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苍蝇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2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蟑螂、苍蝇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蟑螂、苍蝇捕捉器。
背景技术
蟑螂和苍蝇是在炎热季节出现在许多场所及家庭中的两种有害虫类,是疾病细菌传播的载体,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人们采用各种手段清除消灭这两种害虫,但目前使用的方法,如杀虫喷雾剂喷洒,含农药粉笔驱赶蟑螂,不干胶粘蝇纸及电子电路控制高电压触发电流捕捉器等,在使用时都存在一定不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差,达不到尽人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一器具具有捕捉蟑螂和苍蝇两种害虫的功能,根据蟑螂、苍蝇两种害虫的活动习性,在白天用于捕捉苍蝇,晚间捕捉蟑螂,可长时间连续作业,操作简便、卫生和安全的蟑螂、苍蝇捕捉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以底座、外圈罩、立柱和顶盖为形体结构部件;电动机、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转叶片为动作部件;诱饵筒与集虫罐为虫体接触和收集部件组合成蟑螂、苍蝇捕捉器。
以市电源电流的微型电动机为驱动力。通过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控制电动机的运转和停止时间,在电动机输出轴上安装轴线对称的半圆型转动叶片,电动机在转叶片上部,以相应高度的立柱支撑,立柱由底座固定。底座上部中心有横档连接的中心圈,定位一个杯状的诱饵筒,筒体外涂以液体质诱饵物如蜂蜜等,筒体的里面放置固体气味浓的诱饵物引诱蟑螂、苍蝇进入。同时,底座上的横档为蟑螂爬行到诱饵筒的途径,底座边圈从下到上向内倾斜坡度及表面粗糙,方便蟑螂的爬行。在底座内置入一个收集从上部落下虫体的集虫罐,在底座上口边沿设置外圈罩,圈壁上开启适合两种害虫形体大小的排列孔洞,蟑螂、苍蝇从孔洞进入,尤其苍蝇的飞入更方便。
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开机时间和停时间可以单独调整,在电机机停机时,转叶片不动,蟑螂、苍蝇凭嗅觉闻到诱饵物的气味,从外圈罩孔洞进入到诱饵筒上,当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到达设定的开机时间,电动机带动转叶片转动,转叶片与诱饵筒3-4毫米的要求距离,使诱饵筒上的蟑螂或苍蝇及进入罩圈内横档上爬行的蟑螂被转叶片碰撞、刮离落到下部的集虫罐中,在集虫罐体内倒入适量的油水混合液,使落入罐中的虫体蘸粘,促使其迅速死亡。
如果苍蝇在电动机启动瞬间产生振动反应飞离诱饵筒,此时转叶片即刻的高速旋转和外罩圈的阻挡,由此落入到转叶片上,经过转叶片旋转时空气阻力的压迫作用失去活动能力,待停机时,苍蝇的自体重量作用,脱落到集虫罐。
捕捉器转叶片旋转的捕捉功能确定,因此电路开启电动机转动固定一个时间(4-6分钟),只单独设置一个停机时间的调节旋钮。根据周围环境存在蟑螂或苍蝇的多少,设定停机时间,最长为1小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蟑螂、苍蝇捕捉器,达到周围场所及家庭中的蟑螂、苍蝇限定在捕捉器中消灭,对死亡的虫体集中消毒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扩散,避免人体操作接触细菌的环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旋转半剖视图。
图3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集虫罐俯视图。
图4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集虫罐搁座圈俯视图及移位剖视图。
图5是蟑螂、苍蝇捕捉器图2A-A径向剖视图。
图6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诱饵筒立面图及底端和径向剖切位视图。
图7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转叶片结构俯视图。
图8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提手纵向伸缩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顶盖内端结构平面图。
图10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电机座板结构平面图。
图11是蟑螂、苍蝇捕捉器的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蟑螂、苍蝇捕捉器的半剖视图,概括了内外结构的基本部件,以下实施的说明以图2为主述,结合其它图号为续述补充。
由图2可知,结合图5,在底座5凹型柱孔55插入立柱12的一端,在底座内叠装搁座圈13与柱镙孔122对位固定。底座5内的集虫罐6边圈外侧平行均布的搁脚61,对照图3、图4是在搁座圈13同样平行均布相错齿的缺口中推上,右旋到搁座131脚、座相叠就位,反之,向左旋转集虫罐6又可脱卸。
图2的A-A径向剖视的图5所示,中心圈52通过呈三角形分布交接位有槽口51型状的横档53与底座5的边圈连体。图3中集虫罐6的边圈切除三个相等的缺口62可以在横档53位置顺利上推旋移。图6诱饵筒4结构K向仰视图筒体根部的缺口42,当筒体在中心圈52相套就位时嵌入槽口51,在使用捕捉器需要清洗时,在a-a剖视图筒体上部两相通的孔洞41中,伸入大小相等直径的金属棒往上拔出,回装时,用同样金属棒下压到位,使操作者的手不受污染。
图2剖视图中转叶片8的叶片85安装在叶片架83上用销帽钉84紧销装配,叶片上的网孔85a旋转时,使空气对流。结合图7表明叶片架83与架座横杆81为孔、榫活动结构装配,设活动销钉82止旋转时离心作用力外脱。在使用捕捉器需清洗时,用尖嘴钳拔出活动销钉82,然后,从扁榫头部拉出叶片架83及连体的叶片85,回装时顺序调换,不用手直接接触。架座横杆81中心孔81a是电动机2输出轴位置。
图2说明顶盖1在立柱12顶端柱镙孔122位置固定,为一个台阶形状,电动机2尾部,包括电容21和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板10都在顶盖1罩壳内。中心凸出的圈位上设有提手9,从图8所示提手9是伸缩型结构,盖内垂直柄头处有交叉的横销91插入限位及伸缩的高度,手柄纵向下面是电动机2的一排散热孔11。图9是顶盖1内端方向的结构平面图,圆柱12是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板10安装位置,以两相同的板块,满足电子电路元件安装需要的面积,两板之间以导线接通电路。电路板上的电源显示指示灯101和停机时间调节旋钮102柄从相应孔位伸出到面层,对照
图1在外层面伸出的柄头上装妥有箭头的调节旋钮102外套,粘贴时间刻度表。电动机2安装在电机座板11上,
图10是电机座板11的结构平面图,电容21置装在座板上,在长槽孔与圈边缺口111相同的两个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上,用抱箍22紧扣定位,如两只电容串联使用可分别安装在两位置,电机座板11在圆柱13位上固定,电动机2输出轴在架座横杆81中心孔81a就位。电动机2的电源线14从底座5柱位下侧独设的一个孔洞处穿入,从孔54到立柱12上的线槽121,到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板10上后,再引入连接电动机2。
图2中所示捕捉器外圈罩3在立柱12的外围,选双向任意一端垂直向下套入或上拉脱卸,其圈壁上排列的横、竖长槽形孔31是蟑螂和苍蝇进入的通道。在诱饵筒4外涂刷及筒内置放诱饵物和集虫罐6中置入油水混合液7,本捕捉器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蟑螂、苍蝇捕捉器还可以有其它的型体结构变化,其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控制转叶片转、停的作用相同,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注本实用新型蟑螂、苍蝇捕捉器的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参考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无线电制作精汇》一书目录43项内容,线路图中RP1的停机时间为旋转式电位器,RP2的电动机开启转动设定一个时间,用微调电位器型号如3XXX系列。
权利要求1.一种蟑螂、苍蝇捕捉器,以电动机(2)驱动的转叶片(8)通过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10)控制转动和停止,其特征在于在外圈罩(3)内,用诱饵筒(4)上的诱饵物,在转叶片(8)停止转动时,引诱蟑螂、苍蝇进入罩圈,当转叶片(8)转动时捕捉,虫体落入底座(5)内搁座圈(13)上有油水混合液(7)的集虫罐(6)中彻底杀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片(8)半圆型的叶片(85)是轴线对称布置转动,用销帽钉(84)固定安装在叶片架(83)上,叶片架(83)又与架座横杆(81)以孔、榫的活动结构装配,设有活动销钉(82)止旋转时离心作用力的外脱,并可在叶片(85)清洗时拆卸拔出,从架座横杆(81)上拉出叶片架(83)及连体的叶片(85),回装时顺序调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筒(4)是一个杯状筒体,外可涂刷液体质诱饵物,筒体的里面可放置固体气味浓的诱饵物引诱蟑螂、苍蝇进入,诱饵筒(4)在底座(5)上部三角型分布的横档(53)连体的中心圈(52)上定位,当诱饵筒(4)需清洗时,能活动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边圈从下到上向内倾斜坡度,表面粗糙方便蟑螂的爬行;底座(5)内置的一个收集从上部落下虫体的集虫罐(6),内置油水混合液(7)使落入罐中的虫体蘸粘,促其迅速死亡,罐边圈外侧有平行均布搁脚(61),在底座(5)内叠装的搁座圈(13)同样平行均布相错位的缺口中上推右旋,与搁座(131)相叠就位,反之,左旋又可脱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罩(3)设置在底座(5)上口边沿,可双向任意一端垂直向下套入或上拉脱卸,圈壁上排列横、竖长槽孔(31)是蟑螂、苍蝇进入罩圈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10)控制电动机(2)的运转和停止时间,电动机(2)的开启转动捕捉固定一个时间,只单设置一个停机时间的调节旋钮(102),根据周围环境存在蟑螂或苍蝇的多少,设定停机的时间,最长为1小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白天捕捉苍蝇,晚间可以捕捉蟑螂的蟑螂、苍蝇捕捉器,在一个有孔洞的外圈罩范围内,以电动机驱动的转叶片通过重复式定时电子电路控制转动和停止,在转叶片停转静置时,以诱饵筒上的诱饵物吸引蟑螂或苍蝇进入罩圈,当转叶片转动时捕捉,虫体落入底部有油水混合液的集虫罐中彻底杀灭,连续循环作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蟑螂、苍蝇捕捉器达到周围场所及家庭中的蟑螂和苍蝇限定在捕捉器中消灭,可以对死亡虫体集中消毒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扩散,避免人体操作接触细菌的环节。
文档编号A01M1/10GK2722634SQ20042001989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日
发明者陈卫国 申请人:陈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