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精准定位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精准定位播种器
扶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是为各种叶菜类配 套育苗的播种器具。 魏絲
现有多数蔬菜育苗都是采用人工播种,往往播种不够均匀, 难以培育出标准的壮苗。而农民只有通过人工间苗来达到均苗, 但是人工间苗操作相当麻烦,或不重视间苗工作,就直接导致苗 不均匀和瘦苗的现象,瘦苗多是造成农作物亩产普遍较低的主要 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新颖,操作方便的精准定位播种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准定位播 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具空腔、底部带刮种橡皮盛种斗,压 条,带播种孔的排种底板和置于排种底板上的带种子孔的排种推 拉板,橡皮底部贴压于推拉板上,排种底板的四个端部位置均固 设列柱,压条固设于排种底板每侧的两个列柱上且扣于盛种斗上 平面的对应两侧。
3所述播种孔和种子孔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空间距皆呈8X8mm 间距排列。
所述盛种斗的一侧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操作 方便,能控制种子单粒落入苗床,使种子之间距误差不超过2毫 米,纵横向均以直线排列,能够培育出标准壮苗,达到育苗播种 规范化、模式化和标准化,克服了手工播种不均匀的缺陷,且比 人工播种提高至少80倍的工作效率,且无缺粒、多粒或伤种子的 现象,出苗率可达99%以上,具有省工、省种、增产的优点,是 各种蔬菜种子播种的理想工具,有利于广泛的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所述排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3为所述盛种斗的结构示意图4,、图42、图4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5为所述推拉板的结构示意图6h图62、图6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雖雄方《
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如图l、图2、图3、图5结构示意图, 该精准定位播种器包括内具空腔、底部带刮种橡皮5盛种斗7,压 条8,带播种孔3的排种底板4和置于排种底板4上的带种子孔1的排种推拉板2,橡皮5底部贴压于推拉板2上,排种底板4的四 个端部位置均固设列柱9,压条8固设于排种底板4每侧的两个列 柱9上且扣于盛种斗7上平面71对应两侧。其中,播种孔3和种 子孔1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空间距皆呈8X8腿间距排列。盛种斗 7的一侧设有手柄6。
播种操作时,将经筛选的饱满种子放在盛种斗7内,用手握 住盛种斗7侧面的手柄6,在推拉板2上作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的 运动,使每个种子孔1内部进入一粒种子(如图4, 图43所示的 工作原理图),因盛种斗7被压条8固定在排种推拉板2上,盛种 斗下面橡皮5紧贴于推拉板上,使得盛种斗7在运动时其内的种 子不会向外漏出;然后将装有种子的播种器放在苗床上,接着一 手按住下面的推拉板下面的排种底板4, 一手将推拉板2推向左 方,当推拉板2上的种子孔1与排种底板4上的播种孔3相互对 应时,种子靠自身的重量投入苗床表面(如图6, 图63所示的工 作原理图),就这样完成一次播种过程,以同样的办法,继续播种, 本播种期可重复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具空腔、底部带刮种橡皮(5)盛种斗(7),压条(8),带播种孔(3)的排种底板(4)和置于排种底板(4)上的带种子孔(1)的排种推拉板(2),橡皮(5)底部贴压于推拉板(2)上,排种底板(4)的四个端部位置均固设列柱(9),压条(8)固设于排种底板(4)每侧的两个列柱(9)上且扣于盛种斗(7)上平面(71)的对应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孔(3)和种子孔(1)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空间距皆呈 8X8鹏间距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盛种斗(7)的一侧设有手柄(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定位播种器,是为各种叶菜类配套育苗的播种器具,包括内具空腔、底部带刮种橡皮盛种斗,压条,带播种孔的排种底板和置于排种底板上的带种子孔的排种推拉板,橡皮底部贴压于推拉板上,排种底板的四个端部位置均固设列柱,压条固设于排种底板每侧的两个列柱上且扣于盛种斗上平面的对应两侧,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操作方便,省工、省种、增产的优点,是各种蔬菜种子播种的理想工具,有利于广泛的推广。
文档编号A01C7/00GK201274648SQ2008201197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8日
发明者董云标, 董仲明 申请人:董仲明;董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