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葛氏鲈塘鳢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葛氏舻塘鳢(Perccottus glehni)属舻形目(Perciformes)塘醴科 (Eleotridae),俗称"老头鱼"、山胖头、还阳鱼,为小型淡水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 江、图门江以及辽河水系,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小型土著鱼类,此外,在俄罗斯、朝鲜和日本 也有分布。
背景技术:
葛氏鲈塘鳢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较少,只是对它的生物学和养殖有零星的报道, 大多集中在休闲渔业中垂钓葛氏舻塘鳢的报道上,而在人工繁殖上至今还没有报道。
由于市场需求的旺盛使其资源状况进一步恶化,在以前很多资源丰富的水域葛氏 鲈塘鳢已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名贵珍稀鱼类,使其资源尽早恢复并得以合 理利用,人们都在努力研究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 a、葛氏鲈塘鳢种鱼的采集与培育采集野生葛氏鲈塘鳢种鱼,体重30 100g/尾,
采集后用30-40g/L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b、放养、培育种鱼将种鱼放入方形、面积8-10m2的培育池中进行放养、培育,密度 为15-20尾/m、水深30厘米,水温控制在14°C _17°C ,种鱼入池后,经过3_4天缓鱼,5_6 天开始投喂饵料,饵料采用活饵和鱼糜相结合,投喂量约占种鱼体重的10%,培育时间为 30-60天; C、人工繁殖种鱼的人工催产,催产剂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排卵素2号,地欧 酮、混合配比,雌鱼注射总剂量为每千克D0M 2 5mg+HCG 400IU.+LRH-A26 8,采用胸鳍 基部二次注射方式,两针间距12小时左右,雌鱼第一针注射总剂量1/4,第二针注射余量; 雄鱼剂量为雌鱼1/2,同时在培育池中放置产卵鱼巢,布置密度大约1个/m、种鱼密度组为 2组/tf,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从催产到种鱼产卵约48个小时,产出的卵为粘性,梭形,黄 色,非常规则的排列在鱼巢上; d、孵化把附卵鱼巢置于水温为16t:、网目为60的筛绢网箱中,采用气泵充气静
水孵化的方法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期间,筛绢网箱上方搭盖黑色遮阳网遮光; e、鱼苗培育葛氏鲈塘鳢鱼苗早期采用室内水泥池培育,水温控制在17t:,初孵
仔鱼放苗密度为2-4万尾/m2,在放苗的同时,接种小球藻和轮虫,密度为小球藻30-40万个
/毫升和轮虫5-15个/毫升,仔鱼开口摄食后,开口饵料采用人工投喂用80目筛绢过滤小
型浮游生物,每天投喂一次,孵化后第7天起投喂适量的轮虫和桡足类、裸腹蚤幼体,每日
投1-2次。 葛氏鲈塘鳢人工繁殖的成功,对增加淡水养殖鱼类的品种,调整养殖结构,促进我
3国北方地区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
1、种鱼的采集与培育 葛氏鲈塘鳢的采集在每年的3月中旬,从捕捞渔民中采取定时采集、设点暂养、择 优收购、集中运输的方式收集野生葛氏鲈塘鳢,规格30 100g,运输和放养前用30-40g/L 食盐水浸浴5-10mil左右。
2.培育池、孵化设施、水源 2. 1培育池为方形水泥池,面积8-101112,池深40-50cm,池底及四周用塑料布铺平, 池中放入PVC管、砖块做为钟鱼的隐蔽物,采集鱼放养前用高锰酸钾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2. 2孵化设施为室内水泥池或5X2Xlm3的筛绢网箱,网目为60。
2. 3水源系地下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3.放养密度、培育 3. l种鱼培育密度以15-20尾/tf为宜。 3. 2种鱼培育种鱼入池后,经过3-4天缓鱼,5-6日开始投喂饵料培育种鱼。饵料 采用活饵和鱼糜相结合,根据吃食情况,投喂量大约占鱼体重的10%左右,活饵为麦穗鱼等 小型鱼,由于葛氏鲈塘鳢在夜间捕食,如发现饵料鱼不足,要在傍晚前及时添加,培育期间, 池水水深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根据水质情况,每天对培育池进行吸污,每2-3天换水一次, 保持水温在14°C -17t:之间,透明度以可见池底为准。
4.人工繁殖 4. l催产季节葛氏鲈塘鳢的人工催产季节一般在4月中旬 5月中旬,水温要求 在14 17t:,最适催产水温为16°C。 4. 2成熟种鱼的选择平时外观上无明显差别,但在生殖群体中,雄鱼显得体型瘦 长,体色发黑,雌鱼腹部较大,有时可以见到泄殖孔红肿。 4. 3催产激素在人工进行催产时,催产剂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排卵 素2号(LRH-A2)地欧酮(DOM)、混合配比,雌鱼注射总剂量为每千克DOM 2 5mg+HCG 400IU. +LRH-A26 8。采用胸鳍基部二次注射方式,两针间距12h左右,雌鱼第一针注射总 剂量1/4,第二针注射余量;雄鱼剂量为雌鱼1/2。
4.4人工催产、做巢、产卵 4. 4. 1人工催产当培育池中种鱼晚上游动缓慢,抢食不积极时,开始进行人工催 产,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的种鱼,分2次注射激素后放入产卵池中,雌雄比 为l : 1。适合葛氏鲈塘鳢催产的水温范围为15-17t:,水温过高会导致产卵受精效果降
低,更严重时会导致催产不顺利,为配合受精卵孵化及鱼苗培育,催产的水温以iet:左右为
最适合。 4. 4. 2做巢在进行葛氏鱼卢塘鲤人工繁殖时我们发明了葛氏鱼卢塘鳢产卵鱼巢,鱼 巢为砖式结构,由三块红砖组合而成,布置密度大约1个/m、种鱼密度组为2组/m2。
4.4.3产卵采用自然产卵的产卵方式,从催产到亲鱼产卵大约48个小时。葛氏 鲈塘鳢产出的卵为粘性,梭形,黄色,非常规则的排列在特制的鱼巢上。
5.孵化
当以人工催产方式收集受精卵后,把附卵鱼巢置于水温为16t:左右的孵化箱中,
采用气泵充气静水孵化的方法进行受精卵孵化,为提高孵化率,减少光线强度,孵化期间,
孵化箱上方搭盖黑色遮阳网遮光,孵化用水经过滤处理,水温保持在15-i7t:之间,大约
140小时破膜。孵化过程中发现,孵化温度超过22t:以上,受精卵会全部死亡,在适宜温度 范围内,受精卵孵化率均在90 %以上。
6.鱼苗培育 6. 1鱼苗培育方式葛氏鲈塘鳢鱼苗培育方式可概分为两种,早期采用室内水泥 池培育或后期室外土池培育。 6. 1. 1室内水泥池培育培育池水温控制在17t:左右,初孵仔鱼放苗密度为2-4万 尾/m2 ;在放苗的同时,接种小球藻和轮虫,密度为小球藻30 — 40万个/毫升和轮虫5-15 个/毫升,每2m2育苗池底设气石一个,连续进行充气;仔鱼开口摄食后,每天投喂一次,按 仔鱼发育阶段投喂不同的饵料,孵化后第7天起投喂适量的轮虫和(或)桡足类、裸腹蚤幼 体,每日投1-2次(视仔稚鱼摄食量而定),以饱食略有残饵为限,在稚鱼后期投喂少量配 合饲料,逐渐过渡到完全投喂人工饲料。在培育过程中要定期吸除池底的污物,从放苗后第 三天起,开始排换水,前期可每3天吸污一次,换1/3水,中期可每2天吸污一次,换1/2水, 后期每天吸污一次,换水一次,每次各换1/3水,换水时需保持水温稳定,注意温差不超过 2°C。但至鱼苗成长至1.5cm后可继续在水泥池中培育,或移入肥水土池中培育。
6. 1. 2后期室外土池培育 室外土池培育在鱼苗投放之前先"做水",即培育好饵料生物,使池中的藻类及浮 游生物充足,在育苗过程中可依靠池子本身的自然生产力维持鱼苗所需的饵料生物充足, 若饵料生物不足时可投入发酵后鸡粪以增加土池本身的自然生产力,或者外添加轮虫或枝 角类,但若在外添加轮虫或桡足类后再进行追肥,其生产效果较佳,当鱼苗成长至可出售规 格时再以鱼苗网收获。 6.2开口饵料采用人工投喂小型浮游生物(用80目筛绢过滤)"开口"培育,出 膜4-5天后仔鱼开始主动摄食动物性适口饵料。 6. 3水泥池培育期间管理工作①保持机械充气;②保持水质清新;③保持足够的 饵料密度以满足葛氏鲈塘鳢幼苗摄食需要。④每天用软胶管将池底沉积污物虹吸排出。
葛氏鲈塘鲤的卵为粘性,梭形,黄色,产出的卵非常规则的粘附在鱼巢上,没有重 叠现象,因此它的受精卵孵化率非常高,达到80%以上。 葛氏鲈塘鲤刚孵出的仔鱼非常小,只有毫米,虽然为肉食性鱼类,但开口饵料仍然 为浮游动物,因此,鱼苗下塘前培育好池塘水质,是提高成活率一个关键。
权利要求
一种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a、葛氏鲈塘鳢种鱼的采集与培育采集野生葛氏鲈塘鳢种鱼,体重30~100g/尾,采集后用30-40g/L食盐水浸浴5-10分钟;b、放养、培育种鱼将种鱼放入方形、面积8-10m2的培育池中进行放养、培育,密度为15-20尾/m2,水深30厘米,水温控制在14℃-17℃,种鱼入池后,经过3-4天缓鱼,5-6天开始投喂饵料,饵料采用活饵和鱼糜相结合,投喂量约占种鱼体重的10%,培育时间为30-60天;c、人工繁殖种鱼的人工催产,催产剂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排卵素2号,地欧酮、混合配比,雌鱼注射总剂量为每千克DOM 2~5mg+HCG 400IU.+LRH-A2 6~8,采用胸鳍基部二次注射方式,两针间距12小时左右,雌鱼第一针注射总剂量1/4,第二针注射余量;雄鱼剂量为雌鱼1/2,同时在培育池中放置产卵鱼巢,布置密度大约1个/m2,种鱼密度组为2组/m2,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从催产到种鱼产卵约48个小时,产出的卵为粘性,梭形,黄色,非常规则的排列在鱼巢上;d、孵化把附卵鱼巢置于水温为16℃、网目为60的筛绢网箱中,采用气泵充气静水孵化的方法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期间,筛绢网箱上方搭盖黑色遮阳网遮光;e、鱼苗培育葛氏鲈塘鳢鱼苗早期采用室内水泥池培育,水温控制在17℃,初孵仔鱼放苗密度为2-4万尾/m2,在放苗的同时,接种小球藻和轮虫,密度为小球藻30-40万个/毫升和轮虫5-15个/毫升,仔鱼开口摄食后,开口饵料采用人工投喂用80目筛绢过滤小型浮游生物,每天投喂一次,孵化后第7天起投喂适量的轮虫和桡足类、裸腹蚤幼体,每日投1-2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葛氏鲈塘鳢种鱼的采集、放养、培育种鱼、人工繁殖、孵化、鱼苗培育等方法来实现葛氏鲈塘鳢人工繁殖,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对增加淡水养殖鱼类的品种,调整养殖结构,促进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731166SQ2009102232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义新, 刘刚, 杨培民, 赵晓临, 金广海 申请人: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