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面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我国的许多湖泊水库如滇池、太湖、巢湖、淀山湖等等,都因为蓝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臭被迫停止供水。当水源受到污染后,在夏季,藻类繁殖较快,大片水面会被藻类覆盖,并会遮蔽阳光,隔绝氧溶解于水的过程,使鱼虾类、浮游生物带因缺氧窒息而死,造成经济、环境上的巨大损失。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灭藻剂供应,但是普遍存在着生产工艺复杂,价格偏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推广使用,使水体蓝藻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治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公害,成本低廉,能在短期内抑制藻类的生长,而且不会危害大多数水中生物体的水体藻类清除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其组分重量比如下SO320%Al2O325%K2O 4%SiO249%Fe2O30.249%TiO0.28%H2O 1.471%本发明外形呈粉末状,细度在100目以上,易溶于水,尤其是大面积均匀撒泼入水后,形成絮状沉淀,可附着于各种藻类的表面。由于本发明的水溶性的特性,使其在下沉的同时密度也不断增大,使诸如蓝藻等藻类因负重而沉入水底,并在水底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柔软薄层,导致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使水体变得澄清无杂物。经过实验,每次覆盖的薄层厚度在2~3毫米为最佳,可清除80%~95%的藻类。由于本发明系天然矿物质,不具有危害性,也不改变水体的PH值,所以是无公害产品。
本发明还有一个作用是提高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氨氮的速率,降低除水体内的氨、氮的含量,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其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NH3在自养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NO3离子;厌氧条件下,NO3离子在异养反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排入大气。国外研究表明向水体中添加微量活性物质可以增强硝化菌、反硝化菌的活性,或降低有害物质对硝化菌、反硝化菌的影响,最终提高硝化及反硝化的速率。国外研究证实加入三价或四价金属盐,特别是铁、铝等离子可以加快硝化反硝化速率,催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分解,提高废水脱氨氮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可靠,除藻效率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体变清,增加水的透明度,适用于湖泊、河流、池塘、养鱼场和水库的水体灭藻工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在风浪较小的浅水区,可将本发明的水溶液均匀入水,以覆盖500平方米面积计算,需要使用本发明700公斤左右,浓度为30%~50%,入水后即可吸附、包裹藻类和杂物,使其负重下沉,每下沉1米,其密度就增加约10%,6~8小时后在水底形成一层1~2毫米厚的柔软薄层,导致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可清除80%-95%的藻类以及水体中40%左右的氨、氮。使用时撒泼应分片进行,避免鱼类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实施例二在风浪较大的深水区,应在水下3-4米处均匀撒泼,避开浪潮和暗流,以覆盖500平方米面积计算,需要使用本发明一吨左右,12~24小时后在水底形成一层2~3毫米厚的柔软薄层,增加用量是为了增加薄层重量,防止水流将薄层冲走,影响灭藻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其特征在于组分的重量比如下SO320%Al2O325%K2O4%SiO249%Fe2O30.249%TiO 0.28%H2O1.4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藻类清除剂的细度在100目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该清除剂外形呈粉末状,细度在100目以上,易溶于水,尤其是大面积均匀撒泼入水后,形成絮状沉淀,可附着于各种藻类的表面。由于本发明的水溶性的特性,使其在下沉的同时密度也不断增大,使诸如蓝藻等藻类因负重而沉入水底,并在水底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柔软薄层,导致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使水体变得澄清无杂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可靠,除藻效率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体变清,增加水的透明度,适用于湖泊、河流、池塘、养鱼场和水库的水体灭藻工程。
文档编号A01P13/00GK1864488SQ20061004021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
发明者谈元德 申请人:谈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