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筒状渔线轮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状渔线轮座,在装备有渔线轮腿固定用的罩的座基部上,形成有前 侧载置面,该前侧载置面对在所述渔线轮腿的稍端向竿梢侧折弯形成的前侧脚部进行止挡 载置;尾侧载置面,该尾侧载置面对在所述渔线轮腿的稍端向竿尾侧折弯形成的尾侧脚部 进行止挡载置,并且,设有安装座面,该安装座面上覆盖有比所述座基部柔软的软质材制成 的握把包覆体。
背景技术:
为了在座基部(公报内名称渔线轮主体12)上安装握把包覆体(公报内名称柔 软部件32),以沿筒状的座基部的圆弧状的外周面的形状形成有安装座面(公报内名称凹 部42)(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71815号公报(第
、
段、图2、4、6)像上述那样,在渔线轮座的适当的部分上设置有柔软性的握把包覆体,因此,以将 渔线轮座与安装于渔线轮座上的渔线轮腿的前侧脚部和尾侧脚部一起握住的状态握持、进 行钓组的投入和鱼的钓起动作时,能够通过握把包覆体来缓和回绕在渔线轮腿的脚部等上 的手指的疼痛,能够进行稳定的握持操作。然而,在对渔线轮腿的脚部进行载置的前侧载置面和尾侧载置面(公报内名称 渔线轮腿载置面18)的横侧方,连接有座基部的呈圆弧状的外周面,外嵌在握把包覆体上 的外周面也被设置为与没有覆盖握把包覆体的座基部的外周面呈同一平面状态。这样一来,环绕在渔线轮腿的前侧脚部和尾侧脚部以及座基部的外周面上的手指 沿圆弧状面较大地环绕,考虑到使握着前侧脚部和尾侧脚部以及座基部的外周面的手指容 易放松的情况,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状渔线轮座,该渔线轮座通过对前侧载置面以及尾 侧载置面的横侧方部分的形状进行设计,从而改善其与握把包覆体的连结,使握持变得容 易,并使手不易感到压迫力。〔结构〕技术方案1的特征结构在于,在装备渔线轮腿固定用的罩的筒状的座基部上,形 成有止挡载置所述渔线轮腿的前侧脚部的前侧载置面、和止挡载置所述渔线轮腿的尾侧脚 部的尾侧载置面,并且,在所述前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前侧载置 面呈倾斜状态的左右的前侧倾斜凹入面,在所述尾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 于所述尾侧载置面呈倾斜状态的左右的尾侧倾斜凹入面,在所述座基部上设置有供所述握 把包覆体覆盖的安装座面,将安装在所述座基部上的软质材料制成的握把包覆体中的载置 面部配置在所述前侧载置面和所述尾侧载置面之间,并且,将所述握把包覆体中的位于所 述载置面部的两横侧方的左横侧部分和右横侧部分分别配置在所述左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左侧的尾侧倾斜凹入面之间、以及所述右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右侧的尾侧 倾斜凹入面之间,在将所述握把包覆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前侧载置面、 所述尾侧载置面、以及所述载置面部呈同一平面状态,并且,所述前侧倾斜凹入面、所述尾 侧倾斜凹入面、以及所述横侧部分呈同一平面状态。上述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作用效果〕在所述前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前侧载置面呈倾斜状态 的左右的前侧倾斜凹入面,在所述尾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尾侧载 置面呈倾斜状态的左右的尾侧倾斜凹入面。由此,前侧载置面和尾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能够成为向竿轴心方向凹入的小直径 部分,因此容易握持。而且,在前侧载置面与所述尾侧载置面之间、所述左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 左侧的尾侧倾斜凹入面之间、以及所述右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右侧的尾侧倾斜凹 入面之间,安装软质材料制成的握把安装体,并将其以没有层差的同一平面的状态构成,因 此,能够感觉不到层差地进行握持,对手指的压迫较小。像上述那样,在形成于座基部上前侧倾斜凹入面与尾侧倾斜凹入面之间以同一平 面的状态形成握把包覆体,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对握持筒状渔线轮座的钓者的手指的负 担。〔结构〕技术方案2的特征结构在于,在将所述握把包覆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面上的状态 下,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尾侧载置面、以及所述载置面部以在沿竿轴线的方向上连续的状 态形成,由连续的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载置面部、以及所述尾侧载置面形成的渔线轮腿的 脚部载置面的横宽形成为,越趋向在沿竿轴芯的方向上位于中间的部分其横宽越窄。上述 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作用效果〕在将所述握把包覆体安装到所述安装座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尾 侧载置面、以及位于所述握把包覆体的所述前侧载置面与所述尾侧载置面之间的载置面 部,形成为在沿竿轴芯的方向上连续的状态,并且,由连续的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载置面 部、以及所述尾侧载置面形成的渔线轮腿的脚部载置面的横宽形成为,越趋于在沿竿轴芯 的方向上位于中间的部分其横宽越窄,因此,横宽中的在沿竿轴芯的方向上位于中间的部 分以接近竿轴芯的方式收窄,在收窄的所述位于中间的部位上,共同握持脚部与筒状渔线 轮座的手指变得稳定,作为筒状渔线轮座而难以发生打滑。〔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载置面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弧状面部, 并且,所述左横侧部分和右横侧部分处于与所述圆弧状面部相比向竿轴芯方向凹入的状 态,且形成有左右的中间倾斜凹入面,该左右的中间倾斜凹入面处于越是接近所述载置面 部的端部越互相接近的倾斜状态。上述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作用效果〕像这样形成中间倾斜凹入面,因此相对于前侧倾斜凹入面和尾侧倾斜凹入面能够 容易地设定成同一平面的状态,载置握把包覆体载置面部的表面形状不必形成为与中间倾斜凹入面相同的形状,因此比较有利。
图1是表示钓竿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表示将握把包覆体和可动罩安装到座基部上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可动罩安装到座基部上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可动罩、握把包覆体装配到座基部上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握把包覆体和可动罩安装到座基部上之前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图6(a)是表示将可动罩、握把包覆体装配到座基部上之后的渔线轮座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将可动罩、握把包覆体装配到座基部上之后的渔线轮座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将握把包覆体和可动罩安装到座基部上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纵剖侧视 图。图8是表示将可动罩、握把包覆体装配到座基部上之后的渔线轮座的纵剖侧视 图。图9是表示将可动罩装配到座基部上之后的状态的纵剖主视图。图10是表示在与对座基部的渔线轮腿的尾侧脚部进行载置的尾侧载置面180° 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了用于避免与可动罩的干涉的凹入部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2 座基部2A前侧载置面2B尾侧载置面2D 安装座面2e前侧倾斜凹入面2f 尾侧倾斜凹入面5 可动罩6 橡胶握把(握把包覆体)6c载置面部6d中间倾斜凹入面部(横侧部分)IOA渔线轮腿IOa前侧脚部IOa尾侧脚部X 竿轴芯(竿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对在钓竿A中适用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 4所示,钓竿A构成为,在作为具有握持部的竿体的尾竿1上,装配有用 于安装绕线轮10的筒状渔线轮座B,在筒状渔线轮座B的座基部2上安装有可动罩5。座基部2上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罩3,该固定罩3与可动罩5协同动作,对在绕线轮
510的渔线轮腿IOA顶端向竿梢侧折弯形成的前侧脚部IOa进行保持,在固定罩3的形成部 位的后方侧,设有螺纹安装可动罩5的内螺纹部4。如图4、图8、图9所示,可动罩5上装配有罩主体5A、脚按压体5B和螺母体7,所 述罩主体5A对在轮腿IOA顶端向竿尾侧折弯形成的尾侧脚部IOa进行保持,所述脚按压体 5B由树脂制成,装配在罩主体5A内,所述螺母体7使罩主体5A在竿轴芯X方向上螺进移动。对座基部2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座基部2是使用了聚酯、ABS、PET等工程树脂的筒状体。如上所述, 在竿梢半部上形成有向外隆起的固定罩3,在固定罩3的罩内部以潜入状态形成有前侧载 置面2A。由该前侧载置面2A对在轮腿IOA顶端向竿梢侧折弯形成的前侧脚部IOa进行载
置支承。在前侧载置面2A的竿尾侧设有定位用的环状凸缘2C,在环状凸缘2C的更靠竿尾 侧,形成有潜入可动罩5内的尾侧载置面2B。由该尾侧载置面2B对在渔线轮腿IOA顶端向 竿尾侧折弯形成的尾侧脚部IOa进行载置支承。如图2和图5所示,环状凸缘2C从向尾侧载置面2B的两横侧方略微伸出的状态, 以大致沿座基部2的周面绕回的状态包绕。在环状凸缘2C的竿梢侧,从环状凸缘2C向竿 梢侧形成有橡胶握把6的安装座2D,该橡胶握把6为后述的握把包覆体。安装座2D形成为 比环状凸缘2C凹入一层的表面。如图4和图6所示,在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该安装座2D 上时,橡胶握把6的外周面与环状凸缘2C的外周缘被设定为同一平面的状态,并以统一的 高度形成。如图2和图5所示,固定罩3的外表面3A以比安装座2D突出一层的状态形成,在 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安装座2D上的状态下,固定罩3的外表面3A也以与该橡胶握把6的 外表面呈同一平面状态构成。在安装座2D中的与固定罩3的存在侧相反侧的表面和固定罩3的横侧方侧的表 面上,形成有沿座基部2的轴线方向的突条2a,该突条2a与装配在安装座2D上的橡胶握把 6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后述的长槽6e卡合,采用了对橡胶握把6的翻起进行抑制的结构。在前侧载置面2A与尾侧载置面2B之间,也形成有作为凹入一层的表面的连结部 分2c,该连结部分2c与安装座2D的其它部分以无层差的状态相连,前侧载置面2A与尾侧 载置面2B之间的连结部分2c形成了安装座2D的一部分。在将后述的橡胶握把6装配到 安装座2D上的状态下,构成为橡胶握把6的外表面与前侧载置面2A和尾侧载置面2B呈同 一平面状态。下面对座基部2中的对渔线轮腿IOA的前侧脚部IOa和尾侧脚部IOa进行载置的 部位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4 图8所示,前侧载置面2A的截面形状如上述那样,取呈 圆弧状的形状,在图6所示的俯视图中,呈越向竿尾侧左右方向上的横宽越缓慢缩小的形 状。另一方面,尾侧载置面2B呈大致恒定的较宽的横宽,在竿尾侧端部中,呈左右方 向上的横宽缩小的形状。如图6所示,在前侧载置面2A与尾侧载置面2B之间,在形成橡胶 握把6的安装座2D的一部分的连结部分2c中,呈与前侧载置面2A的竿尾侧端的横宽Ll 和尾侧载置面2B的竿梢侧端的横宽L2连续地连结的横宽。
6
在前侧载置面2A的两横侧方,形成有左右的盘状前侧倾斜凹入面2e,该左右的盘 状前侧倾斜凹入面2e以向竿轴芯方向略微凹入的形状形成,并以越靠近左右的前侧倾斜 凹入面2e中的位于前侧载置面2A的端部则越缩小左右间隔的朝上的倾斜状态形成。在尾 侧载置面2B的两横侧方,同样地形成由朝上的尾侧倾斜凹入面2f,而且,在安装座2D中, 除连结部分2c以外的周面部分形成为构成安装座2D的一部分的圆弧状面2g。圆弧状面 2g由于是构成安装座2D的一部分的部分,因此与位于竿梢侧的朝斜上方的前侧倾斜凹入 面2e和位于竿尾侧的朝斜上方的尾侧倾斜凹入面2f相比,仅以相当于橡胶握把6的厚度 的深度凹入形成。下面对作为握把包覆体的橡胶握把6进行说明。如图2、图4 图8所示,橡胶握 把6是以NBR等橡胶为材料的筒状体,并以在装配到安装座2D上的状态下使固定罩3从橡 胶握把6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椭圆状的贯穿孔6A。橡胶握把6中的位于贯穿孔6A的竿梢侧的部分6C形成为越接近竿梢侧的开口部 6b直径越小的平缓圆锥筒状。另一方面,在橡胶握把6的竿尾侧也形成有筒状的竿尾侧的 部分6D,在竿尾侧的部分6D上形成有在橡胶握把6的竿尾侧呈圆弧状的载置面部6c、和左 右的盘状中间倾斜凹入面部6d(横侧部分的一个例子),所述中间倾斜凹入面部6d在该载 置面部6c的两横侧方侧成为向竿轴芯方向凹入的状态,而且,呈越位于载置面部6c侧的端 部则越缩小相互的左右间隔的向上倾斜的状态。通过中间倾斜凹入面部6d,在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规定位置上时,形成于座基部2 上的斜向上倾斜凹入面2e与橡胶握把6的斜向上倾斜面6d得以无层差地连结。如图5 图8所示,在与贯穿孔6A的存在侧180°相反的一侧,设有与其他部分相 比略微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6B,为了使握在该鼓出部6B上的手指难以滑动,对其实施了表 面加工。即,为了抑制表面的打滑而实施了形成细微凹凸的毛面加工。在该鼓出部6B的内周面,在与贯穿孔6A的存在侧180°相反的一侧以及左右的两 侧面的三个部位上,形成有沿竿轴芯X方向的窄幅的长槽6e,在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座基 部2上时,窄幅的长槽6e外嵌卡合在突出形成于座基部2上的突条2a上而进行橡胶握把 6的定位,并且,采用了抑制橡胶握把6的翻起的结构。如图4所示,当将上述结构的橡胶握把6从竿尾侧开口 6a外嵌装配到安装座2D 上时,橡胶握把6的外表面与固定罩3的外表面3A以同一平面的状态相连,并且,围绕竿尾 侧开口 6a的外缘抵接在环状凸缘2C上,橡胶握把6的外表面与环状凸缘2C的外表面以同 一平面的状态相连。如图4和图6所示,在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安装座2D上的状态下,前侧载置面2A、 尾侧载置面2B及橡胶握把6中的载置面部6c形成为在沿竿轴芯X的方向上连续的脚部载 置面。如图6(a)所示,脚部载置面的横宽形成为,越趋向在沿竿轴芯X方向上位于中间的 部分,横宽越缩小变窄。没有将位于前侧载置面2A、尾侧载置面2B的两横侧方的部分形成为圆弧面,而是 作为上述的前侧倾斜凹入面2e形成为向上的倾斜面,由此,能够减小与该两侧方对应的部 分的外径,并且,由于越趋向在沿竿轴芯X方向上位于中间的部分,横宽越挤压变窄,因此 在将安装在座基部2上的渔线轮腿IOA的前侧脚部IOa和尾侧脚部IOa与该座基部2 —起 握住时,能够容易握持。
而且,如后述那样,当将橡胶握把6装配到圆弧状面2g上时,形成于橡胶握把6上 的中间倾斜凹入面6d成为与位于竿梢侧的朝斜上的前侧倾斜凹入面2e无层差地连续的状 态,因此不易压迫手指和手掌,在进行钓组的投入和鱼的钓起操作的情况下,手不会感到疼 痛,负担也小。对可动罩5进行说明。如图2 图9所示,可动罩5装备有铝或钛等的轻金属制 成的罩主体5A、和内装在该罩主体5A的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中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制 成的脚按压体5B。脚按压体5B呈大致圆弧状,以便能够内装在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中,在罩主 体5A的竿梢侧端突出有凸缘部5b,并且,在左右中央部设有突起5c,使该突起5c嵌合在形 成于罩主体5A的顶壁部分上的贯穿孔5d内,以进行脚按压体5B的定位。如图9所示,罩主体5A的截面形状呈纵长的椭圆状,该椭圆状是将外嵌在座基部 2上的呈大致四分之三圆弧状的部分与呈拱状的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 —体形成而成 的,通过成形模一体形成。如上所述,罩主体5A是通过成形模一体形成的,因此,在以往没有表现出能够与 座基部2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程度的高成形性,因此在将罩主体5A装配到规定位置的状态 下,不可避免地在圆周方向上出现松动。因此,设置偏移抑制机构C来抑制该松动。这里,首先对罩主体5A和脚按压体5B 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然后说明偏移抑制机构C。也就是说,如图9所示,在罩主体5A中的呈大致四分之三圆弧状的部分与呈拱状 的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的连接部位附近,设置有向上台阶部5e。另一方面,在脚按压体5B上,在左右的两下端部附近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台阶 部5g。当将脚按压体5B插入到罩主体5A的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内时,脚按压体5B 的向下台阶部5g从上方与罩主体5A的向上台阶部5e抵接,脚按压体5B由此被装配支承。在脚按压体5B的左右两侧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出厚度较薄的裙部5h,裙部5h采 用向下方厚度逐渐变薄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座基部2的与裙部5h对应的外面上,如上所 述,形成有朝上凹入倾斜的盘状的尾侧倾斜凹入面2f。而且,裙部5h与尾侧倾斜凹入面2f 接触而被止挡,由此,构成为通过罩主体5A和座基部2的外周面将裙部5h的下端部夹住固 定。这里,将裙部5h称为抵接部。将尾侧倾斜凹入面2f称为承受部。通过这样的裙 部(抵接部)5h和尾侧倾斜凹入面(承受部)2f构成了偏移抑制机构C。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可动罩5欲与脚按压体5B —同向圆周方向旋转,也由于裙 部5h的下端部被罩主体5A和座基部2的外周面夹住固定因而能够抑制旋转。因此,能够 抑制可动罩5的圆周方向上的松动,使握持筒状渔线轮座B的手指稳定。这样,不通过金属制成的罩主体5A,而只在树脂或橡胶制成的脚按压体5B上形成 裙部5h,从而构成偏移抑制机构C。因此,偏移抑制机构C能够构成为,即使在罩主体5A与 座基部2的外周面存在些许个体误差地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脚按压体5B的树脂或橡 胶的弹性变形力而确实地维持由罩主体5A和座基部2的外周面夹住固定裙部5h的下端部 的状态,从而发挥良好的偏移抑制功能。如图2 图6所示,可动罩5的罩主体5A上,形成有从保持渔线轮腿IOA的渔线轮腿插入用保持部5a向竿尾侧外径变细的中间缩径部5j,在中间缩径部5j的竿尾侧形成 有直径比中间缩径部5j的外径大的止挡部5k。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将渔线轮腿IOA和筒状渔线轮座B—同握住进行钓鱼动作的 情况下,手的手掌搭在橡胶握把6的鼓出部6B上而成为向竿梢侧的移动被抑制成的状态, 小指搭在可动罩5的中间缩径部5j上,通过止挡部5k抑制其向竿尾侧的移动,由此成为握 持状态稳定的结构。如图2 图6所示,对橡胶握把6进行止挡的环状凸缘2C在除尾侧载置面2B以 外的整个周面的范围内包绕,并以越趋向与尾侧载置面2B存在侧180°相反的一侧则越向 竿尾侧偏位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抵接在环状凸缘2C上而被定位的橡胶握把6的 竿尾侧端在与尾侧载置面2B存在侧180°相反的一侧以向竿尾侧突出的方式定位。也就是 说,如图5和图6所示,与环状凸缘2C的竿梢端侧的假想基准线Y相比,橡胶握把6的竿尾 侧端向竿尾侧伸出。而且,在可动罩5中,如图5和图7所示,罩主体5A的竿梢侧端5C的开口缘的侧 视形状形成为,与形成渔线轮腿插入保持部5a的上半部5f和外嵌在座基部2上的下半部 5p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部分最向竿梢侧突出。在下半部5p中,沿着环状凸缘2C,以越趋向 与渔线轮腿插入保持部5a的存在侧180°相反的一侧则罩主体5A的竿梢侧端5C的开口缘 的侧视形状越向竿尾侧偏位的状态形成。因此,环状凸缘2C与可动罩5都呈在与渔线轮腿载置侧180°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向竿尾侧偏位的形状,因此,在所述基准线Y的竿尾侧,橡胶握把6成为向竿尾侧突出并露 出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将渔线轮腿IOA和座基部2—同握持的手指中的大拇指部分贴 在橡胶握把6上,不易感到压迫感。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可动罩5抵接在环状凸缘2C上,由此,能够限制向固定 罩3的存在侧的移动。也就是说,装配在可动罩5的渔线轮腿插入保持部5a上的脚按压体 5B的左右两侧端抵接在环状凸缘2C的上端,并且,罩主体5A的竿梢侧端5C也抵接在环状 凸缘2C上,因此能够限制向固定罩3侧的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动罩5的外周面、环状凸缘2C和橡胶握把6的外周面以大致 同一平面的状态相连,不易给握持该部分的手带来压迫感。如图3、图7 图9所示,在可动罩5的与渔线轮腿插入保持部5a 180°相反的一 侧,设有向内突出的卡合突起5η,通过使卡合突起5η与在设于座基部2的竿尾端上的内螺 纹部4上形成的导向槽4a卡合,从而能够通过螺母体7的旋转而使可动罩5沿座基部2的 轴线方向滑动移动。如图3、图5、图7所示,在座基部2中的与尾侧载置面2B存在侧隔着竿轴芯X的 相反侧,形成有向竿轴芯X凹入的凹入部2d。凹入部2d在导向槽4a的竿梢端与环状凸缘2C之间凹入形成,其圆周方向上的横 宽在大致30°的范围内。此外,作为凹入部2d,在避免与可动罩5发生干涉的范围内,也可 以对圆周方向上的横宽采用30° 90°的范围。设置这样的凹入部2d的理由如下。也就是说,为了对渔线轮腿IOA进行保持,当可动罩5与螺母体7 —起移动时,脚
9按压体5B成为跨越在形成于渔线轮腿IOA的尾侧脚部IOa的外壳部分上的倾斜面IOb的 状态,因此,可动罩5成为被渔线轮腿IOA的尾侧脚部IOa顶起的状态,成为相对于座基部 2偏芯的状态。这样,在可动罩5的罩主体5A中的朝向固定罩3侧的开口缘中,与渔线轮腿插入 用保持部5a相反侧的端缘成为在座基部2的外周面咬入的状态。在座基部2的表面,选择聚氨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等合适的涂料并通过刷 布、喷涂进行涂装。但这样,当所述相反侧的端缘成为在座基部2的外周面咬入的状态时,会引起涂 装面剥落等不良情况。因此,像上述那样形成凹入部2d,能够抑制可动罩5的相反侧端缘在座基部2的外 周面咬入,从而能够抑制涂料剥落等不良情况。〔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1)作为握把包覆体6,也可以不由橡胶制成,只要由比座基部1的材质软质的材 料构成即可。(2)作为握把包覆体6,也可以不具有鼓出部6B。在该情况下,作为握把包覆体6, 也可以由呈相同厚度的橡胶握把构成。(3)作为握把包覆体6,也可以不具有安装在固定罩3的竿梢侧的部分6C的部分。 因此,作为握把包覆体6,也可以仅由竿尾侧的部分6D构成。(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橡胶握把上形成了作为横侧部分的中间倾斜凹入面 部6d,但也可以不形成中间倾斜凹入面部6d,而是与其他部分一样地、形成能够沿座基部2 的形状自由变形的圆弧状面。(5)作为安装在座基部2上的罩,作为对前侧脚部IOa和尾侧脚部IOa进行保持的 结构,由固定罩3和可动罩5构成,但两者可以都以可动罩5构成。(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连续的前侧载置面2A、载置面部6c以及尾侧载置面 部2B形成的渔线轮腿的脚部载置面的横宽形成为,越趋向在沿竿轴线X的方向上位于中间 的部分其横宽越窄。并非一定需要缩小渔线轮腿的脚部载置面的横宽,也可以构成为沿竿轴线X方向 呈恒定宽度的形状。〔第二实施方式〕将没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座基部2上形成环状凸缘2C的实施方式称为第二实 施方式。因此,不存在环状凸缘2C的部分与座基部2的其他的外周面呈同一平面的状态。〔第三实施方式〕将没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座基部2上装配橡胶握把6的实施方式称为第三实施 方式。因此,不存在用于对形成在座基部2上的橡胶握把6进行安装的安装座2D,座基部2 的外表面与固定罩3的外表面以同一平面的状态形成。〔第四实施方式〕将不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偏移抑制机构C的实施方式称为第四实施方式。因 此,不形成腿按压体5B的裙部5h。〔第五实施方式〕
将没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座基部2上形成用于避免与可动罩5的干涉的凹入部 2d的实施方式称为第五实施方式。未形成凹入部2d的部分形成为与座基部2的其他外周 面同一平面的状态。〔第六实施方式〕将没有形成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橡胶握把6的鼓出部6B、可动罩5的中间缩径部5j 以及止挡部5k的实施方式称为第六实施方式。因此,在橡胶握把6上不形成鼓出部6B,而 形成外周面具有恒定外径的部分,可动罩5中,也可以将相当于中间缩径部5j和止挡部5k 的部分构成为具有恒定外径的部分。(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装备筒状渔线轮座B的海竿、船竿等。
1权利要求
一种筒状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在装备渔线轮腿固定用罩的筒状的座基部上,形成有前侧载置面,该前侧载置面对所述渔线轮腿的前侧脚部进行止挡载置;尾侧载置面,该尾侧载置面对所述渔线轮腿的尾侧脚部进行止挡载置,并且,在所述前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前侧载置面呈倾斜状态的左右的前侧倾斜凹入面,在所述尾侧载置面的两横侧方位置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尾侧载置面呈倾斜状态的左右的尾侧倾斜凹入面,在所述座基部上设置有供所述握把包覆体覆盖的安装座面,将安装在所述座基部上的软质材料制成的握把包覆体中的载置面部配置在所述前侧载置面和所述尾侧载置面之间,并且,将所述握把包覆体的位于所述载置面部的两横侧方的左横侧部分和右横侧部分分别配置在所述左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左侧的尾侧倾斜凹入面之间、以及所述右侧的前侧倾斜凹入面与所述右侧的尾侧倾斜凹入面之间,形成为,在将所述握把包覆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尾侧载置面、以及所述载置面部呈同一平面状态,并且,所述前侧倾斜凹入面、所述尾侧倾斜凹入面、以及所述横侧部分呈同一平面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握把包覆体安装在所述 安装座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尾侧载置面、以及所述载置面部以在沿竿轴线 的方向上连续的状态形成,由连续的所述前侧载置面、所述载置面部、以及所述尾侧载置面 形成的渔线轮腿的脚部载置面的横宽形成为,越趋向在沿竿轴芯的方向上位于中间的部分 其横宽越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置面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 弧状面部,并且,所述左横侧部分和右横侧部分处于与所述圆弧状面部相比向竿轴芯方向 凹入的状态,且形成有左右的中间倾斜凹入面,该左右的中间倾斜凹入面处于越是接近所 述载置面部的端部则越互相接近的倾斜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状渔线轮座,该渔线轮座通过对前侧载置面和尾侧载置面的横侧方部分的形状进行设计,从而改良与握把包覆体的连接,使握持变得容易,并使手难以感受到压迫力。在对渔线轮的前侧脚部进行载置的前侧载置面(2A)的两横侧方位置形成左右的前侧倾斜凹入面(2e),在对渔线轮的尾侧脚部进行载置的尾侧载置面(2B)的两横侧方位置形成左右的尾侧倾斜凹入面。在将橡胶握把(6)安装到座基部(2)上的状态下,前侧载置面(2A)和尾侧载置面(2B)、以及橡胶握把(6)中的位于前侧载置面(2A)与尾侧载置面(2B)之间的载置面部(6c)形成同一平面状态,且前侧倾斜凹入面(2e)和尾侧倾斜凹入面(2f)、以及橡胶握把(6)中的位于前侧倾斜凹入面(2e)与尾侧倾斜凹入面(2f)之间的中间倾斜凹入面形成同一平面状态。
文档编号A01K87/06GK101897323SQ200910175699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原田孝文, 松本圣比古, 矢部敬祐, 谷口一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