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9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杀菌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啶酰菌胺(boscalid)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其吸收通过叶面渗透在植物中转移,抑制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病害有神经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作用由母体活性物质直接引起,没有相应代谢活性。
多菌灵(carbendazim),化学名称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高效低毒,对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作用机理为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仿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化学名称为1,2-双(3-甲氧基羰基-2-硫脲基)-苯,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它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嘧霉胺(pyrimethanil),化学名称为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属嘧啶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独特,即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具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入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用于葡萄、果树、蔬菜、园林防治灰霉病,梨树叶斑病。
乙霉威(diethofencarb),化学名称为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为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灰霉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用于防治葡萄、柑桔等抗苯达松的菌株,兼治白粉病。
腐霉利(procymidone),化学名称为N-(3,5-二氯苯基)-1,2-二甲基环丙烷-1,2-二羰基亚胺,是一种环酰亚胺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在土壤中半衰期短,对环境及生态无不良影响。主要用于防治油菜、蔬菜、观赏作物、水果等作物的病害。
菌核净(dimethachlon),化学名称为N-(3,5-二氯苯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具有直接杀菌、内渗治疗作用、残效期长的特性。对于油菜菌核病、烟草赤腥病防效较好,对水稻纹枯病、麦类赤霉病、白粉病以及工业防腐具有良好防效。
丙森锌(propineb)属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孢子的侵染和萌发,同时能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导致其变形、死亡。且该药含有易于被作物吸收的锌元素,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果实的品质。
代森联(metriam)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可阻止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病菌芽管的伸长,使病菌无法侵染植物组织,对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各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效,属低毒农药,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杀菌剂,是目前其他保护性杀菌剂的替代产品。
本发明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混配对靶标细菌具有极强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杀菌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配比例合理,防治效果好,用药成本低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该杀菌组合物配制而成的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等剂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将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由高等病原物引起灰霉病、菌核病等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
其中,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优选为40∶1~1∶40,更优选为10∶1~1∶10。
并且,啶酰菌胺与多菌灵或丙森锌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3∶1~1∶10;啶酰菌胺与甲基硫菌灵或代森联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1∶1~1∶10;啶酰菌胺与嘧霉胺或乙霉威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5∶1~1∶7;啶酰菌胺与腐霉利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2∶1~1∶8;啶酰菌胺与菌核净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3∶1~1∶9。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可以为总重量的0.5%至95%。
除了上述杀菌剂活性成分之外,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还可包括其他已知的各种助剂和/或载体。也就是说,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通过添加其他已知助剂和/或载体配制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其他剂型的制剂。
在这些制剂中,除活性成分外,均含有表面活性剂,而且根据不同剂型还可含有有机溶剂(任选含助溶剂)、载体或水等稀释剂,必要时加入抗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或渗透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型的和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以上复合使用。
所述的乳化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磷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或钠盐)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单体及复配产品。具体的例子如农乳500#系列、600#系列、1600#系列、NP系列、OP系列、AEO系列、700#、400#系列及其复配品种2201、0203B、2021B、4103等,这些均是本领域公知的乳化剂产品,市场有售。
所述的分散剂、湿润剂、渗透剂包括木质素磺酸盐(钠盐或钙盐)、烷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合羧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盐、渗透剂T、渗透剂OT、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拉开粉、JFC,可单独使用,也可复合使用。上述表面活性剂均是本领域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获得。
所述的溶剂、助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溶剂油、α-甲基萘、松节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环己酮、异佛尔酮、苯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
所述的抗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脲、甘油、乙醚双甘醇、聚乙二醇、异丙醇等。
所述的载体、填料包括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凹凸棒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海泡石、沸石、石英砂、滑石粉、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以上混合使用。
所述的崩解剂有海藻酸钠、羧甲基淀粉钠、硫酸胺、膨润土、尿素、氯化钙。
所述的消泡剂有泡敌、硅酮类、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硬脂酸等)及酰胺类。
所述的粘结剂包括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松香、石蜡、CMC、硅酸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用。
制剂中可以含有增色剂,例如无机颜料氧化铁,氧化钛或普鲁士蓝;有机染料,如阿利扎林、偶氮染料、金属酞菁或三苯甲烷染料。在水基制剂中,为防止发霉变质,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所述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聚甲醛、山梨糖醇、甲醛水溶液、柠檬酸、对基苯甲酸甲酯、邻苯基酚钠、1,2-苯并异噻唑-3-酮(代号BIT)等。
本发明描述的产物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但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独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多种植物,如白菜、甘蓝、花椰菜、冬瓜、黄瓜、番茄、荔枝、葡萄、小麦、油菜、马铃薯、烟草和花卉等。本发明的组合物与载体制成的产品的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或仓库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化合物特别是保护性杀菌剂混合物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物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施用时间可以在作物感病之前或之后。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外界因素相关,例如气候,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可以减缓气候的影响。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显著优点一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强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较其单剂有明显的提高,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影响程度。二是品种间的结构相差较大,该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单剂的抗性发生与发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更明显,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所有制剂的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部分的处理均为有效含量。
一、配方实施例 1、乳油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用热水浴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如实施例1~3配方。
实施例1(25%乳油) 啶酰菌胺5%,多菌灵20%,农乳500# 7.5%,农乳600-2# 4.5%,甲醇8%,二甲苯补足至100%。
实施例2(10%乳油) 啶酰菌胺4%,嘧霉胺6%,农乳507# 10%,农乳OX-653 3%,甲醇10%,二甲苯补足至100%。
实施例3(25%乳油) 啶酰菌胺5%,甲基硫菌灵20%,农乳500# 10%,农乳OX-635 5%,甲醇10%,二甲苯补足至100%。
2、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加工产品。如实施例4~9配方。
实施例4(30%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6%,多菌灵24%,十二烷基硫酸钠1.5%,羧甲基纤维素1%,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5(30%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6%,甲基硫菌灵24%,十二烷基硫酸钠1.5%,羧甲基纤维素1%,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6(20%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8%,嘧霉胺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白炭黑10%,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7(20%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8%,乙霉威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白炭黑10%,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8(18%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6%,腐霉利12%,烷酰胺基牛磺酸盐2%,烷基萘甲醛缩合5%,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9(25%可湿性粉剂) 啶酰菌胺6%,菌核净1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白炭黑10%,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3、水乳剂的配制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呈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如实施例10~12配方。
实施例10(10%水乳剂) 啶酰菌胺4%,嘧霉胺6%,聚乙烯醇0.8%,三苯乙烯苯酚+环氧乙烷、磷酸化、三乙醇胺中和8.5%,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2.5%,农乳2201 13%,二甲基甲酰胺8%,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1(10%水乳剂) 啶酰菌胺4%,乙霉威6%,聚乙烯醇0.9%,烷基芳基聚氧乙烯丙烯醚8.5%,农乳2201 15%,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2(12%水乳剂) 啶酰菌胺4%,腐霉利8%,聚乙烯醇1.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丙烯醚10%,农乳2201 15%,二甲基甲酰胺15%,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4、水分散性颗粒剂的配制 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展布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如实施例13~14配方。
实施例13(40%水分散性颗粒剂) 啶酰菌胺8%,丙森锌3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2%,环氧聚醚5%,可溶性淀粉15%,石膏补足至100%。
实施例14(40%水分散性颗粒剂) 啶酰菌胺8%,代森联32%,亚甲基萘磺酸钠5%,环氧聚醚5%,硫酸钠,石膏补足至100%。
5、悬浮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如实施例15~17配方。
实施例15(20%悬浮剂) 啶酰菌胺8%,嘧霉胺1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5.5%,白炭黑0.2%,硅酸镁铝0.18%,乙二醇4%,硅酮少许,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6(18%悬浮剂) 啶酰菌胺6%,腐霉利12%,木质素磺酸钙5%,白炭黑0.3%,乙二醇4%,硅酮少许,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7(20%悬浮剂) 啶酰菌胺5%,菌核净15%,甲基萘磺酸萘甲醛缩合物2.5%,膨润土1.0%,农乳1601 3%,丙三醇4%,硅酮少许,水补足至100%。
6、微乳剂的配制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呈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微乳剂。如实施例18~20配方。
实施例18(10%微乳剂) 啶酰菌胺4%,嘧霉胺6%,丙醇7%,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0%,二氯甲烷10%,丙三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9(15%微乳剂) 啶酰菌胺5%,腐霉利10%,二甲苯12%,苯基联苯酚聚乙烯醚15%,环乙醇8%,乙二醇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0(10%微乳剂) 啶酰菌胺4%,乙霉威6%,乙醇6%,烷基苯磺酸钠8%,丙己酮8%,丙二醇6%,水补足至100%。
二、生物实施例 试验例1啶酰菌胺与多菌灵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五个浓度,多菌灵处理浓度为4、2、1、0.5、0.25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1。
表1啶酰菌胺与多菌灵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多菌灵的重量比为1∶4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2.15,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2啶酰菌胺与甲基硫菌灵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五个浓度,甲基硫菌灵处理浓度为1.6、0.8、0.4、0.2、0.1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2。
表2啶酰菌胺与甲基硫菌灵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甲基硫菌灵的重量比为1∶4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1.93,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3啶酰菌胺与嘧霉胺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五个浓度,嘧霉胺处理浓度为1.6、0.8、0.4、0.2、0.1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3。
表3啶酰菌胺与嘧霉胺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嘧霉胺的重量比为2∶3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2.13,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4啶酰菌胺与乙霉威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五个浓度,乙霉威处理浓度为2.4、1.2、0.6、0.3、0.15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4。
表4啶酰菌胺与乙霉威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2∶3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2.23,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5啶酰菌胺与腐霉利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8、4、2、1、0.5μg/ml五个浓度,腐霉利处理浓度为16、8、4、2、1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生物测定试验标准》方法,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的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浓度对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5。
表5啶酰菌胺与腐霉利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腐霉利的重量比为1∶2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1.97,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6啶酰菌胺与菌核净的联合毒力测定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8、4、2、1、0.5μg/ml五个浓度,菌核净处理浓度为20、10、5、2.5、1.25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生物测定试验标准》方法,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的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处理浓度对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6。
表6啶酰菌胺与菌核净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菌核净的重量比为1∶3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2.03,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7啶酰菌胺与丙森锌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及啶酰菌胺单剂的试验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五个浓度,丙森锌处理浓度为6.4、3.2、1.6、0.8、0.4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7。
表7啶酰菌胺与丙森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丙森锌的重量比为1∶4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2.15,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试验例8啶酰菌胺与代森联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菌 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试验浓度设计 组合药剂的试验浓度为1.6、0.8、0.4、0.2、0.1μg/ml五个浓度,啶酰菌胺的处理浓度为0.8、0.4、0.2、0.1、0.05μg/ml,代森联的处理浓度为2.8、1.4、1.2、0.6、0.3μg/ml,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
试验方法 将培养好的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再离心。最后用去离子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液滴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培养皿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
调查及计数方法 按农业部药检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方法,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每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依照Wadley杀菌剂混剂联合作用评价法,计算两个单剂混合物后相互作用的比值(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见下表8。
表8啶酰菌胺与代森联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代森联的重量比为1∶4时,其相互作用比值分别为1.93,根据GiSi(1985)提出的杀菌剂相互作用理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增效有效量的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净、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40∶1~1∶40。
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净、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10∶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多菌灵或丙森锌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3∶1~1∶10。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甲基硫菌灵或代森联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1∶1~1∶10。
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嘧霉胺或乙霉威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5∶1~1∶7。
7.根据权利要求1-3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腐霉利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2∶1~1∶8。
8.根据权利要求1-3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酰菌胺与菌核净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3∶1~1∶9。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配制而成的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颗粒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由高等病原物引起灰霉病和菌核病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包括增效有效量的啶酰菌胺和选自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菌核净、丙森锌和代森联的任一杀菌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文档编号A01N43/72GK101755797SQ200910223990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陈章艳, 游文莉 申请人:陈章艳, 游文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