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子防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5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电子防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电子防卫器。
电子防卫器具已广泛成为人们用于防身的最佳用具。但是对于电警棍、电击衣等类型电子防身器具来说,虽然它能起到一定的防身自卫效果,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电警棍来说,它电击威力大,伤害性强,能将人击倒或者击晕,这样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它只局限于警员专用,不适合于民用。而电击衣虽然用于民用,但穿起来非常麻烦,人们不可能天天穿着它去上街或工作,而且在使用不当时,有可能会误伤他人或电伤自己。另外它的一个最大不足是,只有在歹徒抓住你的衣服时才能电击他,如果歹徒手持凶器、棍棒等物体袭击你,则该电击衣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因此该产品不是你用于防身的最佳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和携带方便、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新型电子防卫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型电子防卫器、由皮制绝缘护腕(1)、护腕金属钮扣(2)、高压控制开关(3)、电子高压发生器及皮制套盒(4)、高压放电电极(5)、(9)、闪光管及防护罩(6)、藏有高压导线的松紧带(7),皮制四指绝缘手套(8)、手握开关(10)、导线(11)组成,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5)和(9)分别设置在皮制绝缘护腕(1)和皮制四指绝缘手套(8)的外表面,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其外表面与金属钮扣无异,而内部则通过高压导线(7)与高压发生器(4)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手握开关(1)呈笔型,并且由电源开关K2和高压放电开关K1两组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手套、护腕、电击器、开关集为一体,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和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安全可靠、且具有成本低、省电、耐用、实用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发生器电路结构图。
如图1所示该防卫器由皮制绝缘护腕(1)、护腕金属钮扣(2)、高压控制开关(3)、电子高压发生器及皮制套盒(4)、高压放电电极(5)、(9)、闪光管及防护罩(6)、藏有高压导线的松紧带(7),皮制四指绝缘手套(8)、手握开关(10)、导线(11)共同构成。
如图2所示由高压发生器B、闪光放电开关K1、电源开关K2、高压控制开关K3、高压电极负极导线L1、闪光控制导线L2、高压电极正极导线L3组成。
如图3所示,该电路包括三极管BG、二极管D、电阻R1至R3、电容C1至C3、高压线圈L1、L2,开关K1、K2及闪光管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K1闭合,电流经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BG整流,再经高压线圈L1输出直流高压,经二极管D、电阻R2、三极管BG同时给电容C2和发光氖管充电,当电充足后便在两端输出高压脉冲。由电阻R3、电容C3及线圈L2、闪光管组成闪光控制电路,由开关K3控制。
实施例高压发生器(B),通过导线连接皮制绝缘护腕及皮制绝缘手套上的两排由若干金属扣组成的高压电极,同时在两排电极之间还接有一个闪光管。所说的高压放电电极(5)和(9)分别设置在皮制绝缘护腕(1)和皮制绝缘四指手套(8)的外表面,并均匀分布在护腕和手套上。高压电极的外表面与金属钮扣无异,而内部则通过高压导线与高发生器接通。因此当电源接通后,同时打开高压放电开关,则在两排电极上将形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此时如遇到歹徒攻击时,便可以用来自身防卫了。
闪光管的作用1、是瞬间发出耀眼之光,使人几秒之内暂时失明;2,是在不用时将电放掉消除。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电子防卫器,由皮制绝缘护腕(1)、护腕金属钮扣(2)、高压控制开关(3)、电子高压发生器及皮制套盒(4)、高压放电电极(5)、(9)、闪光管及防护罩(6)、藏有高压导线的松紧带(7),皮制四指绝缘手套(8)、手握开关(10)、导线(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5)和(9)分别设置在皮制绝缘护腕(1)和皮制四指绝缘手套(8)的外表面,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其外表面与金属钮扣无异,而内部则通过高压导线(7)与高压发生器(4)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新型电子防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握开关(10)呈笔型,并且由电源开关K1和高压放电开关K2两组构成。
专利摘要
新型电子防卫器,该防卫器包括皮制四指手套和皮制绝缘护腕及电子高压发生器三大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压放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皮制绝缘护腕和皮制四指绝缘手套的外表面,并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它的外表面与金属钮扣无异,而内部则通过高压导线与高压发生器接通。因此,使用时只要将高压放电开关打开,则在绝缘手套和绝缘护腕的两排放电电极上,将形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从而可以用来防止歹徒的攻击,以达到防身自卫的目的。
文档编号F41B6/00GKCN2180964SQ93245388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晓龙 申请人:李晓龙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