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全方位复合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扬;提升牵引技术领域,具体说,本案系有关一种设设置于挖土机(俗称怪手)或重型机活动杆臂端的全方位复合夹具,特别是指一种其爪夹同时兼具夹持、回旋、前后、左右等全方位活动能力的复合夹具。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起重机(悬吊重物)、推挖土机,用途单一,多伴依赖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不容易将被吊持物迅速、准确固于搬运机上,又不容易将被吊物准确释放,须人工调整、定位。吊持物无法确实很牢固的固定于钢索上,易于搬运途中脱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为克服现存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全方位复合夹具,该夹具可置设于挖土机的挖斗部份,机动性强,实现一机多用,且可实现对不同物件的夹取,达到通用性广泛的又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目的。在该方案中包括一基座,一方位调整机构,一旋盘机构及夹具单元,其主要工作行程的动作可为旋转,上下、前后、左右,对于不同性质的工程内容均可应付得宜。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应用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A、B图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参见图2,其中1为基座,2为方位调整机构,3为旋盘机构,4为夹具单元,200A为吊臂,11为板架上方,200A′为臂梢,1A为板架后凸板,12为板架下方,21、22、23为油压缸,1B为旋臂,31、32、33为长形板块,34为板体,3A为驱动马达,3B为小齿轮,3C为大齿盘组,3D为基盘,41、42为板架,A为支点,43、44为一夹片,41′、42′为连杆,45为辅靠爪体。
从附图2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其主要包括一基座1,一方位调整机构2,一旋盘机构3及夹具单元4,其中,基座1系枢合于吊臂200A下端之一双U型板架,板架上方11则枢合于臂梢200A′且呈可活动状态,在板架下方12处悬枢一旋盘机构3与夹具单元4,方位调整机构2分别由可辅助调节前后、左右、上下角度位的油压或气压缸组21、22、23组成并分别置于本实用新型上、中、下部位,即主杆臂200A与板架后凸板1A间,板架侧方延伸的旋臂1B与旋盘机构3间,及旋盘机构3与夹具单元4间。
旋盘机构3系由长形板块31、32、33组搭呈尾脊形,底部为一中央屡空板体B4,驱动马达3A,设置于板体34一侧,下方衔一小齿轮3B,该齿轮旋动时,可啮合牵动一大齿盘组3C,籍此可使旋盘机构3经由马达3A的操控使夹具单元呈正360°或负360°转动。
夹具单元4系设置于大齿轮组3C下方的基盘3D上,基盘3D向下延伸两组板架41、42,其分别枢设连杆组41′、42′与下方侧面呈圆弧板状夹片43、44铆接,夹片43、44交合在支点A处,夹片即可经由油压缸23的推抵而呈张开或夹紧动作,夹片43、44四角偶处形成四辅靠爪体45,辅靠爪体可为方形体、圆柱体、或圆球体等其它形状。参见图2从而可达到适应不同外形工件的夹持。
图3A及图3B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从图中看出,依靠油压缸组21、22、23的分别动作,可使夹具单元呈现上下、前后、左右及旋转全方位动作,对于不同性质的工程及形状不同的待持物,都可应用自如。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速度快,机动性高,适用性广泛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全方位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夹具包括一基座,一方位调整机构,一旋盘机构及夹具单元,其中基座系枢合于吊臂下端的一双U形板架,板架上方枢合于臂梢且呈活动状态,板架下方是悬驱一悬盘机构及夹具单元。方位调整机构包括油压缸组,分别置于杆臂与板架后凸板间,板架侧方延伸的旋臂与旋盘机构间,及旋盘机构与夹具单元间。旋盘机构系由长形板块组搭呈尾脊形,底部为一中央屡空板体,驱动马达设置于板体一侧,下方衔一小齿轮。夹具单元系设置于大齿轮组下方基盘上,基盘向下延伸两组板架,分别枢设连杆组与下方侧面呈圆弧板状夹片铆接,夹片交合于一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单元活动辅靠爪体,可为方形体,圆柱体,圆球体。
专利摘要一种全方位复合夹具,包括一基座、一方位调整机构、一旋盘机构及夹具单元,其中基座枢合于主杆臂下端一双U型板架,其上部枢合于臂梢,呈活动状,下方悬枢一旋盘机构及夹具单元。方位调整机构分别具有可辅助调整前后、左右、及上下位置的油压(或气压)缸组构成,分别置于杆臂与板架后凸板间,板架侧方延伸的旋臂与旋盘机构间,及旋盘机构与夹具单元间,藉此,夹具单元在夹持物件后实现回旋,左右、前后全方位活动状态。可实现省工、省力,具有速度快,机动性高,适用性广泛的优点。
文档编号B66C1/42GK2209139SQ9421819
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9日
发明者刘真淳 申请人:刘真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