支承板(2、6),其特征是前、后支承板(2、6)之间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支承板(2、6 )上的滚轮轴(3 ),该滚轮轴(3 )上设有带有托槽的滚轮(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其特征是滚轮轴(3)是通过前、后支承板(2、6 )上的插孔插接在前、后支承板(2、6 )上的,其一端下部设有卡槽,该卡槽在滚轮轴(3)插入前、后支承板(2、6)上的插孔后被卡板(5)卡住,卡板(5)再固定在支承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主、副臂嵌装运输用托轮,包括固定在主臂下部腹杆上部的前、后支承板,前、后支承板之间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支承板上的滚轮轴,该滚轮轴上设有带有托槽的滚轮。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主臂下部腹杆上为成两排平行布置,且两排之间平行距离与副臂弦杆之间距离一致,这样就可将副臂的弦杆支撑在滚轮的托槽上嵌装在主臂内,绑紧后实现主、副臂的嵌装运输。由于主、副臂被滚轮隔开,运输中的颠簸不会使它们之间发生碰撞,保证了臂腹杆不会发生变形,避免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副臂在嵌装过程中为滚动装入,不会与主臂发生滑动摩擦,不但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还不会对主、副臂表面的防腐层造成损坏。
文档编号B66C23/687GK202848932SQ20122054250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于泽武, 叶文彪, 秦世铎, 李超, 陈士桐, 张志起, 王斌, 孟昕, 刘赫 申请人:抚顺起重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