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5087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和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
+口 O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通信基站铁塔,属于非定型产品,根据不同地域设计制造不同的塔型。通信基站铁塔安装过程是:准备安装材料:先由工厂加工制造通信基站铁塔的各种工件,然后将通信基站铁塔工件运至施工现场。安装实施:先打基础,放置预埋件,待混凝土凝固15天一一30天后,再利用起吊设备将铁塔各段塔材吊起,人员登高在高空用螺栓分段将塔材进行连接安装。铁塔组立完成后再进行校正调直。这样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缺陷:一是从打基础到安装完成,需要很长时间,每个通信基站铁塔施工安装完成约I个月左右;二是安装过程繁杂,安装人员要高空作业,最高时达到百米以上,危险性大;三是施工占地面积大,占地协调难度大,不宜随时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采用三块连接板上的圆孔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下部,有利于在空间上将三根上活塞杆隔离开,避免三根上活塞杆之间相互干扰;采用底座的四周均匀分布有三个螺栓,通过螺栓与地基连接,有利于提高铁塔的稳定性;采用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有利于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之间的稳定衔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提升装置;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均包括三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柱;三根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圆柱;三根支撑柱和圆柱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三块连接板的一侧均开有圆孔;三块连接板上的圆孔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下部;三个圆孔到圆柱轴线的距离相等;铁塔底节段的支撑柱底端焊接有底座;底座的四周均匀分布有三个螺栓;铁塔底节段和铁塔中节段的三根支撑柱顶端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柱;铁塔顶节段和铁塔中节段的三根支撑柱底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铁塔顶节段的三根支撑柱顶端焊接有天线支架;天线支架的顶端竖直连接有避雷针。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圈;固定圈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侧液压缸;侧液压缸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侧活塞杆;侧活塞杆的顶端水平连接有移动圈;移动圈的上侧、移动圈的中部、移动圈的下侧均设置有上液压缸;上液压缸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活塞杆。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圈上侧的上液压缸和移动圈中部的上液压缸之间的夹角为30度;移动圈下侧的上液压缸和移动圈中部的上液压缸之间的夹角为30度。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侧活塞杆的直径小于圆孔的直径;定位柱与定位孔相匹配;定位柱的上端设置为弧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三块连接板上的圆孔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下部,有利于在空间上将三根上活塞杆隔离开,避免三根上活塞杆之间相互干扰;2、采用底座的四周均匀分布有三个螺栓,通过螺栓与地基连接,有利于提高铁塔的稳定性;3、采用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有利于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之间的稳定衔接;4、采用移动圈、上液压缸、上活塞杆的组合,可以方便快捷的提升每一节铁塔,有利于快速施工;5、采用定位柱的上端设置为弧面,降低了对定位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铁塔每一节之间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铁塔底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铁塔中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铁塔顶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铁塔底节段;2、铁塔中节段;3、铁塔顶节段;4、提升装置;11、底座;12、螺栓;13、支撑柱;14、连接板;15、圆孔;16、圆柱;17、定位柱;21、定位孔;31、天线支架;32、避雷针;41、固定圈;42、移动圈;43、上液压缸;44、上活塞杆;45、侧液压缸;46、侧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所示,包括铁塔底节段1、铁塔中节段2、铁塔顶节段3、提升装置4;铁塔底节段1、铁塔中节段2、铁塔顶节段3均包括三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3;三根支撑柱13的中部设置有圆柱16;三根支撑柱13和圆柱16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14;三块连接板14的一侧均开有圆孔15;三块连接板14上的圆孔15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14上部、连接板14中部、连接板14下部;三个圆孔15到圆柱16轴线的距离相等;铁塔底节段I的支撑柱13底端焊接有底座11;底座11的四周均匀分布有三个螺栓12;铁塔底节段I和铁塔中节段2的三根支撑柱13顶端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柱17;铁塔顶节段3和铁塔中节段2的三根支撑柱13底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21;铁塔顶节段3的三根支撑柱13顶端焊接有天线支架31;天线支架31的顶端竖直连接有避雷针32;提升装置4包括固定圈41;固定圈41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侧液压缸45;侧液压缸45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侧活塞杆46;侧活塞杆46的顶端水平连接有移动圈42;移动圈42的上侧、移动圈42的中部、移动圈42的下侧均设置有上液压缸43;上液压缸4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活塞杆44;移动圈42上侧的上液压缸43和移动圈42中部的上液压缸43之间的夹角为30度;移动圈42下侧的上液压缸43和移动圈42中部的上液压缸43之间的夹角为30度;侧活塞杆46的直径小于圆孔15的直径;定位柱17与定位孔21相匹配;定位柱17的上端设置为弧面。
[001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预定的安装位置安装好提升装置4,使上活塞杆44处于收缩状态,先把铁塔顶节段3放置于提升装置4的中部,使上活塞杆44伸长,与圆孔15配合,启动侧液压缸45,使侧活塞杆46伸长,将铁塔顶节段3提升,将铁塔中节段2放置于铁塔顶节段3下方,定位柱17和定位孔21配合,使上活塞杆44收缩,启动侧液压缸45,使移动圈4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启动侧液压缸45,使侧活塞杆46伸长,将铁塔中节段2提升,将铁塔底节段I放置于铁塔中节段2下方,定位柱17和定位孔21配合,使上活塞杆44收缩,启动侧液压缸45,使移动圈4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完成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的安装过程。
[0019]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塔底节段(I)、铁塔中节段(2)、铁塔顶节段(3)、提升装置(4);铁塔底节段(1)、铁塔中节段(2)、铁塔顶节段(3)均包括三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3);三根支撑柱(13)的中部设置有圆柱(16);三根支撑柱(13)和圆柱(16)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I4);三块连接板(I4)的一侧均开有圆孔(I5);三块连接板(I4)上的圆孔(15)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14)上部、连接板(14)中部、连接板(14)下部;三个圆孔(15)到圆柱(16)轴线的距离相等;铁塔底节段(I)的支撑柱(13)底端焊接有底座(11);底座(II)的四周均匀分布有三个螺栓(12);铁塔底节段(I)和铁塔中节段(2)的三根支撑柱(13)顶端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柱(17);铁塔顶节段(3)和铁塔中节段(2)的三根支撑柱(13)底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其特征在于:铁塔顶节段(3)的三根支撑柱(13)顶端焊接有天线支架(31);天线支架(31)的顶端竖直连接有避雷针(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4)包括固定圈(41);固定圈(41)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侧液压缸(45);侧液压缸(45)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侧活塞杆(46);侧活塞杆(46)的顶端水平连接有移动圈(42);移动圈(42)的上侧、移动圈(42)的中部、移动圈(42)的下侧均设置有上液压缸(43);上液压缸(4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活塞杆(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其特征在于:移动圈(42)上侧的上液压缸(43)和移动圈(42)中部的上液压缸(43)之间的夹角为30度;移动圈(42)下侧的上液压缸(43)和移动圈(42)中部的上液压缸(43)之间的夹角为3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其特征在于:侧活塞杆(46)的直径小于圆孔(15)的直径;定位柱(17)与定位孔(21)相匹配;定位柱(17)的上端设置为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和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基站铁塔。本实用新型包括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提升装置;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均包括三根均匀分布的支撑柱;三根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圆柱;三根支撑柱和圆柱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三块连接板的一侧均开有圆孔;三块连接板上的圆孔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下部;采用三块连接板上的圆孔位置依次设置于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下部,有利于在空间上将三根上活塞杆隔离开,避免三根上活塞杆之间相互干扰;采用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有利于铁塔底节段、铁塔中节段、铁塔顶节段之间的稳定衔接。
【IPC分类】E04H12/22, E04H12/34, E04H12/08
【公开号】CN205296970
【申请号】
【发明人】苟勇
【申请人】广东华晟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