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0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风粉磨装置,尤其是涉及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 收系统。
(二)
背景技术
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是循环风粉磨装置的尾气处理部分,循环风 粉磨装置是利用循环在装置内部的高速风,将已被磨成粉末的物料不断的从粉 磨设备中携带至收料装置,被收料装置分离出粉末后的高速风经过高压风机被 送回至粉磨装置重复上述过程,由于粉末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整个循环风系 统要釆用特殊气体进行保护,并保持一定比例特种气体含量,由于整个循环系 统漏风,漏入系统的风使循环风内特种气体的含量降低,则必须从旁路加入高 纯度的特种气体来保证特种气体在循环风中比例,又由于部分设备如布袋除尘 器采用外界压縮气体进行工作,导致了整个循环风风量增加,必须采用尾气的 方式排放出多余气体,因为排出尾气含有微量的粉末或者有害气体,对环境造 成污染。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对尾气进行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指标后直 接排放。其问题一是由于上述的尾气虽然达到环保排放指标,但是尾气中所含
微量的粉末或者有害气体仍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其问题二是由于上述的尾气中 含有大量的特种气体,而特种气体的造价都很高,直接排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 损失。现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都集中在采取不同的尾气处理系统来降低污染等 措施上,这些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尾气排放带来的问题,但是却无法 改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特种气体排放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增加了设备和投 资。
(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封闭的 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该系统大大的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又提高了特种气体的利用率。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回收回路、泄风支路、压縮机、 排风管,所述的泄风支路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压縮机的入口与泄风支路的出
口连接,压縮机的出口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排风管与泄风支路连接。
工作原理尾气通过尾气回收回路引入泄风支路,通过泄风支路处理后的 尾气进入压縮机,经过压縮机过滤并压縮处理后的尾气大到达使用要求后通过 尾气回收回路输出,整个循环中新增多余气体经过泄风支路时通过泄风的方式 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尾气中所含微量的粉末或者有害气体仍然对环境造成污 染,利用循环的方式将粉末最大限度的回收,并且大大的减少了气体的排出, 降低了因直接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一,本实用新型的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块仓l、磨 机2、脉冲布袋除尘器3、粉仓4、高压风机5、泄风器6、泄风支路7、压縮机 8、尾气回收回路9,块仓1与磨机2入口连接,磨机2出U通过管路连接到脉 冲布袋除尘器3,脉冲布袋除尘器3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到高压风机5的入风 口,脉冲布袋除尘器3的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粉仓4,高压风机5的出风口通 过管路与泄风器6连接,泄风器6的主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磨机2的进风口, 泄风器6旁路出风口通过尾气回收回路9与泄风支路7相连,泄风支路7出风 口经过尾气回收回路9与压縮机8相连,压縮机8出风口经过尾气回收回路9 分别与磨机2补风口、块仓1补风口和脉冲布袋除尘器3相连。排风管10与泄 风支路7相连接。块仓l、磨机2、脉冲布袋除尘器3、粉仓4、高压风机5、泄 风器6所组成的系统为原系统,从原系统管路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回收回路9 与泄风支路7相连接,经过泄风支路7处理后的尾气连接到压縮机8,压缩机8 出口处的尾气压力升高,达到原系统的使用压力后通过尾气回收回路9分别连 接到原系统补充气体处(磨机2补风口、块仓1补风口和脉冲布袋除尘器3)。 多余气体经过泄风支路7时通过排风管IO排出。其特点为原系统排放的尾气通 过尾气回收回路9回收后经过泄风支路7、压縮机8处理后满足原系统对气体的 使用要求,并再通过尾气回收回路9分别送回原系统补充气体处,多余气休经 过泄风支路7时通过排风管10排出。
权利要求1、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回收回路、泄风支路、压缩机、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风支路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压缩机的入口与泄风支路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排风管与泄风支路连接。
专利摘要循环风粉磨装置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回收回路、泄风支路、压缩机、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风支路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压缩机的入口与泄风支路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尾气回收回路连接,排风管与泄风支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尾气中所含微量的粉末或者有害气体仍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循环的方式将粉末最大限度的回收,并且大大的减少了气体的排出,降低了因直接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B02C19/00GK201002043SQ200720010198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7日
发明者杨建勋 申请人:杨建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