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仓泵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622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碳酸钙仓泵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aCO3,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大多采用机械方法(用雷蒙磨或其它高压磨)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制得。在现有技术中,碳酸钙在制得后,利用重力作用,会通过管道进入料仓,其不足之处在于,输送难以保持稳定状态,在物料输送量较大时,会造成管道负载较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也会出现物料散落的现象,从而导致浪费及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障碳酸钙在制备完成后,稳定进入到料仓中的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
[0004]一种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包括连接在高压磨出料口处的仓式栗,仓式栗的下方连通设有输送总管道,仓式栗通过气管连接在储气罐上,储气罐的另一端设有空压机,输送总管道的另一管道口处设有分路阀,分路阀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组与输送总管道相通的输送分管道,输送分管道垂直于地面设置,另一端口设置在料仓的顶端,料仓上还设有除尘器。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6]所述储气罐朝向仓式栗的气管上设有止回阀。
[0007]本发明根据碳酸钙物料的特点,采用空压机和仓式栗连续输送方式,能够确保碳酸钙物料的稳定输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可避免浪费及污染现场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例说明:
[0011]1、高压磨出料口 ;2、仓式栗;3、输送总管道;4、储气罐;5、空压机;6、分路阀;7、输送分管道;8、料仓;9、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包括连接在高压磨出料口 I处的仓式栗2 (也称为压力发送罐),仓式栗2的下方连通设有输送总管道3,仓式栗2通过气管连接在储气罐4上,储气罐4的另一端设有空压机5,输送总管道3的另一管道口处设有分路阀6,分路阀6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组与输送总管道3相通的输送分管道7,输送分管道7垂直于地面设置,另一端口设置在料仓8的顶端,料仓8上还设有除尘器9。
[0014]使用时,碳酸钙从仓式栗2进入输送总管道3,由仓式栗2产生的气流将碳酸钙输送至料仓8,尾气经除尘器9分离后排入大气,实现输送过程。储气罐4用于系统用气的储存和缓冲,以免因供气管网的压力波动和供气量不足而造成送料失败。
[0015]本实施例中,储气罐4朝向仓式栗2的气管上设有止回阀。目的在于,放置气体倒流,进一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高压磨出料口处的仓式栗,仓式栗的下方连通设有输送总管道,仓式栗通过气管连接在储气罐上,储气罐的另一端设有空压机,输送总管道的另一管道口处设有分路阀,分路阀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组与输送总管道相通的输送分管道,输送分管道垂直于地面设置,另一端口设置在料仓的顶端,料仓上还设有除尘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钙仓栗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朝向仓式栗的气管上设有止回阀。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钙仓泵输送系统,包括连接在高压磨出料口处的仓式泵,仓式泵的下方连通设有输送总管道,仓式泵通过气管连接在储气罐上,储气罐的另一端设有空压机,输送总管道的另一管道口处设有分路阀,分路阀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组与输送总管道相通的输送分管道,输送分管道垂直于地面设置,另一端口设置在料仓的顶端,料仓上还设有除尘器。本发明根据碳酸钙物料的特点,采用空压机和仓式泵连续输送方式,能够确保碳酸钙物料的稳定输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可避免浪费及污染现场的生产环境。
【IPC分类】B65G53/16, B65G65/32
【公开号】CN105173774
【申请号】
【发明人】文万茂, 杨振东
【申请人】安徽省铜陵县牛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