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浮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特别是一种浮标结构。
传统的杆体12为玻纤材质制成,且目视杆13是由杆体12直接凸出形成,而因玻纤之比重比水重,形成目视杆13必须制成较细小杆状,方能获得需要之浮力,以使浮标抛杆破水后,目视杆13可快速直立浮出水面,供钓者辨视;然而,目视杆13呈较小细杆体时,相对已大大降低其可视度;尤其在遇到较大水流时,钓线被水流带动,浮标10随水流越流越远,与钓者间距离拉远,目视杆13在细小,距离又远情况下,更是看不清楚,根本无法提供钓者有效识别,目视效果差。
此外,目视杆13及插结段14在与浮标本体11结合后,会在表面涂装防水漆处理,使上、下浮标本体11不见接合线,以提高浮标10的结构强度;此外,当浮标10防水漆涂装太厚及漆料表面存有颗粒,或水面有油渍、杂质等因素,在摩擦系数大于正常浮力时,容易造成抛杆破水阻力,致目视杆13无法以正常调节目数浮出水面(即本来调节凸出三目变成仅二目凸出水面),而影响辨视及笔直站立稳固性,与就饵灵敏度。此外,在遇到风力较强时,目视杆13容易有摆动产生,导致易有误判就饵之现象发生。
如图2所示,为另种浮标态样,该浮标20主要是由轻木直接一体成型;或在直接成型之轻木浮标内部再包覆有玻纤;此两种浮标的结构,在轻木材质较玻纤轻,可加粗目视杆,提高明确辨视的目视功效外,同样具有上述之其他缺点存在。
因此,如何将传统浮标无法有效减少抛杆破水及就饵阻力,影响目视杆凸出目数及浮杆直立稳固性与灵敏度,及浮杆之目视杆可视度差,无法提供钓者明确辨视及易误判就饵的状况加以解决,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克服的问题点所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任意材质制成的浮标本体上段目视杆或下段插结段,于任一端上直接凹设有凹弧状的导流段;此外,该浮标本体的目视杆或插结段可在任一端或两端上直接形成有单段或多段式的凹弧状的导流段。
以下结合附图
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浮标30在凹设具凹弧状的导流段34设计下,相对所能达到的优点如下
1、不论目视杆32以玻纤或轻木材质制成,相对在制造上可减轻重量,具有质轻、浮力佳的效果;在抛杆下水后,可获得稳固性佳的笔直站立与灵敏度高的功效。或增加目视杆32粗度,提高辨视效果。
2、在目视杆32浮出水面静待鱼儿上钩,在遇到风力较强时,可藉由目视杆32具有凹弧状的导流段34设计,将风力导引向外侧排出,有效降低风阻,减少垂钓者误判就饵的情形发生,如图5所示。
3、当浮标30表面防水漆涂装太厚及漆料表面存有颗粒,或水面有油渍、杂质等因素,在磨擦系数大于正常浮力时,容易造成抛杆破水阻力,致目视杆32无法以正常调节目数浮出水面(即本来调节凸出三目变成仅二目凸出水面),而影响辨视效果及无法迅速笔直站立稳固性不佳时;皆可藉由本实用新型目视杆32或插结构杆33上凹设有凹弧状导流段34,具导引减少阻力作用及有效减轻重量双重功能下,有效将上述的缺点一一克服,进而达到浮标30可快速,稳固笔直站立,及目视杆32能依调节目数浮出水面,而不影响目视效果,如图6所示。
4、在目视杆32及插结杆33皆凹设有凹弧状的导流段34时,除圆径较小,与水面接触的抗力面积减少及兼具导引作用下,当可获得阻力小、灵敏度佳的使用,俾小型鱼儿吃饵时,亦可轻易获悉鱼儿就饵的效果外;进而获得稳固性更佳的笔直站立与灵敏度高的功效。
依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能藉由具凹弧状的导流段,具导引及减轻浮标本身重量双重作用下,有效减少风力或水中阻力,来获得应调节目数的目视效果,更能达到稳固性佳笔直站立与灵敏度佳的多重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浮标结构,主要是由本体、目视杆、插结杆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目视杆或插结杆任一端上,凹设有凹弧状的导流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目视杆或插结杆两端上皆凹设有凹弧状的导流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标结构,其特征在于目视杆或插结杆任一端或两端同时凹设单段或多段凹弧状的导流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标结构,主要是直接在浮标本体的目视杆或插结杆任何一端上凹设一段或一段以上的凹弧状的导流段,还可以在目视杆或插结杆两端设有凹弧状的导流段;抛杆破水或就饵时,能有效降低阻力,使目视杆正常调节目数浮出水面,提高目视及就饵几率,能够减少风阻以避免误判,以及减轻浮标重量,进而灵敏度和稳定度。
文档编号A01K93/00GK2574414SQ0228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林国阳 申请人:林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