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2826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常见的减速器有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行星
[0003]齿轮减速器。国内的减速器多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为主;其中,蜗轮蜗杆减速器的特点是传动比大、工作较稳定、噪声低、结构紧凑、可以自锁。该种设计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的减速传动及机械结构中传递相错轴间的动力和运动;然而,目前传统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大多是采用单个的蜗轮和单个的蜗杆传动,其存在着传动效率低、易发热的问题,且单个蜗杆带动蜗轮运转时产生带方向性的轴向力,会影响整机的工作状态,并使得蜗轮与蜗杆之间磨损加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0004]因此,改进现有的蜗杆传动减速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能够解决现有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存在着传动效率低、易发热的问题,且单个蜗杆带动蜗轮运转时产生带方向性的轴向力,会影响整机的工作状态,并使得蜗轮与蜗杆之间磨损加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该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包括减速机外壳,注油口,透气螺帽,皮带轮,轴承座,输入蜗杆,输入蜗轮,从动蜗杆,从动蜗轮,输出轴,键槽和放油孔;
[0007]注油口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顶端;透气螺帽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上侧,皮带轮连接输入蜗杆,轴承座连接输入蜗杆,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右侧,输入蜗轮连接输入蜗杆,从动蜗杆连接输入蜗轮,从动蜗杆连接从动蜗轮,输出轴与从动蜗轮的中间位置连接,键槽设置在输出轴的右端;放油孔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下部。
[0008]进一步,皮带轮具体采用A型皮带轮。
[0009]进一步,皮带轮采用防滑皮带轮,由皮带轮、皮带、网纹滚花和安装孔组成,在皮带轮皮带槽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网纹滚花。
[0010]进一步,轴承座具体采用UC210型号的进口 SKF轴承。
[0011]进一步,轴承座包括圆柱形基座主体、支撑座体,圆柱形基座主体内壁围成轴孔,支撑座体上有固定螺孔,圆柱形基座主体内壁均匀设置有螺纹,固定螺孔有四个;螺纹之间间距为轴孔直径的1/10。
[0012]进一步,采用45号钢或锡青铜材质的输入蜗轮和从动蜗轮。
[0013]进一步,输出轴,包括一体的塑料输出轴、塑料齿轮和金属芯轴,塑料齿轮注塑包覆在金属芯轴的上部,金属芯轴与塑料齿轮的齿侧面垂直,塑料齿轮的上部与塑料输出轴连为一体。
[0014]进一步,塑料输出轴内设置有防止注塑缩形的孔,孔的中心线与金属芯轴的中心线重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装置广泛应用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解决了现有的蜗杆传动减速器存在着传动效率低、负载能力小、易发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故障率低,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皮带轮的皮带槽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网纹滚花,如是,皮带在皮带轮带有网纹滚花壁面的皮带槽中不容易出现打滑的问题,它结构简单,防滑效果好;在圆柱形基座主体内壁均匀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螺孔有四个,所以一方面可以与轴承更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可以使轴承座更牢固地固定在需要固定的地方。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轴,采用输出轴,齿轮一体式注塑结构,且为了保证输出轴与齿轮板的配合,输出轴与齿轮板接触的端部采用金属芯轴连接,使得输出轴运行更加稳定,塑料输出轴中间的孔能够有效的降低输出轴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缩型,使一体式输出轴的尺寸更加稳定,这种结构的输出轴,能节省生产成本,降低噪音,且耐磨,结构简单,适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减速机外壳;2、注油口 ;3、透气螺帽;4、皮带轮;5、轴承座;6、输入蜗杆;7、输入蜗轮;8、从动蜗杆;9、从动蜗轮;10、输出轴;11、键槽;12、放油孔;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不存在软件或方法的创新。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包括减速机外壳1,注油口 2,透气螺帽3,皮带轮4,轴承座5,输入蜗杆6,输入蜗轮7,从动蜗杆8,从动蜗轮9,输出轴10,键槽11和放油孔12 ;
[0023]注油口 2设置在减速机外壳I的顶端;透气螺帽3安装在减速机外壳I的左上侧,皮带轮4连接输入蜗杆6,轴承座5连接输入蜗杆6,安装在减速机外壳I的右侧,输入蜗轮7连接输入蜗杆6,从动蜗杆8连接输入蜗轮7,从动蜗杆8连接从动蜗轮9,输出轴10与从动蜗轮9的中间位置连接,键槽11设置在输出轴10的右端;放油孔12设置在减速机外壳I的左下部。
[0024]优选地,所述的皮带轮4具体采用A型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0025]如图2所示,皮带轮由皮带2、网纹滚花3和安装孔4组成,它在皮带轮I皮带槽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网纹滚花3。
[0026]优选地,所述的轴承座5具体采用UC210型号的进口 SKF轴承,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0027]如图3所示,轴承座,包括圆柱形基座主体1、支撑座体,圆柱形基座主体I内壁围成轴孔4,支撑座体上有固定螺孔2,圆柱形基座主体I内壁均匀设置有螺纹3。
[0028]固定螺孔2有四个,四个螺孔2可以将轴承座牢固地固定在需要固定的地方。螺纹3之间间距为轴孔直径的1/10,这样的间距一方面不用花太高的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轴承座可以和轴承更紧密结合在一起。
[0029]优选地,所述的输入蜗杆6,从动蜗杆8具体采用45号钢制成的,有利于提高硬度,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0030]优选地,所述的输入蜗轮7,从动蜗轮9具体采用锡青铜材质制成的,使得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31]如图4所示,输出轴,包括一体的塑料输出轴1、塑料齿轮2和金属芯轴3,塑料齿轮2注塑包覆在金属芯轴3的上部,金属芯轴3与塑料齿轮2的齿侧面垂直,塑料齿轮2的上部与塑料输出轴I连为一体,塑料输出轴I内设置有防止注塑缩形的孔4,孔4的中心线与金属芯轴3的中心线重合。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装置广泛应用于减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解决了现有的蜗杆传动减速器存在着传动效率低、负载能力小、易发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故障率低,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
[0033]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包括减速机外壳,注油口,透气螺帽,皮带轮,轴承座,输入蜗杆,输入蜗轮,从动蜗杆,从动蜗轮,输出轴,键槽和放油孔; 注油口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顶端;透气螺帽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上侧,皮带轮连接输入蜗杆,轴承座连接输入蜗杆,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右侧,输入蜗轮连接输入蜗杆,从动蜗杆连接输入蜗轮,从动蜗杆连接从动蜗轮,输出轴与从动蜗轮的中间位置连接,键槽设置在输出轴的右端;放油孔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皮带轮具体采用A型皮带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皮带轮采用防滑皮带轮,由皮带、网纹滚花和安装孔组成,在皮带轮皮带槽两侧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网纹滚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具体采用UC210型号的进口 SKF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包括圆柱形基座主体、支撑座体,圆柱形基座主体内壁围成轴孔,支撑座体上有固定螺孔,圆柱形基座主体内壁均匀设置有螺纹,固定螺孔有四个;螺纹之间间距为轴孔直径的1/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45号钢或锡青铜材质的输入蜗轮和从动蜗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出轴,包括一体的塑料输出轴、塑料齿轮和金属芯轴,塑料齿轮注塑包覆在金属芯轴的上部,金属芯轴与塑料齿轮的齿侧面垂直,塑料齿轮的上部与塑料输出轴连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塑料输出轴内设置有防止注塑缩形的孔,孔的中心线与金属芯轴的中心线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级蜗杆传动减速器,注油口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顶端;透气螺帽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上侧,皮带轮连接输入蜗杆,轴承座连接输入蜗杆,安装在减速机外壳的右侧,输入蜗轮连接输入蜗杆,从动蜗杆连接输入蜗轮,从动蜗杆连接从动蜗轮,输出轴与从动蜗轮的中间位置连接,键槽设置在输出轴的右端;放油孔设置在减速机外壳的左下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蜗杆传动减速器存在着传动效率低、负载能力小、易发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故障率低,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
【IPC分类】F16C35-00, F16H1-22, F16H55-38, F16C3-02, F16H55-02, F16H55-22, F16H55-06
【公开号】CN204300239
【申请号】CN201420729604
【发明人】李公法, 陈迪斯, 程福维, 赵亚平, 赵颢云, 蒋国璋, 刘洪海, 孔建益, 熊禾根, 谢良喜, 李明, 谌天伟, 高旭峰, 张启炯
【申请人】武汉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