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式水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83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坐式水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把变速动力传递给可转向的左右前轮和不能转向的左右后轮的结构的乘坐式水田作业机。
在作为乘坐式水田作业机的代表的插秧机中,大多采用在经由差速器机构驱动左右前轮的同时,经由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以相等的速度驱动左右后轮的车轮驱动形式。作为这种操作结构,例如,在乘坐驾驶部的脚下的左侧,配备主离合器踏板,用于间歇式地对从发动机向行进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进行操作,在乘坐驾驶部的脚下的右侧,并列地配备左右一对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踏板,对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进行左右独立的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在进行踩下主离合器踏板操作断开主离合器的同时,通过同时踩下左右的侧向离合器制动踏板,断开左右的侧向离合器并对左右制动装置进行制动操作,可使机体停止运动。此外,在对前轮进行转向操作的同时,仅对位于转变方向内侧的一个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的踏板进行踩下操作,在将位于转变方向内侧的离合器断开的同时对转弯方向内侧的侧向制动装置进行制动操作,可使机体进行小的转弯。
如果在驶入水田的作业机中,也和拖拉机一样,具有经由差速器机构驱动左右后轮的结构的话,在转弯时,左右后轮的驱动速度自动地改变,可顺利地转弯行进。然而,在耕地表面凹凸不平左右后轮的接地负荷容易产生较大变化的水田中,由于左右的旋转速度会根据负荷而变化,所以直线行进性能下降,难以对机体进行操纵。因此,在重视直线行进性能的插秧机等水田作业机中,采用后轮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的方式。
备有上述结构的行进系统的乘坐式水田作业机由于直线行进性能优异,所以适合于水田内的作业行进。然而,在畦间的转弯性能上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当机体在畦间进行大的U型转弯的场合,在操作侧向离合器制动踏板令机体转弯时,在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由侧向制动装置固定,因此,不旋转的后轮会打滑旋转。从而,会造成大片的田地荒废,且容易发生行进负荷增大的不适合的情况。特别是,在生长茂盛的田地上,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为了使机体停止,要进行踩下配备在脚下左侧的主离合器踏板和踩下配备在脚下右侧的左右侧向离合器制动踏板的操作。然而,由于必须要进行一共三个踏板的踩下操作,操作变得十分麻烦。特别是,由于必须同时踩下左右侧向离合器制动踏板,在路上行进的场合必须另外设置将两个侧向离合器制动踏板用连接配件连接起来的机构。同时,要根据在田地内行进还是在田地外行进,有进行连接配件切换操作的必要,这种操作也是一个很繁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着眼于这种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进系统的结构简单、不会破坏田地并可轻快地进行转弯,同时在进行机体的转弯和停止操作时,其操作性能优异的乘坐式水田作业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水田作业机如技术方案1所述,其特征为,在轴支承前述左右后轮的后轮轴箱体内备有用于将动力传动给这些左右后轮的横向传动轴,同时,在该横向传动轴上设置左右一对把向各个后轮所进行的动力传动接通、断开的摩擦式侧向离合器,将外嵌有前述侧向离合器的驱动侧摩擦板、并对其进行支撑的轮毂构件与前述横传动轴可成一整体进行旋转地安装在前述横向传动轴的左右,借助该轮毂构件的转换操作可将相应的侧向离合器接通或断开,只在一个侧向离合器的轮毂构件上设置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该机体停止制动装置由与前述轮毂构件可成一整体旋转地安装的旋转侧摩擦板和安装在前述后轮轴箱体上的固定侧摩擦板构成,并且,通过与设在乘坐驾驶部的机体停止用踏板的踩下连动,前述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的前述旋转侧摩擦板和前述固定侧摩擦板的压接,将前述横向传动轴制动。
当利用上述结构,使机体在畦间转换方向时,在令前轮进行大的转向的同时,仅将相应于位于转弯方向内侧的一个后轮的侧向离合器断开。这样,借助左右前轮与转弯方向外侧的后轮三个轮子的驱动,机体转弯,这时,由于在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是空转的,所以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机体的转弯移动而跟着旋转。
另外,在不断开侧向离合器行进时,当进行踩下机体停止用踏板的操作时,作为与行走系统连接的传动轴的横向传动轴被制动,由此,不仅是后轮,而且前轮也被制动,可借助四个轮子的制动使机体停止。进而,与前轮进行大的转向的同时,断开一个侧向离合器,进行小的转弯,一旦进行踩下机体停止用踏板的操作,除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之外的三个轮子均被制动,可使机体停止。
此外,在制造上述机体停止用制动器时,构成一个侧向离合器的轮毂构件被兼作构成摩擦式制动装置的摩擦板的支撑构件使用。
从而,通过与使前轮转向的同时,仅断开转弯方向内侧的侧向离合器进行转弯,就可以抑制采用侧向离合器·制动装置进行转弯的现有结构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可以抑制在把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固定状态下会产生打滑,即破坏田地又增大行进负荷的现象,使得可以轻快地进行顺利的机体转弯。
而且,由于把制动装置旋转侧的摩擦板支撑在用于支撑构成侧向离合器的驱动侧摩擦板的轮毂构件上,从而在可进行部件兼用的同时,还可获得对后轮轴箱体内的横向传动轴施加制动的结构,从而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还可提高行进性能及转弯性能。
除上述结构之外,如技术方案2所述,在前述后轮轴箱体内,借助于伞齿轮机构使从机体前部的变速箱体向前述后轮轴箱体输出变速动力的主传动轴与前述横向传动轴连动,前述伞齿轮机构备有设置在前述横向传动轴上的从动侧伞齿轮,当该从动侧伞齿轮隔着前述主传动轴,设置在前述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的对向侧时,具有以下的优点。
由于只在左右的一个侧向离合器的轮毂构件上设置机体停止用的制动装置,在机体的左右方向上,设置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一侧的重量变大。然而,由于在该制动装置的对向侧存在着从动伞齿轮,可以缓解对后轮轴箱体的左右重量平衡的破坏。
从而,虽然偏置地配备停止用制动装置,也可以抑制机体平衡的恶化。
进而,如技术方案3所述,当在前述后轮轴箱体的滚动轴心附近设置防止前述后轮轴箱体左右摇摆的机构时,具有以下的优点。
在此之前,在乘坐式水田作业机中,后轮轴箱体均为可自由地左右摇摆的结构(例如,参见日本国特愿平10-1769472号公报),借助这种可自由摇摆的机构,即使耕地凹凸不品,也可使插秧装置对地面具有良好的追随性。然而,对于建造左右摇摆的结构,就必须在机体机架的前后竖立设置托架,将后轮轴箱体用轴支承在托架上以便制成自由左右摇摆的结构,因此会引起后轮轴箱体在上下轴心周围进行摇动的左右摇摆动作。从而,由于在对后轮轴箱体进行可左右自由摇摆的支撑的支撑结构上作用有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必须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强化。然后,当一面对后轮轴箱体进行自由的左右摇摆支撑,一面又要维持对抗这种左右摇摆力的强固地支撑结构,所以必须要实现支撑托架大型化或提高其强度,从而具有制造成本负担重等缺点。
与此相反,在本发明中,利用左右摇摆防止机构来阻止后轮轴箱体的左右摇摆动作。特别是,由于这种防止机构设置在滚筒轴心附近,所以减少提高滚筒支撑机构对抗左右摇摆动作所需强度的必要性。
从而,作为滚筒支撑结构,只须维持能够确保滚动功能的结构就足以了,在制造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进而,如技术方案4所述,前述后轮轴箱体借助支点托架可自由滚动地支撑,同时,在前述滚筒轴心的两侧分别设立接纳固定滚筒用中间复位弹簧的弹簧支架,前述左右摇摆机构通过前述弹簧支架与前述支点托架接触,阻止前述后轮轴箱体左右摇摆的动作,可将与支点托架成接触状态设置的弹簧支架兼而用作后轮轴箱体的左右摇摆防止机构,由于可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以及简化结构,从而更加有利。
关于本发明的乘坐式水田作业机的其它特征、作用和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的说明可更加明了。


图1是插秧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插秧机的整体平面图。
图3是机体前部的侧视图。
图4是机体前部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施肥装置驱动结构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施肥装置驱动箱体与后轮轴箱体的滚筒支撑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7是表示滚筒用弹簧安装结构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8是表示滚筒用弹簧安装结构的纵剖面后视图。
图9是表示施肥装置驱动箱体内传动结构的横剖面平面图。
图10是表示主传动轴与后轮轴箱体的输入轴的现有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主离合器制动装置及侧向离合器的操作结构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变速箱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插秧变速结构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支撑右后轮的纵向箱体内结构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支撑右后轮的纵向箱体内结构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滚筒用弹簧支架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另一实施例中机体停止踏板(主离合器·制动踏板)的配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及图2中,表示了作为水田作业机的一个例子的进行六行插秧形式的乘坐式插秧机。该乘坐式插秧机,在备有可自由转向的左右一对前轮1和不能转向的左右一对后轮2的乘坐式自行机体3的后部上,中间经过由升降油压缸6驱动的四联杆机构5连接有六行插秧式的插秧装置4,同时,在机体的后部上还连接有六行式施肥装置7。

图1~图4所示,在前述自行机体3的机体机架39的前部上连接固定有变速箱体9,该变速箱体备有轴支承前轮1的前轮轴箱体8。轴支承后轮2的后轮轴箱体10可自由滚动地支撑在机体机架39的后部上。此外,备有横向输出轴11a的发动机11经由防振橡胶12搭载在变速箱体9的前方附近的位置处。发动机11由前部机罩HF和后部机罩HR构成的发动机机罩H覆盖,在发动机机罩H的后方配备乘坐驾驶部13。在乘坐驾驶部13上备有对前轮1进行转向操作用的方向盘14,驾驶座15,以及驾驶室台阶S等。驾驶室台阶S配置在变速箱体9的上方。
前述插秧装置4备有载置六束秧苗、沿左右方向按规定的行程往复运动的秧苗载置台16,由秧苗载置台16的下方一面把一束束秧苗运出一面进行插秧的六组旋转式插秧机构17,以及对插秧部位进行土地平整用的三个整地拖板18等。在机体前部的左右配备有预备秧苗载置台16A,该预备秧苗载置台载置容纳有多段向秧苗载置台16补给用的预备秧苗。

图1和图5所示,前述施肥装置7,搭载于驾驶座15与插秧装置4之间的自行机体3上,它设有贮存颗粒状肥料的肥料料斗19,与插秧动作连动将该肥料料斗19内的肥料以规定量不断排送出来的排送机构20,设置在插秧装置4的整地拖板18上、随着机体的行进在田地上形成施肥用沟、同时将排送出的肥料供应到沟内的开沟器21,为产生把排送出的肥料经由软管22压送到开沟器21内的气流用的电风扇23等。
如图3、图4所示,将配备有经由皮带传动装置48与前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11a连动的横向输入轴49a的作为主变速装置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49连接到前述变速箱体9的左侧面上。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出可由横向轴传递到变速箱体9内。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入轴49a与输出轴49b前后配置。
前述皮带传动装置48的结构为,将传动皮带48c横跨安装在发动机11的输出轴11a上的输出皮带轮48a与安装在静油压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入轴49a上的输入皮带轮48b进行卷绕,并在该传动皮带48c上设置赋予该皮带张力的张紧皮带轮48d。
前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入轴49a,通过变速箱体9的前部延伸到右侧之外。操作该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用的主变速杆SL配置在前述方向盘14的左侧,通过该主变速杆SL从中立向前方的摆动操作可改变前进的速度,此外,通过从中立向后方的摆动操作可改变后退的速度。
此外。如图4所示,将由前述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入轴49a的伸出端部驱动的油压泵49c连接到前述变速箱体9的右侧面上。如图3、图4所示,在变速箱体9的上面,安装有构成与前述方向盘14的操作杆轴14a连动的油压式的动力转向装置的转矩发生器14b,以及控制前述升降油缸6的作业装置升降操作用的控制阀6a。
此外,前述变速箱体9兼作液压油箱。具体地说,通过安装在变速箱体9右侧面上的油过滤器9b,取出变速箱体9内的润滑油作为液压油,供应给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及油压泵49c,然后,通过控制阀6a供应给升降油缸6。然后,从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排出的油,返回到与变速箱体9连通的前轮轴箱体9a内,由控制阀6a排出的油直接返回到变速箱体9内。

图12、
图13所示,在变速箱体9内,设置有将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出接通或断开的主离合器50,将该主离合器50的输出变速成高、低两级的副变速装置51,以及将该副变速装置51的输出传递给前述左右前轮1的差速机构52,作为行进传递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而,在变速箱体9内,还设置有仅把从行进传动系统中分支出来的动力中的正转动力传递给插秧装置4的单向离合器53,把从单向离合器53来的动力进行变速用于改变植株间距的插秧变速机构54,将从插秧变速机构54来的动力接通、断开(将传递给插秧装置4的动力接通、断开)的插秧离合器55,作为从行进传动系统分支出来的向插秧装置4进行传动的传动系统(插秧传动系统)的结构要素。即,主离合器50被设置成作为将向行进部和插秧装置4的传动接通、断开的离合器。
前述主离合器50采用多板摩擦式的形式。在经由花键式联轴节56与静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49的输出轴49b连动的输入轴57上,可成一体旋转地并且以对轴心方向定位的状态安装有主动机架58。在相对于前述输入轴57以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且以可在轴心方向自由位移的状态安装在筒状离合器输出轴59上,以可成一体旋转的方式且以对轴心方向定位的状态安装有从动机架60。在这种结构中,当伴随离合器输出轴59的位移从动机架60向主动机架58沿轴心方向移动时,在两者(从动机架60与主动机架58)之间分开安装的摩擦板61相互之间压紧,使两者成连动状态,相反地,当从动机架60离开主动机架58沿轴心方向移动时,切换成使两者的连动被解除的状态。离合器输出轴59与从动机架60,借助弹簧62向移动到摩擦板61的连动状态(摩擦板61相互间压紧的方向)加载。就是说,通过使摩擦板61变成连动状态,使离合器进入接通状态,通过摩擦板61变成解除连动状态,使离合器进入断开状态。

图11和
图12所示,前述主离合器50,仅借助于踩下设在乘坐驾驶部13上的驾驶室台阶S右侧脚下位置处的机体停止踏板CBP的操作,就可以将接通和断开。机体停止踏板CBP连动地连接到可围绕垂直输入轴57旋转并贯穿地安装在变速箱体9上面的离合器操作轴63上。此外,在与机体停止踏板CBP成一体转动的踏板轴PS上安装有旋转臂PSa,该旋转臂PSa与离合器操作轴63突出在变速箱体外的突出部上设置的从动臂63a通过联动杆RR联动连接。利用这种结构,借助于对机体停止踏板CBP的踩下操作和踩下解除操作,使离合器操作轴63沿正反方向旋转。
在离合器操作轴63的位于变速箱体内的前端部上,将周面的一部分切除形成截面为半圆形的偏心凸轮或变速操作凸轮63b。该变速操作凸轮63b与前述离合器输出轴59的端面对向。进而,在未踩下机体停止踏板CBP的通常状态下,如
图12所示,借助变速操作凸轮63b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变成相对离合器输出轴59压紧解除的状态,借此,主离合器50进入“接通”状态。另一方面,当进行踩下机体停止踏板CBP的操作时,通过变速操作凸轮63b向相反方向旋转,凸轮的边缘部位移,压紧在离合器输出轴59的端面上,离合器输出轴59克服弹簧62的加载而移动。借此,从动机架60向图中的右侧位移,将主离合器50切换到“断开”状态。另外,在这种离合器的断开状态,借助变速操作凸轮63b的边缘部与离合器输出轴59的端面的摩擦,可以克服离合器输出轴59的旋转,从而可防止离合器输出轴59随输入轴57一同旋转(所谓共同旋转)的现象。
前述副变速装置51采用齿轮换挡的方式。高速用大直径变速齿轮65与低速用小直径变速齿轮66一起以可成一体旋转的状态且以定位在轴心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变速输入轴64上。在变速输出轴67上可成一体旋转地安装有变速齿轮70。该变速齿轮70可沿轴心方向移动到将小直径齿轮68啮合到大直径变速齿轮65上并与连动的高速位置,将大齿轮69啮合到小直径变速齿轮66上并与之连动的低速位置,以及不连动的中间位置上。从而,将与大直径变速齿轮65啮合连动并减速传递动力的小直径输出齿轮71可整体旋转地安装在前述离合器输出轴59上,使变速输入轴64与离合器输出轴59减速连动。用于操作该副变速装置51的副变速杆180配置在前述座位15的左横向侧(参见图2)。
前述差速器机构52可由差速锁止方式构成。即,在向左右伸出的差动轴72的一侧上,安装可与该差动轴72整体旋转且可进行移位的移位构件74,如
图12所示,移位构件74从差速器箱体73离开的状态成为通常的差速锁止解除的状态。另一方面,将移位构件74向图中的右方移动,与差速器73的端面啮合,则变成差速锁止状态。用于将这种差速器机构52在差速锁止状态与差速锁止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用的差速锁止操作装置按以下述构成。即,在利用弹簧(图中未示出)对前述移位构件74向差速锁止解除位置加载的同时,将设置在乘坐驾驶部13上的靠近脚下左后方处的差速锁止踏板DP(图2)与前述移位构件74连动连接,在通常行进时,脚离开差速锁止踏板DP,保持差速锁止解除状态。另一方面,当机体进出田地和向搬运车辆上装卸机体等情况下,通过用左脚跟踩下差速锁止踏板DP,使之进入差速锁止状态,可等速地驱动左右前轮1。
此外,在前述差速器机构52的差速器箱体73上,安装有与前述变速输出轴67花键连接的变速输出齿轮75啮合的输入齿轮76,以及和主动轴(相当于主传动轴)77整体成形的齿轮78啮合的输出齿轮79。主动轴77将从变速箱体9来的变速力经由后轮箱体10传递给后轮2。
前述单向离合器53把变速输入轴64作为从行进传动系统转向插秧传动系统的分支点,仅将变速输入轴64的旋转中向前的旋转传递给插秧传动系统。
前述插秧变速机构54的结构如
图13所示。即,筒状的插秧变速输入轴82,在仅可相对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前述变速输出轴67上的同时,经由齿轮81与前述单向离合器53的输出齿轮80连动。在该插秧变速输入轴82上以整体自由旋转的状态安装有直径相互各异的多个驱动齿轮83。此外,在经由伞齿轮84、85与插秧离合器55连动的插秧变速输出轴86上,可相对自由旋转地安装有与前述驱动齿轮83分别经常啮合连动的从动齿轮组87。同时,通过将传动钢珠89装配到形成于各从动齿轮87的中心孔处的卡合凹部88内,将从动齿轮87连动地连接到插秧变速输出轴86上。各传动钢珠89可整体旋转地装配到插秧变速输出轴86上,操作轴90择一地将传动钢珠89装入到卡合凹部88内。就是说,通过择一地将从动齿轮87连动连接到插秧变速输出轴86上,来改变用于进行传动的从动齿轮87,从而可进行多级变速(图中的例子为六级变速)。
在前轮轴箱体8内,装有差动轴72及将从差动轴来的力传递给前轮轴的传动轴(图中未示出),在后轮轴箱体10内,装有把从变速箱体9来的动力经由主动轴77传递给后轮2的传动机构。
后轮箱体10如
图11、
图14和
图15所示,由以围绕前后轴心(相当于滚筒轴心)X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滚动地支撑在机体机架39上的横向传动箱体部93,以及分别连接设置在该横向传动箱体部93左右两端的纵向减速箱体部95构成。在横向传动箱体93内,装有将从由变速箱体9向后伸出的前述主动轴77来的动力经由伞齿轮机构91向左右分配成横向的横向传动轴92。此外,在各减速箱体部95内装配有轴支承后轮2的轮轴2A,以及将前述横向传动轴92与轮轴2A进行减速连动的减速齿轮机构94。前述伞齿轮机构91由接受从主动轴77来的动力的驱动侧伞齿轮91A,以及设在横向传动轴92上的从动侧伞齿轮91B构成。从动侧伞齿轮91B设置在夹持主动轴77的摩擦式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的对向侧。这样,缓和了横向传动箱体部93的左右重量失衡,即使将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99配备在一侧,也可抑制机体平衡的恶化。
向前述后轮2的传动系统,具体地说,在横向传动轴92的两端与各减速齿轮机构94之间,分别加装有将向各后轮2的传动分别接通、断开的多板式侧向离合器或转向离合器96。如
图14及
图15所示,各侧向离合器96备有花键嵌合在横向传动轴92上、与横向传动轴92整体转动、同时可沿该横向传动轴92的轴心方向移位操作的轮毂构件(相当于驱动侧轮毂构件)96A,以及与减速齿轮机构94连动的从动侧滚筒96B。多个摩擦板96C是作为外嵌并支撑在轮毂构件96A上的驱动侧摩擦板96Ca、以及内嵌支撑在从动侧滚筒96B内周上的从动侧摩擦板96Cb而相互分开安装的。此外,通过使轮毂构件96A向机体横向外侧的移位操作,令驱动侧摩擦板96Ca压接在从动侧摩擦板96Cb上,两个摩擦板摩擦连动(成为离合器接通状态)。相反地,通过将轮毂构件96A向机体的横向内侧移位操作,解除驱动侧摩擦板96Ca与从动侧摩擦板96Cb的压接,从而解除连动摩擦板的摩擦连动(成为断开离合器的状态)。进而,在各侧向离合器96内,于横向传动轴92上外嵌安装有使轮毂构件96A向离合器接通侧移动进行加载的离合器弹簧96D。
前述减速齿轮机构94通过配备在侧向离合器96的从动侧滚筒96B的横向外侧、并与该从动侧滚筒96B整体旋转的小直径第一齿轮G1,与其啮合的大直径的第二齿轮G2,与第二齿轮G2同轴并与其整体旋转的小直径大宽度的第三齿轮G3,以及连接到后轮轴2A上的大直径大宽度的第四齿轮G4进行两级减速。这里,由第三齿轮G3和第四齿轮G4构成的齿轮对配置在机体内侧,并藏在侧向离合器96的下侧,从而抑制减速箱体95向横向侧变宽。
此外,如
图14所示,在右侧减速箱体部95与轮毂构件96A之间设置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99。该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借助于用花键外嵌安装在前述轮毂构件96A外周上的摩擦板(相当于旋转侧摩擦板)99a与卡合安装在减速箱体95内周上的止转摩擦板(相当于固定侧摩擦板)99b压接,将轮毂构件96A及与其整体旋转的横向传动轴92制动。同时,通过把旋转配合在轮毂构件96A上的杯状操作构件98向机体横向外侧方向(
图14中的右方)移动,使摩擦板99a,99b相互压接。
前述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99借助于可围绕纵轴轴心P1自由旋转地贯穿安装在减速箱体95上面的制动操作轴100进行操作。具体地说,在制动操作轴100向内突入箱体内的部分上安装拨叉101,与此同时,该拨叉101与前述操作构件98的端面对向配置,借助制动操作轴100的旋转,操作部98经过拨叉101移动,可将轮毂构件96A制动。
在前述制动操作轴100突出到箱体外面的突出部上设置操作臂100a。如
图11所示,该操作臂100a经由连杆110与前述主离合器·制动踏板(机体停止踏板)CBP连动连接,随着踩下机体停止踏板CBP的操作,连杆110被向前方拉伸移位,对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进行制动操作。另一方面,当解除对机体停止踏板CBP的踩下操作恢复到原来的姿势时,解除对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的制动。这里,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由于该机体停止踏板CBP也经由踏板轴PS与主离合器50连锁,所以具有主离合器·制动踏板的功能。借助于踩下机体停止踏板CBP的操作,首先进行断开前述主离合器的操作,随着进行继续踩下操作,进行制动。
此外,在前述连杆110上备有螺纹接头110a,借助该螺纹接头110a进行伸缩调节,可调节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相对于主离合器50的操作定时。
前述左右侧向离合器96的操作结构如下面所述。如
图14和
图15所示,在把离合器操作套筒102不能滑动地转动配合到横向传动轴92上的同时,经过止推环103对接配置在前述轮毂构件96A的端面上。在减速箱体部95的上面,可围绕纵轴轴心P2自由旋转地贯穿安装离合器操作轴104。在该离合器操作轴104向内突出到箱体内的端部上形成偏心凸轮105,并且与前述离合器操作套筒102的端面对向配置。这样,借助离合器轴104的旋转操作,可进行侧向离合器96的接通、断开操作。
前述左右侧向离合器96根据机体的转向动作,将转弯方向内侧的离合器自动断开。因此,作为转向离合器96的操作机构,设置随着从前轮1的直线行进状态向规定角度以上的转向动作,使转弯方向内侧的转向离合器96进行可逆地断开动作的转向离合器操作机构Z。
具体地说,如
图11、
图14所示,为了左右摆动驱动使前轮1进行转向动作,转向摇臂111经由左右拉杆119连动地连接到前轮1的各个转向节臂118上。为了随着转向摇臂111的转向动作(左右摆动)可绕纵向轴心Y摆动,经过推拉杆112将中间连杆113连动地连接到该转向摇臂111上。在中间连杆113上连动地连接有摇杆114,当前述转向摇臂111向左侧转向的场合,随着中间连杆113向一个方向的摆动而绕前述纵向轴心Y向一个方向摆动时,该摇杆114经由杆116将左侧的离合器操作轴104从接通离合器的相位牵引旋转到断开离合器的相位。相反地,在将转向摇臂111向右侧转向的场合,随着中间连杆113向反方向的摆动,借助绕纵向轴心Y向相反方向的摆动,将右侧的离合器操作轴104经由杆116从离合器接通的相位旋转到断开的相位。
在连接设置在转向摇臂111上的操作配件111a上,形成与推拉杆112的销枢转支承用的连接孔115。该孔115为长孔,其长度的设定方式为,只有当转向摇臂111从直线行进的状态摆动到设定的角度(例如30度)以上时,才把转向摇臂111的摆动传递给推拉杆112,而不向其传递未达到设定角度的摆动。此外,在摇杆114与左右杆116的连接部位处也分别形成长孔117。为了仅对转弯方向内侧的侧向离合器96进行断开操作,各长孔117的长度被设定成在对转弯方向内侧的杆116进行拉动操作的状态下,不对另一个杆116施加操作力。
借助如上所述的转向离合器操作机构Z的结构,当为了使机体进行大的转弯而使前轮1的转向大于设定的角度时,转向摇臂111的摆动经由中间连杆113传递给摇杆114,仅与向前方拉动的操作杆116连接的一个侧向离合器96进行断开操作。即,只有转弯方向内侧的侧向离合器96断开,机体的转弯借助左右前轮和转弯方向外侧的后轮2的“三轮驱动”来进行。这时,处于空转状态的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2,伴随着机体的转弯移动与地面接触地跟着旋转,所以不会由转弯方向内侧的后轮而2不适当地破坏田地,使机体转弯。
下面对施肥装置7的排送机构20的驱动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9,驱动排送机构20的驱动箱24设置在靠近主动轴77中后轮轴箱10的部位处。在该驱动箱24内容纳有从主动轴77取出向排送机构20传送分支动力的传动机构25。该传动机构25的结构为,将输出伞齿轮27经过单向离合器26安装在主动轴77上的同时,还配置有垂直于主动轴77的轴心的输出轴28。
驱动箱24由通过轴承29安装并支撑在主动轴77上的主体箱部24A以及覆盖输出轴28的输出箱部24B构成。输出箱部24B在经由轴承31对输出伞齿轮27啮合的伞齿轮30进行支撑的同时,还支撑输出轴28的输出部。输出轴28的输入端以可转动状态内嵌合、支承在伞齿轮30内。
在输出箱部24B内还设有施肥离合器32。该施肥离合器32的结构为,将可沿轴心方向移动的离合器套筒33外嵌配合在输出轴28上的同时,在离合器套筒33和输出伞齿轮30的相互对向的面上分别形成离合器用爪,通过将对向的爪相互啮合,就可以传递动力,通过使它们相互脱离,就可以停止动力的传递。
此外,如图5所示,前述输出轴28从输出箱部24B突出,在该突出端上安装旋转驱动臂34。通过将该旋转驱动臂34与安装在排送机构20的旋转轴上的从动臂35用连杆36连动地连接,对排送机构20进行驱动。
下面,对位于后轮轴箱体10内的输入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6,安装有伞齿轮机构91的驱动侧伞齿轮91A的输入轴37配置在主动轴77的同一轴心上,在该输入轴37的前端上形成向轴内凹入的连接部38。该连接部38是通过在凹入的内周面上形成花键而设置的。在主动轴77的前端部也形成花键,通过将该花键与输入轴37的连接部38一侧的花键相嵌合可进行传动。采用这种使输入轴37的连接部凹入的结构中,由于不需要在使输入轴37从后轮轴箱体10内突出,以该突出端与主动轴77连动连接时所必需的联轴节106(参见
图10),从而驱动箱体24和后轮轴箱体10之间可更加靠近地设置,其靠近程度相当于联轴节的长度。
下面对后轮轴箱体10的滚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左右一对指向前后方向的机体机架39、39的后端上,分别设置机架托架39A。此外,在后轮轴箱体10的前后配置可自由滚动地支撑后轮轴箱体10的支撑托架40、41。前侧支撑托架40,其中心轮毂部40A外嵌配合在后轮轴箱体10的前轮毂部10A上,并绕前轮毂部10A的轴心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后轮轴箱体10。另一方面,后侧的支撑托架41,则将设于其中心部的轴41A插入并嵌合到后轮轴箱体10的后轮毂部10B内,绕后轮毂部10B的轴心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后轮轴箱体10。
如上所述,后轮轴箱体10由前后支撑托架40、41进行支撑,能够以前轮毂部10A和后轮毂部10B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自由滚动。这里,前支撑托架40和后支撑托架41称作支点托架。
其前侧支撑托架40上,向左右伸出的安装座40B、40B安装在机体机架39、39的下面,在后侧的支撑托架41上,向左右伸出的安装座41B、41B安装在机架托架39A、39A的下面,对后轮轴箱体10进行支撑。
如图6和图7所示,从后轮箱体10向支撑托架41的竖立部分41C延伸设置托架,构成容纳并固定滚筒用中间复位弹簧43用的弹簧支架42。如
图11所示,弹簧支架42、42设在左右两侧,每一个均向后侧支撑托架41的左右竖立部分41C伸出。如图7所示,螺栓44贯穿形成于弹簧支架42上的贯通孔42A,螺母45拧在该螺栓44的向下的前端部上,在螺母45与螺栓44的头之间加有垫圈46,进而在垫圈46与螺栓44的头之间设有压板47。此外,通过用该压板47与弹簧支架42将中间复位弹簧43夹持固定,构成中间复位弹簧43的安装结构。可通过调节螺母45的拧入量来设定中间复位弹簧43的初始长度。
前述压板47与机架托架39A的下表面接触,当后轮轴箱体10滚动时,左右任何一个中间复位弹簧43均被压缩,螺栓44、螺母45、垫圈46以及压板47相对于弹簧支架42整体地向下方移动,使中间复位弹簧43的伸长长度缩短,出现恢复力。
此外,如
图16所示,前述螺栓44也可制成阶梯螺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阶梯部44A确定螺母45的拧入位置,在设定中间复位弹簧43的初始长度时,可省略图示的垫圈46。
如图6、图7和
图11所示,从后轮轴箱体10向后伸出的弹簧支架42向后侧的支撑托架41的竖立部分41C延长伸出,使延长伸出的前端部靠近竖立部分41C。从而,例如在后轮轴箱体10摇摆(yawing)时,左右的一个弹簧支架42与竖立部分41C接触,可防止摇摆运动。这里,弹簧支架42和后支撑托架41称作后轮轴箱体10的摇摆阻止机构A。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乘坐式水田作业机,以具有代表性的插秧机为例对最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利用中间复位弹簧43的弹簧支架42作为后轮轴箱体10的摇摆阻止机构A的例子,但也可以从后轮轴箱体10延伸设置不同于弹簧支架42的另外的专用接触部,通过令该接触部与后支撑托架41的竖立部分41C的接触阻止摇摆动作。
此外,如
图17所示,在覆盖发动机11后部的后机罩HR的右侧面形成凹部Ha,当从侧面观察时,也可将配置在前轮轴箱体8上方附近的前述机体停止踏板(主离合器·制动踏板)CBP以深入到该凹部97a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与没有凹部97a的场合相比,乘坐驾驶部13的脚下空间可自然而然地扩大,可提高在乘坐驾驶部13内的乘坐环境。此外,在上下驾驶室台阶时,即使配备机体停止踏板CBP的机体右侧部SR,也可从机体前方很容易地上下。
权利要求
1.一种乘坐式水田作业机,该水田作业机具有将变速的动力传递给可自由转向的左右前轮(1)和不能转向的左右后轮(2)的结构,其特征为,在轴支承前述左右后轮的后轮轴箱体(10)内备有用于把动力传递给这些左右后轮的横向传动轴(92),同时,在该横向传动轴(92)上备有左右一对把向各后轮所进行的动力传动接通、断开的摩擦式侧向离合器(96),把外嵌有前述侧向离合器驱动侧的摩擦板(96Ca)并对所述摩擦板进行支撑的轮毂构件(96A)可与前述横向传动轴整体旋转地安装在前述横向传动轴的左右,通过对该轮毂构件(96A)的移位操作,可将相应的侧向离合器接通、断开,仅在一个侧向离合器轮毂构件(96A)上设置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该机体停止制动装置由可与前述轮毂构件整体旋转地安装的旋转侧摩擦板(99a)及安装在前述后轮轴箱体内的固定侧摩擦板(99b)构成,并且,通过与设在乘坐驾驶部(13)上的机体停止用踏板(CBP)的踩下操作连动,使前述机体停止制动装置的前述旋转侧摩擦板(99a)与前述固定侧摩擦板(99b)压接,将前述横向传动轴(92)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为,在前后轮轴箱体内,借助于伞齿轮机构(91)使从机体前部的变速箱体(9)向前述后轮轴箱体(10)输出变速动力的主传动轴(77)与前述横向传动轴(92)连动,前述伞齿轮机构(91)备有设置在前述横向传动轴上的从动侧伞齿轮(91B),该从动侧伞齿轮隔着前述主传动轴(77),设置在前述机体停止制动装置(99)的对向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为,在前述后轮轴箱体(10)的滚筒轴心(X)附近设置前述后轮轴箱体(10)的摇摆阻止机构(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为,前述后轮轴箱体(10)在利用支点托架(40、41)可自由滚动地支撑的同时,在前述滚筒轴心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接纳固定滚筒用中间复位弹簧(43)的弹簧支架(42),前述摇摆阻止机构(A)通过前述弹簧支架(42)及前述支点托架(40、41)接触,阻止前述后轮轴箱体的摆动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性能好的水田作业机。在横向传动轴92的左右安装支撑侧向离合器96的驱动侧摩擦板的轮毂构件96A,并仅在一个侧向离合器96的轮毂构件96A上设置机体停止用制动装置99。该制动装置99由可与轮毂构件整体旋转安装的旋转侧摩擦板99a及相对于前述后轮轴箱体不能旋转地卡合支撑的固定侧摩擦板99b构成,与踏板的踩下操作连动,旋转侧摩擦板99a与固定侧摩擦板99b压接,把横向传动轴92制动。
文档编号A01B69/00GK1289529SQ0012926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8日
发明者洼津诚, 山下真, 小谷伸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