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4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和园艺中的一种植物栽培育成装置。
常见的植物或蔬菜种植法,一般多按松土、播种、施肥、杀虫、收成等流程运作,其间也有浇水、除草等定期的繁琐工作,才能生产出各种植物供人观赏、蔬菜共人食用。然而,由于现代人环保意识增强,加上出自健康的考虑,对于杀虫农药的使用已极力避免,因此有标榜着卫生,环保、不含农药、无毒、无化学药剂残留的有机蔬菜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蔬菜。为了达到人人皆可食用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的目的,家庭精致农业大为盛行,但这种家庭精致农业,它虽能有效避免农药污染,但其栽种时仍有松土、施肥等工作,尤其是施肥工作,其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使一个对农业完全陌生的初学者,如何有效控制施肥的时机与施肥量以供植物正常生长,是极待克服的瓶颈问题;并且由于前述原因使植物生长无法完全受到有效控制,以致影响采收日期,造成采收时间不定而无法随时享用新鲜蔬菜的缺陷。由此可见,上述公知技术仍存在许多缺点,并非一完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省去松土、施肥,除草等流程运作和能有效避免农药污染的提供多样化选择且降低制作成本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包括有一在膜的原物料内依照各种需求及不同的功能添加了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各种特殊添加物的抑草孳生膜,在该抑草孳生膜上以等距离方式放置一粒或多粒种籽并将种籽加以固定成为单层一体型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一制作栽培带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另一制作栽培带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又一制作栽培带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不可分解抑草孳生膜示意图;图5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可分解抑草孳生膜示意图6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设置上层防护网示意图;图7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做成产品时的卷状收起示意图;图8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做成产品时折叠成电脑报表纸状示意图;图9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应用于大面积农地的示意图;
图10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应用于盆栽时的示意图;
图11为该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一种实际应用实施方式示意图;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包括有一抑草孳生膜1,在制成此抑草孽生膜1的过程中,在膜的原物料内依照各种需求及不同的功能添加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各种特殊添加物,并在制作过程中预留种籽2生长所需的空间,然后等距放置一粒或多粒种籽2于抑草孳生膜1之上,并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在放置了种籽2之后的抑草孳生膜1上涂上一层胶状物质3,以作为固定种籽2用,而此胶状物质2同样依照各种需求及不同的功能添加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各种特殊添加物。而上述制作方式是针对一般小型、容易固定的种籽所做的方式。
但对于较大型的种籽或形状不容易被胶状物质所附着的种籽而言,则可利用图2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2,在图中表现的种籽2为较大型或形状为圆形、不规则形,圆形的种籽2与抑草孳生膜1接触面只有一点儿,不易附着在抑草孳生膜1上,若在搬移时遇到较大震动或遭撞击,容易脱落造成品质不佳;故针对此问题,我们在放置了种籽2的抑草孳生膜1上复盖一层薄膜4,并全面与抑草孳生膜粘贴,以供固定种籽2之用,并粘贴成单一形体状。
参见图3,另外,我们也可在制作抑草孳生膜1过程中当原物料已成形但尚末干燥的情况下,直接预留植物种籽2生长所需的空间,然后将一粒或多粒种籽等距放置于末干燥的抑草孳生膜1上,待干燥之后种籽2即为固定状态。
以往使用生物制剂或是以虫制虫的方式来治理虫害,而对于杂草却无法使用上述生物制剂或以虫治草等方式根除,除草只能使用除草剂,但除草剂为高度污染物,对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环境负面影响极大。参见图4,故在制作抑草孳生膜1时可以利用不分解的材质制作,适用于一般农地5,而为了使种籽向下扎根生长,在种籽固定处作适当的打孔,而利用不可分解材质制作的抑草孳生膜1则可起到防止杂草51自土壤或其它媒介物质中由下向上生长的作用。
参见图5,另一种抑草孳生膜1则针对人造栽培土6设计,因为上述栽培土6为干净的培养土,绝无杂草的种籽,所以不需要防草作用,故制作应用在人造培养土的抑草孳生膜的材质为可分解的,所以在种籽固定处无需作适当的打孔。
所以,抑草孳生膜提供给种籽的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各种特殊添加物,将最佳的养分提供给予种籽,而抑草孳生膜可利用不织布、纸或人造各种材质制作而成,并依照薄膜材质决定是否打孔处理,以配合种籽生长。
我们在抑草孳生膜上应用上层防虫网膜层,杜绝植物的生长遭虫害,因为植物最害怕受成虫危害,象蝴蝶产卵、蜗牛、福寿螺以及鸟类,对于农作物危害最大,如何防止为栽培植物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见图6,处于上层的防虫网膜层7为一设于抑草孳生膜1上方的轻薄的网膜,成长中的植物8可轻易将其顶起,而不致限制植物的成长,固定在抑草孳生膜1上的防虫网膜层7两端的弹性部位71,为提供植物栽培成长时所需的空间范围,以使植物在生长时可撑起防虫网膜层7,使植物的生长不受限制,兼具透水、透光、更能抵抗大雨水、强风等天然灾害,也能阻止鸟、上述害虫等侵入破坏栽种的植物。
参见图7与图8,不论是否利用前述
图1、图2、图3所述的任何方式,或者有无添加上层防护虫网膜层,均可以压展制或带状,并以成卷(捆)状91作为产品收藏,或是折叠成电脑报表纸状92等不占空间的产品型态,如此即可视栽培场地的要求,裁取适当的尺寸来加以应用,解决栽种植物所必需的土地问题。
还可根据栽种者的需要,视适当的地点、栽种区域面积大小等条件加以应用。如图9所示,即为铺设在一般广大的农地,只需将卷起的本实用新型按照面积大小铺设,使用上非常便利,且较以往播种的方式快速;如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也能依照栽种盆的大小,剪裁成适合的形状、大小,可用于室内盆栽,自已动手做,以陶冶身心。
本实用新型也能提供简易造景功能。利用抑草孳生膜容易剪裁的特性,在抑草孳生膜上种植不同的花卉种籽,利用不同品种或颜色加以区隔,拼凑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又因为抑草孳生膜不生长杂草,故看起来会更加鲜艳夺目。如
图11所示,将不同的植物种籽分别剪栽成为所需的形状或文字,如图样81使用红色花卉种籽,背景82使用绿色植物种籽,文字83部分使用黄色花卉种籽,并将其组合排列整齐,即成为剪栽容易、制作方便的园艺作品,待生长出花卉或是植物后即成为一幅美丽作品,更加令人期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与前述引证案及其它常用技术相比较时,更具有下列优点①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以及农民,发展出不同的成品,在多重组合、多样化的选择下,消费者具可选择性、农民更能够依需要使用而增加产值,特别是对于产业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上具有相当的助益。②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将种籽置于具有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各种特殊添加物的薄膜中,即使能够直接提供种籽生长时所需的养分,抑制杂草的生长,有效地避免农药污染,从而可省去松土、施肥、除草等繁琐步骤,简化栽种程序,具有进步性。③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可以简化栽种植物的步骤,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逐一铺设在所需栽种的栽培介质或土地的表面,不受空间限制,同样能够得到良好的收成。④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育成装置的抑草孳生膜可依制作材质的不同,为可分解或不可解的型态,让农民或使用者依照各和不同生长地铺设,具有多样化的变化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在膜的原物料内添加了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的抑草孳生膜,在该抑草孳生膜上放置一粒或等距离放置多粒固定成为单层一体型态的种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抑草孳生膜采用不可分解材质制作,并在其种籽固定处作适当的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抑草孳生膜采用可分解材质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抑草孳生膜上方设有处于上层的防虫网膜层,防虫网膜层两端的弹性部位固定在抑草孳生膜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置了种籽的抑草孳生膜上涂上一层作为固定种籽用的胶状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置了种籽的抑草孽生膜上复盖并粘贴一层供固定种籽用的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胶状物质内添加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作添加物。
专利摘要植物栽培育成装置包括有一在膜的原物料内添加了种籽保鲜剂、营养剂、肥料、抗病虫害剂等特殊添加物的抑草孳生膜和等距放置且固定在抑草孳生膜上的一粒或多粒种籽。抑草孳生膜视需要采用不可分解或可分解的材质制作,种籽的固定可视需要采用胶状物质或薄膜而成为单层一体形态,还可加设上层防虫网膜层,成品可制成不占空间的形态。该装置可省去松土、施肥、除草等流程运作,能有效避免农药污染,并提供多样化选择,降低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A01G31/00GK2437135SQ00224819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6日
发明者柯文灿 申请人:柯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