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舱定位底座及救援用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7627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救援舱定位底座及救援用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救援舱定位底座及救援用起重机。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孔,用于供救援舱底端部分伸出;限位体,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所述限位体邻近所述定位孔的一侧的形状与救援舱底端的周向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可移动至所述定位孔的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面;锁紧件,用于锁止所述挡块。本发明的救援舱定位底座,能够对救援舱底端进行良好定位,进而便于救援舱在起吊和存放过程中处于相应的姿态(如与车体前后方向垂直或者成预定角度),从而有助于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操作,减少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过程的时间。
【专利说明】救援舱定位底座及救援用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援舱定位底座及救援用起重机。【背景技术】
[0002]在矿山的地下巷道中设置避难硐室,是矿井应急救援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且已经取得了多次成功的救生经验。但是在发生较大矿难时,比如大规模的塌方事故,在塌方道中清除大量的土石,往往需要几十天,甚至上百天,被困人员生还的希望可能性很小,也给营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0003]利用升降救援舱将矿井下的被困人员升井带到地面是一种新的救援方式,例如,在2010年8月在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的塌方事故,就是在被困矿工所在的避难硐室的正上方到地面之间打通一条救生通道,并利用升降救援舱将硐室中的矿工营救出来。
[0004]因此,当矿难发生后,救援舱能否及时运输至现场并安装完毕,直接影响着救援效率和效果。目前,当矿难发生后,一般在现场搭建升降架,并通过普通运输车辆将救援舱运输至现场,然后借助吊装设备将救援舱吊起连接于升降架上的钢丝绳上,以待下放救援。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容易耽误最佳救援时机。基于此,本 申请人:提出了国内首台救援用起重机,在该救援用起重机的车体上开设出一个区域,专门用于存放救援舱;这样当矿难发生后,救援用起重机可经公路迅速到达现场,之后再通过起重臂上的吊绳将救援舱起吊以待下放救援,在救援后再将救援舱存放到车体上。
[0005]目前,车体上的救援舱起吊和存放过程较为复杂,由于救援舱的体积和重量较大,难以定位,需要通过辅助设备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因此,如何提高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速度,以进一步提高救援用起重机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救援舱定位底座,以便于在救援舱在起吊和存放过程中对救援舱进行定位,减少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过程的时间。
[0007]具体而言,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孔,用于供救援舱底端部分伸出;限位体,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所述限位体邻近所述定位孔的一侧的形状与救援舱底端的周向表面相匹配;可移动至所述定位孔的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面;锁紧件,用于锁止所述挡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所述定位孔周侧两个相对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的数目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周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上设置有长形孔,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其螺杆从所述底板的底面向下伸出,所述挡块通过所述长形孔套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杆的螺纹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001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用起重机,该起重机能够有效提高救援舱起吊和存放的工作效率。
[0013]具体而言,该救援用起重机包括车体,还包括底座支撑、救援舱、托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其中:所述底座支撑与所述托架间隔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救援舱底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上;所述救援舱底端安装于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上;在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旋转预设角度时,所述救援舱顶端位于所述托架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支撑包括支撑板和限位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底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底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后与所述连接臂形成限位配合,所述底板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后与所述连接臂形成限位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对所述救援舱顶端的支撑高度大于所述底板对所述救援舱底端的支撑高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底端连接于车体;所述第二立板的底端和所述第三立板的底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板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三立板之间形成V型结构,所述救援舱顶端位于该V型结构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三立板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起重机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另一端绕过所述救援舱连接于另一个连接板。
[0018]采用本发明的救援舱定位底座时,能够实现对救援舱的端部进行定位,以便于对救援舱进行起吊和存放操作;具体地,在需要定位时,可(通过吊绳)将救援舱向上提拉至底板上定位孔的上方,然后下放救援舱使其底端置入定位孔中并且部分从定位孔下方伸出,再移动挡块的位置使其抵住救援舱底端的向下伸出部分,并用锁紧件将挡块锁紧,另外,由于底板上方的限位体与救援舱底端的周向表面的形状相匹配,限位体能够对救援舱位于定位孔上方的部分进行限位,这样上下配合实现了对救援舱底端的定位,进而便于救援舱在起吊和存放过程中处于相应的姿态(如与车体前后方向垂直或者成预定角度),从而有助于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操作,减少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过程的时间。
[0019]采用本发明的救援用起重机时,由于救援舱定位底座可旋转地设置于底座支撑上,完成救援作业后,起重臂吊绳可将救援舱吊至救援舱定位底座的上方,之后通过救援舱定位底座将救援舱底端定位,然后在使救援舱定位底座旋转的同时下放吊绳,最终使救援舱顶端位于托架上,从而完成救援舱的存放;当需要起吊时,反向操作即可,与现有技术相t匕,这样无需使用过多的人力物力即可实现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能够进一步有效减少救援准备时间,提高救援用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援用起重机位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救援用起重机位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援舱定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救援用起重机上应用有该救援舱定位底座,为了便于理解,图3中还示出了救援舱的部分结构;
[0024]图4为图1所示救援用起重机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图4中还示出了救援舱的部分结构;
[0025]图5为图4所示托架在未示出救援舱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7]I 车体
[0028]2 转台
[0029]3 卷扬
[0030]4起重臂
[0031]5变幅油缸
[0032]6 吊绳
[0033]7救援舱
[0034]8救援舱定位底座
[0035]9 托架
[0036]10固定带
[0037]11支撑板
[0038]12安装孔
[0039]13 销轴
[0040]14第一限位孔
[0041]15限位销
[0042]16第二限位孔
[0043]71救援舱顶端
[0044]72救援舱底端
[0045]81 底板
[0046]811定位孔
[0047]812连接臂
[0048]82 挡块
[0049]821长形孔
[0050]83 螺栓
[0051]84 螺母
[0052]85限位体
[0053]90第一立板
[0054]91第二立板
[0055]92第三立板
[0056]93连接板
[0057]9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0058]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形下,本部分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9]请参考图1至图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0060]结合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用起重机包括车体1、转台2、卷扬3、起重臂4、变幅油缸5、吊绳6、救援舱7、救援舱定位底座8和托架9。
[0061]其中,转台2可转动地设置于车体I上,卷扬3、起重臂4的底端和变幅油缸5的底端均连接于转台2,变幅油缸5的顶端连接于起重臂4基本臂的中部位置,起重臂4的顶端设置有托轮,用于支撑吊绳6,吊绳6的一端缠绕于卷扬3上,另一端可用于吊载作业。图1和图2示出的起重臂4和变幅油缸5的状态为作业时的状态,需要运输时,可通过控制变幅油缸5缩回使起重臂收放到车体I和驾驶室的上方。
[0062]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舱定位底座8包括底板81、限位体85、挡块82、螺栓83和螺母84。其中,底板8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811,定位孔811可供救援舱底端72部分伸出;限位体85固定于底板81的顶面且位于定位孔811的周侧,限位体85邻近定位孔811的一侧的形状与救援舱底端72的周向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挡块82上设置有长形孔821,螺栓83安装于底板81上且其螺杆从底板81的底面向下伸出,挡块82通过长形孔821套在螺栓83的下伸螺杆上,螺母84设置于螺杆的螺纹端,这样挡块82可在底板81的底面移动,并且其一端可移动至定位孔811中,通过拧紧螺母84可将挡块82与底板81的底面锁紧。
[0063]救援舱定位底座8可以通过相应的底座支撑安装于车体I上。具体地,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底座支撑可以包括支撑板11和支撑销15,支撑板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2、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6,安装孔12、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6的连线呈三角形,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于连接于车体I上;底板81的侧部设置有连接臂812,连接臂812上设有相应的安装孔(图3未示出),两安装孔通过销轴13连接,这样连接臂812(底板81或救援舱定位底座8)可相对支撑板11转动;另外,连接臂812的结构还能够满足在底板81处于大体水平位置时,限位插15销插入第一限位孔14后可与连接臂812形成限位配合(图3所示的状态),即此时能够使底板81稳定地保持在大体水平的位置;连接臂812的结构还能够满足在底板81转动预设角度时,限位销15插入第二限位孔16后可与连接臂812形成限位配合,即此时能够使底板81稳定地保持在该预设角度附近,并且在此时,底板81朝向托架9所处的位置。
[0064]托架9设置于车体I上,且与救援舱定位底座8 (或其底座支撑)具有一定间隔,托架9可对救援舱顶端71进行支撑。具体地,如图4和5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托架9可以包括第一立板90、第二立板91和第三立板92 ;所述第一立板90的底端连接于车体I,第二立91的底端和第三立板92的底端均连接于第一立板90的顶端,第二立板91和第三立板92之间形成V型结构,该V型结构可用于支撑救援舱顶端71。
[0065]再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未被完全起吊之前,救援舱底端72可由救援舱定位底座8定位,具体地,定位仓底端72位于底板81的定位孔811中,并且部分从定位孔811的下方伸出,挡块82朝向定位孔811移动,将救援舱底端72的向下伸出部分抵住,并由螺母84锁紧,另外,由于底板81顶面的限位体81与救援舱底端72的周向表面的形状相匹配,限位体81能够对救援舱底端72位于定位孔811上方的部分进行限位,这样上下配合实现了对救援舱底端72的定位。救援舱7处于存放状态时,救援舱顶端71支撑在托架9的V型结构上。
[0066]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对上述实施例的救援用起重机和救援舱定位底座8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67]当矿难发生后,救援用起重机及时运输至救援现场,在起重臂4展开到位后(此时救援舱处于图2所示的存放状态),将吊绳6连接于救援舱7的顶部,将限位销15从第二限位孔16中拔出,开动卷扬3,使吊绳6向上提拉救援舱7的顶部,与此同时,救援舱定位底座8相对其底座支撑(支撑板11)旋转,以适应救援舱7的变化;一段时间后,在吊绳6的作用下,救援舱7将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即救援舱7大体垂直于车体1,此时,拧松螺母84并将挡块82拉回,释放救援舱7的向上自由度,之后吊绳6继续向上提拉救援舱7 —定距离,救援舱底端72将从救援舱定位底座8中脱离;然后控制转台2转动,即可将救援舱7移动至车体I外,以待救援。当救援完成后,依次反向操作,即可实现将救援舱7存放到车体I上的救援舱定位底座81与托架9之间。
[0068]从上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用起重机在起吊和存放救援舱时,无需使用过多的人力物力,能够有效减少救援准备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救援舱定位底座能够实现了对救援舱底端的良好定位,进而便于救援舱在起吊和存放过程中处于相应的姿态(如与车体前后方向垂直或者成预定角度),从而有助于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操作,减少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过程的时间。
[0069]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作如下至少一优化:
[0070]一、为了更好地对救援舱底端72位于定位孔811上方的部分进行定位,限位体85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定位孔811周侧两个相对的位置。
[0071]二、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救援舱底端72位于定位孔811下方的部分进行定位,挡块82 (及对应的螺栓83和螺母84)的数目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定位孔811周侧。
[0072]三、为了便于调整挡块82的位置,螺母84优选蝶形螺母。
[0073]四、为为了方便对救援舱的起吊和存放,托架9对救援舱顶端71的支撑高度大于底板81 (或救援舱定位底座8)对救援舱底端72的支撑高度。另外,可将救援舱定位底座8设置在转台3附近,而将托架9设置在距离驾驶室较近的位置。这样也便于实现起吊和存放。
[0074]五、为了使救援舱7在运输状态下更加平稳,如图4和5所示,可在第二立板91的外侧和第三立板92的外侧均设置连接板93,连接板93上设有连接孔95,当救援舱7存放完毕后,将固定带10 (如扎带)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的连接孔,另一端绕过救援舱7连接于另一个连接板的连接孔。
[007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挡块82上设有长形孔821,挡块82的位置由螺母84和螺栓83组成的锁紧件进行调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对挡块82位置的移动即可。
[007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救援舱定位底座8的安装,底板81的侧部设有连接臂812,并与支撑底板11通过销轴13连接,支撑底板11上还具有两个限位孔;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支撑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并且救援舱定位底座8与底座支撑的连接关系及限位方式也不限于以上所述,只要能够实现救援舱定位底座8与底座支撑可转动连接从而使救援舱定位底座8可以适应救援舱7的位置变化即可。
[00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实施例中,托架9采用V型结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对救援舱顶端71进行支撑即可。
[007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救援舱定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8)包括: 底板(81),所述底板(81)上开设有定位孔(811),用于供救援舱底端(72)部分伸出; 限位体(85),固定于所述底板(81)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定位孔(811)的周侧,所述限位体(85)邻近所述定位孔(811)的一侧的形状与救援舱底端(72)的周向表面形状相匹配; 可移动至所述定位孔(811)的挡块(82),设置于所述底板(81)的底面; 锁紧件,用于锁止所述挡块(8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85)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布置于所述定位孔(811)周侧两个相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2)的数目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定位孔(811)周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2)上设置有长形孔(821),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栓(83)和螺母(84),所述螺栓(83)安装于所述底板(81)上且其螺杆从所述底板(81)的底面向下伸出,所述挡块(82)通过所述长形孔(821)套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84 )设置于所述螺杆的螺纹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84)为蝶形螺母。
6.一种救援用起重机,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支撑、救援舱(7)、托架(9)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救援舱定位底座(8),其中:所述底座支撑与所述托架(9)间隔设置于所述车体(I)上;所述救援舱底座(8)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上;所述救援舱底端(72)安装于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8)上;在所述救援舱定位底座(8)旋转预设角度时,所述救援舱顶端(71)位于所述托架(9 )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援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包括支撑板(11)和限位销(15),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2)、第一限位孔(14)和第二限位孔(16),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车体(I)上,所述底板(81)的侧部设置有连接臂(812),所述连接臂(812)通过销轴(13)连接于所述安装孔(12)上,所述底板(81)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销(15)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14)后与所述连接臂(812)形成限位配合,所述底板(81)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销(15)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16)后与所述连接臂(812)形成限位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援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9)对所述救援舱顶端(71)的支撑高度大于所述底板(81)对所述救援舱底端(72)的支撑高度。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救援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9)包括第一立板(90)、第二立板(91)和第三立板(92);所述第一立板(90)的底端连接于车体(I);所述第二立板(91)的底端和所述第三立板(92)的底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板(90)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板(91)和所述第三立板(92)之间形成V型结构,所述救援舱顶端(71)位于该V型结构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救援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立板(91)的外侧和所述第三立板(92)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板(93),所述起重机还包括固定带(10),所述固定带(10)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另一端绕过所述救援舱(7)连接于另一个连接板。
【文档编号】B66C23/62GK103626050SQ20131068524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王振忠, 谢涛, 尹乐龙 申请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