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32590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国鲥鱼的生态型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根据鲥鱼生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和营养的特殊需求制定美国鲥鱼的生态型集约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美国鲥鱼(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的形态特征、鱼肉品质和味道等都与长江鲥鱼十分相似,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美国鲥鱼进入我国市场,销售价格十分高昂。近几年来,在我国形成了养殖美国鲥鱼的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由于缺乏有关养殖技术,鲥鱼养殖生产盲目性很强,主要表现为鲥鱼在养殖条件下,生长缓慢,商品鱼生产期大于18个月,而且养殖成活率甚低,不足10%,全军覆没的事故屡见不鲜,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美国鲥鱼在中国养殖产业性的开发。
虽然美国有几十年通过人工育苗对鲥鱼自然资源增殖的历史,但世界上尚无人工养殖鲥鱼商品鱼的先例。根据鲥鱼生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和营养的特殊需求制定美国鲥鱼的生态型集约化养殖方法,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技术,不仅有助于美国鲥鱼在中国养殖产业性的开发,而且可以填补鱼类集约化生态型养殖技术在中国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型集约化程度高,生长迅速,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操作简便实用的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美国鲥鱼在中国的人工养殖实践中,养殖鲥鱼生长缓慢,应激反应强、受伤致死频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技术瓶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鲥鱼生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和营养的特殊需求建立适于鲥鱼健康而迅速生长的生态型养殖系统。本发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在鲥鱼养殖系统中,对水环境主要因子进行定时监测和调控,以水温和溶氧尤为重要。水温应控制在10~33℃范围之内,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鲥鱼大量死亡。每日对溶氧需进行密切的监控,当水温在10~28℃时;溶氧应控制在3毫克/升以上,但在水温大于28℃时,溶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2、每星期往水体中加入益生菌制剂以改良水质,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益生菌的密度以10×108~40×108个/立方米水体为宜。在饲料中按5毫升/千克饲料剂量添加益生菌制剂,防治肠炎和烂鳃等常见病,当水温大于22℃时,每星期添加一次,当水温低于22℃时,每两星期添加一次。3、合理调整养殖密度以满足鲥鱼集群摄食习性,并预防因摄食过于强烈造成局部缺氧致死。在有增氧设施和水交换的条件下,在养殖早期,当体重<10克时,适宜的鲥鱼养殖密度为400~600尾/立方米;在养殖中期,当体重为10~1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0~100尾/立方米;在养殖后期,当体重为100~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10尾/立方米;当体重>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5尾/立方米。4、针对鲥鱼应激反应强烈和对声、光和颜色敏感等特点,避免由震响、突然光照变化和红色器皿而引起的惊吓,造成冲撞受伤致死。5、及时调整营养以满足鲥鱼不同生长期的特殊营养需求。在养殖早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8%,脂肪含量不得低于8%。在养殖中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6%,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0%。在养殖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3%,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6%。投喂量为体重的3~6%。6、鉴于鲥鱼养殖系统中,滥生的丝藻和螺对水质构成很大的危害,对其的控制一直是困扰水泥池和网箱养殖实践的难题。本发明通过适当混养罗非鱼和宝石鲈可分别对丝藻和螺进行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在养殖早期,混养体重<1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5~10尾/立方米;在养殖中后期,混养体重<10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0.1~0.2尾/立方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通过建立生态型养殖系统,为鲥鱼迅速生长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对水环境主要因子进行定时监测,保证充足的溶氧和适宜的水温;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有助于改善水质和防治病害,混养罗非鱼和宝石鲈有效地消除丝藻和螺对养殖系统的危害,合理的营养搭配和投喂方法保证鲥鱼迅速生长的营养滋补。在本发明的养殖系统中,鲥鱼经12个月生长,体重可达600克,达到商品鱼的规格,成活率高达60%以上。本发明中的生态型养殖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应激反应大、养殖难度高的养殖品种,尤其是对挽救濒临灭绝的长江鲥鱼和刀鱼,建立人工繁育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实施例1在水泥池中建立适于鲥鱼生长的生态型养殖系统1、水泥池的要求鉴于鲥鱼昼夜不停地直线运动,受惊吓加速度极大的特点,采用圆形池或园角方池为宜,池底应为锅底型,以便排污。养殖早期可选择50~100平方米的水泥池,以充气增氧为主;养殖中后期以100~200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宜,可采用水车式增氧机。考虑到鲥鱼对声、光和颜色极为敏感等特点,避免由震响、突然光照变化和红色器皿而引起的惊吓,造成冲撞受伤致死,减低应激反应。养殖场应保持安静,夜间不可用手电筒照射鲥鱼池,避免使用红色器皿,池底和池面应选用蓝色。
2、放养密度在养殖早期,当体重<10克时,适宜的鲥鱼养殖密度为400尾/立方米;当体重达10~1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尾/立方米;当体重为100~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8尾/立方米;当体重>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4尾/立方米。
3、水环境主要因子的定时监测和调控,以水温和溶氧尤为重要。水温应控制在10~33℃范围之内,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鲥鱼大量死亡。对溶氧需进行密切的监控,当水温在10~28℃时;溶氧应控制在3毫克/升以上,但在水温大于28℃时,溶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
4、水质改良每星期往水体加入益生菌制剂以改良水质,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如深圳绿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浓缩EM菌王”。益生菌以40×108个/立方米水体为宜。在饲料中按5毫升/千克饲料剂量添加益生菌制剂,防治肠炎和烂鳃等常见病,当水温大于22℃时,每星期添加一次,当水温低于22℃时,每两星期添加一次。每天中心管排污四次,每次排污水量为总水量的5%,及时添加新水。
5、营养搭配和投喂方法及时调整营养以满足鲥鱼不同生长期的特殊营养需求。在养殖早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8%,脂肪含量不得低于8%。在养殖中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6%,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0%。在养殖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3%,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6%。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坚持少量多次,持续一小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6%。
6、丝藻和螺的控制适当混养罗非鱼和宝石鲈分别对丝藻和螺进行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在养殖早期,混养体重<1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5尾/立方米;在养殖中后期,混养体重<10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0.1尾/立方米。
7、病害防治鲥鱼因应激反应过激造成的创伤是鲥鱼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鲥鱼养殖以防治外伤为主,每星期使用一次广东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桂花消毒王”。夏季每星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防治肠炎和烂鳃等常见病。
实施例2在网箱中建立适于鲥鱼生长的生态型养殖系统1、网箱的制作和规格选用抗风式水泥架构网箱,箱体规格为4×4×6米。网眼大小可根据鲥鱼规格进行调整,例如,在养殖早期,当体重小于10克时,网眼应小于5毫米;当体重为100克时,网眼应为20毫米;当体重为500克时,网眼应为30毫米。
2、放养密度在养殖早期,当体重<10克时,适宜的鲥鱼养殖密度为400尾/立方米;当体重10~1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尾/立方米;当体重100~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0尾/立方米;当体重>500克时,适宜的养殖密度为4尾/立方米。
3、水环境主要因子的监测和调控,每日管理以水温和溶氧为主。水温应以10~33℃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鲥鱼大量死亡。对溶氧的管理和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当水温在10~28℃时;溶氧应控制在3毫克/升以上,但在水温大于28℃时,溶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高温季节可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加强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
4、降低鲥鱼的应激反应鲥鱼对声、光和颜色很敏感,生产操作中,应避免震响、突然光照变化和红色器皿,以防鲥鱼受到惊吓时,冲撞网箱受伤致死。为降低应激反应,箱体上应覆盖遮阳网,使鲥鱼性情变得温顺。
5、营养搭配和投喂方法及时调整营养以满足鲥鱼不同生长期的特殊营养需求。在养殖早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8%,脂肪含量不得低于8%。在养殖中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6%,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0%。在养殖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3%,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6%。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坚持少量多次,持续一小时,不可多投,以免造成鲥鱼因抢食相互创伤。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6%。
6、丝藻和螺的控制在鲥鱼网箱养殖系统中,滥生在网衣上的丝藻和螺会堵塞网眼,严重影响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对水质构成很大的危害,适当混养罗非鱼和宝石鲈可对丝藻和螺进行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在养殖早期,混养体重<1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10尾/立方米;在养殖中后期,混养体重为100克左右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0.2尾/立方米。
7、病害防治鲥鱼因应激反应过度造成的创伤是网箱养殖鲥鱼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鲥鱼网箱养殖中应以防治外伤为主,每星期采用挂袋方法使用一次桂花消毒王处理网箱鲥鱼。定期在饲料中按5毫升/千克饲料剂量添加益生菌制剂,防治肠炎和烂鳃等常见病,当水温大于22℃时,每星期添加两次,当水温低于22℃时,每星期添加一次。
权利要求
1.一种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水环境主要因子进行调控水温控制在10~33℃范围之内;溶氧控制在3毫克/升以上,当在水温大于28℃时,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2)改善水质和防治细菌性病害每星期添加益生菌制剂,使益生菌含量保持在10×108~40×108个/立方米水体;在饲料中按5毫克/千克饲料剂量添加益生菌制剂;3)放养密度当鲥鱼体重<10克时,鲥鱼养殖密度为400~600尾/立方米;当鲥鱼体重10~100克时,养殖密度为50~100尾/立方米;当鲥鱼体重100~500克时,养殖密度为5~10尾/立方米;当鲥鱼体重>500克时,养殖密度为2~5尾/立方米;4)营养调节在养殖早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8%,脂肪含量不得低于8%;在养殖中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6%,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0%;在养殖后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3%,脂肪含量不得低于16%;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6%;5)丝藻和螺的控制在养殖早期,混养体重<1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5~10尾/立方米;在养殖中后期,混养体重<100克的罗非鱼和宝石鲈各0.1~0.2尾/立方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养殖池采用水泥池时,养殖早期的水泥池为50~100平方米,以充气增氧为主;养殖中后期的水泥池为100~200平方米,采用水车式增氧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养殖池采用网箱时,当鲥鱼体重小于10克时,网眼应小于5毫米;当鲥鱼体重为100克时,网眼应为20毫米;当鲥鱼体重为500克时,网眼应为3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养殖池采用水泥池时,每星期往水体加入益生菌制剂,当水温大于22℃时,每星期添加一次,当水温低于22℃时,每两星期添加一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鲥鱼生态型养殖方法。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通过鲥鱼的生物学特征,养殖生态学原理和鲥鱼的营养特性,建立适合鲥鱼健康生长的养殖生态系统。本发明关键措施包括对水环境主要因子进行调控,溶氧大于3毫克/升,水温在10~33℃范围内;定期往水体和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改良水质,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合理调整养殖密度以保证鲥鱼集体摄食强度和充足的溶氧;减少由于鲥鱼对声、光和颜色等原因引起的应激反应;混养罗非鱼和宝石鲈对滥生的丝藻和螺进行生物防治;及时调整营养以满足鲥鱼生长的特殊需求。本发明适用于水泥池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
文档编号A01K61/00GK1875694SQ20061002863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5日
发明者刘青华, 沈洁, 高蒂 申请人:刘青华, 沈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