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包括扭脚杆、连接杆、齿轮、齿条、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扭脚杆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每个扭脚杆的一端与一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扭脚杆和相应的连接杆的中心轴重合;齿轮为多个,每个连接杆上固定套设至少一个齿轮,齿条和齿轮啮合;第一驱动气缸与齿条连接,第一驱动气缸驱动齿轮沿平行于多个扭脚杆的排列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气缸与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第二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杆平行于中心轴移动。在需要避让不需要插接二极管的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带动相应的连接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扭脚杆避空相应的位置。
【专利说明】插件机的扭脚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件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插件机是将一些有规则的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 PCB)过孔内的机械设备,常常用于将零散的LED (Light-Emitting D1de,发光二极管)自动的插装在PCB板上。
[0003]—般的二极管插件机的扭脚结构,一次动作只能加工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插件机的工作效率低。一个驱动气缸带动一个扭脚杆,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插件机的扭脚结构工作效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二极管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
[0005]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包括扭脚杆、连接杆、齿轮、齿条、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
[0006]所述扭脚杆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扭脚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扭脚杆和相应的所述连接杆的中心轴重合;
[0007]所述齿轮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至少一个所述齿轮,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0008]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齿轮沿平行于多个所述扭脚杆的排列方向移动;
[0009]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移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卡槽为多个。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0014]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0015]所述扭脚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0017]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穿入所述第二孔,且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0018]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的所述连接杆部分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板。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还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齿轮相错设置。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扭脚杆的内部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
[0022]所述扭脚杆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杆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旋入螺钉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孔为垂直设置的两个,所述螺钉为两个,两个所述螺钉分别旋入两个所述螺钉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0024]上述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并列设置的多个扭脚杆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二极管,提高了工作效率。由齿条带动多个齿轮同时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多个扭脚杆同时旋转,保证了多个扭脚杆动作的一致性。一个第一驱动气缸带动多个扭脚杆,而非一个第一驱动气缸带动一个扭脚杆,节约了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
[0025]同时下插时,在电路板在二极管插接位置之间存在不需要插接的位置时,扭脚杆无法避让不需要插接的位置,导致插件机无法使用。上述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在需要避让不需要插接二极管的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带动相应的连接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扭脚杆避空相应的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实施例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正面结构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侧面结构图;
[0029]图4为图3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扭脚杆的截面放大图;
[0031]图6为又一实施例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插件机的扭脚组件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10,包括扭脚杆100、连接杆200、齿轮300、齿条400、第一驱动气缸500和第二驱动气缸7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支撑台600。扭脚杆100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每个扭脚杆100的一端与一个连接杆200固定连接,扭脚杆100和相应的连接杆200的中心轴重合。齿轮300为多个,每个连接杆200上固定套设至少一个齿轮300 (附图中齿轮300的齿省略),齿条400和齿轮300啮合。第一驱动气缸500与齿条400连接,第一驱动气缸500驱动齿轮300沿平行于多个扭脚杆100的排列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气缸700与至少一个连接杆200连接,第二驱动气缸700驱动连接杆200平行于中心轴移动。
[0035]本实施例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10,并列设置的多个扭脚杆100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二极管,提高了工作效率。由齿条400带动多个齿轮300同时转动,齿轮300转动带动多个扭脚杆100同时旋转,保证了多个扭脚杆100动作的一致性。一个第一驱动气缸500带动多个扭脚杆100,而非一个第一驱动气缸500带动一个扭脚杆100,节约了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在需要避让不需要插接二极管的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700带动相应的连接杆500向下运动,进而使扭脚杆100避空相应的位置。
[0036]同时参见图5,扭脚杆100远离连接杆200的一端可以具有横截面Z形的凸起部120。加工过程中,二极管的两个引脚分别位于凸起部120的两侧,在齿条400的带动下,齿轮300进行180度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杆200进行180度旋转,进而带动扭脚杆100进行180度旋转,Z形的凸起部120向相反的方向扭转两个引脚,使二极管稳定的连接在印制电路板上。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连接杆200上固定套设的齿轮300可以位置相错。相邻的两个扭脚杆100—般用于加工相邻的两个二极管,而二极管的排布可能较密集,所以扭脚杆100之间的距离以及连接杆200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较小,此时,齿轮300的位置相错可以节约空间,从而实现加工排布密集的二极管。
[0038]扭脚杆100和连接杆2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连接杆200的一端插入扭脚杆100的内部与扭脚杆10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扭脚杆100上开设有连通至连接杆200的螺钉孔140,螺钉孔140旋入螺钉与连接杆200抵接,从而防止扭脚杆100和连接杆200的相对转动。较佳地,螺钉孔140为垂直设置的两个,螺钉为两个,两个螺钉分别旋入两个螺钉孔140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与连接杆200抵接,在垂直的方向的上紧固连接杆200,可以更加稳定的防止扭脚杆100和连接杆200的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200插入扭脚杆100的部分可以设置为棱柱状,扭脚杆100相应的开设有与连接杆200相适配的棱柱状的槽。连接杆200与扭脚杆100上应用的槽卡合,进而防止扭脚杆100和连接杆200的相对转动。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台60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620和第二支撑板640。连接杆200与第一支撑板620和第二支撑板640可转动连接,齿轮300位于第一支撑板620和第二支撑板640之间。扭脚杆100位于第一支撑板620的上方,第二驱动气缸700位于第二支撑板640的下方。支撑台600起到支撑扭脚杆100和连接杆200的作用。
[0040]具体的,第一支撑板620上开设有第一孔,连接杆200穿过第一孔与扭脚杆100固定连接,且第一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622,第一轴承622位于连接杆200和第一支撑板620之间。第二支撑板640上开设有第二孔,连接杆200的端部穿入第二孔,且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642,第二轴承642位于连接杆200和第二支撑板640之间。与第二驱动气缸700连接的连接杆200部分伸出第二支撑板640。第一轴承622和第二轴承642能够减小连接杆200和支撑台600之间的摩擦。
[0041]参见图1、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6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24,第二支撑板640上相对应的开设有第二通孔644,支撑台600还可以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栓穿过第一支撑板620的第一通孔624和第二支撑板640的第二通孔644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板620和第二支撑板64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支撑板620的水平度。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均可以为两个,两个调节螺栓平行设置,且两个调节螺栓分别靠近第一支撑板620的两端,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栓一一对应的连接,在两端调节可以使调节更加精准。
[0042]扭脚杆100可以并列设置8个或16个,扭脚杆10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连接第二驱动气缸700的扭脚杆100与其他扭脚杆100相比,长度较短,扭脚杆100与第一支撑板620留有扭脚杆100可向下移动的空间。一个第二驱动气缸700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连接杆200,一插件机的扭脚组件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驱动气缸700。
[0043]上述实施例中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10还可以包括连接块800,同时参见图2、图4,连接块800与第二驱动气缸700固定连接;连接块800上开设有卡槽,连接杆200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220,卡接部220卡入卡槽与连接块800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块800进行连接,使第二驱动气缸700与连接杆200的连接组装方式更加灵活,同时方便一个第二驱动气缸700同时连接多个连接杆200。同时参见图6,在一实施例中,一个第二驱动气缸700与多个连接杆200连接,卡槽为多个,卡槽与连接杆200 —一对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气缸700也可以是多个,一个第二驱动气缸700与一个或多个连接杆200连接。
[004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扭脚杆、连接杆、齿轮、齿条、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 所述扭脚杆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扭脚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扭脚杆和相应的所述连接杆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齿轮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至少一个所述齿轮,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齿轮沿平行于多个所述扭脚杆的排列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卡槽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所述扭脚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穿入所述第二孔,且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的所述连接杆部分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还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齿轮相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扭脚杆的内部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 所述扭脚杆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杆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旋入螺钉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为垂直设置的两个,所述螺钉为两个,两个所述螺钉分别旋入两个所述螺钉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文档编号】H05K13/04GK203951690SQ20142036034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邓卫国, 张汉廷, 张举, 孙勋齐 申请人:深圳市大森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