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及支架入罐笼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及支架入罐笼的方法,该车可将液压支架不拆解整体一次性运送入罐笼,从整体将液压支架放到罐笼中到车辆撤出来,保证罐笼的不超重,同时保证液压支架的重心在罐笼中要求的位置,保证罐笼不偏重。解决了支架因拆解下井带来的使用风险,避免了因拆解组装支架带来的时间损失,提高了支架下井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煤矿生产成本,且支架运送过程易于控制。该多用车在拖车和铲车之间实现快速切换,其中拖车用于远途拖运支架和支架入罐笼的运输工作,在完成井下支架搬运工作后可以快速切换成铲车,用于近距离的运输货物,实现了一车多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
【专利说明】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及支架入罐笼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及支架入罐笼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井下支架搬运车包括车头部分和拖车车架,车头部分设有驾驶室、动力系统等。仅用于井下支架的搬运,且支架搬运车在将支架搬运到目的地后,支架搬运车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0003]后来出现了一种拖铲两用井下支架搬运车(专利申请号201110045882.X),该支架搬运车能够较好的在平地运送支架,并可以实现拖铲车的两用。但该车只能在支架重量远小于罐笼的承载量的基础上才能将支架运入罐笼。
[0004]为保证支架入罐笼的顺利,平常在设计罐笼时不得不适当放大罐笼尺寸以增加其承载量,由于罐笼尺寸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井口的开挖量,罐笼尺寸的增大,直接导致开巨大的资金浪费,无形中加大了煤矿建设投资。
[0005]另外,随着煤层的开采,存在勘探和实际开采有出入的地方,有的地方煤层变厚,使用的支架也相应变大。虽然支架重量还没有超出核载,只是与罐笼核载接近,但这种情况下支架下井就成了难题。由于没有可行方案,许多煤矿企业不得不拆解支架,分块下井。这给后续使用中支架泄压、预顶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及支架入罐笼的方法,该车能将重量与罐笼核载量相近的支架不经拆解,直接运送入罐笼,且该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还可以在拖车或铲车之间快速切换,一车多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包括车头部分,与车头部分相连的连接部分、与连接部分可拆卸相连的拖车车架和铲板;车头部分包括前车架、动力系统、驾驶室、位于车头部分中部的前轮;连接部分包括后车架,后车架的前端与前车架的后端相连接,后车架的中部设有后轮及液压控制部分,后车架的后端设有连接面板,连接面板上设有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包括止锁片、销轴;铲板的前端设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上端设有销轴孔,连接臂的下端设有止锁钩;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还包括举升臂固定耳,拖车车架上设有与举升臂固定耳相配合的锁止轴固定耳,举升臂固定耳与锁止轴固定耳通过锁止轴相连接;拖车车架设有鹅颈,鹅颈前端中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固定螺栓固定在鹅颈上,鹅颈的两侧设有转向锁止片,转向锁止片与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相配合;拖车车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可独立工作的前绞盘和两个可独立工作的后绞盘。
[0008]本方案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能将重量与罐笼核载量相近的支架不经拆解,直接运送入罐笼,从而避免拆解支架,分块下井所造成的后续使用中支架泄压、预顶力不足等问题,节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该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还可以在拖车或铲车之间快速切换,其中拖车用于远途拖运支架和支架入罐笼的运输工作,在完成井下支架运送工作后可以快速切换成铲车,用于近距离的运输货物,实现了一车多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
[0009]作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车头部分的驾驶室为一个侧向驾驶室,动力系统包括防爆发动机,前车架的前部设有散热器。
[0010]侧向驾驶室,即驾驶员直视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方便驾驶员随时观察前后路况。散热器有助于动力系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0011]作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连接面板的左、右侧分别固定有一个销轴固定板,连接面板的中部固定有销轴固定架,销轴固定板与销轴固定架之间形成固定槽,止锁片设置在连接面板的前端面的下端,销轴位于固定槽的一侧,所述销轴的一端装在销轴固定架上,所述销轴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螺栓与销轴座固定,销轴座通过销轴座固定螺栓与销轴固定板固定。
[0012]利用上述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支架入罐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抽出连接面板上的销轴,拆卸下铲板;将拖车车架的锁止轴固定耳与连接部分的举升臂固定耳对正后穿入销轴连接,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状态切换至拖车状态;
2)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移动到地面存放支架位置,利用拖车车架上的前绞盘和后绞盘将支架提起并紧固,拖动支架运输到罐笼前;
3)利用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将运送有支架的拖车车架倒入罐笼内,承载重量的拖车轮进入罐笼,同时保证连接部分的后轮不能进入或触压到罐笼底面;
4)关闭拖车车架后绞盘,举升拖车车架使后绞盘受力,启动拖车前绞盘,把支架前端先逐渐放下;继续举升拖车车架以减小支架对罐笼增加的重力作用;再启动拖车车架后端绞盘,逐渐放下支架后端,同时保持对拖车车架的举升状态至支架全部平稳放置到罐笼底面。
[0013]利于上述方法,将运送有支架的拖车车架倒入罐笼内,承载重量的拖车轮进入罐笼,同时保证连接部分的后轮不能进入或触压到罐笼底面,此时拖车车架及支架的重力的一部分作用在连接部分的后轮上,从而保证尽管支架的重量接近罐笼的核载重量,也不会使罐笼的负重超出其核载,从而可以将液压支架运送入罐笼,从整体将液压支架放到罐笼中到车辆撤出来,保证罐笼的不超重,同时保证液压支架的重心在罐笼中要求的位置,保证罐笼不偏重。支架不拆解整体一次性下井解决了支架因拆解下井带来的使用风险,避免了因拆解组装支架带来的时间损失,提高了支架下井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煤矿生产成本,且支架运送过程易于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拖车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发明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铲车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省略车头部分的俯视图;
图5为发明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的连接部分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铲板的主视图;
图8为图5的俯视图;
图9为拖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拖车车架与连接部分连接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拖车车架与连接部分连接的主视图;
图13为利用本发明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支架入罐笼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I 一车头部分;2 —连接部分;3 —拖车车架;4 一铲板;5 —驾驶室;6 —前车架;7 -散热器;8 —后车架;9 一前轮;10 —连接面板;11 一动力系统;12 —转向液压油箱;13 —锁止轴;14 —转向油缸;15 —旋转轴;16 —锁止轴固定耳;17 —后轮;18 —举升梁;19 —倾翻油缸;20 —销轴固定板;21 —销轴固定架;22 —固定槽;23 —销轴;24 —销轴固定螺栓;25 —销轴座;26 —销轴座固定螺栓;27 —止锁片;28 —连接臂;29 —销轴孔;30 —止锁钩;31 —旋转轴固定螺栓;32 —鹅颈;33 —转向锁止片;34 —举升臂固定耳;35 —活塞杆;36 一前绞盘;37 —后绞盘;38 —拖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发明拖铲两用井下支架搬运车包括车头部分1、连接部分2和与连接部分2相连的拖车车架3或铲板4车头部分I包括前车架6,前车架6前部设有散热器7、驾驶室5、动力系统的防爆发动机11,中部设有前轮9,后端设有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液压油箱12、转向油缸14、油泵等,动力系统、转向系统与现有铲车结构相同。驾驶室5为侧向驾驶室,即驾驶员直视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方便驾驶员随时观察前后路况。
[0017]连接部分2包括后车架8,后车架8的前端与前车架6的后端铰接相连,后车架8的中部设有后轮17及用于控制铲板4升降及翻转的液压控制部分,液压控制部分包括倾翻油缸19、举升油缸、举升梁18、液压泵、液压油箱等,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与举升梁18相连,该部分的结构与现有铲车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如图5和图6所示,后车架8的后端设有连接面板10,连接面板10的左、右侧分别固定有一个销轴固定板20,连接面板10的中部固定有销轴固定架21,每个销轴固定板20与销轴固定架2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固定槽22。每个销轴固定板20与销轴固定架21之间分别装有一个销轴23,销轴23的一端装在销轴固定架21上,结合图3所示,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螺栓24与销轴座25固定,销轴座25通过销轴固定螺栓26与销轴固定板20固定。每个销轴固定板20与销轴固定架21之间的连接面板10的前端面的下端分别固定有止锁片27。
[0019]如图7和图8所示,铲板4的前端固定有两个连接臂28,每个连接臂28的上端设有销轴孔29,每个连接臂28的下端设有与止锁片27相配合卡接的止锁钩30,铲板其他部分与现有铲车结构相同。
[0020]如图9和图10所示,旋转轴15通过旋转轴固定螺栓31固定在鹅颈32上,旋转轴是左右摆动组件的一部分,下端锁止轴固定耳16,锁止轴13穿在锁止轴固定耳16上,鹅颈32连接处的两侧有两个转向锁止片33,两个转向锁止片33的间距与连接部分2的销轴座25的最外侧相配合。
[0021]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将铲板4与后车架8连接时,先将铲板4的两个连接臂28从下向上分别置入销轴固定板20与销轴固定架21之间的固定槽22内,将铲板4向上移动,直至止锁钩30卡住连接面板前端的止锁片27,然后将销轴23插入销轴孔29内,销轴23的一端装在销轴固定架21上,将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螺栓24与销轴座25固定,并将销轴座25通过销轴固定螺栓26与销轴固定板20固定在一起,完成了铲板4与后车架8的连接。
[0022]结合图2所示,举升梁18与连接面板10相连,通过举升油缸来控制连接面板10和与其相连的铲板4升降机翻转,倾翻油缸19的活塞杆35与连接面板10相连,通过倾翻油缸19来控制连接面板10和与其相连的铲板4翻转。
[0023]将铲车状态切换至拖车状态时,先拆下连接销轴座25与销轴固定版20和销轴23的螺栓,将销轴23从销轴孔29内抽出来,然后向下移动铲板4,使止锁钩43脱离止锁片27,从而卸下伊板4。
[0024]如图5、图6、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将拖车车架3与后车架8连接时,先将销轴13从锁止轴固定耳16中取出,将拖车车架3与后车架8移动靠近,是锁止轴固定耳16的中心孔与后车架8上的举升臂固定耳34的中心孔对其,然后将销轴13同时穿入锁止轴固定耳16与举升臂固定耳34的中心孔,从而连接完成拖车车架3。
[0025]将拖车状态切换至铲车状态时,先拆下销轴13,分离拖车车架3与后车架8,然后将销轴重新穿入锁止轴固定耳16上,然后将铲板4与后车架8连在一起即可。
[0026]结合图13可知,本发明的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将支架运送入罐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抽出连接面板上的销轴23,拆卸下铲板4;将拖车车架3的锁止轴固定耳16与连接部分2的举升臂固定耳34对正后穿入销轴23连接,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状态切换至拖车状态;
2)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移动到地面存放支架位置,利用拖车车架上的前绞盘36和后绞盘37将支架提起并紧固,拖动支架运输到罐笼前;
3)利用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将运送有支架的拖车车架3倒入罐笼内,承载重量的拖车轮38进入罐笼,同时保证连接部分2的后轮39不能进入或触压到罐笼底面;
4)关闭拖车车架3的后绞盘37,举升拖车车架2使后绞盘37受力,启动拖车前绞盘36,把支架前端先逐渐放下;继续举升拖车车架2以减小支架对罐笼增加的重力作用;再启动拖车车架后端绞盘37,逐渐放下支架后端,同时保持对拖车车架2的举升状态至支架全部平稳放置到罐笼底面。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包括车头部分,与所述的车头部分相连的连接部分、与所述的连接部分可拆卸相连的拖车车架和铲板;所述的车头部分包括前车架、动力系统、驾驶室、位于所述的车头部分中部的前轮;所述的连接部分包括后车架,所述的后车架的前端与所述的前车架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的后车架的中部设有后轮及液压控制部分,所述的后车架的后端设有连接面板,所述的连接面板上设有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所述的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包括止锁片、销轴;所述的铲板的前端设有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的上端设有销轴孔,所述的连接臂的下端设有止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还包括举升臂固定耳,所述的拖车车架上设有与所述的举升臂固定耳相配合的锁止轴固定耳,所述的举升臂固定耳与所述的锁止轴固定耳通过锁止轴相连接;所述的拖车车架设有鹅颈,所述的鹅颈前端中部设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固定螺栓固定在鹅颈上,所述的鹅颈的两侧设有转向锁止片,所述的转向锁止片与所述的拖车车架和铲板连接装置相配合;所述的拖车车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可独立工作的前绞盘和两个可独立工作的后绞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部分的驾驶室为一个侧向驾驶室,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防爆发动机,所述的前车架的前部设有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面板的左、右侧分别固定有一个销轴固定板,所述的连接面板的中部固定有销轴固定架,所述的销轴固定板与所述的销轴固定架之间形成固定槽,所述的止锁片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面板的前端面的下端,所述的销轴位于所述的固定槽的一侧,所述销轴的一端装在销轴固定架上,所述销轴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螺栓与销轴座固定,所述的销轴座通过销轴座固定螺栓与销轴固定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车支架入罐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抽出所述的连接面板上的销轴,拆卸下所述的铲板;将所述的拖车车架的锁止轴固定耳与所述的连接部分的举升臂固定耳对正后穿入销轴连接,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状态切换至拖车状态; 2)将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移动到地面存放支架位置,利用拖车车架上的前绞盘和后绞盘将支架提起并紧固,拖动支架运输到罐笼前; 3)利用井下支架入罐笼拖铲多用车将运送有支架的拖车车架倒入罐笼内,承载重量的拖车轮进入罐笼,同时保证连接部分的后轮不能进入或触压到罐笼底面; 4)关闭拖车车架后绞盘,举升拖车车架使后绞盘受力,启动拖车前绞盘,把支架前端先逐渐放下;继续举升拖车车架以减小支架对罐笼增加的重力作用;再启动拖车车架后端绞盘,逐渐放下支架后端,同时保持对拖车车架的举升状态至支架全部平稳放置到罐笼底面。
【文档编号】B66F9/06GK104003327SQ20131005585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焦召明, 张华坤, 焦显阳, 李可瑞, 张凯 申请人:莱州亚通重型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