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4603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珠结构,其包括一柱形本体,一珠头及连接柱形本体与珠头的珠颈,伞珠的径向设有供连线穿过的通孔,而柱形本体上设有供伞骨端部配合的沉孔;其中该沉孔至少由底部沉孔与口部沉孔两段构成,其中口部沉孔的内径大于伞骨端部外径,底部沉孔口径小于伞骨端部外径。通过将伞珠配合伞骨的沉孔设置为两段口径不同的口部沉孔与底部沉孔,口部沉孔起定位作用,实现伞骨的便处组装;而底部沉孔实现与伞骨端部的嵌合,实现伞骨的固定,保证伞骨与伞珠组装便利的同时,保证伞骨与伞珠配合的牢固性。
【专利说明】
一种伞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的零部件,特别是指一种伞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伞珠是用于连接伞布与伞骨的端缘。传统的伞珠都是在本体上轴向设有一沉孔,以及在径向设有贯穿本体的通孔,所述通孔是供连线穿过以与伞布缝接,而沉孔是用于套置伞骨的尾端,从而实现伞布与伞骨的连接。
[0003]但在实际使用中,收合伞具后,伞骨失去对伞布的绷紧功能,则套置于伞骨上的伞珠容易从伞骨的尾端脱出,进而影响伞布与伞骨的连接功能,究其原因是因为伞珠与伞骨的配合间障较大,如果沉孔的内径小于伞骨的外径,在实际组装中,又较难操。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珠结构,其在便于伞骨与伞珠组装便利的情况下,保证伞骨与伞珠配合的牢固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种伞珠结构,其包括一柱形本体,一珠头及连接柱形本体与珠头的珠颈,伞珠的径向设有供连线穿过的通孔,而柱形本体上设有供伞骨端部配合的沉孔;其中:该沉孔至少由底部沉孔与口部沉孔两段构成,其中口部沉孔的内径大于伞骨端部外径,底部沉孔口径小于伞骨端部外径。
[0007]所述沉孔的口部沉孔为一喇叭孔,其向底部沉孔呈倾斜过渡。
[0008]所述沉孔的口部沉孔与底部沉孔呈台阶过渡,即底部沉孔的两侧设有与口部沉孔连接为一体的直切面。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伞珠配合伞骨的沉孔设置为两段口径不同的口部沉孔与底部沉孔,口部沉孔起定位作用,实现伞骨的便处组装;而底部沉孔实现与伞骨端部的嵌合,实现伞骨的固定,保证伞骨与伞珠组装便利的同时,保证伞骨与伞珠配合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12]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0015]图6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0016]图7是图6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伞珠结构,其包括一柱形本体I,一珠头2及连接柱形本体I与珠头2的珠颈3,其中该伞珠的径向设有供连线穿过的通孔4,而柱形本体I上设有供伞骨端部配合的沉孔5;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
[0019]该沉孔5至少由底部沉孔51与口部沉孔52两段构成,其中口部沉孔51的内径大于伞骨端部外径,底部沉孔51 口径小于伞骨端部外径。
[0020]配合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1,该沉孔5的口部沉孔52为一喇叭孔,其向底部沉孔51呈倾斜过渡。
[0021]配合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2,该沉孔5的口部沉孔52与底部沉孔51呈台阶过渡,即底部沉孔51的两侧设有与口部沉孔52连接为一体的直切面53。
[0022]伞骨与伞珠进行组装时,口部沉孔52可直接套置伞骨以用于定位,而令伞珠向伞骨施力嵌合,即可将伞骨端部嵌固于底部沉孔51中,避免伞珠从伞骨上脱落。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伞珠配合伞骨的沉孔5设置为两段口径不同的口部沉孔52与底部沉孔51,口部沉孔52起定位作用,实现伞骨的便处组装;而底部沉孔51实现与伞骨端部的嵌合,实现伞骨的固定,保证伞骨与伞珠组装便利的同时,保证伞骨与伞珠配合的牢固性。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伞珠结构,其包括一柱形本体,一珠头及连接柱形本体与珠头的珠颈,伞珠的径向设有供连线穿过的通孔,而柱形本体上设有供伞骨端部配合的沉孔;其特征在于:该沉孔至少由底部沉孔与口部沉孔两段构成,其中口部沉孔的内径大于伞骨端部外径,底部沉孔口径小于伞骨端部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的口部沉孔为一喇叭孔,其向底部沉孔呈倾斜过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的口部沉孔与底部沉孔呈台阶过渡,即底部沉孔的两侧设有与口部沉孔连接为一体的直切面。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5456654SQ20162000160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发明人】陈添成, 宋顺锋
【申请人】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