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优质茶青采摘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摘茶青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青)采摘在茶叶生产中是一项很费工时的劳作,一般要占茶园管理用工的50%以上。手工采摘茶叶(青),费时费力,往往因为人工采摘缓慢导致优质茶青老化,而不能及时采摘,严重影响优质茶叶的收益。世界主要产茶国都在不断研究、寻找和改进高效率的代替手工采摘的方法。茶叶(青)采摘机械按采摘方法不同分选择性采茶机和非选择性采茶机两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往复切割、螺旋滚刀、水平旋转刀三种;按驱动动力可分为机动、电动和手动;按操作形式可分为单人背负手提式和双人抬式。目前,世界茶叶采摘机械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普通大众茶叶的采摘方面,广泛使用的采摘机械是往复式切割双人或单人采摘机,该类采摘机械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摘效率,节省大量劳动力,縮短采摘周期,保证鲜叶质量等优点,但也存在茶叶破碎率高,损伤面大,茶青中含老梗老叶较多,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因此只适用于中低档茶叶的采摘。目前还没有一种适合用于采摘要求较高的优质茶青的机械化采摘技术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质茶青采摘的方法及装置,它的劳动强度小,所采摘的茶叶破碎率低,损伤面小,采摘的选择性好,能减少采摘的茶叶中的老梗老叶,采摘效率较高,适合采摘优质茶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摘优质茶青的方法,先用分选齿将茶青导入分选齿槽,再
用水平旋转的动切刀及定刀片将茶青切断,采用拨茶体和动刀片固联的设计,以实现茶青
切割过程剪拨复合,能将切下的茶青拨入到茶青的收集装置中,以实现对茶青的采摘。
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端设有一个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有
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可以在水平面上旋转的切刀,在切刀的上部连接有拨
茶体,在切刀的下方设有一个选茶板,靠选茶板后端的固定架上开有进茶口。 选茶板由分选齿及固定刀片组成,其前端为分选齿,固定刀片安装在分选齿的后
部,分选齿和固定刀片可制成整体式也可分体制作。 选茶板的分选齿的总宽度为箱体宽度的1/3 1/2,分选齿处于箱体前端的右半侧或左半侧。 在进茶口的上方设有一个风扇。 切刀的刀口与拨茶体同一侧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0 5mm,切刀与拨茶体的总高度为5 35mm。 由选茶板、固定架连接为一体,且与箱体固定连接。 选茶板与固定架连接为一体,并在箱体的两侧上设有与固定架连接的转轴,固定架可以沿转轴转动。在固定架的顶部可以连接拉簧,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上,在选茶板的前端上下方箱体上分别设有限位销,实现装置的采摘部分能随茶蓬表面上下小幅摆动。 在箱体上设有一个带控制开关的转速控制电路,转速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水平旋转切割刀片与固
定面切割刀片结合的方式,使切割茶青的方式类似于剪切,并且由于切割方向与推进方向
相同,因此减少了切割茶青时所造成的损伤面,并通过剪拨复合的方式将切割下来的茶青
拨入进茶口中,有效的提高了采摘效率,避免了采摘过程中茶青散落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还
利用分选齿引导茶青切割,极大减少了采摘到茶叶的老梗老叶,提高了茶青采摘质量。本发
明能将箱体制作为合适手提的大小,其电机可以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小型电机,电池采
用肩挎或背负,因此方便携带及使用,能降低劳动强度,无噪声,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采摘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切刀的剖视图;
附图3为选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采摘优质茶叶的方法,先用分选齿将茶青导入分选齿槽,再用水 平旋转的动切刀及定刀片将茶青切断,采用拨茶体和动刀片固联的设计,以实现茶青切割 过程剪拨复合,能将切下的茶青拨入到茶青的收集装置中,以实现对茶青的采摘。
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制作一个箱体l,制作一个箱体l,在箱体 1的前端通过转轴10安装上一个固定架2,将一个市售的以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无极调速电 机3安装在固定架2上,在箱体1上制作一个控制开关14,控制开关14与电机3的电机3 旋转速度调节控制电路13连接,电机3的转速可根据操作者需要进行调节,并在电机3的 输出轴上连接一个可以在水平面上旋转的直条形的切刀4(切刀4也可以制作为圆弧形或 者两端弯折的结构),在切刀4的上部焊接一块拨茶体5(切刀4与拨茶体5也可以采取整 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切刀4的刀口与拨茶体5同一侧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D为3mm, 切刀4与拨茶体5的总高度L为20mm ;制作一个选茶板6,先制作出一块钢板,将钢板前端 的右半侧制作出分选齿7,分选齿7的总宽度H为箱体1的1/2,并在分选齿7的根部制作 出固定刀片8 (也可以采用整体钢板先制作出固定刀片8,再单独制作分选齿7,将制作好的 分选齿7固接在固定刀片8上);将制作好的选茶板6后端固接在固定架2上,使选茶板6 与固定架2连接为一体,固定架2的顶部与箱体1之间连接一根拉簧11,并在选茶板6的前 端上下方箱体分别设置限位销12 ;并在固定架2上制作出进茶口 9,在进叶口 9上方箱体1 上安装一个风扇15。 在使用时,在箱体1的后端装接上茶叶收集袋,按下控制开关14就可以启动电机 3,使切刀4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对茶青进行采摘。选茶板6的分选齿7将茶叶树上的优质 茶青导入分选齿7之间,通过切刀4的旋转与固定刀片8将茶青切断,切断后茶青被拨茶体 5拨入进茶口 9中,避免了茶青被切断后散落到地面;由于茶青被切断的方向与推进方向相 同,因此与现有的往复式切割装置相比,其损伤面小,茶青的破碎率低;分选板6的分选齿7能尽量减少采摘的茶青当中的老梗老叶,提高了采摘的质量。 分选齿7的位置是根据切刀4的旋转方向来确定的,其目的是在切刀4将茶青切 断后,拨茶体5能沿转动方向将茶青拨入进茶口 9中,如果分选齿7的位置与切刀4的旋转 方向不对应,则难以将茶青拨到进茶口 9中;而分选齿7只制作半侧,另一半被整体的钢板 代替,这样的结构能避免切刀4在向外旋转的一侧将茶青切断,在此处切断的茶青会被拨 茶体5拨出,而难以进行收集,因此最合适的结构是只在切刀4向内旋转的一侧设置分选齿 7 ;在进茶口 9上方设置风扇15可以将拨茶体5拨入的茶青吹入箱体1进而被送到茶叶收 集袋中,并且能吹掉附着在切刀4及拨茶体5上的残留物;切刀4的刀口与拨茶体5同一 侧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D为0 5mm,切刀4与拨茶体5的总高度L为5 35mm,这是 为了保证既不影响切刀4的切割,又能将切断后的茶青拨动一段距离而不是马上掉落;本 例将选茶板6与固定架2连接为一体,拉簧11连接到箱体1上,这样的结构可以使选茶板 6能在上下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调节作用,能随着采摘的茶蓬表面上下小幅摆动,有利于采 摘的进行。
权利要求
一种采摘优质茶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分选齿将茶青导入分选齿槽,再用水平旋转的动切刀及定刀片将茶青切断,采用拨茶体和动刀片固联的设计,以实现茶青切割过程剪拨复合,能将切下的茶青拨入到茶青的收集装置中,以实现对茶青的采摘。
2. —种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包括箱体(l),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的前端设有一个固定架(2),在固定架(2)上设有电机(3),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可以在水平 面上旋转的切刀(4),在切刀(4)的上部连接有拨茶体(5),在切刀(4)的下方设有一个选 茶板(6),靠选茶板(6)后端的固定架(2)上开有进茶口 (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选茶板(6)由分选齿(7) 及固定刀片(8)组成,其前端为分选齿(7),固定刀片(8)安装在分选齿(7)的后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选茶板(6)的分选齿(7) 的总宽度为箱体(1)宽度的1/3 1/2,分选齿(7)处于箱体(1)前端的右半侧或左半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茶口 (9)的上方设 有一个风扇(15)。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刀(4)的刀口与拨茶 体(5)同一侧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D)为0 5mm,切刀(4)与拨茶体(体)(5)的总 高度(L)为5 35mm。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选茶板(6)、固定架 (2)连接为一体,且与箱体(1)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选茶板(6)与固定架(2) 连接为一体,并在箱体(1)的两侧上设有与固定架(2)连接的转轴(IO),固定架(2)可以沿 转轴(10)转动,在固定架(2)的顶部连接有拉簧(ll),拉簧(11)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1) 上,在选茶板(6)的前端上下方箱体上分别设有限位销(12)。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上设有一个 带控制开关(14)的转速控制电路(13),转速控制电路(13)与电机(3)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摘优质茶青的方法及装置,先用分选齿将茶青导入分选齿槽,再用水平旋转的动切刀及定刀片将茶青切断,采用拨茶体和动刀片固联的设计,以实现茶青切割过程剪拨复合,能将切下的茶青拨入到茶青的收集装置中,以实现对茶青的采摘。本发明采用水平旋转切割刀片与固定面切割刀片结合的方式,使切割茶青的方式类似于剪切,并且由于切割方向与推进方向相同,因此减少了切割茶青时所造成的损伤面,并通过剪拨复合的方式将切割下来的茶青拨入进茶口中,有效的提高了采摘效率,避免了采摘过程中茶青散落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还利用分选齿引导茶青切割,极大减少了采摘到茶青的老梗老叶,提高了茶青采摘质量。
文档编号A01D46/04GK101697678SQ20091020857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何林, 罗显扬, 谷千里, 赵先锋, 邱望标, 闫建伟 申请人: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