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采用养鱼和种麦相结合模式开发利用东北地区西部盐碱地资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东北地区西部地处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413mm,年均蒸发量1790mm,干旱与盐碱严重制约着该区的粮食生产和淡水渔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作物灌溉,扩大水浇地面积,成为西部地区夺取粮食高产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西部地区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争地、争水、争肥的矛盾十分突出,渔业生产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能否把种粮与水产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粮食生产,同时又生产出更多有水产品,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探讨这个问题,“八五”期间,在有关科研项目的支持下,本发明者在吉林省西部的大安科技试验示范区,同农民合作,进行了苏打盐碱地鱼、麦季节轮作的生产性试验。
通过试验证明,根据鱼、麦的不同生物学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行鱼、麦季节轮作,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其生物种群搭配较为合理,生态、经济效益显著,为开发利用东北地区西部大面积的盐碱荒地,增加其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如果将那些濒受盐碱、干旱、渍涝灾害的低产耕地或荒地开发改造成鱼、麦轮作田,则可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鱼类等水产品产量。这种鱼、粮结合模式,充分利用了东北半干旱地区夏季优越的气候条件,将有限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提高生物生长季节的时空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掘了自然资源的生物生产潜力,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受干旱、盐碱影响较大,鱼、粮争地、争水、争肥矛盾尤为突出的西部地区,通过扩大水浇麦的栽培,实行鱼、粮轮作,是实现鱼、粮同步增产的较好途径。因此,低洼盐碱荒地鱼、麦轮作开发模式实现了鱼、麦双丰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实现种养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新模式。
根据吉林西部的自然条件,小麦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蜡熟期开始收割。此时,小麦已完成生理成熟阶段,不落粒,损失较少,产量高。实施鱼、麦轮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技术内容,一是如何实现小麦收割前的鱼、麦共生;二是小麦收割后的鱼类饲养,即麦后鱼的饲养管理,从而实现养鱼与种麦双赢。
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主要包括如下技术措施。
1、工程措施。选择一定面积的盐碱荒地,周围开挖3~5m宽、0.5~1.0m深的集鱼沟,将原来的池塘底部划分为围沟水面和平坦地面两部分,一般各占15%~20%和80%~85%,平坦地面可上水1.0~1.2m。实行鱼、麦轮作,即是在平坦地面播种水浇麦,围沟放水养鱼;麦收后全塘放满水,进行麦后鱼的饲养。
2、水浇麦栽培。每年9月下旬至10月初商品鱼捕捞结束后,排干池底积水进行晾晒,并清除池底及边坡上的杂草。第二年春季播种前,及时耕翻或重耙、整平。有条件时,入冬前进行秋翻,耕层深18~20cm,翻后及时耙地、整平。每公顷分别施农家肥15~18t,磷酸二铵180~240kg,硝酸铵300~375kg,硫酸钾45~60kg。当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稳定通过0℃时开始播种,清明前后播完。每公顷用种量250~600kg,以保证每平方米500~600株的密度。播种后覆土3cm左右。播完种的田面要修埂做畦。畦的大小根据土地平整程度而定,一般以宽1.5~2.0m、长10~15m的小畦为宜,畦埂底宽25~30cm,高15cm,畦内要在做畦的同时进一步整平,消灭偏坡,以确保灌水均匀。小麦在长发育期间,主要进行5次灌水。第一次是播种后灌保苗水,每100m2地面用水2.5~3.5m3,保证灌匀,灌透,不冲种,无水层。第二次灌水是在5月下旬灌孕穗水。当土壤含水量在25%以下时,每100m2地面用水4.0~5.0m3。第三次是在6月上旬左右灌拔节不。土壤含水量低于22%时,每100m2地面用水6.5~7.5m3。第四次灌水是在抽穗前3~5天灌扬花水。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每100m2地面灌水4.0~4.5m3。第五次灌水是在6月下旬左右,根据天气、苗情、墒情等具体情况,酌情灌灌浆水。
3、鱼类饲养。鱼养殖以天然饵料为主,补充少量人工饲料。放养鱼类中,鲢、鳙鱼共占总放养量的70%~80%,搭配少量鲤、鲫、草鱼。鱼类投放前1周左右,围沟注水50cm,每公顷施发酵有机肥4500~6000kg,氮肥180~300kg,磷肥300~450kg,做到肥水下塘。5月10日前全部放完。鱼种放养后,根据天气和水温等情况,适当追施化肥,确保水质肥沃,浮游生物饵料充足,保证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在30mg/L以上。一般情况下,每隔5~10天施一次尿素2~4g/(m3水体)和磷酸二铵5~10g/(m3水体)。同时,投喂少量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以满足鲤鱼等吃食性鱼类的生长需要。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增加沟内的水量,到麦收时达到1.0m左右。7月中旬小麦收割后,向麦田放水,使田面水深达到1.0m左右,麦田里的麦茬、杂草等很快腐烂,这时要注意水质的变化。麦后鱼的水质调控,主要是pH值保持7.5~8.5,偏低时施生石灰调节,用量30~40g/(m3水体);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0cm,以确保鲢鳙鱼的饵料要求,偏高时追施化肥10~15g/(m3水体)。根据水体中鲤、草鱼等摄食情况,每天补充投喂少量颗粒饲料。每2~3天加注一次新水5~10cm,以增加水体溶氧含量,弥补水层中有机质腐烂的耗氧作用,并保持水深1.0~1.2m。鱼类饲养到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排水捕捞。
4、控制麦期田间湿度。试验期间,特别是首次轮作时,发现了与湿度有关的小麦病害,如白粉病和草害等。因此,麦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控制好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如能达到这个要求,加之土壤肥力水平的逐年提高,鱼、麦的增产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为此,在后几年的试验中,将麦期沟内水深控制在80cm以下,使水面与田面之间始终有30cm以上的距离,同时,适当减少人工灌水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麦期田间湿度,不仅减少了病害和杂草,而且促进了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再将围沟加宽些,达到8~10m,深度增加到1.5m,同时,地块面积达到1公顷以上,则麦期沟中水体既可降低到理想水位,减少田间湿度,有利于小麦生长,并且又增加了深水区的面积和水体容量,促进鱼类生长并延长生长期,是利鱼促麦的较好措施。
通过上述试验观察,利用鱼、麦生长特点,较合理地处理了生长期二者的共生矛盾。鱼类在养殖前期,摄食量较小,生长缓慢,将其暂养在围沟内,适时补充饲料和施肥培肥水质,其生长不会受到较大影响。成鱼起捕后,采取晒田措施,经过近半年的酷冻和晾晒,可以完全达到春播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而且还具有保墒作用。养鱼期间的注、排水措施,冲刷掉土壤中过多的盐碱成分,鱼的排泄物和残饲以可增加池底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小麦正常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为了种麦而进行的耕耙施肥,疏松了土壤结构,改变了盐碱土壤“冷、瘦、板”的不良性状,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促进土壤熟化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有效化,使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宜于培肥水质,增加鱼类天然饵料,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改良及鱼类生长。由此可见,通过鱼、麦轮作,可使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含盐量下降。同时,鱼、麦轮作也可以形成一个鱼、粮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经济效益看,实行鱼、粮轮作的效益比单一养鱼或单一种麦都高。
在上述鱼、麦轮作生产方式中,7月中旬麦收后进入高温季节,也是全年温水性鱼类生长的高峰期。这时麦田提高水位,淹没田面,可使养鱼水面扩大,蓄水量增加,为鱼类提供了充裕的生活空间,鱼密度由放水前在围沟内的4~5尾/(m3水体)相对减小到1~2尾/(m3水体),觅食范围扩大,从而满足了鱼类快速生长的需求。而且生态条件的显著改善,还有可能出现鱼类陡长期。从起捕规格看,与过去单一养殖鱼类时并无明显差别。麦田被淹没后,散落在麦田里的麦粒、麦穗及杂草的嫩芽、嫩茎、嫩叶和短期繁殖的大量浮游生物等,都能被鱼类摄食利用;部分麦茬、杂草等在高温下容易腐烂分解,增加水层中营养物质含量,起到施肥的效果,而且所产生的大量有机碎屑可直接为鲤鱼、鲫鱼和鲢、鳙鱼摄食。在试验中鱼类放养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麦收后放水养鱼,只需投施少量肥料和饲料,即可满足鱼类生长要求。如在水质条件保持一致的条件下,麦后鱼所施肥料仅为单一养鱼同期施肥量的20%~40%。麦后鱼模式的经济效益,也较传统麦后复种其它作物(主要是蔬菜)的利用模式高得多。
具体实施例方式
应用实例1990年以来,为克服干旱与盐碱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东北地区西部水浇麦面积不断扩大,但7月中旬收割后的麦田基本闲置不用,仅少部分复种白菜、萝卜等蔬菜。本发明者在位于吉林省西部大安科技示范区的古莫屯和白家围子,选择两块浅碟形盐碱低洼地,面积分别为6400m2和8700m2,1991年通过工程措施改造成2口鱼塘,并由2户农民承包经营。1991~1993年放水养鱼,水源为机井水。1993年入冬前,将原来的池底集鱼沟加宽加深,宽度由原来的3m增加到5m,深度由0.5~0.8m增至1.0~1.2m。改造后的集鱼沟面积约占塘底总面积的20%,平坦地面(田面)约占80%。田面可上水1.0~1.2m。1996~1998年进行麦后鱼的试验,即春季池塘底部平坦地面播种水浇小麦,集鱼沟放水投放鱼种,7月中旬麦收后全塘灌满水养鱼。
试验期间,每年10月1日前成鱼出塘,进行排水、晒池、除草。翌生长春季播种前,及时翻耙(重耙为主)、整平,每公顷分别施农家肥12~15t,磷酸二铵150~300kg,硝酸铵300~450kg,硫酸钾30~60kg。当5cm深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0℃时顶凌播种,4月4日到7日前后播完,用种量25~50g/(100m2)。播种结束后做成2m宽、20~30m长的畦,畦埂宽30cm,高10cm。播种后按农业部门的要求进行管理。放鱼前沟内注水50cm,每公顷分别施畜禽粪便4500~6000kg,原素120~180kg,过磷酸钙300~375kg。主要养殖鲢、鳙鱼,占总放养重量的50%~95%,搭配少量鲤、鲫和草鱼等(见表1)。鱼种均在5月5日前放完。此后至7月中旬麦收前,一般每隔7~10天施一次化肥,用量为尿素5~10g/(m3水体),过磷酸钙3~6g/(m3水体)。同时补投少量配合饲料。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沟中的水量,到麦收前达到1.0m左右。7月10~15日麦收后,麦田放水1.0~1.2m,淹没田面,进入麦后鱼的饲养阶段。这期间,水质的pH值控制在8.0~8.5,偏低时施生石灰20~30g/(m3水体)调节;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5cm,偏高时追施畜禽粪便40~50g/(m3水体)(对水泼洒)。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3~5cm,保持田面水深1.2~1.5m。
在1996~1998年的3年试验中,古莫和白家围子2个试验点的每公顷成鱼产量分别为2683.9kg和2902.6kg(见表2),每公顷小麦产量分别为3640.2kg和4107.7kg。2块试验田每公顷纯收入分别为9334元和10500元,比单一养鱼分别增加154.5%及427.9%,比单一种麦分别增加69.9%及53.8%,比麦后复种其它作物分别增加87.4%及68.8%(见表3)。同时,实行鱼、麦轮作前后的土壤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含盐量也均有明显变化。从表4可以看出,土壤含盐量平均下降了50%左右,有机质增加了35%~166%,土壤氮、磷、钾含量也均不同程度增加。这表明,鱼、麦轮作的经济、生态效益均较显著。因此,在东北地区西部低洼易涝盐碱地开发中,先建池养鱼,利用养鱼的排盐降碱作用,将盐碱土壤的盐度降低到种植业所允许的范围后,再进行鱼、粮季节轮作(也可以同其它粮食作物实行年度轮作)。这样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经济、生态效益,可以作为同类地区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方向之一。
另外,从3年的生产性试验情况看,在鱼、麦轮作的技术措施上,存在着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一是在整个轮作期间,养殖鱼类能否分为成2批,分别在麦期和麦后投放,这样既可减少麦期沟中鱼密度,又能增加放养量。二是将围沟分别加深加宽。若将深度增加到1.5m,宽度增加到8~10m,则既可保证麦期沟中水位降低到50cm左右的理想标准,进一步降低麦田湿度,控制小麦白粉病和杂草的大量发生,同时又能增加养鱼水面和蓄水量,这是促进鱼类生长和小麦发育的双赢措施。
表1鲢鳙鱼放养
注搭配的少量鲤鱼、鲫鱼、草鱼和团头鲂等未列入表中表2鲢鳙成鱼起捕
注搭配的少量鲤鱼、鲫鱼、草鱼和团头鲂等未列入表中表3麦后鱼的经济效益 (单位元/公顷)
表4试验区土壤养分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其特征是选择适宜面积的盐碱荒地建造鱼塘,在塘底部开挖集鱼沟,其宽度为3~5m,深0.5~1.0m,使塘底形成围沟水面与平坦地面两部分,面积分别占塘底总面积的15%~20%及80%~85%;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在平坦地面种植水浇麦,同时,围沟内放水养鱼;小麦生长期间沟内水深保持在0.5~1.0m,以不淹没沟沿为宜;小麦收割后全塘放水,淹没麦田,保持田面水深1.0~1.2m左右,并控制水质pH值和透明度分别保持在8.0~8.5和25~35cm的适宜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其特征是养殖鱼类应以肥水性鱼类为主,鲢、鳙鱼放养量占总放养重量的90%以上,并在放鱼前和饲养过程中适当投施有机肥和化肥,以培肥水质,增加浮游生物饵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其特征是小麦生长期间,围沟水面与麦田应保持30cm左右的距离,以此来控制麦田湿度和病、草害的发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农业技术领域的水产养殖,是一种盐碱地鱼、麦轮作开发方法。本发明内容包括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改造鱼塘;水浇麦栽培;以滤食性的鲢、鳙鱼为主的鱼类饲养;控制麦期田间湿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每公顷成鱼产量为2683.9~2902.6kg,每公顷小麦产量为3640.2~4107.7kg,每公顷纯收入9334~10500元,其经济效益高于“麦后复种其它作物模式”、“单一养鱼模式”和“单一种麦模式”。同时,实行鱼、麦轮作后,盐碱土壤的含盐量下降了48%~50%,土壤有机质增加35%~166%,土壤全量氮、磷、钾分别增加14%~84%、33%~64%和14%~46%。鱼、麦轮作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857070SQ20051001676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富亿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