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9543发布日期:2021-10-16 09:5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针织布,特别是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


背景技术:

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申请号:cn201922230730.1;公开号:cn211467674u】。这种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包括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针织布基层,所述第一针织布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针织布基层,所述第二针织布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3.该专利中公开的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虽然具有保温功能,但是,该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因此,设计出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解决了现有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第一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基布的内侧设置有滤膜,滤膜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
6.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同时设置抗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使得面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7.所述的柔软层由两层纯棉层组成。
8.采用以上结构,柔软层由两层纯棉层组成,使得面料更加舒适。
9.所述的基布由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编制而成。
10.所述的基布的厚度为0.2mm。
11.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由腈纶制成。
12.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
13.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由添加有二氧化钛的成纤高聚物制成。
14.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
15.所述的滤膜由聚氟乙烯纤维制成。
16.所述的抗菌层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
17.采用以上结构,抗菌层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面料的抗菌效果更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通过设置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同时设置抗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使得面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具有抗菌抗紫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布;2、第一抗紫外层;3、第二抗紫外层;4、耐磨层;5、滤膜;6、抗菌层;7、柔软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3.如图1所示,本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1,在本实施例中,基布1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2,第一抗紫外层2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3,第二抗紫外层3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4,基布1的内侧设置有滤膜5,滤膜5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6,抗菌层6内侧设置有柔软层7。
24.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抗紫外层2和第二抗紫外层3,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同时设置抗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层6内侧设置有柔软层7,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第二抗紫外层3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4,使得面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25.柔软层7由两层纯棉层组成。
26.采用以上结构,柔软层7由两层纯棉层组成,使得面料更加舒适。
27.基布1由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编制而成。
28.基布1的厚度为0.2mm。
29.第一抗紫外层2由腈纶制成。
30.第一抗紫外层2厚度为0.05mm。
31.第二抗紫外层3由添加有二氧化钛的成纤高聚物制成。
32.第二抗紫外层3厚度为0.05mm。
33.滤膜5由聚氟乙烯纤维制成。
34.抗菌层6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
35.采用以上结构,抗菌层6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面料的抗菌效果更好。
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第一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基布的内侧设置有滤膜,滤膜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软层由两层纯棉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由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编制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厚度为0.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由腈纶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由添加有二氧化钛的成纤高聚物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膜由聚氟乙烯纤维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层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等技术问题。本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第一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基布的内侧设置有滤膜,滤膜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抗菌抗紫外的优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骆恩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高尔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