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和盖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和盖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轮单元。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和用于该绕线轮单元的盖子部件。
背景技术
旋压式绕线轮通常包括安装在钓杆上的绕线轮单元、旋转地接附到绕线轮单元上的手柄、旋转地安装到绕线轮单元上的转动体,以及在转动体的前方安装到绕线轮单元上使得能够前后移动的线轴。钓线由转动体引导,且绕着线轴的外部周边卷绕。
绕线轮单元装备有安装在钓杆上的T形杆接附腿,以及与杆接附腿整体形成的、并于内部容纳有多种机构的绕线轮主体,绕线轮主体包括主单元和帽部件。主单元在其内部具有朝侧面开口的容纳空间。帽部件可分离地安装在主单元上,以覆盖主单元的开口。
阻尼机构设置在这种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中,以便对线轴的旋转施加制动力。设置在线轴的前部的前阻尼机构和设置在线轴的后部的后阻尼机构是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已公知的阻尼机构。前阻尼机构安装在线轴的内部,后阻尼机构安装在绕线轮单元的后部上。
通过其上安装有这种类型的后阻尼机构的旋压式绕线轮,绕线轮单元整体地形成圆柱形,使得向后伸出,以便与用于操作后阻尼机构的圆柱形阻尼旋钮的轮廓相匹配(参考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出版物No.9-313079)。通过在绕线轮单元的后部上形成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后阻尼机构的多种机构可以容纳在内部,且可以与阻尼旋钮的形状匹配。
在前述的设置有后阻尼机构的传统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圆柱形,其在绕线轮单元的后部向外伸出。这样,因为绕线轮主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形状变得复杂,所以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具,使得绕线轮主体的主要部分和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将整体地形成。这使得形成绕线轮主体比较费时,且增加制造成本。
考虑到这个情况,有些人考虑分开地形成绕线轮主体的主要部分、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以及盖子部分。这里,在分开地形成绕线轮主体的主要部分和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以后,在主要部分的后部上形成接合部分,然后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接合且固定地接附到接合部分上。通过这样分开地形成绕线轮主体的主要部分和后阻尼容纳部分,可以容易地形成该绕线轮主体,而不需要使用专门的模具。
此外,通过这种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有些人考虑在绕线轮单元的后部上形成部分凹进的安装部分,以及提供与绕线轮主体平滑地连续的可接附的盖子部件,以便进一步改进旋压式绕线轮的设计。这种类型的盖子部件包括在其后部中的圆形开口,以及从盖子部件的开口安装在绕线轮主体的后端上的分开的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
在这种其上安装有盖子部件的旋压式绕线轮中,多个用于接合盖子部件和圆柱形后阻尼容纳部分的接合部分形成在绕线轮主体上。这样,因为该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包括多个接合部分,所以绕线轮主体会变大。
因此,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公开物会明白,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的旋压式绕线轮的改进的绕线轮单元。本发明致力于本领域中的该需要以及其它需要,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公开物会明白这些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形成具有低成本的结构的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而不增大绕线轮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适于安装到钓杆上,其设置有后阻尼机构,且能够在向前方向上放出钓线。该绕线轮单元包括杆接附腿部分、绕线轮主体和盖子部件。杆接附腿部分安装在钓杆上。绕线轮主体与杆接附腿部分连续地形成,且包括形成在其后端上的第一开口和形成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上的安装部分。该盖子部件安装在安装部分上,使得盖子部件的轮廓与绕线轮主体的轮廓平滑地连续。盖子部件包括主要主体部分和后阻尼容纳部分。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内部空间与第一开口连通。后阻尼机构适于安装在后阻尼容纳部分中。该后阻尼容纳部分与主要主体部分整体地形成。
通过该绕线轮单元,该盖子部件包括后阻尼容纳部分,其中配置有后阻尼机构。这里,绕线轮主体可以容易地形成,而不使用专门的模具,因为后阻尼容纳部分和绕线轮主体分开形成。此外,因为后阻尼机构配置在后阻尼容纳部分中,所以后阻尼机构不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样安装在绕线轮主体的后部上,这样,也不再需要设置用于将后阻尼机构与绕线轮主体接合的接合部分。这样,绕线轮单元的总体尺寸不会增加,且绕线轮单元可以以低成本的结构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绕线轮单元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公开的绕线轮单元中,盖子部件还包括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后端部分上的第二开口。通过这样的结构,后阻尼机构可以至少部分地从第二开口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绕线轮单元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或者第二方面中公开的绕线轮单元中,盖子部件通过压配合与绕线轮主体弹性接合。通过该结构,该盖子部件容易地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绕线轮单元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或者第二方面中公开的绕线轮单元中,盖子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上。通过该结构,容易并可靠地接附和卸下该盖子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绕线轮单元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公开的绕线轮单元中,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从而从主要主体部分向后伸出。通过该结构,因为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从而向后伸出,所以后阻尼机构容易地安装,且简化了盖子部件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绕线轮单元是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绕线轮单元中,后阻尼容纳部分包括形成在其外部周边上的公螺纹部分,该公螺纹部分适于与形成于所述后阻尼机构的内部周边上的母螺纹部分啮合。利用该结构,通过将后阻尼机构的母螺纹部分旋到盖子部件的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公螺纹部分上,容易并可靠地接附和卸下该后阻尼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旋压式绕线轮安装在钓杆上,并设置有手柄、在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六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所述的且旋转地支撑手柄的绕线轮单元、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单元的前面的转动体,以及设置在转动体的前面以可以前后移动的线轴。
在该绕线轮单元中,盖子部件安装在安装部分上,且具有后阻尼容纳部分。当旋压式绕线轮设置有后阻尼机构时,该后阻尼机构安装在盖子部件的后阻尼容纳部分上。这里,因为盖子部件包括其中配置有后阻尼机构的后阻尼容纳部分,所以绕线轮单元的整体尺寸不会增加,且绕线轮单元可以以低成本的结构形成。
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会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这些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


现在参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物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侧视图,其中,安装了前阻尼机构;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侧视图,其中,安装了后阻尼机构;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后端部分的放大分解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后端部分的放大分解后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后端部分的放大分解底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的实施例的旋压式绕线轮的后端部分的放大分解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选定的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公开物会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面的描述只是示例性提供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限定的本发明。
首先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示出了旋压式绕线轮。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旋压式绕线轮是具有绕线轮单元2的绕线轮,其可以用于如图1所示的前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和如图2所示的后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后面描述的第一盖子部件40(参照图1)和第二盖子部件50(参照图2)分别选择性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2上。
如图1所示,前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包括旋转地支撑手柄1的绕线轮单元2、转动体3和线轴4。转动体3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单元2的前部上。线轴4具有卷绕在其外部周边表面上的钓线,且设置在转动体3的前部上,使得其可以前后移动。
绕线轮单元2包括绕线轮主体2a,以及从该绕线轮主体2a斜向上向前延伸的杆接附腿2b。绕线轮主体2a包括其中容纳多种机构的内部空间(没有显示)。
如图1所示,转动体3包括圆柱形部分30,以及第一和第二转动体臂31和32,其在圆柱形部分30的两侧相对设置。
线轴4设置在转动体3的第一转动体臂31和第二转动体臂32之间,且安装在线轴的轴15的前端部分上,并使前阻尼机构60介于线轴的轴15和线轴4之间。
如图1所示,前阻尼机构60安装在线轴4和线轴的轴15之间,且是用于对线轴4施加阻力的机构。该前阻尼机构60包括用于手动调节阻力的旋钮61,以及由多个通过旋钮61朝着线轴4按压的片组成的摩擦部分62。
如图1和图3(b)到图5(b)所示,绕线轮主体2a包括形成在其后端部分上的第一开口2c,以及以逐渐变细的形状朝着第一开口2c形成在第一开口2c的周边上的安装部分2d。所述第一盖子部件40平滑地与绕线轮主体2a的安装部分2d连续,且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
如图3(a)到图5(a)所示,安装部分2d形成为阶梯式部分,其表面比绕线轮主体2a的表面要低,且所述第一盖子部件40安装在阶梯式部分上。当第一盖子部件40安装在阶梯式部分上时,第一盖子部件40的外部轮廓将与绕线轮主体2a的轮廓齐平和连续。如图3(b)和图4(b)所示,用于固定地连接第一盖子部件40与螺钉部件41(如图1可见)的孔部分2e形成在安装部分2d的上部部分中。如图3(b)到图5(b)所示,用于固定地连接第一盖子部件40与螺钉部件42(如图1可见)的孔部分2f形成在安装部分2d的下部部分中。
如图1和图3(a)到图5(a)所示,第一盖子部件40被安装成封闭第一开口2c,且第一盖子部件40的后端部分的顶端具有稍带圆度的形状。根据绕线轮主体2a的形状,第一盖子40的轮廓形成为逐渐变细的形状,当第一盖子部件40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时,从绕线轮主体2a朝着第一盖子部件40具有平滑的连续性。此外,如图3(a)到图5(a)所示,通孔40a、40b形成在第一盖子部件40的主要主体部分40c的上部和下部上,螺钉部件41、42安装在通孔40a、40b中。
为了组装该前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首先组装诸如前阻尼机构60等的多种机构。然后,通过将第一盖子部件40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且将螺钉部件41、42通过通孔40a、40b安装在孔部分2e、2f中,第一盖子部件40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2a上。这里,第一开口2c可以被封闭,同时维持第一盖子部件40的后端部分的轮廓处于逐渐变细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后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包括旋转地支撑手柄101的绕线轮单元2、转动体103和线轴104。转动体103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单元2的前部上。线轴104具有卷绕在其外部周边表面上的钓线,且设置在转动体103的前部上,以可以前后移动。
绕线轮单元2包括绕线轮主体2a,以及从该绕线轮主体2a斜向上向前延伸的杆接附腿2b。绕线轮主体2a包括其中容纳多种机构的内部空间(没有显示)。
转动体103包括圆柱形部分130,以及第一和第二转动体臂131和132,其相互相向且设置在圆柱形部分130的两侧。
线轴104设置在转动体103的第一转动体臂131和第二转动体臂132之间。
如图2和图3(b)到图5(b)所示,绕线轮主体2a包括形成在其后端部分上的第一开口2c,以及形成在第一开口2c的周边上从而朝着第一开口2c逐渐变细的安装部分2d。第二盖子部件50平滑地与绕线轮主体2a连续,且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后阻尼机构70安装在第二盖子部件50的后端部分上。
如图2所示,后阻尼机构70非旋转且在轴向上可移动地连接到线轴的轴115的后端部分上,且用于通过线轴的轴115来制动线轴104在线放出方向上的旋转。后阻尼机构70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边上的母螺纹部分70a,以及用于手动调节阻力的管状旋钮部分71。后阻尼机构70主要包括非旋转地且可滑动地安装在线轴115上的圆柱形衬套72,以及由衬套72的凸缘部分按压且由多个摩擦板组成的摩擦部分73。这里,当旋钮部分71旋转时,摩擦部分73由衬套72按压,从而允许调节阻力。
如图3(b)到图5(b)所示,安装部分2d形成为阶梯式部分,其表面比绕线轮主体2a的表面低,且第二盖子部件50安装在阶梯式部分上。当第二盖子部件50安装在阶梯式部分上时,第二盖子部件50的外部轮廓将与绕线轮主体2a的轮廓齐平并连续。如图3和图4所示,用于固定地连接第二盖子部件50与螺钉部件51的孔部分2e(如图2可见)形成在安装部分2d的上部部分中。如图3(b)到图5(b)显示,用于固定第二盖子部件50与螺钉部件52的孔部分2f(如图2可见)形成在安装部分2d的下部部分中。
如图2和图3(c)到图5(c)所示,第二盖子部件50包括主要主体部分50f、与第一开口2c连通且形成在主要部分50f的后端部分上的第二开口50a,以及后阻尼容纳部分50d,在其内部,后阻尼机构70从第二开口50a安装。
如图4所示,当从后面观察时,第二开口50a的形状是圆形的,且与后阻尼机构70的旋钮部分71的形状大致相同。此外,如图3(c)到图5(c)所示,通孔50b、50c形成在第二盖子部件50的主要部分50f的上部和下部上,螺钉部件51、52安装在通孔50b、50c中。如图2和图3(c)到图5(c)所示,后阻尼容纳部分50d以圆柱形与主要主体部分50f整体地形成,以向后伸出。与后阻尼机构70的母螺纹部分70a啮合的公螺纹部分50e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50d的外部周边上。
为了组装该后阻尼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第二盖子部件50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并使线轴的轴115从第一开口2c向外伸出,且螺钉部件51、52通过通孔50b、50c安装在孔部分2e、2f中,从而将第二盖子部件50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2a上。然后,通过从第二盖子部件50的第二开口50a伸出的线轴的轴115,后阻尼机构70安装在第二盖子部件50的后阻尼容纳部分50d中,从而封闭第二开口50a。这里,第二盖子部件50的后端部分的轮廓是圆柱形的,这样可以匹配后阻尼机构70的旋钮71的轮廓。
通过这种类型的旋压式绕线轮,如图1所示,当设置前阻尼机构60时,第一盖子部件40安装在具有逐渐变细形状的安装部分2d上。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当设置后阻尼机构70时,第二盖子部件50安装在安装部分2d上,且后阻尼机构70安装在第二盖子部件50的后阻尼容纳部分50d中。这里,因为后阻尼机构70安装在与绕线轮单元2分开形成的第二盖子部件50的后阻尼容纳部分50d中,所以不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将后阻尼机构70安装在绕线轮单元2的后端部分上。这样,因为不再需要在绕线轮单元2的后部分上设置用于与后阻尼机构70接合的接合部分,所以绕线轮单元2的尺寸不会增加,且绕线轮单元2可以以低成本的结构形成。
其它实施例(a)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通过螺钉部件41、42和螺钉部件51、52紧固到绕线轮主体2a上,但是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紧固到绕线轮主体2a上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可以通过压配合与绕线轮主体2a弹性地接合。
(b)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盖子部件40的轮廓形成为沿着绕线轮主体2a逐渐变细的形状,但是第一盖子部件40的轮廓不限制于这样的形状。此外,安装部分2d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只要其形成为朝着其后端逐渐变细的形状。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也可以形成为与安装部分2d的形状匹配的任何形状。
(c)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与后阻尼机构70的母螺纹部分70a啮合的公螺纹部分50e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50d的外部周边上。然而,后阻尼机构70的安装方法不限于此。后阻尼机构70可以通过任何其它传统的接附方法来接附到后阻尼容纳部分。
(d)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设置了前阻尼机构60时,安装第一盖子部件40,当设置了后阻尼机构70时,安装第二盖子部件50。但是,也可以安装第二盖子部件50而不使绕线轮单元2在前阻尼类型和后阻尼类型之间可互换。换句话说,可以不考虑是否是前阻尼而安装第二盖子部件50。
(e)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覆盖整个绕线轮主体2a。然而,当绕线轮主体2a包括具有用于在其内部安装各种机构的侧开口的主单元,以及用于封闭主单元的开口的帽部件时,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可以构成为只覆盖该主单元。此外,可以提供辅助的盖子部件,其在帽部件侧与第一盖子部件40和第二盖子部件50的轮廓连续。
根据本发明,在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中,后阻尼机构安装在盖子部件的后阻尼容纳部分上,使得绕线轮单元的总体尺寸不会增加,且绕线轮单元可以以低成本的结构形成。
如这里使用的,下面的方向术语“向前、向后、上面、向下、垂直、水平、下面和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类似的方向术语指本发明装备的装置的那些方向。因此,当用于描述本发明时,这些术语应该理解为相对于以本发明装备的装置。
如这里用来描述装置的部件、部分或者零件的术语“构成”包括构造为和/或编程为执行期望的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
此外,在权利要求书中表达为“装置加功能”的术语应该包括可以用来执行本发明的该部分的功能的任何结构。
这里使用的诸如“大致”、“大约”和“近似”之类的程度术语意味着被修饰的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使得最终结果不会重大地改变。例如,如果该偏差不会否定其修饰的词的意思,这些术语可以解释为包括被修饰的术语的至少正负5%的偏差。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3-168745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2003-168745的整个公开物通过参考在此引用。
虽然只有选定的实施例被选择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公开物会明白,在不偏离如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这里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提供,而不是为了限制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限定的本发明。这样,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制于公开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该旋压式绕线轮适于安装到钓杆上,并设置有后阻尼机构,且能够在向前方向上放出钓线,其包括安装在钓杆上的杆接附腿部分;绕线轮主体,其与杆接附腿部分连续地形成,且具有形成在其后端上的第一开口,该绕线轮主体具有形成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上的安装部分;以及盖子部件,其安装在安装部分上,使得该盖子部件的轮廓与绕线轮主体的轮廓平滑地连续,该盖子部件具有主要主体部分和后阻尼容纳部分,该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后阻尼机构适于安装在后阻尼容纳部分中,该后阻尼容纳部分与主要主体部分整体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还包括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后端部分中的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压配合与绕线轮主体弹性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绕线轮主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从而从主要主体部分向后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阻尼容纳部分包括形成在其外部周边上的公螺纹部分,该公螺纹部分适于与形成于所述后阻尼机构的内部周边上的母螺纹部分啮合。
7.一种适于安装在钓杆上的旋压式绕线轮,其包括手柄;旋转地支撑手柄的绕线轮单元,该绕线轮单元具有安装在钓杆上的杆接附腿部分;绕线轮主体,其与杆接附腿部分连续地形成,且具有形成在其后端上的第一开口,并且,该绕线轮主体具有形成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上的安装部分;以及盖子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分上,使得该盖子部件的轮廓与绕线轮主体的轮廓平滑地连续,该盖子部件具有主要主体部分和后阻尼容纳部分,该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内部空间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后阻尼机构适于安装在后阻尼容纳部分中,该后阻尼容纳部分与主要主体部分整体地形成;旋转地支撑在绕线轮单元的前面的转动体;设置在转动体的前面以可以前后移动的线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还包括用于向线轴施加阻力的后阻尼机构,该后阻尼机构安装在盖子部件的后阻尼容纳部分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其特征在于盖子部件还包括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后端部分中的第二开口。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压配合与绕线轮主体弹性接合。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上。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从而从主要主体部分向后伸出。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压式绕线轮,其特征在于该后阻尼机构包括阻尼旋钮,在该阻尼旋钮的内部周边上形成有母螺纹部分,以及该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且包括形成在其外部周边上的公螺纹部分,该公螺纹部分适于与母螺纹部分啮合。
14.一种适于安装在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盖子部件,该旋压式绕线轮设置有后阻尼机构,所述盖子部件包括主要主体部分,其适于安装到所述绕线轮主体的安装部分上;后阻尼容纳部分,其与主要主体部分整体地形成,所述后阻尼机构适于安装在与第一开口连通的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内部空间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还包括形成在后阻尼容纳部分的后端部分中的第二开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压配合与绕线轮主体弹性接合。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盖子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后阻尼容纳部分形成为圆柱形,从而从主要主体部分向后伸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盖子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后阻尼机构包括阻尼旋钮,在该阻尼旋钮的内部周边上形成有母螺纹部分,以及该后阻尼容纳部分包括形成在其外部周边上的公螺纹部分,该公螺纹部分适于与母螺纹部分啮合。
全文摘要
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包括形成在绕线轮主体的后端部分中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上的安装部分。第一盖子部件和第二盖子部件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绕线轮主体的安装部分上,使得任一盖子部件的轮廓与绕线轮主体的轮廓连续。该第一盖子部件安装成封闭第一开口。该后面的第二盖子部件具有安装部件,以及与该安装部分整体地形成的后阻尼安装部分。该后阻尼机构可以安装在后阻尼容纳部分内。通过本发明,可以以低成本的结构来形成旋压式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而不增加绕线轮单元的尺寸。
文档编号A01K89/01GK1572140SQ200410049038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
发明者明上诚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