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变速旋耕机,变速装置一般设于旋耕机的一、二轴之间,由于结构的限制,二轴上的小锥齿轮位置调整不便,即只能调整大锥齿轮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变速调整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包括齿轮变速装置、传递装置、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由相啮合的大、小锥齿轮构成,所述的传递装置由传递轴和设置于传递轴上的中间齿轮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换向装置设置于相垂直的一轴5、二轴7之间;所述的齿轮变速装置设置于相平行的二轴7、三轴1之间;所述的传递轴与三轴1相平行。
上述齿轮变速装置可由两对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啮合构成,可实现二级变速。
上述齿轮变速装置亦可由两个变速齿轮组构成,所述的变速齿轮组由设于二轴7上的双联滑移齿轮8和与之啮合、设于三轴1上的两个固定变速被动齿轮6、9构成,可实现四级变速。
上述齿轮变速装置还可由一对相啮合的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以及一个变速齿轮组构成,所述的变速齿轮组由设于二轴7上的双联滑移齿轮8和与之啮合、设于三轴1上的两个固定变速被动齿轮6、9构成,可实现三级变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轴结构与普通旋耕机基本相同,是独立的单元设计,可独立安装,单独调整位置。由于小锥齿轮安装在一轴上,所以,可通过调整小锥齿轮的位置来调整啮合印痕和侧隙,故调整方便,且旋耕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更好。
附图
图面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齿轮变速装置、传递装置、换向装置三部分构成。换向装置设置于相垂直的一轴5、二轴7之间,由相啮合的、分设于一轴5、二轴7上的大、小锥齿轮构成。一轴5的结构与普通旋耕机基本相同,是独立的单元设计,可独立安装,单独调整位置。齿轮变速装置设置于相平行的二轴7、三轴1之间;传递轴与三轴1相平行,由传递轴和设置于传递轴上的中间齿轮构成。传递装置具体可采用中间齿轮、四轴4及或五轴11等实现一级或多级传递。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变速装置可由两对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啮合构成,实现二级变速。齿轮变速装置亦可由两个结构相同、可分别实现二级变速的变速齿轮组构成,以实现四级变速。齿轮变速装置还可由一对实现一级变速、相啮合的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与一个可实现二级变速的变速齿轮组缃组合,实现三级变速。可实现二级变速的变速齿轮组可由设于二轴7上的双联滑移齿轮8和与之啮合、设于三轴1上的两个固定变速被动齿轮6、9构成。
工作时,拖拉机将动力通过万向轴传递给本实用新型的一轴5,通过一轴5、二轴7间的换向装置换向。二轴7、三轴1间设置有齿轮变速装置,通过拨叉式变速操纵装置10调节齿轮变速装置,可实现二级、三级或四级变速。变速后,动力可通过传递装置经一级或多级传递,最后将动力传递给刀轴,完成耕地、整地、开沟播种的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包括齿轮变速装置、传递装置、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由相啮合的大、小锥齿轮构成,所述的传递装置由传递轴和设置于传递轴上的中间齿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装置设置于相垂直的一轴(5)、二轴(7)之间;所述的齿轮变速装置设置于相平行的二轴(7)、三轴(1)之间;所述的传递轴与三轴(1)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变速装置由两对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啮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变速装置包括两个变速齿轮组,所述的变速齿轮组由设于二轴(7)上的双联滑移齿轮(8)和与之啮合、设于三轴(1)上的两个固定变速被动齿轮(6)、(9)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变速装置由一对相啮合的设于二轴(7)上的变速滑移齿轮(3)和设于三轴(1)上的固定变速被动齿轮(2)以及一个变速齿轮组构成,所述的变速齿轮组由设于二轴(7)上的双联滑移齿轮(8)和与之啮合、设于三轴(1)上的两个固定变速被动齿轮(6)、(9)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正中悬挂式变速旋耕机,其换向装置设置于相垂直的一轴、二轴之间,由相啮合的大、小锥齿轮构成;齿轮变速装置设置于相平行的二、三轴之间;传递轴与三轴1相平行,由传递轴和设置于传递轴上的中间齿轮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变速调整不便的技术问题。其可通过调整小锥齿轮的位置来方便地调整啮合印痕和侧隙,且旋耕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更好。
文档编号A01D33/08GK2710338SQ200320109990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史可器 申请人:史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