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751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的装置,能够对嵌入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进行温度可控的加热除霜。该装置包括多层叠放小型风扇组、加热棒、连接座、两个出风气管、通风软管和电路板。当玻璃观察窗口出现结霜,影响观察时,电路板中的供电电路接收外部发送的加热指令,向加热棒和风扇组供电。加热棒发热释放热量,风扇将加热棒四周被加热的空气吹至出风气管的出风口,出风口对准玻璃内表面进行加热,实现除霜功能。通过可调温度控制电路实现对玻璃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玻璃加热温度范围控制,该装置外形紧凑,体积小,可方便安装于多种密封腔体内,出风气管可灵活多变,适用于不同尺寸玻璃的加热。
【专利说明】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除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属于机电装置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通过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观察目标时,因受密封腔体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观察玻璃窗口表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会蒙上一层霜,若薄霜不及时清除将会严重影响观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可有效解决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蒙霜后需及时除霜的问题。
[0004]该温控除霜装置包括:风扇组、加热棒、出风气管和电路板;外围设备为密封腔体及嵌入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 ;所述风扇组由两个以上风扇同轴层叠后形成。
[0005]其连接关系为:所述风扇组位于固定在密封腔体内的风扇外壳内,所述加热棒位于加热棒壳内;所述加热棒壳一端通过连接座与风扇外壳固接并贯通,另一端朝向玻璃观察窗口 ;所述加热棒壳朝向玻璃观察窗口 一端的端部连接出风气管,所述出风气管朝向玻璃观察窗口的圆周面上加工有出风口。
[0006]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以及可调温度控制电路;在所述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为加热棒和风扇组供电;在所述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定有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值和加热时间;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或加热时间时,保护电路断开。
[0007]所述供电电路中设置有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在所述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中设置有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值和下限温度值;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所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供电电路断开;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低至度继电器所设定的下限温度时,供电电路闭合。
[0008]所述出风气管的个数为两个以上;加热棒壳朝向玻璃观察窗口一端的端部分别连接通风软管和一个出风气管,剩余出风气管与通风软管贯通。
[0009]所述出风气管的轴向沿玻璃观察窗口的宽度方向;两个以上的出风气管沿玻璃观察窗口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0]所述出风气管上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玻璃观察窗口的中部。
[0011]有益效果:
[0012](I)该装置外形紧凑,体积小,可方便安装于多种密封腔体内,通过该装置能够对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进行可靠加热,有效解决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蒙霜的除霜问题。
[0013](2)通过可调温度控制电路板中的温度控制电路实现对玻璃加热温度范围控制,以及可调温度控制电路板中的保护电路和供电电路上的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实现该装置对玻璃窗口加热过程的三重保护,提高加热过程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该装置的右剖视图;
[0015]图2为该装置的主视图。
[0016]其中,1-风扇组、2-加热棒、3-连接座、4-出风气管、5-通风软管、6-气嘴、7-电路板、8-密封腔体、9-玻璃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够对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进行温度可调的加热,从而及时清除玻璃观察窗口表面的薄霜。
[0019]该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风扇组1、加热棒2、两个出风气管4(分别为出风气管A和出风气管B)、通风软管5和电路板7 ;外围设备为密封腔体8及嵌入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 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玻璃观察窗口 9位于密封腔体8的后端面。
[0020]整个温控除霜装置固定在密封腔体8内部,其中风扇组I由位于风扇外壳内部的多个小型风扇同轴层叠后形成,风扇组I竖直放置。风扇外壳通过支架与密封腔体8固接。加热棒2水平放置在位于风扇组I与玻璃观察窗口之间的加热棒壳内部,且加热棒壳位于风扇组I上方,加热棒壳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加热棒壳通过连接座3与风扇外壳固接,连接座3和加热棒壳均为两端开口的空心腔体,从而将风扇外壳与加热棒壳贯通。加热棒壳靠近玻璃观察窗口的一端分别通过气嘴连接通风软管5和出风气管A ;通风软管5通过气嘴与布置在风扇组I下方的出风气管B贯通。出风气管A和出风气管B的轴线沿玻璃观察窗口 9的宽度方向,出风气管A和出风气管B朝向玻璃观察窗口 9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口,其中位于上方的出风气管A的出风口的开口方向为斜向下,位于下方的出风气管B的出风口的开口方向为斜向上,保证对玻璃观察窗口 9加热的均匀性。所述电路板7上设置有供电电路和可调温度控制电路,在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置有保护电路。其中供电电路为加热棒和风扇组I提供电源,可调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对玻璃加热温度范围控制,保护电路用于实现对玻璃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0021]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观察玻璃窗口表面蒙有薄霜而影响观察时,外围人机操控界面向温度控制电路板7中的供电电路发送加热指令;所述供电电路接收到加热指令后,闭合供电电路和保护电路,给加热棒2和风扇组I供电。加热棒2发热释放出热量,风扇组I将加热棒2四周被加热的空气吹至出风气管A,并通过通风软管5吹至出风气管B ;出风气管A和出风气管B上的出风口对准玻璃内表面进行加热,清除玻璃观察窗口表面的薄霜。
[0022]所述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调温度控制电路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并设定加热时间。供电电路执行加热指令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后,保护电路自动断电。若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前,已到达设定的加热时间,保护电路也会自动断电保护;此时供电电路仍处于闭合状态,当人机操控界面再次发出加热指令后,保护电路闭合,装置继续给玻璃窗口加热;并由此反复,直至达到玻璃观察窗口除霜效果。
[0023]为进一步提高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供电电路中设置有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中设定有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值和下限温度值。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温度继电器所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供电电路自动断开;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低至度继电器保护电路所设定的下限温度时供电电路自动闭合。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中设定的密封腔体的上限温度值大于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定的上限温度值。其中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中设定的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值大于保护电路中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是对整个加热过程的最后一层防护。
[0024]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组(I)、加热棒(2)、出风气管(4)和电路板(7);外围设备为密封腔体(8)及嵌入密封腔体内的玻璃观察窗口(9);所述风扇组(I)由两个以上风扇同轴层叠后形成; 其连接关系为:所述风扇组(I)位于固定在密封腔体(8)内的风扇外壳内,所述加热棒(2)位于加热棒壳内;所述加热棒壳一端通过连接座(3)与风扇外壳固接并贯通,另一端朝向玻璃观察窗口(9);所述加热棒壳朝向玻璃观察窗口(9) 一端的端部连接出风气管(4),所述出风气管(4)朝向玻璃观察窗口(9)的圆周面上加工有出风口 ; 所述电路板(7)上设置有供电电路以及可调温度控制电路;在所述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为加热棒(2)和风扇组(I)供电;在所述可调温度控制电路中设定有密封腔体内的上限温度值和加热时间;当密封腔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或加热时间时,保护电路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中设置有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在所述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中设置有密封腔体(8)内的上限温度值和下限温度值;当密封腔体(8)内的温度达到温度继电器保护电路所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供电电路断开;当密封腔体(8)内的温度低至度继电器所设定的下限温度时,供电电路闭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管(4)的个数为两个以上;加热棒壳朝向玻璃观察窗口(9) 一端的端部分别连接通风软管(5)和一个出风气管,剩余出风气管与通风软管(5)贯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管的轴向沿玻璃观察窗口(9)的宽度方向;两个以上的出风气管(4)沿玻璃观察窗口(9)的长度方向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腔体内玻璃观察窗口的温控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气管(4)上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玻璃观察窗口(9)的中部。
【文档编号】H05B3/84GK203691662SQ20132080662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付娜, 陈智会, 槐以良 申请人: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