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807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
【背景技术】
[0002]电线电缆行业传统的交联工艺为温水交联,将整根电缆放置在恒温80-90摄氏度水槽中进行保温2 - 4个小时,主要存在可操作性差,浪费能源,电缆容易氧化等缺点。另夕卜,电线电缆交联时间管控为人工手动计时模式,操作员换班时要与对班进行交接,这里有诸多人为控制风险,因操作员工作繁忙或疏忽导致无法正确计时,将会直接导致产品蒸汽时间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风险。线缆蒸汽时间过长:导致产品因交联时间过长而进水报废,同时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线缆蒸汽时间过短:导致产品交联度不合格,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线电缆交联时可以准确控制电线电缆的交联时间,不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且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相对节省电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包括长方体形蒸箱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连有管线,该管线穿过长方体形蒸箱的侧壁伸入到长方体形蒸箱内;所述长方体形蒸箱的一侧汽密封装有蒸箱拉门,长方体形蒸箱的顶壁上装有报警器,长方体形蒸箱的体壁由内侧保温层和外侧钢板层复合构成,在长方体形蒸箱的内壁上装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长方体形蒸箱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和蒸汽发生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0005]采用上述结构的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可以根据不同交联料的交联时间及交联温度标准要求,预先在PLC控制器内设定交联时间和交联温度参数,当蒸箱内温度达到予设值时开始计算交联时间,交联时间达到予设值时PLC控制器启动所述报警器报警并关闭所述蒸汽发生器,可以防止交联时间过长和过短的问题,能够保证线缆产品的交联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蒸箱体壁为汽密封结构,蒸箱体壁由内侧保温层和外侧钢板层复合构成,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可以节省大量电能。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的主剖视示意图,图中蒸箱拉门处于打开状态。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的俯剖视示意图,图中蒸箱拉门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包括长方体形蒸箱10和蒸汽发生器20,蒸汽发生器20连有管线21,该管线21穿过长方体形蒸箱10的侧壁伸入到长方体形蒸箱10内;所述长方体形蒸箱10的一侧汽密封装有蒸箱拉门11,长方体形蒸箱的顶壁上装有报警器12,长方体形蒸箱10的体壁由内侧保温层13和外侧钢板层14复合构成,在长方体形蒸箱10的内壁上装有温度传感器15 ;还包括设置在长方体形蒸箱10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16, PLC控制器16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相连,PLC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12和蒸汽发生器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主权项】
1.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蒸箱(10)和蒸汽发生器(20),蒸汽发生器(20)连有管线(21),该管线(21)穿过长方体形蒸箱(10)的侧壁伸入到长方体形蒸箱(10)内;所述长方体形蒸箱(10)的一侧汽密封装有蒸箱拉门(11),长方体形蒸箱的顶壁上装有报警器(12),长方体形蒸箱(10)的体壁由内侧保温层(13)和外侧钢板层(14)复合构成,在长方体形蒸箱(10)的内壁上装有温度传感器(15);还包括设置在长方体形蒸箱(10)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相连,PLC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12)和蒸汽发生器(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时间可控式硅烷交联蒸箱,包括长方体形蒸箱和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连有管线,该管线穿过长方体形蒸箱的侧壁伸入到长方体形蒸箱内;长方体形蒸箱的一侧汽密封装有蒸箱拉门,长方体形蒸箱的顶壁上装有报警器,长方体形蒸箱的体壁由内侧保温层和外侧钢板层复合构成,在长方体形蒸箱的内壁上装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长方体形蒸箱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和蒸汽发生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线缆的交联温度及时间,本实用新型蒸箱体壁为汽密封结构,且蒸箱体壁由内侧保温层和外侧钢板层复合构成,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IPC分类】H01B13-00, B29C35-04
【公开号】CN204295939
【申请号】CN201420795805
【发明人】田仕鸿, 王大斌, 张涛, 薛海鹏, 周鑫
【申请人】中利科技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