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117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属自动人行道的部件。
背景技术
自动人行道的下头部梯路中均设有涨紧装置,用于涨紧自动人行道踏板链条,是自动人行道的下头部梯路系统中的一部分。现有的涨紧装置如说明书附图6-8,它包括回转交叉导轨22、倾斜段交叉导轨2-2、下部小侧板11-1、下部大侧板11-2、若干横梁11_3、交叉导轨压板44和相应连接件55,下部两块侧板上分别设置回转交叉导轨2和倾斜段交叉导轨2-2,其中交叉导轨压板44起限位作用,通过倾斜段交叉导轨2-2与倾斜段主轨3相连接后形成封闭的梯路系统;该现有装置工作时,下部小侧板11-1由横梁11-3支撑固定于桁架上,而下部大侧板11-2带动回转交叉导轨2向下部移动,即两交叉导轨重叠部分相互远离,该现有装置在起到涨紧梯路系统的同时,还仍保持梯路中滚轮工作路径的完整,但这种涨紧装置结构复杂,连接部件多,容易造成导轨的振动和噪音大,影响了梯路运行的稳定性,也给安装和维保带来不便。经检索中国专利,有关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的发明很少,所检索到的类似发明均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主要是将原两块下部侧板合并为一块,从而取消了支撑下部小侧板的横梁;同时也改变倾斜段主轨头部结构,从而取代倾斜段交叉导轨,简化了涨紧装置结构,解决现有涨紧装置技术的不足之处,提高梯路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涨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连接部件少、导轨的振动和噪音小等特点。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包括下部侧板、回转交叉导轨2、倾斜段主轨3、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连接件5,压紧装置4压紧倾斜段主轨3,其特征是:将原为两块的下部侧板11-1和11-2合并成一块为下部侧板I,具体是取消了下部小侧板11-1和支撑横梁11-3,所述倾斜段主轨3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为直接相互叠加并连接。并在下部侧板I的上方设置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和所述压紧装置连接件5。在所述倾斜段主轨3中内设一缺口 3-3,该缺口 3-3能容纳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和所述压紧装置4,并在所述倾斜段主轨3位于所述缺口 3-3的上下面各设有一上边缘3-1和一下边缘3-2,从而保持梯路中滚轮工作路径的完整,也取代了原倾斜段交叉导轨2-2。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中设置一沟槽2-1,沟槽2-1能容纳和承载所述上边缘3-1,并使所述上边缘3-1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的工作面保持齐平,使所述上边缘3-1能在所述沟槽2-1中水平方向来回运动;另外可在所述沟槽2-1的上表面布置减震垫,减震垫起到减小振动传递,提高舒适性作用。[0009]在所述压紧装置4中设有一槽口,槽口能容纳和承载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下边缘3-2,使所述压紧装置4通过竖向运动能调节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高低,所述下边缘3-2能在所述槽口中水平方向来回运动。在每个所述压紧装置连接件5上可设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4,以提供更多的支撑点,增加梯路的稳定性,尤其是载客量较大的自动人行道。 所述压紧装置4设置在连接件5上,起到压紧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作用,此设计简单、科学,简化了涨紧装置结构,避免了因较多部件连接,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梯路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本发明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倾斜段主轨中设置的缺口和转交叉导轨中设置的沟槽相互配合,通过此结构改变,取代取代了倾斜段交叉导轨,从而将两块下部侧板合并为一块,简化了涨紧装置的结构,此设计简单、科学,取消了一块下部侧板和一根倾斜段交叉导轨,从而简化了涨紧装置结构,避免了因较多部件连接,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特别是提高了梯路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处俯视放大三维图;图4为图1中件3倾斜段主轨的端部结构三维图;图5为图1中件2 回转交叉导轨的端部结构三维图;图6为现有技术涨紧装置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向剖视图;图8为图6中D处俯视放大三维图。图中标示:1、下部侧板,2、回转交叉导轨,2-1、沟槽,2-2、倾斜段交叉导轨,3、倾斜段主轨,3-1、上边缘,3-2、下边缘,3-3、缺口,4、压紧装置,5、压紧装置连接件,11-1、下部小侧板,11-2、下部大侧板,11-3、横梁,44、交叉导轨压板,5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技术内容。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附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配合截面关系。附图3为图1中B处俯视放大三维图,为局部俯视放大图,表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局部俯视放大效果。附图4为图1中件3倾斜段主轨的端部结构三维图,为倾斜段主轨3的端部结构立体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倾斜段主轨3中缺口 3-3的结构形式。附图5为图1中件2回转交叉导轨的端部结构三维图,为回转交叉导轨2的端部结构立体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交叉导轨2中沟槽2-1的结构形式。附图6-8为现有涨紧装置示意图,表示现有涨紧装置的结构形式。[0029]根据附图1-5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根据附图1-3所示,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包括下部侧板1、回转交叉导轨2、倾斜段主轨3、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连接件5,所述下部侧板I上设置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和所述压紧装置连接件5,所述倾斜段主轨3设置一缺口 3-3,同时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中设置一沟槽2-1,使所述倾斜段主轨3和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直接相互叠加连接,保持梯路中滚轮工作路径的完整,所述压紧装置4设置在连接件5上,起到压紧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作用,所述压紧装置4中设置了一槽口,所述槽口能容纳和承载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下边缘3-2,使所述压紧装置4通过竖向运动能调节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高低,且所述下边缘3-2能在所述槽口中的水平方向来回运动,还可以在所述压紧装置连接件5上设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4,以提供更多的支撑点,增加梯路的稳定性,尤其是载客量较大的自动人行道。根据附图4所示,所述倾斜段主轨3中设置了一缺口 3-3,所述缺口 3-3能容纳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和所述压紧装置4,所述缺口 3-3中设有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上边缘3-1和下边缘3-2。根据附图5所示,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中设置了一沟槽2-1,所述沟槽2-1能容纳和承载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上边缘3-1,使所述上边缘3-1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的工作面保持齐平,且所述上边缘3-1能在所述沟槽2-1中的水平方向来回运动,还可以在所述沟槽2-1上表面设置减震垫,以减小振动传递,提高舒适性。
根据附图6-8所示,现有涨紧装的结构形式及其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涨紧装置亦可以适用于自动扶梯下头部梯路。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另夕卜,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夕卜,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包括下部侧板、回转交叉导轨(2)、倾斜段主轨(3)、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连接件(5),压紧装置(4)压紧倾斜段主轨(3),其特征是:将原为两块的下部侧板(11-1)和(11-2)合并成一块为下部侧板(I),具体是取消了下部小侧板(11-1)和支撑横梁(11-3),所述倾斜段主轨(3)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为直接相互叠加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倾斜段主轨(3)中内设一缺口(3-3),该缺口(3-3)能容纳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和所述压紧装置(4),并在所述倾斜段主轨(3)位于所述缺口(3-3)的上下面各设有一上边缘(3-1)和一下边缘(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中设置一沟槽(2-1),沟槽(2-1)能容纳和承载所述上边缘(3-1),并使所述上边缘(3-1)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的工作面保持齐平,使所述上边缘(3-1)能在所述沟槽(2-1)中水平方向来回运动;另外可在所述沟槽(2-1)的上表面布置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压紧装置(4)中设有一槽口,槽口能容纳和承载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下边缘(3-2),使所述压紧装置(4)通过竖向运动能调节所述倾斜段主轨(3)的高低,所述下边缘(3-2)能在所述槽口中水平方向来回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所述压紧装置连接 件(5)上可设置多个所述压紧装置(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人行道下头部梯路涨紧装置,包括下部侧板、回转交叉导轨(2)、倾斜段主轨(3)、压紧装置(4)、压紧装置连接件(5),压紧装置(4)压紧倾斜段主轨(3),其特征是将原为两块的下部侧板(11-1)和(11-2)合并成一块为下部侧板(1),具体是取消了下部小侧板(11-1)和支撑横梁(11-3),所述倾斜段主轨(3)与所述回转交叉导轨(2)为直接相互叠加并连接。本装置将现有技术的两块下部侧板合并为一块,同时取消了支撑下部小侧板的横梁,也改变倾斜段主轨和回转交叉导轨头部结构,此设计简单、科学,避免了因较多部件连接,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梯路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6B23/18GK203112318SQ2012207544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何斌, 叶小凤, 郑达, 冯涛 申请人:西尼电梯(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