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

文档序号:35004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可持续释放的含有效成分农用化学品的方法,更特别的是,所含有效成分以各种方式被吸附在一个多孔的载体上。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可控制该有效成分定期释放,并减少该农用化学品造成的损害。
因此,已开展了一些调整农用化学品有效期的研究工作,研究使农用化学品持续释放的问题。恰好,已开发出的以一种固体形式和液体形式的农用化学品可以一种控释方式长时间地持续其作用,即使以适当的浓度只喷撒一次。
对用于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详述如下 (1)日本专利No.Sho.58-144304和日本专利No.Sho.59-20209公开了将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置入一个微囊体的方法。(2)日本专利No.Sho.58-21602和日本专利No.Sho.59-53401公开了将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置入环糊精的方法。(3)日本专利No.Sho.57-126602和日本专利No.Sho.60-202801公开的方法是将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以颗粒或粉末的形式单独使用,或与其它混合剂等混合使用,制成一种颗粒,然后用蜡或各种树脂覆盖。但不幸的是,这些方法的步骤均过于复杂,并且,所用的原料都十分昂贵或者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需要由对环境有利的成分组成,并试开发出产品。日本专利No.Hei.6-116103公开了一种方法,使杀虫剂带有持续释放的性质。此方法是将农用化学品用一种溶剂溶解,加在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树脂制成的板上。日本专利No.Hei.5-85902介绍了一种制备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将其中的粗原料与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混合,溶于氯仿,再吸附于特种沸石上,然后加热蒸除氯仿。然而这些方法的步骤也过于复杂,并且会引起环境的问题。因为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的化合物,如有机溶剂。除此之外,需要相当高的成本。此外,美国专利No.4647537公开了将可抑制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加入carazinane聚合物基质,并转为一种生物囊中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不经济,因为所用作为吸收剂的聚合物材料carazinane实在太贵。
另外,还报告了用多聚糖覆盖微生物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考虑持续释放农用化学品的问题。具体有韩国专利申请No.2000-17801,已经公开了可被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覆盖的微生物,为达到其耐热和耐酸的作用。这种微生物涂覆是为保护微生物免受胃酸和肠道其它消化酶作用。因此此微生物用于人体(乳酸菌等),服用后可保证小肠和大肠的安全。因此,这种微生物涂覆是用于抗酸、热和消化酶,并迅速在专门的区域降解(如小肠和大肠)。最终,该微生物可在小肠和大肠附着并增殖。综上,微生物涂覆与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并有效地缓释该农用化学品,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图1和图2代表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亚磷酸盐预防红辣椒植物疫霉枯萎病(phtyophthora blight)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的吸收及用多聚糖涂覆可同时进行,以使本方法更为简便。
具体地讲,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制备方法可通过下述步骤进行,包括溶解步骤以每100ml溶剂1~100g的比例加入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并以每100ml溶剂0.5~15g的比例加入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充分溶解,并收集含所述农用化学品所述有效成分的多聚糖溶液;及一个灌注干燥步骤每100ml所述多聚糖的溶液中加入0.5~2.0kg多孔的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后形成含所述农用化学品的吸收载体。
同时,所述溶剂可适当地选自水或有机溶剂,根据农用化学品中有效成分的极性选择溶剂。此外,农用化学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根据农用化学品的种类及特性做出适当的决定。在最后一步,调节水的含量至低于40%,以改善使用和贮存效果。
因为有效成分均匀地吸附在载体上,以上述方法制备的农用化学品能以持续的方式释放出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也用各种多聚糖涂覆于吸附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的载体的表面。
有效成分的释放通过两种机制受到阻止,①载体本身及载体对有效成分的附着力,②用多聚糖涂覆的膜。
因此,农用化学品的释放量可被有效地调整。也改善了持续释放的性质。因为减少了喷撒农用化学品的数量,所以对农民方便。
如上所述,并在其它室内外实验中均被证实,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撒药30~40天后仍可保持高于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浓度。
在本发明中,农用化学品可包括以下有效成分,如杀虫剂化合物类、抗真菌化合物类、除草化合物类、植物生长促进剂化合物类等。
在本发明中,农用杀虫剂有效成分可选自高灭磷、异噁唑啉、吡虫啉、乙基硫内吸磷、醚菊酯、杀螟丹、丁硫克百威、四螨嗪、cyclopyrifas-methyl、苯丁锡、环消虫菊、dimethylrinphos、乐果、氟硅菊酯、二嗪农、硫双威、杀虫环、虫酰肼、烯啶虫胺、蚜灭多、联苯菊酯、哒嗪硫磷、哒螨灵、甲基嘧啶磷、氟虫腈、溴螨酯、噻嗪酮、呋线威、丙虫磷、杀虫磺、丙硫克百威、安果、马拉硫磷、久效磷、仲丁威、CVMC、敌百虫、苯硫磷、吸汞脂、异丙威、倍硫磷、速见威、西维因、稻丰散、残杀威、甜菜宁、灭除威等。
在本发明中,抗真菌剂有效成分可选自亚磷酸盐、噻二唑素、腈嘧菌酯、bitanol、富士一号、isoprodion、双胍辛乙酸盐、喹菌酮、过硫酸氢钾铜、春日霉素、氯环丙酰胺、克菌丹、dichlomezine、涕必灵、溴氟唑菌、叶枯酞、三环唑、有效霉素、上菌消(hydroxyisoxazole)、咯喹酮、氯苯嘧啶醇、嘧菌腙、稻瘟酞、杀稻瘟菌素、多氧菌素、磺菌威、甲霜灵、精甲霜灵、叉氨苯酰胺、灭锈胺、氨比西林、氯硝胺、异稻瘟净、DF-351、NNf-9425、NNF-9850等。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有效成分选自四唑嘧磺隆、阿特拉津、莠灭净、抗倒胺、唑吡嘧磺隆、nuiconazole、戊草丹、乙苯酰草、噁草灵、苯酮唑、喹禾灵、二氯喹啉酸、苄草隆、氯硝醚、环丙嘧磺隆、氟硫草定、醚黄隆、氰氟草酯、西玛津、dimetametryn、哌草丹、环庚草醚、杀草隆、噻吩草胺、抑芽唑、萘丙胺、多效唑、治草醚、哌草磷、苄草唑、吡嘧磺隆、吡唑特、稗草丹、肟啶草、去草胺、抑草磷、丙草胺、溴丁酰草胺、苄嘧磺隆、吡草酮、噻草平、杀草丹、戊噁唑草、呋草黄、苯噻草胺、草达灭、Jasmon酸(JA)、水杨酸(SA)、BABA、BTH、ACN、CNP、2,4-D、2甲4氯丁酸、2甲4氯丁酸乙酯及其它植物生长促进剂。
农用化学品中各种有效成分可独立地用在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中,以适当的结合方式或以混合物方式,以便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
在下文中,将按每一阶段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首先,已知亚磷酸盐用来治疗和预防产生于蔬菜的植物疾病,如产生于莴苣、黄瓜、西红柿和水果、花卉、粮食等的疾病。然而,除了水生植物的培养外,包括亚磷酸盐的农用化学品必须反复喷施。因此,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并因过量使用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在本发明中,采用亚磷酸盐作为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将以此有用的化合物为例,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制备农用化学品的方法。虽然在此例中选用亚磷酸盐作为说明,自然地,根据理化原理,其它农用的有效成分也可用来获得类似的农用化学品。(1)吸附有效成分后涂覆在本发明中,可用各种方法制备亚磷酸盐。
首先将10~100g亚磷酸(H3PO3)用100~300ml蒸馏水溶解,并缓慢加入少量氢氧化钾,以调节pH至5.5~6.5。这样制成亚磷酸盐溶液。此时亚磷酸盐的浓度范围约为10,000~100,000ppm,比常规亚磷酸盐浓度(100~1,000ppm)高出100~1,000倍。这适用于同样比例的其它农用化学品。
然后,加入100~300ml亚磷酸盐溶液,并与0.5~2.0kg多孔载体混合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在25~150℃干燥,使水含量低于40%。然后加入1kg前述干燥的亚磷酸盐载体并与含有来自微生物的多聚糖的悬浮液混合均匀,在25~150℃干燥,使水含量低于40%。以此方式将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吸附在多孔载体上,可得到多聚糖涂覆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
此时所用来吸附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的多孔载体可以是一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选自沸石、珠层体、蛭石、硅藻土、陶制品和活性炭。这些物质是天然的,并包括土壤改良剂的主要成分并且它们通常被用作农用化学品的赋形剂和添加剂。除此之外,任何对环境和土壤无害的物质均可用作载体。载体可以是天然的或人造的。后者被纯化以除去内部的污物,在600℃以上加热原始的石料,以使载体内部状态最佳。本发明所用载体的直径范围是0.5~5mm,优选直径是大于2mm,这可使处理容易,以及可提高效果,因为农用化学品不在空中扩散,而落入土壤。
此外,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可以是一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选自凝胶多糖、果聚糖、黄原胶、支链淀粉、多聚糖-7、纤维素、zooglan、gellan等。
在本发明中,根据有效成分的种类、化学性质和持续释放的性质,多聚糖涂覆可进行一次或重复几次。(2)用含有效成分的涂覆剂进行涂覆本发明其它种类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可用下述方法制备。
首先将8.3g氢氧化钾和2.5g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加至200ml蒸馏水中,搅拌混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10g亚磷酸并充分混合以形成一种含多聚糖的胶体溶液。加入1kg直径为0.5~5mm的沸石,混合均匀,置于潮湿环境中。然后将生成物在80℃热空气中干燥。此时,吸收杀虫剂其它有效成分的多孔载体可被使用。
结果,亚磷酸和农用化学品的其它成分同时获得持续释放的性质。优选将水含量调节为低于40%。
上述方法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以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吸附在多孔载体上。比较不用载体,仅用农用化学品的情况,此种方法可显著防止有效成分从载体基底结构中扩散到外界。其结果,给予了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持续释放的作用。此外,在上述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中吸收有效成分的载体表面上,再涂覆一层天然多聚糖。或者,含有效成分的多聚糖被涂覆并吸收在载体上。这样,有效成分和载体结合,可以形成一体,慢慢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从而,可用此第二种方法使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得到持续释放的性质。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实践及优选实施例以下述实例说明。
然而应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做一些修改和改进。
为便于说明,将亚磷酸盐作为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沸石用作载体,β-葡聚糖、pestan和凝胶多糖作为源自微生物的涂覆物质。然而,上述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载体和涂覆剂只是作为举例说明,其它同类的物质均可用于此同样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清楚地知道,两种以上物质结合,也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法。比较实施例1制备非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为制备非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将有效成分吸附在载体上并干燥。
将50g亚磷酸用100ml蒸馏水溶解,加入少量氢氧化钾,调节pH至5.5。加入上述制备的100ml亚磷酸盐溶液,并与1kg粒径为0.5~5mm的沸石混合均匀。所得产物被吸附,并用热空气在100℃干燥,得到非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优选实施例2 制备用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涂覆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为制备本发明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将有效成分吸附在载体上,用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涂覆并干燥。
将10g亚磷酸用100ml蒸馏水溶解,加入少量氢氧化钾,调节pH至5.5。加入上述制备的100ml亚磷酸盐溶液,并与1kg粒径为0.5~5mm的沸石混合均匀。然后将所得物质置于潮湿环境中,用100℃热空气干燥。这样,将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固定在沸石上。此时,调节水含量至低于40%。
将上述制备的1kg亚磷酸盐载体与50ml含平均分子量为1,000,000的β-葡聚糖和5g pestan粉的胶体状态溶液均匀混合,并用100℃热空气干燥。然后将初次涂覆的载体再与50ml凝胶多糖或pestan悬浮液均匀混合,并用100℃热空气干燥,得到本发明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优选实施例3制备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涂覆并含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为制备本发明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将载体用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并含有效杀虫剂的成分涂覆,并干燥。
将8.3g氢氧化钾和2.5g凝胶多糖加至200ml蒸馏水中,搅拌下混合,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10g亚磷酸并混合完全,以使多聚糖成为胶体形式。然后,加入1kg粒径为0.5~5mm的沸石,混合均匀,并置于潮湿环境中。将所得物在100℃用热空气干燥,并将含杀虫剂有效成分的凝胶多糖涂覆于沸石上。此时,调节水含量至低于40%。应用实施例1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在水中的释放检验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仅在水中通过溶解才释放其有效成分。通常在农田中,每三天浇一次水。浇水后约2小时,水就被蒸发或吸收入作物或土壤中。从而消除了湿气,而不能释放出此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即,可认定本发明所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约每三天可释放出其有效成分一次,每次向外界释放2小时。
为了说明本发明中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性质,检验了其在水中释放的性质,实验条件与实际使用相同。
具体步骤是,将上述制备的1g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与1ml水混合并放置2小时。然后将含杀虫剂成分的上清液回收,并用高压液相层析法(HPLC)测定亚磷酸浓度(见表1,单位ppm)。重复此步骤,以使实际实验条件相当于喷撒一次。
如表1所示,结果清楚表明,在非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比较实施例1)中未涂覆的亚磷酸载体中,在最初阶段释放量相对较大,但涂覆的载体(优选实施例2和优选实施例3)已显示出显著的持续释放效应。比较此效果,非持续释放型在喷撒2~3天后,仅保持10~15%的作用。而含有效成分的亚磷酸盐载体和含有效成分的多聚糖涂覆的载体(优选实施例3)被证实为以高于100ppm的浓度缓慢释放亚磷酸。
尽管有一些差别,该相对恒定的浓度直至喷撒10次。相反,未涂覆的产品(比较实施例1)被证明完全不具有持续释放的性质。
亚磷酸以恒定的比例释放,其释放量相当于假定普通农田每三天喷撒一次的10次以上喷撒。本发明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优选实施例2和优选实施例3)可推测为可能保持药效约30天。<表1>

应用实施例2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贮藏实验为确定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期,检测了其有效成分,以确定其可被保持药效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在使用前,如果时间较长,往往需保存数月。
比较实施例1和优选实施例3中制备的农产品被贮藏在普通塑料篮中,未用盖密封,贮藏温度为室温。分别在制备的15日后和三个月后,取0.5g产品,用2ml水混合并保持2小时。然后将含有农用化学品的上清液用HPLC法回收,并用于测定亚磷酸的浓度(见表2,单位ppm)。<表2>

结果证实,与比较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相比,优选实施例3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在生产15日后,保持的有效成分含量高2.4倍,在生产三个月后,保持的有效成分含量高4.0倍。
在应用实施例2中采用的实验步骤通常是将应用实施例1中的浓度稀释4倍进行。因此,为使用应用实施例1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将浓度乘以4。此时,三个月后,优选实施例3制备的农用化学品的释放浓度是1136ppm(=284×4),该值恰与制备三次后所获得的释放实验量接近。
从而,已证实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可保持有效成分,其量高于优选的有效含量,即使长期贮存。应用实施例3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田间试验为检验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实际作用,在实验室外进行了田间试验。(1)预防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试验为检验对预防黄瓜白粉病的效果,在位于Kimhae的黄瓜温室中进行了试验。该黄瓜种于2000年9月6日,在2000年9月26日用杀虫剂进行了处理。2002年10月12日测定了白粉病的情况,检测该病的发生率。在此试验中未进行人工接种白粉病的病原真菌,检测了对自然产生的白粉病的预防效果。(见表3)试验分三组进行,每组250株黄瓜。具体地讲,包括对照组,该组不用亚磷酸盐治疗,还有比较组,该组用亚磷酸盐组成的浓度为100ppm的农用化学品治疗,该农用化学品为液体形式,于2000年9月26日和2000年10月4日分别撒在邻近土壤上和植物茎部,每株黄瓜用药20ml。最后一组是实验组,该组用优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亚磷酸盐组成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每株黄瓜用药1g等。
为测定疾病的预防效果,用肉眼检测疾病发生频率、出现在黄瓜叶上的带有类似于白粉状的真菌。具体操作方法参照“National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出版的农用化学品效果标准手册的规定进行。采用杀虫剂田间效果试验感染百分率的方法,检测抗黄瓜白粉病的抗真菌活性。<表3>

如表3所示,未治疗的对照组感染率较低,因为白粉病不是人工造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所有用本发明农用化学品治疗的组被证实可降低感染率50%以上。尤其是优选实施例2中制备的经凝胶多糖涂覆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与对照组相比增加预防效果达25%以上。(2)预防人工西红柿晚期枯萎病预防效果试验进行了用本发明制备的农用化学品对位于Kimhae的西红柿温室中预防效果试验。试验中用人工接种植物致病真菌“Phytophthorainfestans”。
2001年1月2日播种迷你型西红柿(品种名“koko”),2001年2月9日,当长到2~4片叶阶段,用农用化学品治疗。并在3月23~27日期间,对每株西红柿在下午5时用10ml游动孢子悬浮液喷撒,孢子浓度为4×103。该Phytophthora infestans通过在培养和使用期间水中加压制成游动孢子。
实验以如下方式分为五组进行,每组12株西红柿。具体分组情况是,实验组包括不用亚磷酸盐治疗的对照组、用亚磷酸盐组成的浓度为100ppm的农用化学品(该农用化学品为液体状态,撒在邻近土壤上和植物茎部,每株用药25ml)治疗的比较组及试验组,试验组用比较实施例1,优选实施例2(凝胶多糖涂覆)和优选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治疗,每株用药1g。
在2001年4月12日检测了每组对西红柿晚期枯萎病预防效果的频率(见表4)。
如表4所示,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农用化学品情况下,观察到有80~98%的预防效果,由于有效成分可以适当地控制释放。尤其是,与未用持续释放农用化学品治疗的比较组相比,已证实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具有额外高于50%的预防效果。<表4>

(3)人工红辣椒植物疫霉枯萎病(phytophthora blight)预防效果试验在温室中对本发明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进行预防效果试验。试验用人工进行植物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接种。
2001年11月10日种入辣椒种,2001年11月17日用上述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进行处理。
实验以如下方式分两组进行。具体分组情况是,对照组包括56个植株,不用亚磷酸盐治疗,试验组共49个植株,用优选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治疗,每株用药1g。
在2001年11月26日,用5ml游动孢子悬浮液喷撒每株辣椒,孢子浓度为5×103cfu/ml。病原接种5日后,在2001年12月1日用肉眼观察疾病的感染情况(见表5)。
整个试验中,充足浇水,每两日浇一次,并且保持室温在26℃。<表5>

如表5所示,在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农用化学品情况下,甚至在重复喷撒(约7次)时,有效成分也不会释放。其结果为,有效成分得到适当的控制释放,经检测,得到完全的预防效果。
试验结果见
图1和图2。图中所示,未治疗的对照组植株的支撑部位变弱变小,由于患病,不能支撑其茎干。相反,用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治疗的试验组则绝无如上的倒伏情况发生。
因此,虽然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仅喷撒一次,但比常规农用化学品喷撒两次更为有效。由此可肯定,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具有更优越的预防效果,还可有效减少农田中的人力和成本。
工业应用性如上清楚详述及证明,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可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其中农用化学品以各种方式被吸附在一个多孔的载体上。本发明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可在每一次喷撒后保持效果30~40天。因此,有效成分以适当和不过量的浓度持续释放并且具有优越的预防效果。
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可减少由于连续喷药带来的人的劳动,降低经济负担,并可预防环境污染。此外,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可用作除水中种植以外的大面积的土地耕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含亚磷酸盐的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包括收集溶液步骤将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以每100ml溶剂1~100g的比例加入,溶解,并收集含所述有效成分的溶液;灌注干燥步骤将多孔的载体以每100ml所述含所述农用杀虫剂有效成分的溶液0.5~2.0kg的比例加入,混合均匀,干燥后形成含所述有效成分的吸收载体;及涂覆步骤每公斤上述干燥的含所述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的吸收载体中加入含0.5~15g从微生物中得到的多聚糖的悬浮液。
2.一种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包括溶解步骤以每100ml溶剂1~100g的比例加入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并以每100ml溶剂0.5~15g的比例加入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充分溶解,并收集含所述农用化学品所述有效成分的多聚糖溶液;及灌注干燥步骤每100ml所述含多聚糖有效成分的溶液中加入0.5~2.0kg多孔的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后形成含所述农用化学品有效成分的吸收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其中有效成分是一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选自亚磷酸盐、高灭磷、异噁唑啉、吡虫啉、乙基硫内吸磷、醚菊酯、bitanol、杀螟丹、丁硫克百威、四螨嗪、cyclopyrifas-methyl、苯丁锡、环消虫菊、dimethylrinphos、乐果、氟硅菊酯、二嗪农、硫双威、杀虫环、虫酰肼、烯啶虫胺、蚜灭多、联苯菊酯、哒嗪硫磷、哒螨灵、甲基嘧啶磷、氟虫腈、溴螨酯、噻嗪酮、呋线威、丙虫磷、杀虫磺、丙硫克百威、安果、马拉硫磷、久效磷、仲丁威、CVMC、敌百虫、苯硫磷、吸汞脂、异丙威、倍硫磷、速见威、西维因、稻丰散、残杀威、甜菜宁、灭除威、噻二唑素、腈嘧菌酯、富士一号、isoprodion、双胍辛乙酸盐、喹菌酮、过硫酸氢铜钾、春日霉素、氯环丙酰胺、克菌丹、哒菌酮、涕必灵、溴氟唑菌、叶枯酞、三环唑、有效霉素、上菌消、咯喹酮、氯苯嘧啶醇、嘧菌腙、稻瘟酞、杀稻瘟菌素、多氧菌素、磺菌威、甲霜灵、精甲霜灵、叉氨苯酰胺、灭锈胺、氨比西林、氯硝胺、异稻瘟净、DF-351、NNF-9425、NNF-9850、四唑嘧磺隆、阿特拉津、莠灭净、抗倒胺、唑吡嘧磺隆、nuiconazole、戊草丹、乙苯酰草、噁草灵、苯酮唑、喹禾灵、二氯喹啉酸、苄草隆、氯硝醚、环丙嘧磺隆、氟硫草定、醚黄隆、氰氟草酯、西玛津、dimetametryn、哌草丹、环庚草醚、杀草隆、噻吩草胺、抑芽唑、萘丙胺、多效唑、治草醚、哌草磷、苄草唑、吡嘧磺隆、吡唑特、稗草丹、肟啶草、去草胺、抑草磷、丙草胺、溴丁酰草胺、苄嘧磺隆、吡草酮、噻草平、杀草丹、戊噁唑草、呋草黄、苯噻草胺、草达灭、Jasmon acid(JA)、水杨酸(SA)、BABA、BTH、ACN、CNP、2,4-D、2甲4氯丁酸和2甲4氯丁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载体是一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选自沸石、珠层体、蛭石、硅藻土、陶制品和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备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其中所述源自微生物的多聚糖是一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选自pestan、果聚糖、黄原胶、支链淀粉、多聚糖-7、纤维素、zooglan、gelan和凝胶多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可持续释放的农用化学品的方法,该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被吸附在一种载体上并且持续释放。喷药的效果可持续约30~40天,该农用化学品的浓度具有足够的效力。本发明的农用化学品可以节省农民的劳动,降低因连续喷药引起的费用,并作为一种友好的农用化学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A01N59/26GK1474649SQ01818682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9日
发明者朴海準, 李仁国, 申贤淑, 卢美英, 金南圭, 朴海 申请人:百优德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