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0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特别是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
背景技术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感染MRDV的玉米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玉米粗缩病最早流行在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法国和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60年代初期,上海、浙江、江苏以及河北保定等地玉米粗缩病成片发生,严重地块病株率达81%,造成玉米严重减产;70年代中后期,河北中南部玉米粗缩病大面积流行,一般病田减产20-30%;80年代以后,经采用抗病品种,调节播期等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90年代以来粗缩病病情及扩展速度逐年上升,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1993年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大面积发生,严重地区部分地块病株率高达95%以上,造成玉米减产5%-50%,有的甚至绝收。研究发现病株样本中有85.16%的玉米植株基本绝产或绝产,株高仅为健株的1/2,无雌穗或雌穗无粒;98.44%的植株株粒重损失率达50%以上。因此,玉米粗缩病对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具体的做法是1、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种前,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和带毒率、小麦和杂草的病株率,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防治;2、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3、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4、清除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清除杂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5、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6、化学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用呋喃丹等种衣剂或2%HA.玉米拌种剂及20%病毒A,分别按种子量0.2%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二是喷药杀虫;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杀虫剂防治灰飞虱,对于减轻粗缩病的危害具有一定作用,可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在玉米播种前后和苗期对玉米田及四周杂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加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在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抗毒剂1号)3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也可在灰飞虱传毒为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及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30-40kg,隔6-7天1次,连喷2-3次。
从上不难看出,目前针对玉米粗缩病主要是以防为主,一旦玉米感染了病毒并无良策消除病毒,通常是对于处于苗期的玉米,将病株铲除,重新播种,可后播种的玉米与正常生长的玉米发育时间不一,不能互相授粉,导致玉米结实率低,而减产;对于已抽穗扬花的玉米,则束手无策;对于发生重的田块进行补栽红苕、蔬菜等作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防、又能治的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及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上述成份物按1∶40--5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
上述成份物中还可含有15--25份重量的10%吡虫灵;即,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的重量比为1∶40--50∶15--25。
上述成份物中还可含有30--50份重量的叶面肥或活力素;即,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及叶面肥或活力素的重量比为1∶40--50∶30--50;或者,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及叶面肥或活力素的重量比为1∶40--50∶15--25∶3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可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又可治疗中毒玉米,消除毒害;在玉米苗期,喷洒一次,即可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已感染玉米粗缩病毒的玉米,只需连续每隔6--7天喷洒二至三次,即可消除病毒,促进中毒病株的恢复、生长,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降低损失,保证产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1本发明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及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上述成份物按1∶4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取1克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射阳县化工厂生产)、45克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混合均匀。使用时,当进行玉米粗缩病预防时,将上述配制好的药剂加水15千克,对667m2的二叶一芯玉米田进行喷施,即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当玉米感染粗缩病后,将上述配制好的药剂加水12千克,对667m2的玉米田进行喷施,隔6--7天再喷一次(根据需要也可喷第三次),即可消除玉米粗缩病病毒,促进病株的恢复和发育、生长,使病株达到健株水平,降低损失,保证产量。
实施例2本发明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灵(江苏省阜宁县农药厂生产)。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及10%吡虫灵的重量比为1∶40∶20。即,取1克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40克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20克的10%吡虫灵混合均匀。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发明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和叶面肥(山东青州绿源泉有机肥料厂生产的一喷绿)。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及叶面肥的重量比为1∶50∶45。即,取1克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50克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45克的叶面肥混合均匀。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和活力素(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厂生产的粒粒金)。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及活力素的重量比为1∶40∶20∶30。取1克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40克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20克10%吡虫灵和30克活力素混合均匀。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及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上述成份物按1∶40--5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其特征在于还可含有15--25份重量的10%吡虫灵;即,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的重量比为1∶40--50∶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其特征在于还可含有30-50份重量的叶面肥或活力素;即,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及叶面肥或活力素的重量比为1∶40--50∶3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其特征在于还可含有30-50份重量的叶面肥或活力素;即,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10%吡虫灵及叶面肥或活力素的重量比为1∶40--50∶15--25∶30--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农药。其含有10%赤霉素A3可溶性可湿性粉剂及3.95%三氮唑核苔·铜·烷醇·锌可湿性粉剂,按1∶40-5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即可。上述成份物中还可含有15-25份重量的10%吡虫灵和30-50份重量的叶面肥或活力素。本发明既可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又可治疗中毒玉米,消除毒害;在玉米苗期,喷洒一次,即可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已感染玉米粗缩病毒的玉米,只需隔6-7天连续喷洒二至三次,即可消除病毒,促进中毒病株的恢复、生长,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降低损失,保证产量。
文档编号A01N25/14GK1911014SQ20051004138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9日
发明者高亚 申请人:高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